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2024-04-18文化

文征明作品【蘭亭修禊圖】局部

【二十四詩品·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俱道適往,著手成春。

如逢花開,如瞻歲新。

真予不奪,強得易貧。

幽人空山,過雨采蘋。

薄言情晤,悠悠天鈞。

自然其實是最難講的,事物本來的樣子,自然而然,還怎麽講?李白的詩歌寫得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多少是人有這個境界呢?你看老杜啊,「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寫詩極度不自然,但是呢,他極為用功,他也期待著自然,等待著自然。「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把文章看的極為重要,慎重,極為慎重,這樣就不容易放松,不像李白的詩歌,浪漫、松弛、自由。杜甫追求的是勁健,要有力,再求得雄渾,最後能自然逸出,自然而然,那就再好不過了。

杜甫的勁健可學,可效法,而李白的自然境界不可學,一座無門之關擋在前面,過不去。

不可學,不代表不能觸及自然之境,向內求,放松,放下,心澄澈明凈,直心行之,毫不造作。

這是頓教法門。李白相應於禪宗的頓教,杜甫相應於禪宗的漸修,兩者殊途同歸。

人法地容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自然,需要悟,需要興發,難。

人法地,就是打硬仗,大呆仗,就像曾國藩。人法地,就是法可見,有方法,很明確的東西。你看曾國藩的十二修身日課,踏踏實實地做工夫。法自然怎麽搞?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有多少人真的敢這麽做?陶淵明講,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這是法自然啊!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這個回轉很重要。最後能「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陶淵明修的是自然之道,然而其中經歷的曲折,也是難以為外人道也!

我在解讀【詩品】的時候,總會「東拉西扯」,不急著進入文本,就是想要實作自然地進入到文本裏,不是為了解讀而解讀。而是信手拈來,當下就契入文本,這就是兵法裏的「以迂為直」。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這就是禪家的本地風光,俯拾即是,不必遠求。

師上堂謂眾曰:「此事的的,沒量大人,出這裏不得。老僧到溈山,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溈山雲:‘與我將床子來。’若是宗師,須以本分事接人始得。」時有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雲:「庭前柏樹子。」學雲:「和尚莫將境示人。」師雲:「我不將境示人。」雲:「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雲:「庭前柏樹子。」

若是宗師,須以本分事接人始得。這便是「俯拾即是,信手拈來」。

當下會得便會,截斷眾流,言語道斷,直下承當!這便是自然之境。

不取諸鄰,無需外求也,無需攀援,更不能頭上安頭。

俱道適往,著手成春。

與大道相應,出手便是妙境,若春之美輪美奐。

我喜歡看禪宗公案,印象深刻的就是天童宏智禪師啊,他在和講法的時候,在在處處「著手成春」。雖然修的是默照禪,出語如詩如畫。他的辭世偈至今猶記:

夢幻空華,六十七年;

白鳥淹沒,秋水連天。

又如平時講法:

一氣連枝同盛事。

光風無影樹頭春。

白牛飲盡無源水。

天曉乘風過玉關。

在詩家裏,李白就是「俱道適往,著手成春」的人物!他的詩歌,名句頻出,朗朗上口,意境豐滿。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你看著一句句,哪裏是我們苦思冥想能夠做出來的?

如逢花開,如瞻歲新。

春天到了,花兒開了。一年終結,新的一年有到來,很自然,快不了,也擋不住。

真予不奪,強得易貧。

從自然真性出發,率性而為,便能生生不息。如果勉強而做,背離真性,到最後,就麻木了,性靈也就枯萎了,就沒意思了。

很多人內在的沖突,生活的焦慮不安,大多是「強得易貧」,而又緊緊地抓住所得,但是越是抓,就像手裏的沙子一樣,流失的越發快了。

真予不奪,也就是坦然自在,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做事,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何可奪也?

孔子便是這樣,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孟子也是,真予不奪,道之所在,雖天下人,吾往矣。

幽人空山,過雨采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一切自自然然。

幽人在空山裏漫步,雨後山林若水洗過一般,去采蘋以助祭也。「於以采蘋,南澗之濱」。

幹凈,空疏,澄明,一切現成,俯拾即是。

薄言情晤,悠悠天鈞。

悟透天地萬物自然流轉之道,生長化收藏,迴圈往復。於天人之際,感其精微,於之同化。「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莊子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如此,或是切進自然之法也。

抑或如【莊子·人間世】中:「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若一誌。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耳止於聽,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此亦是自然之境也。

同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