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請外國專家歷時30年就修了個10米高的建築,如今它竟成了國保

2024-03-09文化

一座十米高的圓形磚塔,竟然用了三十年時間才修完,而且還聘請了外國專家,如今還成了國保級單位,你說到底是扯淡還是牛叉。

陽光將佛塔鍍上一層金暈,如一盞輝煌佛燈

今天青松就帶你去看看這座神奇的圓形磚塔到底是什麽樣子。

初春的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在古老的土地上,為這次探尋唐代文化之旅增添了幾分神秘與期待。

青松懷揣著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文化的熱愛,踏上了前往運城泛舟禪師塔的旅程。

一路上,窗外的景色隨著車輪的捲動而不斷變換,從繁華的都市到寧靜的鄉村,再到起伏的山巒,每一處都仿佛在訴說著不同的故事。

當我抵達運城市鹽湖區西北五公裏寺北曲村時,眼前的報國寺遺址已經讓我感受到了濃厚的歷史氛圍。

雖然報國寺的寺宇早毀,但古塔仍然獨存。

泛舟禪師塔,建立於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為一座保存完整的亭閣式的全國名塔之一,圓形唐塔的典型例項、孤例。

泛舟禪師出身李唐皇族,為章懷太子李賢玄孫,遊歷交友甚廣,且能詩善畫。

他歷時十余年創作完成的【十六應真像】,是後世臨摹及雕塑羅漢佛像的範本,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唐代以後的羅漢佛像,大都源於泛舟禪師的創作。

泛舟禪師離世後,曲環 與當地官員一同在泛舟禪師生前選定的地點建造墓塔予以安葬。

漫步在遺址上,我試圖想象著這裏曾經的輝煌。

雖然如今寺宇已毀,但古塔獨存,它靜靜地矗立在那裏,見證了歲月的流轉和歷史的變遷。

泛舟禪師塔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圓形設計,這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圓形唐塔。

同時,它的造型頗具印度風格,如今,它依然矗立在遺址之上,與周圍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得格外引人註目。

據介紹,為了建好這座塔,當時是專門請了伊朗人設計的該塔。

前前後後建造了近30年,平均每三年才建一米,這在中國的建築史上,真的是少有的事。

泛舟禪師塔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份組成,每部份高度均占整體的三分之一,體現了唐代建築的比例之美。

塔身雖然歷經千年風雨,但依然保持著古樸典雅的風貌,讓人不禁為之贊嘆。

塔身采用了「破子欞窗」的設計,與五台山佛光寺內祖師塔二層、陜西鄠邑區的鳩摩羅什塔塔身側面窗戶,以及日本奈良法隆寺的窗戶形制相同,展現了唐代建築風格的獨特魅力。

佛塔外觀為單層正圓形亭閣式磚塔,高約十米,布局勻稱,塔檐用磚疊砌挑出,兩層山花慈葉上承覆缽、垂蓮、仰蓮及寶蓋,最上端冠以寶珠,觀之極美。

繞著塔身緩緩行走,仔細欣賞著這座古塔的每一個細節。

塔基堅實穩重,塔身刻有塔銘,其排列與寫法一改古代書寫習慣,從左到右排列豎寫,這在古代極為罕見,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智慧和超凡的創造才能。

塔剎高聳入雲,每一處都展現出唐代建築藝術的精湛和卓越。

正因如此,2001年06月,它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身上的石刻記載著泛舟禪師和曲環的故事,讓我對這座塔的歷史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

據石刻記載,建造這座塔的人名叫曲環。

曲環戎馬一生,征戰沙場,殺人無數,屢立戰功,官至檢校尚書。

在告老還鄉之後,他在此買地建造報國寺,並請泛舟禪師駐錫傳法。

兩人交情深厚,常常在寺院北邊建造的別墅中下棋至深夜。

後來泛舟禪師圓寂之後,曲環為了紀念他,便建造了這座墓塔。

站在塔下,我仿佛能感受到曲環對泛舟禪師的深厚情誼和對佛教文化的虔誠敬仰。

這座塔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一份情感的寄托。

在塔下徘徊許久,我逐漸感受到了這座古塔所散發出的寧靜與祥和。

它仿佛是一個時光隧道,讓我穿越到了唐代,親身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風貌和文化氛圍。

在這裏,我仿佛能與泛舟禪師和曲環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共同探討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依依不舍地離開泛舟禪師塔。回首望去,那座古塔依然靜靜地矗立在那裏,守護著這片古老的土地和那份深厚的歷史文化。

這次旅行讓我收獲滿滿,不僅領略了唐代建築的魅力,更感受到了歷史文化的厚重與深遠。

我會將這次旅行的經歷和感受珍藏在心底,成為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回憶。

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來到運城,親自感受泛舟禪師塔的魅力,共同探尋那份屬於唐代的歷史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