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孫子兵法】找到團結一切力量的法寶

2023-12-12文化

前面孫子講述了一旦兩國出現對抗、一旦大家利益發生沖突之後,必須以最快的方式做出有效的對應策略。

而這些策略的核心就是根據利益沖突的關鍵點,重新制定出盡可能降低沖突升級的策略。透過這些策略,然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並透過符合道義的呼聲,獲得更多的人支持。

透過道義不可見的力量,讓天下形成支持自己的暗五行布局,而透過物質利益的策略,進行天下明五行的布局,布局天下的依據則是更加優越的人道主張。

這是「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裏饋,糧則內外之。」的核心思想。

我們看到孫子告誡我們一旦出現利益沖突,優先做的事情不是將雙方的沖突升級,而是努力改善沖突,給自己留有足夠的時間準備。

這也可以理解為:戰時狀態下的政策、策略,道義的擴張力與社會的凝聚力。

戰爭開始之後,武器盡管會影響戰爭的動向,但是更重要的是人心所向。

戰前準備中的物質、策略、道義、人心、戰爭布局,包括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都準備好之後,我們接著往下看:

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這三句話講述了一個實施方案:

一、要加大力度拉攏各個大小勢力。

費,在這裏當作精力耗費講,本意借助內外力量獲得事物改變。所以費帶有支出、付出的特征。

孫子的費字後面是賓客,因此費在這裏有兩大特性,分別是:可見物質利益的出讓、不可見的道義利益拉攏。

孫子這裏後面用的「賓客之」,帶有強烈的到處遊說、拉攏的意味。

我們知道利益的出讓是有局限性的,過分依賴利益拉攏合作夥伴,必然以利益聚集,歐陽修也說過:以利聚,必以利散。

莊子更是明確的講述過這一原理。

單一的利益拉攏,或者準確的說單一的物質利益,更加空洞無力性,最終必然產生過分依賴物質利益的結果。

因此拉攏的前提是未來前景不可見利益與危機;道義的不可見共鳴性與理想性思維體系的啟用。

這是所有說客的依據。

所以,作為說客本身必須具備立體性思維能力。

二、根據各大勢力的切身命脈性利益關系,進行有效的聯合。

膠,在這裏當作有效的聯合,在古代通常也當作整體、協調理解。漆在這裏當作保持一致的追求,所以我解讀為各大勢力的利益關系有效聯合。

我們知道,在人類對抗中,尤其是大勢力的核心掌控者,他們思考的目標永遠是利益、安全為第一因素。

對於他們自己和自己領土的安全、穩定下的社會發展比道義更加有價值。

這在一定程度上並非錯誤,道義的本身就要求符合規律。

以卵擊石的道義,毫無意義。

所以孫子在這裏透過「用」字做了概括。其實這句話概括起來就一句話:團結的核心驅動力是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拉小弟的前提,必須具備讓小弟們安心、有利可圖,他們才會站到我們的陣營,這很合理。

既然大哥站出來主持公道、伸張正義,那麽大哥必須得具備主持公道、正義的實力,否則就是拉著小弟們找死。

孫子這裏表述的「賓客」、「膠漆」是這些意思。

這些都準備好以後,大家該出力出力、該出錢出錢,既然大哥主持公道、正義,那麽大哥就不是為自己主持公道,而是為所有的兄弟們主持公道,所以兄弟們也要出錢出力,這叫作「財車甲之。」

財在這裏當作出錢出力,車當分工、分配方式,甲之,在這裏當作定下來的首要條件,或者說利益的根本驅動力。

我們看到孫子這句話的核心,其實是在對前面的又一次遞進式的補充,道義是講給天下人的,但是到了國君那裏,就不能再單一的講道義,要講事實、講理性、講客觀、講條件。

打完仗,勝利品怎麽分配?

打仗損耗怎麽補償?

戰爭的意外情況如何承擔?

責任與義務如何分配,這是孫子這句話說的。

賓在古代當作大勢力下的合作夥伴,客是小勢力下的合作夥伴。不管那種勢力,合理分配利益、合理分配各自的權利與責任,這本身就是道義的範疇。

這句話明朝戚繼光參照孫子這句話時,解讀為:降低所有不必要的消耗,將費用合理的利用到各個布局當中。

當然,我們知道,戰爭布局只是開始,一旦布局完成,也就意味著錢財開始產生大量的消耗,同時所有的布局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時都在變化之中,這就必然要求我們具備靈活的排程能力,戰爭的第一排程永遠是物質與裝備。

所以,戰爭開始之前必須充分做好物質調動準備,所以戚將軍將這種排程準備叫作:材車甲之。

但是我們看到後面跟著的話: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

什麽是奉日費?誰來奉?

當然是同盟兄弟們來奉,並且還是嚴格按照大家的約定,以最恭敬的方式來支援物質、人力、裝備等。

總之,既然大家認同了大哥的行為,那麽也就意味著大家站到了一艘戰船。

孫子,這裏隱藏了一個重要資訊,或者說暗含了這樣的資訊。

那就是任何事情,必須要有主、次,至少有一個權威性質的統帥,這個統帥叫作「盟約」,盟約認同下的大哥,春秋時期叫作霸。

所以,我們一旦看到古代書籍中說到春秋霸主,並不僅僅是自己爭取,還需要兄弟們認同。

「千金然」指的是:充分的物質準備。

只有在戰略成熟準備下,物質、錢糧、士氣、凝聚力等全部準備充分後,才可以做到:師舉矣。

師舉也,這裏當作成熟的戰爭條件完全具備。

師,在先秦首先當作成熟掌握,然後才有軍隊,用在孫子兵法中,可以直接理解為戰爭準備完全成熟,舉在這裏可以理解為準備就緒。

孫子在師字後面加入舉字,其實是雙重肯定的意思。

戰爭一旦開啟,一定是要有勝負出現的,而勝負的出現需要消耗大量的國家財富、生命,所以孫子的雙重肯定表達的意思帶有告誡我們:一定要反復審視、慎重決定。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

孫子用到了善字,這就意味著孫子在強調戰爭中最高明的策略,最有效的手段、最合理的方法。那麽這些策略、手段、方法的針對物件是什麽?

——役不再,籍,糧不三,載。

我在這裏說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一段歷史——長平之戰,白起坑殺四十余萬趙軍。

我們思考白起為何必須要坑殺四十多萬趙軍?

要知道當時趙軍已經投降,殺降兵不是我們自己的歷史當中,是人類歷史當中都是很少出現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你一旦開啟殺降兵,意味著你以後不論和誰打仗,人家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和你死戰到底。

且不說人道的正義原則,僅僅就個人利益得失而言,人類歷史中很少有像白起這樣對待戰俘的。

我們思考一下,白起真的是因為嗜殺成性嗎?

如果真是這樣的人,就不可能被秦昭襄王設為「君」的。

同時,秦國當時的牛人很多,會打仗也不僅僅是白起,最關鍵是人頭功勞,對於位極人臣的白起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而長平之戰白起殺的是四十多萬人,就算牛羊那也是一個巨大的心理、生理挑戰。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白起必須坑殺四十多萬趙軍?

其實就一個原因——糧食。

當是秦國和趙國對抗兩三年當中,秦國糧草也跟不上,趙國壓力也非常大,事實上趙國改守為攻,根源是糧草消耗一空,消耗不下去了。

而秦國這個時候也消耗不下去,趙國也知道秦國頂不住了,但是趙國不知道的是秦國秘密派遣白起做了趙括的掘墓人。

趙括嚴格的講,背了兩千多年的黑鍋。

是趙國形勢已經不得不出戰,並不是趙括的問題。

因趙括導致趙國損失慘重、並且歷史因他改變,後世很多學者都對趙括有很大意見。

事實上,就是孫子說的這段話,大家打不起了,再打下去西北風都得跑到西伯利亞去喝。

白起當時授降之後,首先面臨的是四十多萬張嘴,怎麽辦?

自己的糧食都一頓分成三天吃,這一下來了自己兩三倍的人,白起有什麽辦法解決吃飯的問題。

要知道,導致趙國投降的首要條件就是物質耗盡,當時就算放趙軍回去,其實也不大可能,當時的行軍大多還是靠雙腳來完成,戰後本就體力、糧草消耗殆盡,趙軍走不出山溝子就餓死在半路上了。

這樣的情況,趙軍搶奪秦軍的糧食生存機率大呢?還是徒步走出那一百余公裏的山川丘陵的機率大呢?

作為一個戰爭經驗豐富的戰將白起,這事還用等到發生了,才想辦法嗎?

其實趙軍投降那一刻,白起就已經做了這樣的決定,不管人道不人道,白起作為將領首要任務是帶著兄弟們凱旋而歸,可這樣的選擇並不多。

或者說,根本就沒有。

當然,作為一名主將,這些基本的判斷能力都沒有,成為趙括被罵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我們透過【國策】、【史記】、【通鑒】、【史通】以及劉向的一些只言片語中來看,趙括戰死在先,投降在後。

可是一些史書又在說趙括為了士兵活下去投降了,因為趙國兵敗的重要原因就是糧草完全斷掉。

出又出不去,打又沒法打,所以只能投降。

如果你是趙括你怎麽辦?

當時的確沒有投降更合理的選擇,至少在一般將領的眼中。

其實趙國投降的事情,秦國在布局白起時,就已經預料到了。

當時指揮戰爭的真正軍師是蔡澤,這位老兄的大腦發達程度,在戰國說第二,沒人有資格說第一。

也是由於這一戰的結局結合後來的一些行為,尤其是燕國的結局,蔡澤在兩漢以來少有人提及。

嚴格的講並不是趙括真的弱,而是對手太強大了,強大到結果完全被掌控的地步。

當時秦國人才濟濟,而且中原諸侯各國,都希望秦國削弱趙國,不管是一直想做東帝的齊國,還是緊鄰趙國的燕國,包括魏國、楚國,都希望中原地位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後,若不是魏無忌,趙國長平之戰後,就會被滅掉。

事實上秦國的真正崛起,就是主導長平之戰的秦昭襄王。

所以孫子這裏說: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我們看到白起在和趙括對抗時,白起部隊損失很小,代價也很小,而趙括的部隊損傷慘重,這就是孫子說的:役不再,籍。

這句話的本意是:將士們一旦出征,他們的生死就交給了主導戰爭的核心領導者,所以把將士們活著帶回去,是一個高明將領、合格將領的基本要求。

這就要求將領在戰爭期間,一定要謹小慎微,一定要步步小心。

這只是一個虛話,就算再笨的將領也知道謹小慎微,問題是如何謹小慎微?如何掌控全域?如何不掉入敵人的圈套?

孫子用了「不」、「再」兩個字給了我們方法論。

什麽意思呢?

你都和人家幹仗幹了兩三年,白起當時已經是名滿天下的戰將,作為一個主帥、作為一個主將、作為一敵對國,敵國的重要人才的動向,不作布防?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

第二、和秦國開戰,不去拉攏各大勢力,自己孤軍作戰,不僅失去了強有力的後援力量,而且還成為眾人眼中的期待。

這是多麽失敗的一個團隊,多麽缺乏智商的團隊,就這一條對比秦國,就已經註定趙國失敗。

反觀秦國,四處遊說,甚至以秦為西帝,齊為東帝的說法來誘惑齊國。

我都能想象出秦國掌控全域的那種自信。

齊國在中原稱霸,首先面對的就是趙國。

這樣復雜的國際環境,趙國居然還會和秦國死扛?其實,在和秦國對抗上,趙國選擇了最下乘的策略。

他們以為,將秦國堵在西邊,然後天下人看到趙國的實力後,都會推舉趙國做盟霸,事實上趙國過於低估當時國際環境的多樣化以及當時秦國的強大。

所以孫子先用了個「不」字,然後出現了「再」,什麽意思?

就是不停的根據各種勢力的訴求,即時調整利益關系的策略。如果當時趙國能理解這一關系的復雜度,完全可以主動推舉齊國做老大,然後拉攏魏國,魏國本身就有當時眼光一流的魏無忌,這樣的人趙國都忽略了。

真不知道趙國君子們在想什麽。

糧不三,載,這裏指的是物資、糧草的補充,要時刻關註。

首先,我們知道孫子時代的語言特征和我們今天完全不一樣,他們很多時候講一個事情,尤其是實指性說法,往往附著了很多潛在的資訊。

這也是我們古典著作的一大特征——激發思考力的寫作方式。

所以孫子這裏的糧,表面在說物資補充,但是他後面用的載字。

糧的物件「不」、「三」,尤其是三字。

所以孫子這句話暗含了兩大陰陽體系:

一、廣泛的物資支援調動能力。

二、廣泛的情報搜集。

為何我能看到孫子說的情報呢?

孫子後面用的是——取用於國。

這裏的國不是敵國,也不是本國,而是天下能拉攏一切勢力。

孫子兵法的最高境界是將敵人變成自己,這裏沒把敵人變成自己,還搞僵了,那至少你把敵人的盟友分解、分化了,是不是大大降低了敵人對自己的威脅呢?

這才是孫子這段話中暗含的高明之處。

當然,我講述的是孫子讓我們思考的部份,屬於孫子兵法不可見思維體系。

那麽可見的思維體系,比如:古代的物質運輸大多是牛車,行車速度效率很低,作為一名主將,必須在戰爭之前計算好糧草、物資的儲備量,同時,還要不間斷的充分補給。

其實這了的計算糧草、物資,已經超越了計算本身。

我們知道雙方一旦開戰,是不是敵對方的實力也必須清晰的掌握?

掌握雙方的真實有效資訊,目的在於計算戰爭的風險以及戰爭永續性,也就是時間的求證。

當我們時間求證完成之後,一切物資的準備是不是就很清晰了呢?

所以孫子的「 糧不三,載 」包含了這樣的資訊。

古代文章中,一旦出現三、十、百、萬,尤其是先秦,這些在我們今天看來是數碼的文字,古代首先是不可見思維體系下的策略,然後是可見物資體系的體量計算。

一定是雙系統思考,而非單一的思考。

載在這裏當作嚴謹而周密的計算。

趙括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趙國對自己的物資嚴重缺乏估算、對敵人的實力嚴重缺乏估算,不失敗就真的沒天理了。

事實上秦、趙對戰開始,趙國如果明白孫子的這句話道理,打死也不會透過戰爭來解決趙、秦矛盾。

正是這一戰,不僅趙國被嚴重削弱,中原諸侯也為自己迎來了更加強大的敵人。而之前看守北大門的趙國,後期再也沒有與秦國一戰之力。

由於準備的充分、由於拉幫結派的能力強悍、由於占據道義的感召力、由於實力的爆棚、由於人才濟濟下的生龍活虎狀態,這樣的國,這樣的實力,支持者本身就不會少,只有在這樣的背景下,才有資格說:取用於國。

取字代表著孫子對結果的篤定。

也就是勝券在握。這裏我們也看到這位兵中至聖的孤傲之情,視天下萬物為己用的豪邁之感,油然而生。

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孫子的這句話看似在說以戰養戰,事實上是一套高明的策略。

戰爭中盡量降低自己的消耗,擴大敵人的消耗,這也是戰爭最殘酷的一面。

既然開戰,對方又不投降,那麽只能將對方打到服為止了。

我們知道,敵人戰爭初敗時,高明的將領都會將戰俘送回去,但是物質、戰甲、馬匹、糧草等都留下。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削弱敵軍的物質儲備,尤其是戰敗的士兵回去之後,士氣不振,而且非常大的可能將怨氣釋放到自己統領身上,而統領必然將責任推卸給主帥、將軍。

事實上,一將無能確實累死千軍,士兵的怨氣也不算錯。這就會動搖軍心,如果對方主將心智不夠堅定,這場戰爭的勝負其實已經有了答案。

敵,這個字不是敵人,孫子強調的是透過物資、人心的動搖加速對手內部信心的動搖。

對手的合作夥伴也好,自己的將士也好,面對數以萬計的敗兵,那是什麽心態?

而這些敗兵,對主將的信任度也會一落千丈,這樣的士氣擴張出去,對手的軍心穩定都是問題。至少,消耗敵人精力,讓敵人自顧不暇的很高明手段。

這種方式,歷史當中的很多名將都使用過。

項羽的失敗,並不是從烏江開始的,而是幾次敗兵回歸開始的。

所以孫子將這種方式稱之為: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攻力為輔,攻心為上。將敵人的士氣、信心打掉,遠遠比殺死多少敵軍更有價值和意義。

戰爭永遠都是手段,而戰爭的目的在於告訴世界:我們不僅熱愛和平,而且我們具備捍衛和平的智慧和實力。

故,軍食,可足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