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張莉:金丹道教起義

2024-01-08文化

金丹道教起義

張莉

金丹道教起義,是由金丹道教、在理教和武聖教共同領導的。金丹道教,是白蓮教或清水教在熱河地區的支系。【淩源瑣記】載其以「學法術,抗大清,興真主」為行動口號,並且它還「勸人學好」、「勸人吃齋」。在理教是從關內滄州一帶傳至熱河地區的一種反對吸食鴉片的秘密結社組織,武聖教是當地流行較廣的一種民間結社組織。這三教都具有反清性質,且教義相近。他們彼此結合、滲透,共同領導了這次起義。

一、起義原因

同歷次人民起義一樣,金丹道教起義的爆發是有著深刻的歷史和階級根源的。

當時,熱河地區的漢民靠租種蒙古王公的土地為生,他們常遭受蒙古王公的經濟剝削和欺淩。如:蒙古王公自稱「占山戶」,霸占著山上的土、木、石、柴及牧場,漢人用時必須高價購買,買時還「不準自行運輸,必用蒙古車馬乃可,設有犯者,罰錢鞭楚,收官充公」。漢民如路遇蒙古王公,必須「規避路側」,稍有怠慢,則「飛騎驟至,鞭笞備嘗」。蒙古王公的惡行,使漢族貧民對蒙古王公「惡感日深」,「報復之謀愈加逼迫矣」。

金丹道教起義前後,熱河地區的人民遭受清廷各級官吏的掠奪和盤剝十分嚴重。朱壽朋在【光緒朝東華錄】中道:「熱河近年,政以賄成,婪索相竟,自大府以至牧令,罕能以廉公自持,取之僚屬者,節壽有賀儀,到任有規禮,補缺署缺有酬謝,取之商民者,街市鋪戶有攤派,變本加厲,上下相沿,不以為怪。」

外國傳教士及其入教奸民在當地的惡行也是起義的原因之一。外國傳教士靠直接出租土地,對農民進行封建剝削,並且還放高利貸、拐騙和殺害兒童。熱河新任都統奎斌在奏報中說:「此番亂萌總起諸在理之黨,實由洋教民平日行事過差,有以召釁而納侮也。」

另外,當地貧苦人民在飽嘗人禍的同時,還頻遭天災的襲擊。光緒十七年,熱河地區春旱夏澇,七、八月間,淫雨為災。

二、起義經過

以上所述種種原因使人們無以為生,1891年(光緒十七年),貧苦群眾終於不甘坐以待斃,在南方反洋教鬥爭的影響下決定鋌而走險。

1891年十月初十,起義軍們在楊家灣子集聚,他們按青、黃、紅、白、黑旗色分成五隊,高舉起「替天行道,掃胡滅清」的大旗,攻向敖漢貝子府。十二日黃昏,義軍攻入府中,為泄多年以來對蒙古王公的怨恨,他們殺死府中多人,並把貝子府的珠寶、米糧、衣服等全部運走。初戰勝利,起義軍改貝子府為開國府,擁楊悅春為開國府總大教師,李國珍建號掃北武聖人。接著,義軍分北、南、東、中、西五路攻向各地。

北路軍在李國珍率領下,於十一月十日占領翁牛特旗治所烏丹城。他們「自烏丹城以北至那林溝巴林旗地面接連八十余裏,按八卦方向立二十余營,每營二三百名或一二百不等,各有軍師、將帥帶領,俱聽李國珍號令」。此路還有部份義軍攻向赤峰北面。南路軍在十月十二日順利進入朝陽縣城後,又於十九日進攻東土默特的紅帽屯,占領了該旗的大部。接著,起義軍繼續前進,一直打到奉省邊界的朝北營子。

東路軍攻到土默特旗、鄂爾古板一帶。中路軍於十一月十五日攻入奈曼旗界,占領了旗王府後,義軍發放旗倉糧食救濟窮人,同時該旗「所有廟宇房產財物檔案均被燒毀」。西路軍攻克喀喇沁王旗,將該旗的「喇嘛廟、天主堂焚毀無余」。接著攻打建昌城,並有一部進犯平泉州城。

起義軍的節節勝利,影響和推動了這一地區反帝反封建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也使朝廷大為震驚。清政府急調奉天、直隸、熱河三路大軍進剿。十月二十日以後,各路義軍相繼被鎮壓。之後,蘆台練軍記名提督聶士成率重兵攻向起義軍大本營開國府一帶。官軍首先進攻的是距開國府四十四裏的下長臯,因為久攻不下,聶士成決定改變戰術。他們一面佯攻下長臯,一面則由聶士成親率人馬馳往開國府,趁夜色對開國府發動突然襲擊。

開國府的義軍倉促應戰,結果開國府很快陷落。攻克開國府後,聶士成於十一月十八日帶隊折回下長臯,布陣圍攻。此時的下長臯,被圍八九日,「人眾食少,糧草缺乏」,官軍用過山炮攻破前門,進入城中,下長臯失陷。總大教師楊悅春於十一月二十八日被聶士成部俘獲,後經審訊,於光緒十八年正月被淩遲處死。至此,金丹道教起義基本失敗,其余部的鬥爭,也被鎮壓下去。

三、起義失敗原因和影響

導致金丹道教起義失敗的原因,首先是過度依靠宗教迷信。金丹道教起義是由楊悅春等靠宗教的形式組織和發動起來的。宗教,在金丹道教起義之初確實起到過重要作用。然而宗教迷信畢竟是經不起現實鬥爭的考驗的。各路起義軍相繼潰敗後,原先那些用以發動、組織群眾的說教,都不攻自破。另外,金丹道教起義軍還不講究戰術,試圖靠宗教迷信去戰勝敵人。這種做法,雖然有時會唬住敵人,但最終註定是要失敗的。

其次,戰略戰術上有嚴重錯誤。起義首領在戰略上犯的主要錯誤是,在後期敵軍人數大增之時沒有集中兵力抵禦敵人進攻。在戰術上,義軍的主要錯誤是不夠靈活多變,禦敵時基本是據城死守,結果喪失了主動,終被攻敗。

另外,熱河等地的馬賊、盜匪等在起義爆發後加入起義軍隊伍,他們常乘亂打劫,壞了起義軍的聲望,使義軍難以獲得更廣泛的支持。清廷派來鎮壓起義的官軍,其武器裝備遠優於農民起義軍。兩軍交戰,清軍用的是西式來復槍、排槍、洋炮等,而義軍用的卻是鳥槍、土炮、擡桿及長矛、大刀等。盡管義軍作戰勇猛,但面對先進武器的攻擊,還是難以抵禦。

最後是沒有處理好與廣大蒙古族群眾的關系。起義軍在戰鬥中,常常人為地擴大打擊面,將對蒙古王公的仇恨發泄到蒙古族百姓身上,大肆屠殺蒙古族百姓。比如,金丹道教義軍「稱與蒙古有嫌,凡遇蒙古人及喇嘛廟宇無不燒殺搶毀」。在喀拉沁右旗西咀子村避難的敖漢旗蒙古人,「皆被殺盡,有鍘刀鍘者,有牽到石槽砍之者」。義軍對蒙古百姓的屠殺,很自然地將他們推向了敵軍方面,葉誌超在總結清軍速捷的原因時也道:「實賴地方蒙民隨地隨時戮力相助,始無掣肘之虞。」

並且,義軍對民族關系的處理失當,也對蒙漢民族關系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自此以後,直至民國初年,或謂漢人預備殺蒙古,或蒙古籌劃殺漢人,互相勾牽之詞時聞於耳矣。然幸而未能見諸實施也。唯有各備器械,以防不虞。有時辦理團練及巡警,時辦時止,忽合忽散,始終未嘗一致也」。沒有搞好與蒙古族群眾的團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一地區之後很長時間內的經濟、政治等方面的發展。這是必須引以為鑒的。

金丹道教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在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鬥爭史上的作用和影響是不可低估的。

第一,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清政府的統治,迫使統治者不得不對勞動人民做出某些讓步。比如,在口外一些州縣,清政府開始采取「滿漢兼用」之法,以防止滿蒙人員掌握地方大權。針對蒙古王公平日裏強取豪奪的問題,清政府規定如蒙古王公同商民進行貿易,遇到「彼此賒欠至有虧折之事」,不準蒙古王公「私行責罰」,而要由地方官「持平論斷,毋稍偏倚」。此外清政府為整飭州縣,懲辦了朝陽知縣廖倫明、建昌知縣章奏凱等人,調離了熱河都統德福、承德知府啟紹等,並令新任官員以之為鑒,使這裏的地方官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敢肆意妄為。

第二,金丹道教起義打擊了外國侵略者。「東北、熱河、奉天的教堂幾乎全部夷為平地」,作惡多端的教士和教民也受到了懲罰。

第三,金丹道教起義表現了當地人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提高和鍛煉了他們反抗外國侵略和封建統治的覺悟和鬥誌,為以後這一地區革命鬥爭的開展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