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總有你不喜歡的人,也總有人不喜歡你。這都很正常。而且,無論你有多好,也無論對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不喜歡也另一回事。」莫言這段話深刻地揭示了人際關系中的一個普遍現象。
就是:無論我們多麽努力地去取悅每一個人,總會有人與我們的性格、價值觀或行為方式不合的。
然而,這並不是我們的過錯,也不是對方的缺陷,而是一種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差異。
簡單來說,就是磁場不合。
在與人相處,實在沒有必要把每個相遇、相識的人都處成朋友,現實中更多的是熟悉的陌生人;朋友,沒那麽多;好朋友,就更少。
有些人、有些事,不必太過介懷,不強求,隨緣,就挺好。
擠不進去的圈,不要硬擠。
擠進去了,與花錢買罪受沒什麽兩樣。當時間久了,自己累了,想退時,卻發現自己不僅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還有金錢時,不僅人受傷,錢包也受傷。 到時再想結束,就不會傷心嗎?
我們需要認識到,真正的尊嚴並非來自於外界的認可或他人的評價,而是源自於我們對自己的認可和尊重。
尊嚴,不是虛榮,也不是自尊,而是一個內在的價值和自尊。
倘若,我們為了討好別人而放棄尊嚴時,實際上也是在貶低自己的價值。這種行為不僅無法贏得他人的尊重,反而會讓對方更加看不起。
因為 尊嚴一旦喪失,平等的對話便無從談起。
尊嚴不是靠奉承和討好得來的,而是透過自我尊重和堅持原則獲得的。我們既不該輕視自己,也不必高估別人,每一次交往以平糊的心態看待就好。
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和價值。
他人的評價和看法往往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的形象。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些映像並不總是完全代表我們真實的自我。因此,我們需要學會認清自己,不要被他人定義。
認清自我並不容易,但這是一個值得投入時間和精力的過程。透過深入了解自己並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並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如何認清自己,可以從「
自我認知、探索自我、建立自信、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這4個方面努力。
自我認知,是理解自己內在想法和感受的過程。
這包括我們的性格、價值觀、信念、興趣和激情。透過深入了解自己,可以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探索自我,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透過反思、寫日記、冥想或與他人交流來更深入地了解自己。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時間和耐心,但它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起更堅實的自我認知。
建立自信
當我們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特長時,我們可以更有信心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自信來源於對自己的了解和接受,而不是僅僅依賴於他人的認可。
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我們要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並根據這些價值觀做出決策;而不是讓別人的價值觀主宰我們的生活。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保持自我,並且在生活中找到方向。
認清自我的過程並不容易,不僅要面對自己的優點、長處,還要正視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但,這是個必經之道。
我們不應該讓別人的喜歡定義我們自己的價值,不應該讓自己的喜歡限制對他人的接納,應該要學會理性分析,避免被他人PUA。
正如莫言老師說的: 這個世界,總有你不喜歡的人,也總有人不喜歡你。這都很正常。
就像哥哥張國榮【我】的那句歌詞: 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