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木芙蓉美詩詞五首賞讀:芙蓉一朵霜秋色

2024-10-24文化

天氣逐漸轉向寒冷,晚秋霜降節氣之後,立冬之前,這段時間往往叫作霜秋。

霜秋未必有霜,但是那種天空如洗,月光皎潔,萬物清涼而澄明的美,被冠以「霜」字。

除開少數適合秋天生長的草本,大多數植物已經過了最繁榮旺盛期,在寒冷的氣溫下,樹葉雕零,走向一年的休眠期。但是大自然豐茂而多樣,並不因寒冷而完全蕭條。野菊和細小的草本茁生草原和林下,而適合秋季生長的樹木,也會適時發芽開花,比如桂花,又比如木芙蓉。

木芙蓉原產中國湖南近水山林地帶,是依托濕地和潮濕山林而生長的小灌木和小喬木。它們孽生能力強,落下的種子和折斷的枝幹,都可以生長,是湖南原始叢林中天然的植物。

遊走在山林的部落,采集木芙蓉的花做食品,而木芙蓉的樹幹樹皮則可以提煉纖維,織布或者搓成繩子。

先秦戰國,屈原流放到楚國邊境的湖南地區時,和這裏的部落山民同吃住,采集薜荔的果實和木芙蓉的花。至今薜荔果仍舊是南方涼粉重要的食品原料,而芙蓉花也時常見於菜肴,比如芙蓉粥,溜芙蓉花片。

唐朝之後,隨著國家太平,物流順暢,芙蓉花以及木芙蓉纖維做成的紡織品,比如芙蓉帳,逐漸流行到北方。而湖南遂有芙蓉國之稱。而由於木芙蓉秋季開花,且很容易成活,到了晚唐時期,四川以成都為中心,廣泛種植木芙蓉,成都亦有芙蓉城的美譽。

木芙蓉開花在晚秋,綠葉紅花,給人春天溫暖的感覺。所以唐朝白居易有詩「芙蓉帳暖度春宵」之句。而芙蓉和牡丹並用,是代表唐朝的盛世之花。

「晚涼思飲兩三杯,召得江頭酒客來。

莫怕秋無伴醉物,水蓮花盡木蓮開。」 唐 · 白居易【木芙蓉花下招客飲】

中唐白居易,貶謫到江西九江,這裏江邊依然生長著茂盛的木芙蓉。從這首詩的環境來看,很可能是江邊的一個人工休閑園林,這裏的木芙蓉很可能是從湖南移植過來的,但是由於木芙蓉不需要過多的養護,不幾年就會自然成林。比起白居易「楓葉荻花秋瑟瑟」的那種江景蕭條,這裏的園林,倒是在木芙蓉的綠樹紅花裏,隔絕了秋氣。

可以說白居易是喜歡甚至是驚艷於這裏的木芙蓉花開的,在晚秋一片綠樹紅霞,這在他常年生活的北方是很難見到的,或者見到,也不是這麽大氣蓬勃加嬌艷。

所以他作為主人,直接將宴請定在了江邊的木芙蓉花樹下,讓來客一起欣賞。

他將木芙蓉比作樹上開的蓮花。

不要擔心,秋來沒有好景色下酒助興,那水中的蓮花已經開盡了,但是樹上的蓮花正在盛開啊。

這個比喻很是貼切。木芙蓉重瓣的花朵,大氣艷麗,不輸紅色的荷花。

晚秋蕭條之時,有如此美好的花樹占據著視野心情,給人一種向上繁榮的美好。

有人說,木芙蓉叫拒霜花,是宋朝文豪蘇軾起的名字。

實際不然。在唐朝詩人李範的【暮秋懷故人】中有「天涯故友無來信,窗外拒霜空落花。」

可以知道,在唐朝,這種花,就叫作拒霜。聯系到北宋早年,早於蘇軾的時代,就已經有拒霜(木芙蓉)的詩流傳,這個拒霜很可能是民間的稱呼,因為開花往往在霜降節氣前後,不畏秋霜其豐艷的氣息抗拒著風霜,別有春意。

「絳艷由來拒早霜,金英自欲應重陽。

主人昔意兼新意,並為寒葩兩種香。 」北宋 · 宋庠【和中丞晏尚書木芙蓉金菊追憶譙郡舊花】

這是北宋早年的一首詩,蘇軾此時還在眉州老家,是垂發稚子,而在京城汴梁,晚秋重陽節前後,木芙蓉和菊花已經是晚秋應節之花,人們賞花過節。

這是和丞相晏殊,一起欣賞木芙蓉和菊花的美好。

那深紅色的木芙蓉,向來抗拒著秋天的早霜和霜寒,而菊花也盛開在重陽節。

晏殊大人你真是有心,將兩種花木一起種植,讓我享受到了傲寒花朵的兩種芬芳。

在宋朝,木芙蓉和菊花同時列為晚秋應節之花,木芙蓉高大紅艷,菊花草本金黃,兩種花卉營造出晚秋立體的花美和春意,金菊對芙蓉,也是詞牌之一,內容往往描寫晚秋的絢爛。

「千林寒葉正疏黃,占得珍叢第一芳。

容易便開三百朵,此心應不畏秋霜。 」北宋 · 陳襄【中和堂木芙蓉盛開戲呈子瞻 】

那麽蘇軾的詠木芙蓉詩,是在1072年,和晏殊時代,已經隔了幾十年,而京城的木芙蓉更加廣泛而繁茂。此年,蘇軾和陳襄是在京城園林中和堂,看到的木芙蓉花開,大樹繁花,絢爛至極。

陳襄寫,這是晚秋,千萬樹林正是蕭瑟黃葉的時期,而木芙蓉的花卻開了。

它這麽輕松,就開出了三百朵繁茂的花,我在想,叫它拒霜,還不貼切,我覺得木芙蓉本心是不畏懼秋霜的,它怎麽可以在這麽寒冷的季節,開出這麽多而美的花啊。

我居住的地方,有一帶河水,河水邊就有木芙蓉,不知道何年所種,已經連綿成叢林,樹葉半垂到水面,晚秋之時,木芙蓉花開的時候,那是滿樹團花,紅紅白白,倒映在水中,錦繡一片。其繁茂,其花美,讓人忘記了這是晚秋。

「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

喚作拒霜知未稱,細思卻是最宜霜。 」北宋 · 蘇軾【和陳述古拒霜花】

那麽這就是被後人誤認為是蘇軾命名拒霜花的詩源。

蘇軾和陳襄一起賞花,也看到了木芙蓉這種晚秋開花的壯美。

千萬的樹林被秋風掃作了黃葉飄飛,而只有芙蓉花靜靜盛開,獨自芬芳。

我知道將它叫作「拒霜花」,並不貼切,我想了想,木芙蓉不是拒霜花,而是宜霜花。

在霜露的秋天,格外有種動人的絢美啊。

不過也是由於蘇軾的名氣大,在文壇影響力廣泛,所以木芙蓉拒霜這個別名,更加快速的傳播,以至於很多人認為這拒霜的名字,是蘇軾起的。

「芙蓉一朵霜秋色。

迎曉露、依依先拆。

似佳人、獨立傾城,傍朱檻、暗傳訊息。

靜對西風脈脈。

金蕊綻、粉紅如滴。

向蘭堂、莫厭重新,免清夜、微寒漸逼。」 北宋 · 晏殊【睿恩新 其一】

梳理了木芙蓉叫作拒霜的來歷,讓我們來看看北宋早年名相晏殊的一首木芙蓉詞,因為他喜歡在秋霜秋露中盛開的木芙蓉花。

而這首詞,充滿的擬人的感情。

一朵木芙蓉開了,開在了霜秋的早上,沾染了霜秋的氣息。

迎著早上的霜露,木芙蓉的花優雅綻放。

仿佛一位美女,獨立在欄桿邊,仰著頭,接受著來自天空和季節的訊息,霜降了,花開了。

木芙蓉在微微的寒風中開放,脈脈搖曳。

金色的花蕊開啟,粉色的花瓣展開。

她仿佛在告訴在深堂裏抑郁的女子,不要拒絕新的朝陽和歲月,她又仿佛是一位貼心的女性,用自己的花開和葉茂擋住了秋夜的淒冷,守護著那屋內悲傷的女子,營造了動人的春天。

有木芙蓉花的地方,寒秋也變得明麗溫柔起來。

綠葉紅花好個秋,紅葉紅花勝春天。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