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牡丹滄桑四海香(紀實文學)

2024-03-31文化

牡丹滄桑四海香(紀實文學)

文/劉軍

花是自然界賜於人類的精靈,牡丹是花中之冠。自古至今,人們一直將牡丹視為和平、吉祥、富貴、繁盛之花。牡丹是中國的國花,它雍榮華貴,富麗堂皇,是我們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征。

牡丹為毛良科,落葉小灌木,其花葉與芍藥相似,有木芍藥之稱,也有人將牡丹與芍藥並稱為姊妹花。牡丹的人工栽培是由野生演化而來的。最初引種馴化原始形態的野生種,經園藝栽種後,由於環境條件的改變,產生了質的變異,人們從中再遴選出有實用價值的變異類別。

中國牡丹歷史悠久,漢代已作為藥用植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中,南北朝時期始成為觀賞植物,隋、唐時代逐步成為一種名貴花卉,唐開元年間盛於長安。當時,擁有牡丹成為一種時尚,達到了家家習為俗,戶戶迷不語的狂熱程度,一舉確立了牡丹作為國花的地位。北宋末年,洛陽牡丹因戰亂而衰退,河南陳州牡丹取而代之。南宋四川天彭牡丹為蜀中第一,號稱小西京。明代,牡丹栽培中心又轉移到安徽亳州、山東曹州一帶。

菏澤古稱曹州,曹州牡丹即菏澤牡丹。曹州牡丹屬於中原牡丹群,為多元起源,主要由黃土高原及秦巴山地分布的多個野生原種參與了該品族群的形成。所以,曹州牡丹從植株的高矮、枝葉的大小、花朵的色型以及整個形態的變化等方面,集中體現了多個野生親本的特征。

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的菏澤,屬黃河沖擊平原,這裏氣侯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四季分明,為牡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之這裏的人們有植草種花的習慣,所以這裏很早就成了牡丹的樂園。據說隋代就出現了著名花師齊魯恒,至明代即已形成大田牡丹的盛期。有史記載,至明曹南牡丹甲於海內;曹州園戶種花如種黍粟,動以頃計。可見,當時牡丹普及種植之盛勢。

牡丹史載,菏澤縣東北牡丹之鄉趙樓村有牡丹始於明嘉靖初年,來至北京板樂寺,當時有花農趙瑞波外出經商,用當地特產木瓜/耿餅,銷於天津/北京,換來牡丹十余種。又不辭勞苦去洛陽求二喬/姚黃等幾品種歸,自此菏澤牡丹繁盛起來。

一縣誌載,他邑所有其數略備,牡丹芍藥各百余種,土人植之,動輒數十百畝,利厚於五谷,每當仲春花發,出城迤東,連阡接陌,艷若蒸霞,土人擁載之,南浮閩粵,北走京師,至則厚值以歸故。

有史書記述了當時曹州的牡丹盛況,姹紫嫣紅,含蕊皆放,交錯如錦,奪目如露,灼灼以群玉之竟集,煌煌若五色之相宣,何只四香閣上,露瑩紅珠,百寶欄邊,香吹錦禧哉;他方所有大抵略備,牡丹芍藥為名品,江南所不及也;牡丹芍藥之屬以數十百種,士族資以遊玩,貧人賴以營植。

有牡丹譜記述,光緒三十四年,趙樓趙玉田在村北建花園,周圍樹之以桑,編成籬笆,名桑籬園;曹州十邑一州,語牡丹則菏澤獨也,菏澤為都為裏者不知其幾,語牡丹之出城北之一隅,魯山之陽,範堤之外,連延十裏,其間為園為圃者,而更不知其幾……

被列為牡丹上等珍品的要數黑花魁、煙籠墨、青龍臥墨池等黑牡丹系列。黑牡丹別有特色,既尊貴高雅,又瀟灑嫵媚。相傳,牡丹本無黑色,武則天稱帝時,命百花爭艷,唯牡丹不畏天命,令武皇惱羞成怒,一氣之下將牡丹貶出京城,其中一部份誓死不離故土,被武皇焚之一炬,次年春風吹又生,競開出了別具一格的黑花,後人稱其為牡丹精靈。有一首詠黑牡丹的詩這樣寫道:誰家洗硯池頭水,澆出人間異樣芽。

葛巾紫和玉版白是曹州牡丹中的佳品。葛巾紫是紫牡丹的一種,高起樓子,朵大如盤,色紫嬌艷,馨香異常。楊萬裏有詠紫牡丹詩雲:紫玉盤盛碎紫綃,碎綃擁出九嬌嬈。可見紫牡丹之美了。玉版白是白牡丹的一種,花開千層,潔白如玉。群芳譜稱:牡丹玉版,白者單葉,長如拍版,色如玉,深檀心。歐陽修有詩雲:當時絕品可數者,魏紅窈窕姚黃肥,壽安細葉開尚小,朱砂玉版人未知。可見,在宋代玉版牡丹就已被列為絕品了。

由於葛巾紫和玉版白當時是曹州牡丹中的絕品,所以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即在他的書中寫了葛巾篇,取葛巾玉版二花為名,化為兩位仙女,嫁與書生常大用、常大器兄弟為妻。兩對美滿夫妻,傳為佳話,蒲松齡用他的豐富想象,深刻入微地寫了這兩對青年男女的戀愛故事。整個故事委婉曲折,迷離閃爍,夭妖變幻,詡詡如生,扣人心弦,是聊齋中寫花妖故事的名篇。後人較詳細的評述了這篇作品,認為這個故事寫的事則反復離奇,無有不深入之文思,無有不矯健之筆矣!

光緒至宣統年間,趙樓村南生長著兩棵枝繁葉茂、樹齡約二百余年的紅牡丹,株高丈二,闊丈八余,主幹有碗口般粗細,被稱為牡丹王。炎夏赤暑,老人在花下乘涼講古,兒童爬到上面玩耍鬥樂。宣統元年,回籍養屙的袁世凱利用搜刮的錢財,在豫北的汲縣、輝縣、浚縣和彰德購買了大片田地山林,修建別墅。他派爪牙四處尋覓奇花異果,依仗權勢,巧取豪奪。如有其欲求者,不管所有者珍愛與否,必需索而去,強迫認賣。在這場浩劫中,聞名遐邇的牡丹王亦難免此患,不久便葬身於袁氏別墅。為此,後人有詩雲:竊國大盜用小人,國遭大難花不存;花農心血二百載,毀於一旦痛煞人。

曹州牡丹歷史上曾遭受過多次天災人禍,幾經榮興衰落。九曲黃河蜿蜒,下遊漸成懸河,菏澤地處下遊,深受其害,滄桑幾變,陵谷屢遷。自清朝以來,這裏遭受七次大的水災,每次水災牡丹幾乎被淹殆盡。

據史料記載,清鹹豐五年,黃河自竹林決口,菏澤遭受水災,趙樓村內可以引船,牡丹/芍藥大都有絕種的危險,幸虧養花者愛花,泅水將牡丹/芍藥拔出一些,移栽至趙王河東岸村莊,得以保留少許,河東村莊自此開始有牡丹。至光緒年間,牡丹恢復原狀。民國二十年,黃河又從二分莊決口,水至菏澤城北,牡丹又被淹死大半,僅在趙樓高敞之處,殘存數畝。舊社會,有時旱澇災連續輪番發生,抗災能力極差,以致糧價昂貴,一棵栽種四年的牡丹換不到一斤紅薯,花農忍痛將部份牡丹刨出改種莊稼。

從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至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前的一百多年間,曹州牡丹栽培一直「敗走麥城」。至一九四九年種牡丹的僅剩下趙樓、何樓、李集、洪廟等村莊,面積不足三百畝,品種不逾百種了。有時,在牡丹花棵無銷路的年代,人們為了保存牡丹,就開始將牡丹根加工成丹皮,作藥用向外出售。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曹州牡丹逐漸恢復並行展到三千多畝,三百多個品種。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富有歷史傳統的曹州牡丹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特別是一九九四年全國性有組織有領導的評選國花活動,把具有時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象征繁榮昌盛、吉祥富貴的花中之王牡丹推選為準國花,隨之菏澤牡丹身價倍增,更加得以蓬勃發展。

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曹州牡丹的嬌美容顏。廣州、上海、北京、南京、沈陽、蘭州、無錫、深圳等先後舉辦了曹州牡丹展覽,參觀者達百萬之眾。北京植物園臥佛寺,自一九八零年以來移植曹州牡丹二百六十多個品種,三千余株。一九七八年一月,在澳門舉辦的中國牡丹花展,展出曹州牡丹二千株,成為世界遊人矚目的焦點,被稱為牡丹盛會四百年之首見。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二年,日本先後兩次來人交換品種,並於一九八二年四月在東京舉辦了中國牡丹觀賞會。中國駐日本大使宋子光夫婦應邀到會觀賞致賀,參加開幕式的有東京各界人士和中國留學生五百余人。宋大使驕傲地說:「牡丹是和平的使者,祝願中日友好關系像這花兒一樣艷麗開放」。東京報界把這次活動稱之為「牡丹外交」。

一九八二年興建的曹州牡丹園,也是菏澤牡丹蓬勃發展的一個顯著標誌。曹州牡丹園的兩座彩色門樓,都是高八米、寬十點五米的十鬥三昂重翅廡殿頂式仿明建築,上面繪有八色牡丹,中間「曹州牡丹園」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系原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舒同所題。兩旁的歇山式配房,朱紅色的八字墻左右排開,蔚為壯觀,尤如牡丹園戴上了一頂富麗堂皇的王冠。曹州牡丹園是自古以來,世界上最大的牡丹園。在建設曹州牡丹園的同時,恢復了以編制松藝動物造型為特色的古今園,新辟了曹州牡丹新老品種薈萃的百花園,三園遙相輝映,美不勝收,成了菏澤牡丹集中觀賞區的點晴之筆和必遊之地。每逢谷雨時節,國內外遊客雲集菏澤,花海人潮,盛況空前。

隨著牡丹發展的如火如荼,牡丹研究亦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起。牡丹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如中華鋸花天牛發生發展規律及防治的研究,被美國牛津大學轉譯發表,被中央電視台拍攝為科普教材。特別是牡丹種苗出口通關植物檢疫的研究,創造了薰蒸、沖清、消毒、滅菌操作程式,使菏澤牡丹成為無毒、無菌種苗,走出國門,進入世界花卉市場。苗木遠銷美國、法國、德國、比利時、澳洲、荷蘭等十幾個國家,並經荷蘭轉銷世界七十多個國家。創造的牡丹種苗透過美國植檢操作程式,使國花牡丹作為友好使者與世界各國人民加強友誼。

在牡丹栽培技術研究上,達到了花開花落隨人意的境地。在傳統的牡丹催花基礎上,把牡丹種苗運往北緯四十五度以北地區的,三大高寒區之一的佳林斯,在零下三十七度的氣侯條件下,使牡丹開出絢麗的鮮花,轟動了整個花卉界,牡丹抗寒性研究,在東北地區露地越冬獲得科技成果大獎;此後,又把牡丹種苗運往北緯十八度熱帶雨林地區的海南島,讓牡丹在椰城爭奇鬥艷,開創了牡丹栽培史上的先河,拉開了抗濕熱研究的帷幕,為牡丹開遍神州大地,遍布天涯海角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開發套用牡丹生物學特性,克服季節時序,引植牡丹到赤道以南的南半球,在澳洲的南澳州也能安家落戶。曹州牡丹既可耐得住「桑拿」的熏蒸,又能抵得住刺骨的「冬泳」,笑日傲雪,一展芳容;催花/切花保鮮技術的嫻熟,已使大批次商品催花和鮮切花運往海外花市,與國際花卉市場接軌,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

中國首批二百粒牡丹種子,於二零零二年三月二十五日至四月一日,隨「神舟三號」飛船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了一百零八圈,耗時六天零十八小時。這也是中國首次在失重條件下對牡丹進行的變異實驗。這批搭乘飛船逛宇宙的「太空牡丹」,在當年九月落戶菏澤百花園,並於次年春天生根發芽……此去經年,在技術人員的精心呵護下,這些從天而降的牡丹仙子成了百花園的「寵兒」,成為中國牡丹研究的「科技之星」。

所有這些,都是科技為牡丹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讓牡丹周遊世界,四海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