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我讀【離騷】

2024-06-16文化

原創 潘劍虹 江東文韻 2024-06-15 09:49 安徽

作為江南人,我們安徽的皖中尤其是皖南,自古以來稱之為"吳頭楚尾",戰國七雄之一的楚國,是和我們每個人都切切相關的。屈原是楚國的貴族,身居高位,但他卻把自己的感情和命運和國家、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無論是從他的政治活動中還是從他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上都可以看到,他對國家和人民的愛戴是如此美好和深沈,以至於當他看到國破家亡時的毅然抉擇。他用懷沙投江的方式結束生命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和人民的無限熱愛和忠誠。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人間。」清代文人郭嵩燾曾為屈原撰寫了一付楹聯"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獨宗變雅開新格;懷沙沈此地,兩千年後,唯有灘聲似舊時。"分別以屈原的作品【哀郢】和【懷沙】開頭,訴說屈原的生平成就,歌頌他的高貴品質。

小時候我剛開始讀【離騷】的時候,感到非常吃力,從表面上看,這是一部涉及到個人抒情的作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美人和香草之間。從【離騷】的文學藝術創作和語言表達方式來看,這是中國南方民間的文化體現,尤其是語氣詞的"兮"更是南方人特有的。【離騷】作為一種文化傳播方式和文學表達形式,充分體現那個時代除了繁榮文明的中原文化,黃河流域文明之外,在中國的南方,同時也產生了長江流域的高度文明和燦爛的文化。

我父親考慮到我們的年齡和文化程度,找到由當代文化大師文懷沙的【離騷】譯文,我們無論是讀還是背,都感覺輕松很多,文懷沙把全文按四句分一小段,我每天背四小段共十六句,很快就能背下來了。從現在來看,當時的閱讀背誦雖然很難,但收獲還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說是影響了我的一生,所以我非常感謝父親對我的指導。

對於【離騷】的閱讀理解,少不了譯文的幫助,比文懷沙譯文早的有郭沫若的譯本,兩相比較,文懷沙的譯文比郭沫若的要好很多。這個不難理解,我們僅從文懷沙老先生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以他一個湖南人,用屈原的作品名給自己命名,可見文老先生對屈原和他的作品的熱愛程度。

屈原作為全球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可見其對後世的影響有多大有多重要。我們紀念屈原,不僅僅是崇拜他在文化領域的貢獻,在文學作品上的領軍作用,更是對屈原的個人品質的高度認可和崇敬。屈原把自己的一生和祖國和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心裏始終裝著社會底層的老百姓。他關心國家的安危,也就是關心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以屈原的偉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他個人的道德品質,一是他對國家和人類的文化貢獻。他的作品【離騷】既是他的代表作,代表著他的文學藝術成就,也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座豐碑。

【離騷】的譯文。無疑是為我們後代的人開啟閱讀理解的方便之門。而對【離騷】譯文貢獻最大的莫過於文懷沙老先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或許是文老先生天生就是一個品行端正的人,或許是他一生沈浸在【楚辭】的研究之中,長期受到屈原思想和作品的薰陶浸染,文老先生不僅把【楚辭】研究得透徹清晰,同時也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新時代的屈原。過去有畫家想復原屈原的長相,好如實地畫出來供大家瞻仰,但一直苦於找不到模特,一次偶遇讓畫家眼前豁然開朗,見到文懷沙本人後,第一印象就是這不就是自己多年苦苦追求完美的屈原形象嗎?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屈原畫像,就是完全的文懷沙的形象。

我知道,一個人的外貌也好,畫像也罷,除了外形,更重要的是內質,我們可以想象到,畫家說文懷沙是一個活脫脫的屈原再世,肯定不是全指他的外貌,更多的是文老先生從骨子裏散發出來的精神狀態。

郭沫若先生擅長寫話劇,他的話劇【屈原】在抗戰時期的演出曾經轟動一時,記得話劇中有一句台詞,這是屈原的侍女嬋娟同情屈原的遭遇,指責屈原的學生不敢站出來支持自己的老師,這句台詞是嬋娟指著宋玉說:"你是一個沒有骨氣的文人!"在排練話劇的時候,扮演嬋娟的女演員張瑞芳(我們最熟悉的是她後來扮演電影【李雙雙】時的樣子,確實是一個幹脆利索潑辣能幹的性格)在說這句台詞時,總覺得這句台詞說得軟綿綿的,就向參與排練的郭沫若提出把"是"改成"這",這樣這句台詞就成了"你這個沒有骨氣的文人!"指責的語氣比原來不知道重了多少,郭沫若連忙說:"改得好,改得太好了,你簡直就是我的一字之師!"真是一語成讖,想當年郭沫若寫話劇【屈原】,是用屈原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來鼓舞全民抗戰的決心和勇氣的,沒想到他的晚年竟然成了他自己寫的話劇人物宋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