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學習古人喝茶,輕松拿捏氛圍感!

2024-05-07文化

明代文學家屠隆在所著【茶說】中寫飲茶:「飲不以時為廢興,亦不以候為可否,無往而不得其應。若明窗凈幾,花噴柳舒,飲於春也。涼亭水閣,松風蘿月,飲於夏也。金風玉露,蕉畔桐陰,飲於秋也。暖閣紅壚,梅開雪積,飲於冬也。」

文中論飲茶場所,是「僧房道院,飲何清也,山林泉石,飲何幽也。焚香鼓琴,飲何雅也。」由此可見, 古人飲茶,不僅註重茶的品質,更註重品茶的環境和心境。

他們或把品飲地點置於自然之中,攬山水之勝,賞四時嘉景,品林泉之趣,以達超然物外之境;或大隱於市,造亭台水榭,設雅室茶寮,晏坐清談,以琴棋書畫佐茶。 不論是何種場合,都講究和諧的美學意境。

著名飲食文化研究者王仁湘說:「飲食佳境的獲得,一在尋,二在造。 尋自然之美,造鋪設之美。 天成也好,人工也罷,美是無處不在的,靠了尋覓和營造,便可獲得最佳的飲食環境。」因此,當我們在打造茶空間時,不妨回溯茶文化歷史,向古人學習如何提升喝茶空間的氛圍感。

如何提升空間氛圍感

南宋耐得翁在其筆記【都城紀勝】中雲:「故常諺曰: 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 不訐戾家。」講的是南宋設有專門幫辦禮席的「四司六局」,「常時人戶,每遇禮席,以錢倩之,皆可辦也」。

從該記載中,我們對古時高雅宴會氛圍的打造方法略窺一斑。

焚香

「鏡湖清絕似瀟湘,晨起焚香坐草堂。」宋代時,香道的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焚香是生活習慣,亦是精神追求。宋人周密在【癸辛雜識】中寫「今人燕集,往往焚香以娛客」,文人雅士以香待客,在裊裊香氣中讀書品茗,好不雅致。

到了明代,陳繼儒在【小窗幽記】中說「焚香啜茗,自是吳中習氣,雨窗卻不可少。」發展至今,焚香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那令人割舍不下的風雅之舉。不過在現代茶空間之中, 切記勿讓焚香影響了茶香的鑒賞。

掛畫

茶室掛畫,也稱掛軸,是古人布置茶室的重要物什。

明代士人文震亨在【長物誌】中寫「時下幽人糜集,茶寮香室鱗次櫛比,故掇拾典籍所在,略述掛畫諸端,以資借鏡。」講到掛畫註意事項,「懸畫宜高,齋中僅可置一軸於上,若懸兩壁及左右對列,最俗。長畫可掛高壁,不可用挨畫竹曲掛......堂中宜掛大幅橫批......畫不對景,其言亦謬。」

宋時掛畫已成風尚, 而【長物誌】裏甚至對掛畫內容和形式做了規範化,一間書房只能掛一副畫軸,掛畫內容需根據四時景致替換調整,可謂是究盡風雅。

不過我們現代茶空間掛畫, 「不若或左或右,可前可後,務使處之得宜」即可。

插花

中國傳統插花藝術源遠流長,發展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 是中國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份,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文化價值。

作為古時雅事之一,插花自漢開始,發展至宋時就已發展出「插花師」這一職位。南宋【都城紀勝】記載:「排辦局,專掌掛畫、插花、掃灑、打渲、拭抹、供過之事。」

茶室插花不同於一般插花藝術,它更多體現了茶道的精神,是茶主人的氣質寫照。因此 茶室插花在花材、器具、造型的選擇上,要以簡約自然之美詮釋茶道精神。

此外、撫琴、吟詩皆是提升喝茶氛圍感的有效途徑,大家可以利用空間和資源,因地因時制宜,多嘗試幾種提升氛圍感的方法,總能找到最合適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