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身

不同人群各有節食法

2023-12-14健身

來源:【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營養科臨床營養師戴民慧

天氣越來越冷,隨著戶外活動的減少,許多人開始透過調整飲食減肥。近日,一項發表在美國【營養學進展】的新研究,總結了當下最流行的幾種節食方式,並比較其減重效果及對健康的影響。

節食方式主要分兩種:持續效能量限制,即每天都控制飲食,以及間歇效能量限制,即周期性地限制能量攝入,其余時間正常飲食,在一段時間內造成「能量赤字」。後者主要包括限時進食(在一天的限定時間內進食,其余時間不攝入除水以外的東西)、隔日禁食(正常飲食和完全禁食交替進行)、5∶2飲食(一周5天正常飲食,另外2天進行嚴格的能量限制,通常只攝入500~600千卡熱量)。

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研究人員共分析了28項間歇效能量限制試驗,包括7項限時飲食、10項隔日禁食和11項5∶2飲食。結果發現,與持續效能量限制相比,有規律的間歇效能量限制,能減掉更多去脂體重,讓腰圍下降得更明顯,其中限時進食降低體重、脂肪量和去脂體重的效果最好,5∶2飲食降低體質指數[BMI=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最少。但在心臟代謝風險標記物、空腹血糖、血壓等健康指標上,間歇效能量限制的改善效果並不優於持續效能量限制。

這些飲食方法各有優缺點,並非適合每個人。間歇效能量限制和持續效能量限制本質上均是透過減少攝入量,造成攝入小於消耗,從而實作減重目的。研究人員表示,間歇效能量限制之所以減重效果優於持續效能量限制,可能是因為研究中,前者的能量攝入減少量遠大於後者,也可能是延長禁食時間能提高酮體代謝,增加脂肪消耗速率,還有可能是間歇效能量限制更易堅持,參與者將攝入量控制得更好。

研究還發現,心臟代謝風險標記物如血脂、低密度脂蛋白等與體重下降更相關,因此只要能實作減重,就可改善心血管健康。每個人的減重效果可能不同,選擇安全、適合自己、能長期堅持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忙碌的白領。這類人通常工作時間長,有時無法按時吃飯,可能更適合限時飲食,透過縮短一天的進食時間減少熱量攝入,從而實作減重,比如每天只在上午9點到下午5點,或中午11點到晚上7點進食。

日常進餐規律的人。對於這類人來說,持續效能量限制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他們只需要透過減少每餐的份量或選擇低熱量食物,就能達到減重目標,比如將炒菜換成水煮、紅肉換成白肉、飲料換成水和茶等。

不追求短期減重效果的人。對於這類人來說,5∶2飲食可能是不錯的選擇,雖然減重速度較慢,但他們可以選擇在工作較忙或者不需要參加社交活動的日子禁食,創造較大的能量赤字,以保持健康體重或減重。

能承受較強饑餓感的人。對於這類人來說,隔日禁食也特許行,但在正常飲食日,要更關註均衡飲食,盡量選擇營養密度高的食物,保證蛋白質、蔬菜和全谷物的攝入。

需要註意,在所有的節食方法中,水的攝入都非常重要,應確保每天都喝足水。此外,盡管目標是減少熱量攝入,人們仍然需要確保獲得足夠的營養,特別是維生素和礦物質。間歇效能量限制會減掉更多去脂體重,包括肌肉、水分等,所以不適合缺乏運動且肌肉量少的人群,如老年人、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群等。

本文來自【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