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正在失傳的20個「買菜技巧」

2024-06-16美食

挑菜秘訣還得看老媽,不僅 買菜經驗豐富 ,前些年更是有各種 種菜經驗

本期,就來分享一期老媽的挑菜技巧(智慧),據說到了00後這裏,幾乎要失傳,我90後弱弱的表示,也很受教啊~

1、辣椒彎的辣

「辣椒想要辣,挑彎挑坑窪」這是老媽的原話,至於原因,她老人家就倆字——經驗。

本年輕人表示不服,說話做事得有理有據,查閱相關資料後才知道,大致的原因是辣椒裏面有兩種物質: 木質素 辣椒素

簡單理解就是:木質素管直,辣椒素管辣,它倆是此消彼長的關系。直的沒有坑窪的,木質素含量多,辣椒素就少,所以,要辣一點就選彎彎的、坑窪拐彎多的。

對比市面上大多數品種的辣椒,也基本都是這個原理。且同品種裏, 顏色越深的越辣

另: 辣椒把發黑的不買,辣椒軟、蔫的不新鮮。

2、薯仔顏色淺的脆

要不是老媽說,我都不知道薯仔還有深淺顏色之分。

關鍵是, 從顏色就能區分面的還是脆的 ,這下炒和燉,再也不會選錯了。

淺色的、表面發白光滑的是 脆薯仔 ,黃色更深的則是 面薯仔。

脆薯仔澱粉含量相對少,適合清炒,面薯仔則燉著軟糯、炸著酥脆。

3、茄子白色多的嫩

記憶中,老媽每年都種茄子,哪怕搬到城裏之後的很多年,到了時間節點也要回老家栽苗、收茄子。

也正因為有多年種植經驗,才知道茄子老嫩要看蒂, 蒂前面,白色越多說明越嫩

不過,誰的經驗也不是一朝一夕得的,我老媽這個選茄子經驗就來的相當不易。

以前她也不懂,要用 指甲掐, 能掐出印兒的嫩,掐不動的就老,因為此事還被老爸損了好久,這才在掐印兒中總結的看蒂,哈哈哈,這...我能說多了一個備選方案麽?

4、黃瓜毛刺多的汁水更大

黃瓜就更是家裏年年都有的有機菜了,老媽剛摘回來的,那叫一個新鮮脆甜,身上的刺都是完整的。

因此, 黃瓜毛刺越多完整 ,是判斷黃瓜新不新鮮很重要的一個標誌。

也要警惕激素瓜 ,自然成熟的黃瓜,達到可以食用的時候,頂頭的花已經接近枯萎雕謝的狀態了,而且一碰就掉。

5、紫色的洋蔥更辣

洋蔥有黃色和紫色之分。其中 紫洋蔥更辣 ,適合炒菜, 白色的更甜 ,適合涼拌。

在選購時要註意: 新不新鮮看蔥頭,蔥頭越硬越新鮮 ,反之越軟,代表存放的時間越長,水分從蔥頭已經蒸發掉一部份了。

另: 洋蔥和 洋蔥區分,老洋蔥皮比較厚實,要剝很多層,而新的皮爛糟糟的,有的都沒有皮,直接透肉。

6、西紅柿更紅的酸甜

市面上的西紅柿種類多的讓人眼花繚亂,真要吃起來,差別很大。

顏色越紅 的, 糖酸含量比較高 ,所以吃起來酸酸甜甜的,而 粉色的有沙瓤,適合涼拌

除此基礎邏輯之外,我覺得我媽的細致建議更受用:

西紅柿顏色紅的不均勻的、硬的不買, 越重的水分越足、越好吃 ,上面有 放射性圖案 的可能還能能吃到小時候的味道(自然成熟無催熟、不大棚的)。

7、韭菜窄的更嫩

韭菜想要鮮,挑窄不挑寬 」也不知道老媽是不是生怕自己忘了,搞出來這麽多順口溜,不過這倒也不失為幫助記憶的好方法。

對應到選韭菜上,就是看葉子, 葉子越寬的越老 ,同批韭菜裏,選窄也得更嫩。

8、花菜越飽滿越新鮮

以前,關於選菜花,我只知道上面沒有黑點的就是好菜花。

可到了老媽這裏,人家的經驗是: 不僅要好,還要新鮮 ,花朵前面越飽滿的越新鮮,放置時間長的菜花,花朵因脫水會軟塌、稀疏。

不過, 有機菜花除外, 它需要辨別 硬挺程度 區分新鮮與否。

9、胡蘿蔔頂部底部越勻稱越甜

胡蘿蔔新不新鮮,不是看上面帶沒帶泥,而是要看櫻子, 櫻子越綠,代表越新鮮

沒有櫻子的,看葉梗,是一樣的。

除了新鮮,還有頂部底部越勻稱(就是越通直) 越甜 ;莖越細 越有營養

原因是,莖粗則葉子吸收的養分越多,留給胡蘿蔔的營養就越少。

10、大蒜蒜瓣均勻

大蒜有紫皮和白皮之分,相比白皮, 紫皮蒜味重 ,且殺菌功效也比白皮好,所以 選紫不選白 ,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事選蒜瓣比較均勻的, 也好剝

11、苦瓜果瘤大的更好祛籽

我是不吃苦瓜的,但我老爸愛吃,所以家裏也常常能看見苦瓜。

關於挑選苦瓜,我老媽是這麽說的:以前自己種出來啥樣的吃啥樣的,但要買的話,就得挑好的,遵循三看:

看顏色, 顏色越深的苦味越重; 看果瘤 ,顆粒越大越飽滿的肉越厚,籽也好去除; 看形狀 ,直的比彎的味道均勻,口感更好。

12、絲瓜淡色的更嫩

眾所周知,絲瓜老了就變成了絲瓜瓤,可以洗碗。

可如果到達不了完全老的狀態,就是吃著有絲,用也用不了的尷尬狀態,所以,要食用,得挑嫩的。

如果跟我老媽一樣,有過種絲瓜的經歷,就會知道, 顏色越淺的越嫩 ,而且表面越光滑,證明裏面的司絡還沒形成,也越嫩。

13、蘿蔔選重的

選蘿蔔的經驗不僅我媽有,我發現電視劇裏也有。

輕的水分少了,蘿蔔會變糠,所以同樣大小, 要選重的,水分越足

14、蒜苔底部容易掰斷的嫩

蒜台也叫蒜薹,從蒜苗裏剛抽出來,那叫一個嫩綠,吃著脆脆甜甜的,真好吃。

可如果長老了,顏色就會變深綠色,當然,反季節的蒜苔整體偏深綠。

這時,可以試著掰一下底部, 容易掰斷的嫩,掰不斷的則老

15、蘑菇不要買表面濕潤的

蘑菇老嫩問題倒不是十分突出,但我媽說了, 不要買表面濕潤的 ,因為表面濕潤不排除噴水壓秤的嫌疑,要買幹的。

好吧,要不是我媽說,我估計會被被雞賊的商家一直騙下去,因為在我的意識裏,竟然是有水的新鮮!

16、山藥表面疙瘩的面

山藥表面疙瘩越多則越面,從不同山藥品種上就能看出來。

比如,懷山藥、鐵棍山藥,疙瘩多、須也多,口感偏面,適合蒸著吃;偏粗且表面光滑的山藥,脆的,適合炒著吃。

順便提醒一下, 處理山藥要戴手套, 否則山藥裏面的 皂角素、植物堿 等元素,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

17、蒜苗紅梗的更香

我最愛吃的菜就是蒜苗炒肉,每次我媽炒一盤出來,我分分鐘幹光,甚至覺得蒜苗比肉還香。

殊不知就是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配菜,也有挑選技巧。

據我老媽說, 紅梗蒜苗更香 ,起初我還不以為然,遇到哪個買哪個,但買的次數多了,就會發現差別真不是一星半點。

18、玉米顆粒淺黃的更嫩

老媽說她務農的那些年,不是白幹的,關於挑選玉米,就從來沒失手過。

首先, 看顆粒 ,顆粒越小,甚至還有點不飽滿的越嫩,而越嫩的越甜;

然後是 看顏色 ,顆粒越淺的黃色越嫩、越深的黃色越老。

實在分辨不來了,也可以 偷偷上指甲 ,嫩的能掐出水來。(噓,別說是我告訴你的)

19、椰菜選輕的

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選椰菜,都會挑選重的,因為越緊實,後來才發現自己本末倒置了,應該是選輕的。

同樣大小的椰菜,輕的切開裏面的 葉子嫩到發黃 ,而重的,雖然緊實,但不夠嫩,而且椰菜本身的香甜味兒也更淡,可能是分攤的葉片多了吧。

至於選重量,我一直也沒搞明白初衷是啥,又不是按個賣,同樣是稱重算錢,難道不應該口味優先嗎?

20、蓮菜9孔的更脆

細心一點的人都知道,蓮菜有7孔和9孔之分,當然,我的這個知識點,是來自我媽。

同時,我還知道了: 7孔比9孔澱粉含量高,所以吃起來比較面、糯。

對映到做飯上,燉湯,蒸糯米蓮藕就選7孔的;清炒、涼拌,需要口感脆脆的,就選9孔的。

說到這,再分享我媽一個獨家選蓮菜秘訣: 蓮頭,就是蓮菜最前面一節, 帶尖尖的,口感非常爽口嫩脆,裏面還沒有淤泥,做菜簡直y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