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看茶泡茶丨泡茶真的是玄學嗎?

2024-05-01美食

▲點上方圖片至二泉吟官方公眾號購買二泉吟泡茶水

近期Y老師收到一些童鞋的反饋,說跟著「看茶泡茶」的系列文章學泡茶,茶的確有好喝一點,這也說明把茶泡好是有技術含量的,是有科學成分的。

而江湖又時不時傳來「泡茶是個玄學」的謠言。由於巖茶的風味最為變化多端,也最能感受到「泡茶玄學的況味」,一樣樣的茶,換一雙手腳,你會發現茶它說變就變了。這也令常年混跡茶圈的Y老師迷惑不已!

巖茶教室的小夥們為此做了一個「走火入魔、喪心病狂」的玄學實驗,同一泡巖茶,所有環節由一人操盤,唯有出湯這一步驟是換人來的,教室裏上至50歲下至18歲的男女老少統統被拉來一試身手!

別說,你品,你細品,就這麽幾個人,茶湯裏有靜氣、有燥氣、有力氣、或有氣無力!Y老師不禁撓撓頭,只是出個湯而已,區別到底從何而來?

泡茶是玄學還是科學?這可能是百年未解之謎了。

本期就讓我們做一只好奇的貓,看看玄學背後有什麽貓膩?

PART.01

如果不談技術,只談感覺

泡茶它真的玄嗎?

我們拋開一切技術層面、客觀因素來聊泡茶玄學這件事兒,就必定離不開「氣」這個字眼,我們讀唐詩看宋畫知氣韻生動,人當然也有氣可觀,是清、是濁、是氣宇非凡,還是平平之輩?

而不同氣質的人又是「泡茶玄學」的關鍵線索。

Y老師對氣質淺顯的理解為:氣質是基於先天的生理構造和後天的修養,氣質不同自然影響到其背後的行為意識,而有意無意的舉動,也造就了茶湯的氣質。

什麽茶圈都混的Y老師倒也見過不少「氣質茶人」,且再這兒聊上一段,如有雷同,不妨便朋友圈或評論區擊個掌罷。

在武夷山有這麽一幫人,他們泡茶樸實無華,隨心所欲,無論茶是新舊老嫩,水永遠是滾燙的,蓋碗永遠塞的滿滿當當,然後再從容的點支煙,嘴裏叼著,右手提壺,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水線頗有氣勢。

而他們出湯全看心情,但大多時侯真的慢,關鍵這期間還要跟你掰扯上幾句,遲遲不肯碰蓋碗一下,y老不好開口催促只好幹著急,所有的苦只能自己咽。

茶味跌宕起伏,胃裏翻江倒海,茶局還沒進入尾聲,肚子先咕咕叫了,不得不原地翻箱倒櫃的找糖吃.... 但這對他們來說算什麽?「濃、兇、煞」的茶就是好樣的!

而另一些人,泡茶的氣質是「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的開」,全程下來都聽不到一丁點聲,充分體現了靜水流深的意境,出湯時要低要貼著公道的邊,輕聲細語躡手躡腳的、生怕驚擾了茶。

這樣泡出的茶湯倒也不會難喝,但總覺得缺了點筋骨,如同浸了水的皮鼓,聽不到響!不分青紅皂白泡啥都是一個路數,波瀾不驚,喝多了總覺乏味,審美疲勞。

有些則是泡茶機器,手上泡的是茶,心早已飛到八千裏外了,怎肯給茶有一分細心呢?你喝到的茶自然也是一團散水罷了,更別妄想茶湯裏有什麽感情了,只不過要生起好茶被浪費的憐惜之心了。

▲過家家式泡茶法

而這背後的種種是氣質的下意識行為習慣是口味濃淡的習慣,是習慣某一種「泡茶的感覺」;

是慢熱型還是沖動型?是等等還是馬上就好?隨便泡泡還是制心一處?

註水的力度的是輕是重?出湯時間是時長時短還是千篇一律?是習慣蓋子開著還是蓋著?

這統統都影響著茶湯的濃度、厚度、溫度、自然你體會到的茶湯氣質就不同了。

你說它玄嗎?我更願稱它為「科玄」,你看它們本就是一家。

茶的如何生如何長如何做,這是生物化學;泡茶的水溫、投茶量配比、浸泡時間,註水力度、甚至出湯的方式,這些都關系到眼前這杯茶湯內含物質的組成,芳香物質釋放的香型和持久度。

PART.02

憑什麽你泡的就比我好?

我比你多的不止兩把刷子!

同為茶道中人,為何泡茶的水平參差不齊,那當然是段位不同,技高一籌了。

他們喝的多,泡的更多,也更為「講究」,他們深知茶有自己的秉性,就像人有自己的氣質。面對不同「風格款式」的茶知道如何看茶泡茶! 而不是泯然眾人矣,每款茶都能在他們手上展現著自己的風采!

談「講究」,必然要先從水講究起來,幹凈無雜質的軟水是必須,而面對一些珍貴的巖茶,講究人還會測一下水的「TDS」值。

▲茶會上頻頻出鏡的二泉吟泡茶水

一泡精致的巖茶從8g-12.5g幾克的都有,茶在講究人手上,可以從容的選擇符合自己身材的泡茶器皿,而不是一只蓋碗用到天荒地老。除了容量的考究,材質也得講究,質地輕薄的蓋碗用來泡新茶剛剛好,老茶、火功高的,紫砂壺是更優選,這樣器與茶的氣味相投,才能熠熠生輝!

▲專事巖茶的客製蓋碗

泡巖茶,最最最為重要的「高溫」,巖茶對高溫的極致需求,砂銚煮水能起到較好的高溫保溫的效果,手裏沒有砂銚這家夥什的,就得時刻關註水溫的變化了。

而註水的高度、力度與角度對於巖茶內質釋放的強度是不同的,高沖凸顯香氣,以香氣見長的茶就選高沖註水。低沖更適合重焙火,追求滋味的稠和的茶。

而較強註水力度能增加滋味與香氣的釋放,但也會帶來明顯的苦澀味;迴圈註水茶葉的受水面更均勻,茶湯的均衡性會更好,定點註水茶與水接觸面、時間都會不同,因此更能表現出巖茶的層次感。

所以當我們準備註水時,應思考你想要表現茶的哪一面,或者它的本來是哪一面?

巖茶品種繁多,是一個多面派的茶類,如何因材施教,心靈手巧就該派上用場了。

其中惹眼如肉桂,最有個性也最難泡,尤其采摘嫩度較高的肉桂,咖啡堿茶多酚含量會飆增,雖然滋味濃強是它們的本性,但又不能嗨過頭,造成過猶不及的失衡感,如何平衡那要見泡茶人的真功夫了。

▲正在生長期的肉桂

聽音樂要有節奏感,泡茶應如是。

泡茶的節奏感一方面體現在茶的風味上,一方面指喝茶的整體感。

一款茶,少則六七泡、多則十幾泡,茶的內含物質總歸是有限的,你想要它是呈現細水長流的感覺,還是每一道有層次有變化,這就是出湯時間的考良了。

若要平淡是真,那大可以在前幾泡就快進快出,感覺滋味不如從前了,那便等上一等;

如果你想讓茶高潮叠起,盡情的釋放真我,不妨試試學委給你的上頭配方:前五道以:30秒/20秒/35秒/45秒/60秒的時間出湯,前提是要控制好茶水比!不然嗑過頭了可沒地方說理去了。

(根據茶的狀態投茶量可控制在容器的2/3或1/2)

▲三分之二的投茶量

而喝茶的節奏感,是指每泡和每泡的時間要銜接好,湯與湯之間要有抑揚頓挫還要穩住,所以泡茶者要學會「控場」,不能忽冷忽熱,不能有過長的等待,不能手忙腳亂。

不然整場茶就會有「斷氣」的突兀感,對於嗜茶如命的茶友來說,這泡茶喝起來總是帶了點小缺憾、差了那麽一口氣的。

若是茶泡的好,節奏感把握的又好,又與誌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那簡直完美到家了,渾身洋溢著無處安放的多巴胺,心裏美滋滋的,請問茶能不更加好喝了嗎?!心情美了,也能給茶湯賦能的!心情好,茶沒泡好,可惜了茶、美麗心情也不見了!

所以管它科學玄學,重要嗎?茶泡好就行!畢竟千金難買我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