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31歲男子頭上長個「痘痘」,竟然是皮膚癌!醫生:警惕這些皮膚病

2024-06-25健康

2023 年 12 月,31 歲的塞拉·巴朗發現額頭上長了一個幾乎看不見的小「痘痘」,她當時並沒有多想,畢竟誰還沒長過幾個痘痘呢?

然而,四個月後,作為老師的她接到醫生的電話時,心情從平靜轉為震驚:這竟然是 皮膚癌!

塞拉的家族有皮膚癌史,她自己在 2021 年年底也被診斷出基底細胞癌,當時她肩帶下方有一個鱗片狀的斑塊。經歷了手術後,她開始定期做皮膚檢查,並每天塗防曬霜。然而, 這並沒有消除她年輕時造成的損傷。

今年4月,她註意到額頭上的小腫塊變得透明、有珍珠光澤。

盡管一開始她以為那是普通的痘痘,但一直都擠不動它,她決定去看皮膚科醫生。本以為這只是一個由毛孔堵塞的普通痘痘,只要塗點藥膏就好了。結果, 醫生的診斷再次證實了她的擔憂:基底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是皮膚癌中最常見且最不致命的一種(其他兩種是黑色素瘤和鱗狀細胞癌), 通常出現在暴露於陽光的皮膚區域。 它起源於皮膚表皮的基底細胞,呈現為紅色、蒼白或珍珠色的小斑塊,邊緣清晰。

聽到訊息的塞拉忍不住在課堂淚流滿面,她不得不向同事和朋友透露這個壞訊息。她說:「我從未想到,年輕時的陽光暴曬會導致這樣的後果。」

後面,塞拉經歷了兩次手術,一次是為了去除隆起物,另一次是為了去除之前未去除的額外周圍組織,兩次終於徹底清除了癌變組織。

皮膚癌通常在早期表現為小的、無痛的皮膚變化,如新出現的痣、斑點或潰瘍。因為這些變化通常無痛且看起來無害,許多人可能會忽視它們。

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

基底細胞癌(BCC)是一種源於表皮基底層和附屬器的常見皮膚癌,雖稱之為「癌」,但是 惰性程度高,生長比較緩慢,轉移風險小。 由於其外觀上與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等良性疾病相混淆,且一般沒有什麽自主癥狀,因而容易被患者忽視,甚至有的患者終其一生也不知道自己是帶「癌」生活。

由於基底細胞癌的發生與紫外線暴露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因此70%左右的基底細胞癌都發生在面部,15%發生在軀幹。我們這裏就針對相對常見的臨床表型進行具體說明:

結節型(80%) 通常發生於面部,表現為粉紅色或肉色的丘疹 ,呈蠟樣、珍珠樣或半透明狀,通常伴隨著血管擴張,皮損邊緣常常隆起,類似「盆地」或者「或山口」樣的改變並且可以存在破潰或者潰瘍的表現,生長比較緩慢,愈後較好。

淺表型(15%) 好發於軀幹,表現為顏色不均的斑片或者斑塊 ,可伴隨輕度脫屑,皮損的中央可有萎縮的表現,邊緣也會有環繞中心的半透明丘疹改變。淺表型的腫瘤細胞多局限在表皮,生長比較緩慢,愈後較好。

硬斑病樣型/浸潤型(5%~10%) 可以發生在面部或者軀幹,表現為光滑、肉色或淡粉色的丘疹或斑塊 ,質地通常較硬,邊界不清,可以有萎縮及破潰的表現。該型有侵襲性生長的趨勢,預後相較前兩種較差。

什麽情況需要警惕

基底細胞癌的發生一般沒有特別的自覺癥狀,因此不利於早期診斷,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大家需要提高警惕:

1.30歲以後面部新長的「色素痣」需要引起警惕。

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經歷,就是兒童期、青春期特別容易長一些色素痣,膚色白皙的人群更加明顯,這大多是良性的黑素細胞痣,註意觀察即可。但是30歲以後,色素痣的發生會較前減少,如果發現面部突然長了「色素痣」,大家可以對應「ABCDE」方法先自我判斷:

A-是否不對稱。

B-邊緣是否不清楚。

C-顏色是否比較混雜。

D-直徑是否大於6毫米。

E-短期是否有明顯的進展。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或者自己無法評判就建議前往醫院就診,以進一步明確良惡性。

2.有長期日光暴露或者特殊接觸史的人群需要註意突然出現「疹子」。

基底細胞癌的發生與紫外線輻射、長期砷暴露、致電離輻射等相關。如果是長期從事戶外工作,且不註意防護的人群一定要警惕暴光部位出現的皮損。此外,長期暴露於砷以及曾接受致電離輻射暴露的人群也要註意是否有異常的皮疹出現,同樣也可以采用「ABCDE」方法先進行自評。

3.長期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或者有遺傳病史、基因缺陷的人群也需警惕。

長期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或者器官移植以及有基底細胞痣症候群、著色性幹皮病、眼皮膚白化病等遺傳病史的患者,或者存在基因缺陷的人群罹患基底細胞癌的風險會大幅增加,因此也需要註意觀察身體各部位是否會出現異常的皮疹,有的話需要及時就醫。

為什麽不起眼的皮膚癌

會有致命的風險?

以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為例,雖然它們通常生長緩慢,不如黑色素瘤致命, 這些癌癥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侵襲周圍的皮膚、骨骼和其他組織,導致毀容性損害或功能喪失。

而黑色素瘤是皮膚癌中最危險的一種,盡管它僅占所有皮膚癌的 1% ,卻導致大多數與皮膚癌相關的死亡。這是因為黑色素瘤具有高度侵襲性,容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如淋巴結、肝臟、肺和大腦。

年輕時的陽光暴曬

為何會在中年引發皮膚癌?

塞拉小時候會在陽光下玩上幾個小時, 在青春期時經常曬日光浴,而且幾乎沒有防曬措施。

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皮膚細胞的 DNA 造成損害,導致突變。 這種損傷是逐漸累積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皮膚細胞中的 DNA 損傷越來越多,最終可能引發癌變。塞拉的家族有皮膚癌病史,這也增加了她的風險。

皮膚癌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通常需要多年甚至幾十年的累積損傷。紫外線,尤其是 UVA 和 UVB,會直接損傷皮膚細胞的 DNA。這種損傷不僅導致細胞突變,還會抑制免疫系統,使其難以修復受損細胞或清除異常細胞。

年輕時,皮膚細胞的 DNA 修復機制較強,但隨著年齡增長,這些機制的效率下降,導致累積的 DNA 損傷無法有效修復。研究表明, 累積的 DNA 損傷是皮膚癌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發現,皮膚細胞中的突變是逐漸積累的過程。每次暴露在紫外線下,皮膚細胞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長期累積的結果是,細胞內的突變逐漸增加,最終可能導致癌變。

長期的紫外線暴露不僅會直接損傷皮膚細胞,還會抑制皮膚中的免疫細胞,使其難以辨識和清除癌變細胞 。 研究表明,紫外線能夠抑制皮膚中的朗格漢斯細胞,使其難以有效辨識和處理癌變細胞,從而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曬太陽風險這麽大

那我們還要不要曬太陽了?

答案是要

不過要正確科學地曬太陽

那麽如何正確地曬太陽呢?

01、每天曬太陽10~20分鐘

在曬太陽時應讓胳膊、腿部的皮膚接觸到陽光,時間適度, 不宜過長,一般10~20分鐘即可 ,冬季皮膚暴露面積少,可以延長日曬時長。

02、不要總隔著玻璃曬太陽

在家中隔著玻璃曬太陽, 紫外線的透過率會大振幅降低 ,建議戶外曬太陽。

03、曬太陽選紫外線不強的時候

曬太陽建議在上午10點以前和下午4點左右。

夏季曬太陽,一般中午的紫外線最強,所以要避免這個時間段去曬太陽。 最好的時間是早上6~10點,或者下午4點以後。

04、一定要做好防曬

美國皮膚病學會給出四點建議:

1、如在烈日下出門,盡量穿防曬服

▪ 10:00~14:00時,太陽最烈,可減少出門;

▪ 如果要出門,盡量穿長袖、長褲,戴寬邊帽子、防紫外線的太陽鏡。

2、使用SPF為30或更高的防水防曬霜

▪ 陰天也要防曬哦~

▪ 防曬霜須覆蓋所有沒被衣服遮擋的地方。 在面部和頸部塗抹大約1茶匙 (目測) 防曬霜,軀幹前後側共2茶匙,上肢各1茶匙,下肢各2茶匙,可根據個人體型增減用量;

▪ 別忘了腳尖、脖子、耳朵和頭頂 (光頭人士:勿cue) 這些容易被忽視的部位哦~

3、在戶外時,別忘了補塗防曬霜

▪ 最好每兩小時重新塗抹一次防曬霜;

▪ 遊泳或出汗後需要重新塗抹。

4、在水、雪和沙子附近要格外小心

▪ 它們會反射太陽的破壞性光線,可能增加曬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