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5種炎癥怕「拖」,長期不愈易得癌,都是常見病,很多人忽視了

2024-10-19健康

周叔叔今年五十出頭,身體一直挺硬朗。但最近幾個月,總感覺胃不太舒服,吃飯時常有燒心的感覺。老伴兒勸他去醫院檢查,他卻總覺得這點小毛病不值得大驚小怪,「不就是個胃炎嘛,忍一忍就好了」。

直到有一天,周叔叔突然感到劇烈的胃痛,送到醫院一查,竟然已經發展成了胃潰瘍,醫生還警告說再拖下去可能有癌變的風險。

這時周叔叔才意識到,原來身體的這些小問題拖著不治,竟然會引發這麽大的麻煩。那麽究竟有哪些常見的炎癥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健康隱患呢?

一、炎癥的雙面性

當機體遭遇創傷、感染或其他侵害時,炎癥反應就會被啟用,試圖修復損傷,消滅病原體。然而,這種「自我修復」的過程,若無法得到有效控制,便會演變成一場內部的「戰爭」,不僅不利於康復,甚至可能將原本的健康組織推向淪陷的深淵。

炎癥的雙重性決定了它在身體中的角色:一方面,它是生存的必要工具,能在短時間內限制損傷和感染,阻止病情惡化。

正因如此,人們往往將它視為一種有益的自然現象。然而,值得警惕的是,持續的炎癥反應往往會變成疾病的溫床。

炎癥如何轉變為癌癥?

舉個例子,當細胞在炎癥反應中頻繁分裂,試圖修復受損組織時,DNA損傷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炎癥就不再是幫助身體恢復的工具,而是成為了癌癥生長的「溫床」。這不僅僅是一個細胞的反叛,而是一場由內而外的健康危機。

那種持續的、看似微不足道的炎癥,比如經年累月的胃炎、腸炎或支氣管炎,常常在人們的疏忽中悄然惡化,最終演變成致命的癌癥。

二、5種炎癥是癌癥的「引路人」

1.慢性病毒性肝炎

一旦肝炎持續不斷地折磨這個重要器官,肝細胞便會在不斷的受損與修復之間徘徊,而這種反復的過程,極易為肝癌的發生提供溫床。

統計數據顯示,有超過七成的肝癌患者,背後都有肝炎的影子。因此,慢性肝炎的防治,絕不僅僅是為了防止肝臟「發炎」,更是在與肝癌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角力。

2.胃炎

作為人體消化系統的核心,胃在日復一日的消化工作中,不得不面對幽門螺桿菌的威脅。這種頑固的細菌,不僅是導致胃炎的罪魁禍首,還可能引發胃潰瘍,甚至讓胃黏膜逐漸萎縮,最終演變成萎縮性胃炎,而這正是胃癌的「前兆」。

由此可見,這小小細菌潛伏的危害遠不止表面癥狀那麽簡單,潛在的威脅深不可測。

因此及時預防和治療胃炎至關重要,既是為了減輕胃部不適,更是為了防患於未然,阻斷胃癌發生的通道,避免身體滑向不可逆轉的深淵。

3.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這種腸道疾病雖然並不常見,但它對健康的威脅卻不容小覷。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常常伴隨著反復發作的腹瀉和腹痛,病情時好時壞,極難治愈。

更為可怕的是,研究發現,患有此病的人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出數倍。腸道,作為人體吸收營養的關鍵部位,一旦長期處於炎癥狀態,癌變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4.宮頸炎

宮頸炎是一種需要高度重視的炎癥,尤其當它由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引發時,更是隱患重重。

盡管大部份宮頸炎不會直接演變為癌癥,但不能忽視的是,HPV感染確實是宮頸癌的罪魁禍首之一,特別是HPV16和HPV18這兩種高危病毒,它們與宮頸癌的發生息息相關。可以說,這兩種病毒如同在宮頸炎的烈焰上再添一把幹柴,助長了癌變的風險。

因此定期進行HPV篩查,及時發現並治療宮頸炎,尤為重要。這不僅是對當前健康的維護,更是對未來健康的有力保障,是防患於未然、遠離宮頸癌的有效策略。

5.慢性支氣管炎

雖然這種炎癥看似並不嚴重,但如果不加以控制,肺部功能將逐漸下降,甚至可能為肺癌的發生埋下伏筆。

特別是那些長期吸煙或暴露在汙染環境中的人,更應警惕慢性支氣管炎的惡化,避免讓肺部長期處於「煙熏火燎」的狀態。

三、如何正確應對炎癥的警報訊號?

炎癥,常常潛伏在生活的角落,等待時機一躍而出,給健康帶來威脅。當炎癥的早期癥狀開始顯現時,如果能夠正確應對,便有可能阻止更嚴重的後果。

然而,現實中很多人對這些訊號視而不見,或是誤以為小問題可以自動痊愈,最終讓小火苗演變成無法控制的大火。

首先,炎癥的警報訊號往往並不明顯,它可能只是一個長期存在的輕微不適。比如,反復出現的輕度胃痛,很多人會認為只是吃壞了肚子,但實際上,這可能是胃炎的早期癥狀,甚至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

此外慢性炎癥的「隱身」能力極強,尤其是像慢性支氣管炎這樣容易被誤認為普通感冒的疾病,往往被一再忽視。長期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看似只是常見的季節性問題,實際卻可能在悄悄侵蝕著肺部健康。

此時不僅需要對癥下藥,更要尋根溯源,找到炎癥的真正來源,避免病情惡化。定期體檢、早期篩查,以及對身體訊號的敏銳感知,都是有效避免炎癥升級的關鍵。

在炎癥的長久戰中,早期的警覺和及時的幹預是戰勝它的利器。現代醫學手段發達,能夠透過各種檢查手段早期發現炎癥,避免它向癌癥轉化。

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自我管理,尤其是對身體訊號的敏感度。不能等到疼痛難忍或癥狀明顯時才引起重視,那時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視窗。

四、遠離炎癥的健康生活三大法則

預防炎癥與癌癥的關鍵,不僅僅在於醫療手段,更在於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細節。三大健康法則將為你築起一道堅實的防護墻:住得幹凈、吃得註意、起居規律。

住得幹凈點 。現代社會,空氣汙染、化學物質、細菌病毒隨處可見,時刻威脅著人體的免疫系統。居住環境的清潔與否,直接影響著炎癥的發生率。家中的灰塵、黴菌、寵物毛發等看似無害,實際上可能正是引發炎癥的「幕後黑手」。

吃得註意點。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但飲食並非僅僅是果腹之事,其中的學問頗深。食物的選擇與炎癥息息相關,飲食結構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舉足輕重。

像紅肉、加工食品、高糖高脂食物這些,都是炎癥的「助燃劑」。若長期大量攝入這些食物,體內的炎癥反應就會愈演愈烈,免疫系統也會因此疲憊不堪,防禦能力逐漸下降,疾病隨之而來。

起居規律點。 健康生活的基石之一便是作息規律。適當的運動和規律的作息不僅能讓身體保持良好的狀態,還能有效預防炎癥的發生。運動使氣血暢通、身心舒展,而這些都為炎癥的預防提供了保障。

同時,充足的睡眠更是健康的根本。睡眠如同人體的「修復工」,在夜間悄然修復日間損傷,恢復精力,確保身體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

若忽視了睡眠的重要性,長期缺乏休息,身體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各種健康問題便會接踵而至。

規律的作息不僅讓人精力充沛,更是對抗炎癥與癌癥的重要武器。

這些不良習慣不僅會導致身體疲勞,還會讓免疫系統陷入「癱瘓」狀態,無法有效對抗外界的侵襲。保持規律的作息和適度的鍛煉,是為身體打造一套強有力的防禦機制,讓炎癥無從下手。

結語

在現代社會中,炎癥已經成為了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健康問題之一。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炎癥的雙重性以及它與癌癥之間的復雜關系。這些資訊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輕視那些看似普通的炎癥反應。

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保持居住環境的清潔、合理的飲食結構以及規律的作息,我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炎癥的發生風險。然而,預防只是第一步,更為重要的是,當身體發出炎癥的警報訊號時,我們能夠及時辨識並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健康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我們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不斷努力。透過本篇文章的探討,希望讀者能夠對炎癥有更深入的了解,並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些預防和應對策略,從而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資訊:

5種炎癥最怕「拖」!長期不愈易得癌,都是常見病,但很多人忽視了

2023-10-27 上觀新聞

5種炎癥最怕「拖」!長期不愈易得癌但都是常見病,很多人不在意

2023-11-13 Mr劉聊健康

「炎癥」久了就會得「癌癥」?5種炎癥別拖,做好3點,遠離癌癥

2021-07-28 浮屠新知堂

從炎癥到癌癥,可能很快就能發生,醫生:這5種炎癥,最好不要拖

2023-10-08 小婭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