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一邊是千人病床數猛增,一邊是住院床位緊張,究竟原因為何?

2023-12-04健康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王晨婷

從肺炎黴漿菌到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期,多地兒科門診爆滿,就診量激增的同時,住院病床告急。

部份醫院以臨時增設病區、開辟床位、推行「全院一張床」等方式,來緩解住院床位緊張的問題。

千人病床數,是衡量地區醫療資源的重要指標,也是推進醫療建設的主要抓手。最新公布的【中國統計年鑒2023】顯示,2022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975萬張,千人病床數達6.92張。相較2010年,千人病床數在12年內增長了93%。

實際上,若與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相比,中國千人病床數也並不少。根據經合組織最新數據,美國千人病床數為2.8張,英國為2.4張,不及中國的一半。

但在住院問題上,數據和現實感受中的「溫差」,從何而來?

圖源:圖蟲創意

兒科滿負荷運轉

冬季流感潮下,兒科成為當前最忙碌的科室。

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門口,不時可見戴著口罩的家長領著掛吊針的孩子。中午時分,當日掛號全部約滿,門診排號排到七百多號。

北京的情況相似。當地一家公立醫院的醫生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兒科就診量大幅激增,已經有其他科室的醫生被抽調到兒科支援。

位於廣州的劉女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5歲的孩子在感染黴漿菌肺炎後連續多日高燒不退,費盡千辛萬苦才找到床位入院,診療之後癥狀終於有所緩解。

沈陽的北部戰區總醫院在11月22日發文稱,近期感染肺炎黴漿菌的患兒明顯增加。尤其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輪番來襲,兒科門急診每日接診量已達到900余人次,24小時都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同時,隨著就醫人數增多,兒科基本每天都維持在滿床的狀態。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門口有不少家長孩子(時代周報 王晨婷/攝)

「本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持續上升,以A(pN2)亞型為主,其次為B(Victoria)系。全國報告205起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11月23日釋出的中國流感監測周報顯示。

同日,國家衛健委在回復兒童醫院人滿為患的情況時表示,衛健委持續關註兒童易感人群在傳染病高發期的診療就醫,指導各地加強統籌排程,落實分級診療制度。

不僅是當前就診人數激增的兒科,想要在其他科室住院也沒那麽簡單。

浙江寧波的徐先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上周剛在上海某公立醫院做了腎結石的手術,等了一星期之後終於等到床位,手術前後一共住院三天,隨後立刻被要求出院,一天都沒法多待。」

手術的效果讓他滿意,住院的困難和效率也讓他驚嘆。

多種原因造成病床緊缺

增加住院病床,是中國增強醫療資源配置的一大手段。

【中國統計年鑒2023】顯示,2022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975.0萬張,千人病床數達6.92張。按照「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全國每千人口床位數要提升至2025年的7.4-7.5張,即年增速要達到3%左右。

如前所述,放眼國際,中國千人病床數也並不少。經合組織的數據顯示南韓是千人床位數量最多的國家,千人床位數為12.8張,澳洲為6.9張,歐盟平均約4張。

那麽,為何大家還是感覺住院床位緊缺呢?

在上海創奇健康發展研究院創始人、執行理事長蔡江南看來,這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結構性問題,一線城市三甲醫院的病床供不應求,但也有不少地區或二級醫院的病床並不緊缺。」他說,其次,從產業鏈來看,中國醫療服務中的後續康復服務有限,因此不少病人在手術後只能依舊擠在住院部。

再者,是支付問題。蔡江南認為,醫療報銷對於住院報銷更為充分,造成了部份不必要住院的發生,住院支付方式也會導致住院天數偏長,後續隨著支付方式的改革會有所改變。

統計數據也能佐證。國家衛生健康委釋出【2022年中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中國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9.2天,而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水平是7.9天。

分地區來看,千人病床數量最多的地區並非北上廣等傳統醫療資源集中的地區,而是黑龍江(8.43張)。湖南、四川、貴州的千人病床數量也在8張以上,上海、北京、浙江、廣東均不及全國平均水平。

從病床使用率來看,上海病床平均使用率達79.7%,浙江次之;病床使用率相對靠後的分別是西藏、內蒙古和黑龍江;分醫療衛生機構來看,醫院的病床使用率最高,為7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病床使用率則僅有46%。

各地病床使用率(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23)

值得一提的是,千人床位數高也並不完全代表是好事,美日英等已開發國家的千人床位數均處於下降的趨勢中。

以美國為例,1960年其千人床位數為9.18張,憑借其醫學技術和衛生領域的高額投入,更多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人可以在門診完成就診,或者在康復期轉入社區護理。

目前,國內各地正想方設法改變床位緊張的問題。時代周報記者註意到,家庭病床、「全院一張床」是當前各地在推進的兩項舉措。

今年5月以來,海口市人民醫院開始推行「全院一張床」管理模式,即在保證醫療安全的前提下,打破了科室間床位壁壘,統籌調配全院床位資源,實作跨科收治患者,提高全院床位使用率,縮短患者入院等待時間。

此外,福建、山西、上海等多地醫院也都推行了「全院一張床」管理模式。

家庭病床則是讓就醫有困難的部份患者,在家就能「住院」,並由醫保報銷。今年以來,江蘇無錫、浙江湖州、河南等多地嘗試推進家庭病床建設。但家庭病床目前也仍面臨標準缺失等問題。

蔡江南認為,改革支付方式也是解決床位稀缺的主要方式。目前推行的醫保DRG(即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將有效地為醫院縮減患者住院天數提供動力,從而加速病床流動,緩解病床緊缺。

「此外,如何提高門診報銷比例也是值得考慮的,這將使得一些疾病能夠在門診解決,同時也需要提高醫療技術,使更多手術能夠在日間門診解決;最佳化醫療資源的分布、推進醫聯體建設也都對解決住院問題有所幫助。」蔡江南對時代周報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