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如果你覺得上班太累,去看看「下不了診」的兒科醫生

2023-12-25健康

作者:洞見ciyu

賺錢,能治愈一切的苦。

很多醫生都有一個共識:兒科,是全醫院最難幹的科室之一。

在黴漿菌肆虐,甲流、新冠疊加的時期裏,兒科的醫生更是難熬。

下不了診,對他們來說成了工作常態。

上海新華醫院兒科每天放3000多個號,醫生每天連軸轉到淩晨一兩點,除了吃飯與睡覺,一門心思撲在崗位上。

天津某兒童醫院接診量創新高,一位護士因為連日來的透支突然暈倒在地。

讓人寒心的是,旁邊的患者看到這一幕,反而冷嘲熱諷:這些護士真是被慣壞了。

濟南的一家醫院內,醫藥桌上、醫療推車上整齊堆滿了吊瓶,醫護人員一邊手腳麻利地準備好藥品,一邊又強打精神,生怕把患者資訊弄錯。

杭州醫院有一位醫生,摔斷了腿需要在家裏休息。

因為人手緊缺,他只能拖著打石膏的腿,一瘸一拐地來科室頂崗。

評論區裏有條留言,頗為紮心:

我常常抱怨自己的工作有多累有多苦,但當我帶著生病的孩子去了趟醫院,看了這些醫護人員的工作,覺得自己真的是很矯情。

是啊,如果你覺得工作太累太苦,就去看看人滿為患的醫院。

看那些問診了一個又一個病人,累得癱倒的醫生。

看那些奔波於一張張病床,忙得透支的護士。

你會發現,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一份工作是不累的。

01

這幾天,全國各地都在下大雪。

小孩有多少歡喜,成年人就有多少憂愁。

環衛工人在鵝毛大雪裏進行融雪作業,一整天忙著撒鹽掃雪,直到下午三點,才吃上一口熱乎的泡面。

吃完後顧不上歇息,繼續幹活,雪不停,工作不停。

山東德州,路上厚厚的一層雪,外賣小哥因為電動車故障,只能步行送餐。

他頂著寒風暴雪,拖拽著外賣箱,一步步吃力地走著。

成年人不是不喜歡下雪,而是對他們來說,全勤獎比堆雪人重要,貨物按時交付比打雪仗重要。

就如博主 @反方向的蛙 說的:好像只有不用擔心生活生存的人,才會特別期盼下雪。當我自己從學生踏入社會,才明白下雨下雪,只會阻礙每一個上班的人。

也許你會問:這些工作這麽辛苦,他們為什麽不換一份?

如果可以,誰都想找一份輕松光鮮的工作,舒服地活著。

在世上摸爬滾打,哪有那麽多選擇。

累如狗才是人生的底色,忙如蟻才是生活的常態。

銷售員每天低頭哈腰地奉承客戶,把面子放在塵土裏,就為了能多沖一單業績。

外賣小哥每天風裏來雨裏去,掐著點兒與時間賽跑,不怕摔、不怕曬,只怕超時,只怕顧客的差評。

看似光鮮的白領,白天在小格子間裏有忙不完的工作,晚上到了家只能倒頭就睡。

現世安穩,誰願輾轉奔波。

衣食不愁,誰願晝夜顛倒。

也許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要養,也許有白發蒼蒼的父母要侍奉,捱著苦,扛著累的成年人即使遍體鱗傷,也在奮力泅渡著。

02

最近看到兩則新聞,世界之參差,讓我五味雜陳。

之前,「江浙滬獨生女」的話題,引來了很多博主的自曝。

其中,有一個來自上海的90後獨生女,她的人生劇本是普通人無法想象的。

父母先是在上海給她買了套3室2廳的房子作為出租房,她一畢業就能當「包租婆」。

然後連她的養老問題都考慮到了,給她開了養老保險賬戶,每年給她交保費。

年紀輕輕,就成為衣食無憂的包租婆。

不用在「選擇喜歡的工作」和「選擇賺錢的工作」中搖擺不定。

不用千方百計地去想怎麽把賺來的錢一分掰兩半花。

這樣的生活,誰能不羨慕。

我們再看下另外一個年輕人。

小鄒是一位空調售後服務員,騎著電動車下班回家時,在隧道裏突然因身體不適,重重摔倒在地,渾身是血。

讓人意外的是,他沒有第一時間去醫院,而是踉踉蹌蹌地直接走回家。

為什麽呢?

因為窮。

兩年前,小鄒的父親確診了一種罕見的腦血管疾病,還做了開顱手術。

為此,家裏欠下了很多外債。

為了還債,小鄒拼命在外掙錢。

他做空調售後服務,別人不願接的臟活累活,他都主動攬過來。

可是去年,小鄒自己又被查出得了急性胰腺炎、糖尿病。

在ICU搶救了8天,才脫離危險。

為了給他看病,家裏又欠了十幾萬。

眼看著家裏的債務越來越多,小鄒只能更努力地掙錢。

其實他的身體已經不適合工作了,但為了掙錢,他一直苦撐著。

後來他又被確診患有煙霧病,如果治療,光手術費就得20多萬。

小鄒深知家裏已經不可能承擔高額的治療費。

他沒有告訴父母自己得病的事,想著能活一天就賺一天的錢,幫母親減輕負擔。

沒有誰不向往詩和遠方,但是多數人都是在生活的泥溝裏,灰頭土臉。

所謂的松弛感終究是少數人的特權。

我們更像那位推著巨石的西西弗,頂著生活的壓力,苦苦支撐,不敢歇一口氣,不能躺平一會兒。

可再咬牙堅持,也只能維持著這搖搖欲墜的生活。

03

電影【人間喜劇】有這麽一個情節。

男主是個十八線主持人,每天兢兢業業工作卻拿著微薄的薪金。

可公司拖欠幾個月的薪金,夫妻兩人連房租都交不起了。

後來,妻子也懷孕了。

一連串的瑣事,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說了一句很心酸的話:

「我就是想多掙點薪金,然後再攢錢買房子,周末能去下個館子,給媳婦買一個嘚瑟點的衣服。

我的事,都是小事,照樣壓死人。」

只要涉及錢,對窮人來說,小事大如牛。

梁文道說過, 成年人在扇動翅膀時,兩邊羽翼上還掛著甩不掉的重重的秤砣。

當我們身上掛滿了名叫責任的秤砣,便沒有資格逃避,沒權利矯情。

為了生存,為了家人,我們只能振臂掄拳,與生活做一場又一場的搏鬥。

你看這位奔波不停的三輪車夫。

他每天都要踩十幾小時,腳酸了不能停,累了不能歇。

如此賣力氣地幹活,卻每天中午都不吃飯

別人笑他,他說:「我也餓,我也想吃,可每個月能省下300塊,給娃當生活費。」

你看這位單親媽媽陳堂春,外賣送到哪兒,就把孩子捎到哪兒。

兒子5個月時被診斷為先天性癲癇。

孩子發病前沒有任何征兆,一旦發病就意識模糊,可能會受到二次傷害,隨時需要有人看護。

因為送外賣時間自由,她便把兒子捆在背後,開始送起了外賣。

距離遠的單子,時間寬裕,配送費也高,陳堂春帶著兒子走得慢,她常接這樣的單子。

有一年三伏天,為了賺12塊錢的外賣費,她接了一個遠單。

恰好那天電梯停用,她帶著兒子一口氣爬了8層樓,兩個人渾身都被汗水打濕了。

城市的各個角落,永遠有人在苦苦地熬著,默默地撐著。

他們不會脆弱就崩潰,流血就喊疼,而是選擇披星戴月,為自己、為家人而努力。

只有這樣,才能一步步走出生活的沼澤。

李雪琴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不相信無條件的愛,也不相信有意義的工作,只有掙錢讓我有安全感。

我的快樂來自我每掙一筆錢,我的朋友我的親人在生病的時候,我可以多拿一份錢給他。」

我再同意不過了。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咽下委屈,收起牢騷,專心賺錢。

生活中的風霜雨雪,主要是沒錢帶來的。

點個 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