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漢明帝怎麽治理黃河?讓黃河八百年不曾泛濫?他到底怎麽做的?

2024-07-29歷史

公元69年,東漢第二任皇帝漢明帝劉莊已經統治了十二年。

在過去的十二年中,劉莊嚴厲打壓了勛貴和豪強,統籌管理全國的耕地與人口,大力推動生產發展。在他的治理下,東漢的國力不斷增強,一個繁榮昌盛的時代已逐漸拉開序幕。

此時的劉莊覺得自己這些年來積累了一些財富,國庫也相對充盈。因此,劉莊計劃進行一項大型工程。

劉莊當時找到了一個名叫王景的人,當面向他詢問了許多關於治水的問題。王景的回答讓劉莊十分滿意。因此,最終劉莊決定任命王景為負責人,前去治理黃河。

於是,歷史上著名的「王景治水」正式拉開了序幕。

在接下來的十余年間,王景在漢明帝的支持和東漢強大國力的保障下,全力以赴地治理黃河水災。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黃河的水災問題終於被顯著降低,達到了一個極低的水平。

在隨後的八百年裏,黃河一直沒有發生嚴重的水災,直至南北朝時期。將近一千年之後,黃河才再次泛濫成災,但那時已是北宋時期了。

王景憑借一己之力,守護了中原地區長達八百余年!從這一角度來看,王景對歷史的貢獻實際上遠遠超越了那些王侯將相!

那麽,歷史上王景治水的真實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這位東漢時期的治水巫師究竟采用了什麽方法,才使黃河得以安穩了整整八百年呢?

我們其實需要從黃河水災本身說起。

作為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在歷史上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幾千年前,我們的先祖便在黃河中下遊地區安居紮根,開啟了文明的序幕。

自從我們的祖先在這一帶定居以來,黃河的水災便一直困擾著他們。

黃河水災之所以難以治理,主要是由於地理環境的影響。黃河在流經黃土高原時,會帶走大量的泥沙。這些泥沙在下遊沈積,導致河床逐漸擡高,最終造成河水溢位原有的河道,淹沒了黃河兩岸的百姓。

實際上,世界上存在許多類似的河流。然而,問題在於,如果是一條較小的河流,即使發生溢流,最多也只能淹沒幾十裏的範圍,這樣的損失是大家可以承受的。即使洪水來臨,只要大家提前撤離,也基本能夠解決問題。

然而,黃河卻不行。

黃河水量極其龐大,一旦河水溢位,迅速便會淹沒方圓千裏。由於水災波及範圍廣泛,當洪水出現時,再想逃離已經為時已晚。

即便你家周圍恰好有一座較高的山峰,洪水來臨時,你也只能在山頂上避難一段時間。

僥幸幸存下來。然而,當你下山後,你會發現方圓幾百裏內的糧食全部枯竭,你完全沒有任何食物來源。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選擇從更遠的地方調運糧食。然而,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這幾乎是不可能實作的。另外一種選擇就是打包行李,迅速撤離。既然這裏常年遭受水災,不如遷移到一個不會發生水災的地方生活,這不就是更好的辦法嗎?

實際上,縱觀歷史,絕大多數民族在遇到類似情況時,都會選擇第二種應對方式。面對這種天災,他們通常會果斷撤離。畢竟,世界如此遼闊,總有一些水災較少的地區可以避難。

因此,在他們的古代神話中,當大洪水來臨時,他們要麽選擇立即逃離,要麽建造一艘大船,躲避在船上,靜靜等待洪水退去。

不過,我們的祖先相當固執。

我們的祖先認為,盡管天地遼闊,我們的家園就在這裏。離開了家,即使其他地方再好,也不是我們的歸宿。因此,接下來大家開始考慮如何治理水災的問題。

最初,一位聰明的智者站了出來。他提出了一個建議:既然黃河水災的根源在於河水溢位河道後淹沒了周圍的土地,那麽我們不妨將河岸提高,這樣河水就無法再溢位,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最早提出這個想法的人究竟是誰,史書上並沒有詳細記載,因為這實在是太久遠了。

然而,在神話傳說中,提出這一‘妙計’的人正是大禹的父親‘鯀’。

接下來,當這個方案提出後,許多人也認為它是可行的。因此,我們的先輩們隨即開始著手實施這個計劃。

然而,我們的祖先很快就發現了一個新的問題。

這個工程量實在是龐大得令人難以想象!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來看,完成這樣的任務幾乎是不可能的!

我們可以簡單計算一下:假設我們要治理黃河,需要將黃河兩岸的河堤全部加高一米。考慮到黃河的全長,再加上兩岸所需的土方量,最後得出的工程量至少相當於修建十條長城!

在古代,尤其是先秦時期,這樣的工程量幾乎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在後來的神話傳說中,鯀完成這類任務並不是依靠人力,而是偷取了天上的息壤,利用息壤直接打造了河堤。

換句話說,在古代人的眼中,這樣的工程量根本不可能依靠人力完成,唯有天神之力才能實作。

然而,問題在於現實中根本不存在像息壤這樣的東西,一切工程都必須依賴人力來完成。那麽,這個問題究竟應該如何解決呢?

接下來,便有人提出了一個更加簡化的版本。

雖然我們無法對黃河兩岸的所有河堤進行全面加高,但我們可以集中精力提高那些較為低窪的區域。只要發現河岸低於其他地方,我們就應當優先對這些位置進行加高處理。

根據這套簡化版本,工程量瞬間減少到了原來的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夠順利完成這個工程。

然而,工程的簡化版本完成後,大家很快發現其效果也大大折扣。盡管對一些較低的區域進行了加高處理,確實能夠穩定幾年,但幾年後,河水依然會從其他地方溢位。

最終,漏洞只會越來越多,工作也會變得越來越龐大!直到某一天水量激增時,整個黃河將會全線泛濫,之前修復的所有工程都將被沖毀。

這該怎麽辦呢?

於是,大家開始思考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最終,大家發現根本原因在於黃河攜帶的泥沙。黃河中的泥沙沈澱後會擡高河床,因此即便加高河道兩岸,短期內似乎解決了問題,但幾年後,隨著泥沙的逐漸淤積,河床會不斷升高,水位再次上升。

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始終用提升兩岸高度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那這項工作將永無止境!

因此,隨後有人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構思。

這種思路被稱為「堵不如疏」。

請提供需要覆寫的內容。

根據這一新思路,盡管我們無法無限制地加高黃河兩岸,也無法徹底解決水災,但我們可以采取引導措施。當黃河即將泛濫時,我們可以在旁邊找到一條河流,讓黃河的多余水量透過這條河流出去。這樣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從史書和神話傳說中可以看出,最早提出這一理念的是大禹。這一思路一經提出,便迅速成為治水的法寶。在隨後的幾千年裏,直至今日,它始終是我們治理黃河的主要方法之一。

然而,即便擁有了這一正確的思路,接下來的執行過程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由於這個專案的工作量實在太龐大了。

設想一下,幾千年前,我們若想開鑿一條新河,或是利用現有河流,將黃河的一部份水分流出去,並且確保分流出的水量不超過新河的河岸承受範圍。這種難度,是極其誇張的。

最重要的是,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從未有任何一個國家或政權能夠將整個黃河流域完全納入其領土範圍。即便是早期的夏、商、周三代王朝,他們的直轄領土也僅僅覆蓋了黃河的某一部份。

這也就是說,他們無需治理整個黃河,只需確保境內這一段黃河不會泛濫即可。

然而,沒有整體規劃的施工方案註定無法解決問題。因為如果上遊流入的水量過大,超過了下遊的承載極限,就很容易引發洪災。

因此,在秦朝之前,人們對於黃河幾乎無能為力。最多只能利用某段支流,在夏季洪水高峰時,將黃河的一部份水流引走。雖然這種方法可以減少洪水的發生頻率,但卻無法徹底解決黃河問題。

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從史書記載中可以看出,他確實有治理黃河的意圖。

然而,秦朝的歷史過於短暫,以至於這個計劃還未大規模實施,秦朝便滅亡了。再者,秦朝的首都位於今天的西安地區,其核心領地在關中。因此,在秦始皇時期,秦國的首要任務是修建長城以抵禦匈奴,以及修建馳道以加強對帝國的控制。

關於黃河,由於地理因素的影響,即使黃河再怎麽泛濫,也不可能直接淹到鹹陽。因此,這項工程註定要被推遲。

最終,由於拖延不決,秦朝尚未展開治河行動便已覆亡。

隨後,到了西漢時期,情況也基本保持不變。

由於西漢的都城仍設在關中地區,即使黃河泛濫,也不會淹沒長安。此外,在西漢前期劉邦在位時,主要任務是解決異姓諸侯王的問題。而在文景之治時期,主要任務則是避免興建大型工程,鼓勵大家安穩度日。

因此,在西漢前期,黃河水災問題依然困擾著人們,難以解決。盡管國家設立了一些「河堤謁者」,並且許多地方每年都在加高堤岸,但這些措施最多只能起到緩解洪災的作用。

實際上,最早開始動員全國資源來解決黃河問題的是漢武帝。

漢武帝在位初期,剛剛掌權時,曾考慮過解決黃河問題。然而,當時執掌朝政的丞相是他的親舅舅田蚡。田蚡在黃河兩岸擁有大量土地,這意味著一旦進行大規模的河道整治,必然會侵占田蚡的土地。

如果僅僅是田蚡一人如此行事,漢武帝或許還能鐵面無私地強行開工。然而,在當時的情形下,漢朝的許多勛貴在黃河旁邊也有土地。他們只希望加高黃河一側的堤岸,任由另一側決堤,這樣反而能保護他們的土地。

這樣一來,在面對眾多勛貴的壓力下,漢武帝也無法強行推動工程。畢竟,此時漢武帝正急於對抗匈奴,國家團結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漢武帝決定將治河工程延期。同時,為了避免水災引發民眾的不滿,漢朝高層開始對外宣稱黃河水災是天命使然,無法違抗。

當然,盡管如此,漢武帝最終還是順便解決了他的親舅舅,同時也削弱了許多勛貴的勢力,從而減輕了治理黃河的壓力。

二十年後,漢武帝徹底擊敗匈奴並在泰山舉行封禪之後,才開始著手處理黃河水災。封禪儀式結束後,漢武帝親自前往黃河決口的瓠子口,這一地點位於今天的河南濮陽一帶。

隨後,漢武帝動員大量人力,徹底封堵了決堤處。他還下令加固黃河沿岸的多處河堤。不久之後,黃河在河北館陶一帶再次決口。盡管此次水災面積不大,卻形成了一條新的河道。這條新河道出現後,黃河的水災壓力大大減輕。

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黃河的水災得到了顯著的緩解。

直到數十年後,西漢後期,由於水災的原因,這條新形成的河流最終斷流。黃河因此再次開始泛濫。大約在漢成帝在位時期,他對這條之前沖出來的河流進行了疏通,重新分流了一部份水量,才得以緩解幾年的洪水問題。

然而,漢成帝這次對黃河的治理並未持久。僅僅過了二十多年,黃河便再次泛濫。而這一次,正逢王莽掌權。王莽推崇古代觀念,他認為黃河根本不應被治理!他認為黃河泛濫是天意,是上天對人間的懲罰。

由於王莽長期無所作為,西漢時期修建的河堤幾乎全都失去了作用。到了王莽執政後期,黃河水災頻繁,這也是導致王莽政權崩潰的主要原因之一。

隨後,到了東漢時期,由於無人治理,黃河的水災依舊在肆虐。甚至因為戰爭的緣故,許多人還企圖利用黃河來進行戰鬥。

例如,當劉秀剛剛北上河北時,有人建議他拆除黃河大堤,以水淹赤眉軍。如果劉秀當時采納了這個建議,一聲令下,可能就會導致上百萬人喪命。幸好劉秀最終拒絕了這一提議,避免了成為歷史罪人的命運。

等到東漢建立之後,劉秀完全統一天下時,才開始修復黃河。然而,東漢剛剛平息戰亂,國力有限,因此在修復黃河時不敢進行大規模工程。盡管如此,不修復黃河又不行,因為東漢的首都位於洛陽,而非關中。

在西漢時期,盡管黃河水災頻發,也無法淹沒長安。然而,如今黃河一旦暴漲,洛陽便會被完全淹沒。

漢明帝即位時,國家經過一代人的休養生息,國力已經顯著增強。直到此時,漢明帝才有勇氣提出修復黃河。在他提出這個計劃後,有人向他推薦了善於治河的王景。

於是,王景治河的故事便慢慢地展開了。

在被漢明帝任命為治河總負責人之後,王景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工作。作為一名水利專家,王景深知,要治理黃河,最理想的方法仍然是找到一條合適的河流,將黃河的多余水量分流出去。

然而,以前黃河的幾條支流都不適合,因為黃河含有大量泥沙,導致這些河流的河床普遍擡高。如果要進行修建,只能進一步加高河岸,這樣成本會過於昂貴。

因此,王景決定將註意力轉向尋找新的支流。理想的選擇是那些曾經是黃河支流但現在已經斷流的河道。這樣,只需派人挖掘這些已存在的河道,然後將黃河水引入其中,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沿著這個思路,王景四處奔走,最終他找到了一個理想的物件。

王景發現的這個目標被稱為「鴻溝水系」。

正是當年劉邦與項羽平分天下的地方。

這些河流曾是黃河的支流,如今卻有些已斷流。其中最為傑出的支流叫做汴渠。雖然這個名字對許多人來說可能不太陌生,但在隨後的歷史中,這條河流還有另一個名稱——‘通濟渠’。

幾百年後,隋煬帝在位期間,將包括通濟渠在內的幾條河流透過人工開鑿的方式連線起來,這便是著名的京杭大運河。

在那個時代,汴渠還具備一個更為重要的優勢——這條河能夠直接連線淮河。這意味著,即便黃河泛濫,多余的河水也能透過汴渠直接流入淮河。因此,黃河水災發生的概率顯著降低了。

然而,若依此思路繼續推進,隨之而來的將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你憑什麽要求黃河聽從你的指揮?你能控制黃河流入汴渠的水量嗎?黃河流進多少水,汴渠就剛好承受多少水?如果黃河水量過多,導致汴渠一帶發生水災,那問題可就嚴重了!

要知道,汴渠距離洛陽更近!這意味著一旦汴渠發生洪水,洛陽將直接遭殃。而且,整個黃淮流域將化為澤國。屆時,東漢全國的糧食產量至少會減少兩成以上!國家將面臨崩潰的危險!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有效地管理流量呢?怎樣才能確保黃河流入的水量既不會超過汴渠的承載極限,又能適當地減輕黃河下遊的壓力呢?

最後,王景想到了一種稱為「分段水門法」的新方案。

簡而言之,在修復了整個汴渠水道之後,王景在汴渠與黃河交匯的地方修建了一道水閘,也稱為水門。如果黃河流來的水量超過了汴渠的承載極限,就會關閉水閘,讓汴渠暫時休息。而如果黃河下遊的水量過大,則會開啟水閘,讓更多的黃河水流向汴渠。

為了更有效地管理水量,史書記載王景在當時每隔十裏就修建了一道水閘。借助這些水閘,王景能夠有效地控制汴渠的水量。

完成這個工程後,黃河的水災問題將從根本上得到大幅解決!當水量較多時,可以直接利用汴渠來疏導黃河多余的水流;而當水量較少時,則可以放下汴渠的閘門,使其河道排空。隨後,大家可以直接在河床上挖沙,進行清理。

因此,只要每隔幾年清理一次汴渠,其河床就能始終保持不變。這樣一來,當汴渠能夠順暢地疏導黃河的多余水量時,黃河的水災問題自然就能得到解決。

這就是王景治理河流的方法。

然而,如果我們想更復雜地探討這個問題,反而無法深入說明。因為後來的記錄中,對王景治理黃河的細節,包括水閘的具體建造方式,以及它如何在黃河的水流沖擊下保持穩固等內容,幾乎都已經失傳了。

因此,我們至今無法確切知道王景當時所制作的東西究竟是什麽樣子的。

然而,有一件事情我們是明確的。

從這個工程完成之時起,直到南北朝時期,黃河整整八百年沒有再改道。南北朝之後,由於南北長期對立和戰爭的影響,清河道的維護工作被荒廢,雙方甚至利用黃河作為進攻工具,這才導致了這個工程徹底失效,黃河開始再次大規模泛濫。

這便是王景治水的歷史記載。

以凡人之身,抗擊天災,並取得勝利,保護了後世整整八百年。

在修復黃河之後,王景後來先後擔任了徐州刺史和廬江太守。在任期間,他引導當地百姓從事耕作,推廣牛耕和養蠶,極大地造福了地方。然而,最終王景的仕途止步於太守一職,未能晉升至三公九卿的高級職位。

然而,與王景相比,那些同一時代的高級官員和顯赫人物,最終卻鮮有人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