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唐德宗時期三大名將:沒有他們三人,唐朝就此滅亡

2024-05-19歷史

唐代宗在位時期,雖然平定了安史之亂,但動亂並未就此結束,出現了藩鎮割據的新局面。唐德宗即位後,對藩鎮采取強硬的手段,但由於舉措失當、財政危機等多方面原因,朝廷非但未能解決藩鎮,反而引發了更大的危機。假如沒有三位名將浴血奮戰,唐朝的統治甚至會斷送在唐德宗的手中。那麽,這三位名將到底是誰呢?

一、西平郡王李晟

李晟字良器,是洮州臨潭(今甘肅臨潭)人,他的祖父、父親都是鎮守隴右的武將。李晟十八歲從軍,他「勇敢絕倫」,因射殺吐蕃驍將,被王忠嗣譽為「萬人敵」。不過在安史之亂期間,李晟似乎沒有什麽特殊的表現,直到唐代宗時期,他才在與吐蕃的戰鬥中屢建戰功,不斷得到提升,不僅被調入神策軍擔任都將,還被封為合川郡王。

781年,「四鎮之亂」爆發,李晟奉命率領神策軍征討。經過兩年多的血戰,李晟在前線不斷取得勝利。然而就在783年十月,涇原的軍隊在長安嘩變,唐德宗倉皇逃奔奉天(今陜西乾縣),叛軍擁立朱泚為帝。李晟率軍揮師勤王,一舉收復了長安。唐德宗深受感動,甚至激動地流下了眼淚,改封李晟為西平郡王。793年,李晟病死,謚號「忠武」。

二、北平郡王馬燧

馬燧字洵美,是汝州郟城(今河南郟縣)人,他的父親透過考中明兵法科,官至嵐州刺史、幽州經略軍使。受父親的影響,馬燧「沈勇多智略,該涉群書,尤善兵法」。馬燧也是在安史之亂後發跡的,他歷任鄭州刺史、懷州刺史、隴州刺史,治民有方、政績卓越,受到了唐代宗的賞識。775年,河陽三城發生兵變,馬燧臨危受命,被任命為河陽三城節度使。

馬燧成功平定了叛亂,後調任河東節度使。四鎮之亂爆發後,馬燧率軍參戰,大破叛將田悅,「斬首萬余級,生虜九百人,得谷三十萬斛」。涇原兵變的訊息傳來,馬燧率軍回到太原,派兒子馬匯領兵五千前去勤王。784年,馬燧被封為北平郡王,接著他只用了二十七天,就平定朔方悍將李懷光的叛亂。795年,馬燧病死,謚號「莊武」。

三、鹹寧郡王渾瑊

與李晟、馬燧不同,渾瑊並非漢人,而是出自鐵勒九姓中的渾部。貞觀年間,渾瑊的高祖父歸順唐朝,世代擔任臯蘭州都督之職。渾瑊的父親投身懷朔軍中,官至開府儀同三司,被封為寧朔郡王。渾瑊十一歲時就跟隨父親巡邊,第二年就建立了戰功,後升任中郎將。在安史之亂期間,渾瑊先後跟隨李光弼、郭子儀、仆固懷恩平叛,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太常卿。

765年,渾瑊率領少數騎兵與吐蕃大軍周旋,「前後與虜戰二百余合,斬首五千級」。到了779年,渾瑊入朝擔任左金吾衛大將軍。「涇原兵變」爆發後,渾瑊率宗族子弟來到奉天,指揮了奉天之戰。當時,城中兵力不足,且糧草殆盡,但渾瑊鎮定自若,最終成功守住了奉天城,保住了唐朝的江山。800年,渾瑊病死,謚號「忠武」。

參考資料: 1.【舊唐書】;2.【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