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毛主席點評二十四史(19)

2024-01-14歷史

毛主席說:「不可存"五日京兆"之心 」。

【毛主席原文】

「如果接收企業的人員只準備接收,不準備經營,待接收之後再派人經營,則接收人員存"五日京兆"之心,無心經營,浪費物資,對企業生產損失甚大」(--【通報平津接收企業的經驗】(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六日)(【毛澤東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301頁)

【解析】

在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過程中,毛澤東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想實作真正的富強,僅靠農村小生產是不行的,必須依靠城市社會化大生產,才能走出一條工業強國的路子。因此,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領導人果斷地作出將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的重大決策。

實際上,早在抗日戰爭後期,毛澤東就斷言黨以後的工作中心將是城市問題。他曾明確指出:"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基礎是機器,不是手工……現在的農村是暫時的根據地,不是也不能是整個中國民主社會的主要基礎。由農業基礎到工業基礎,正是我們革命的任務。"此後,在黨的六屆七中全會和七大上,他又多次提到城市工作的重要性。但由於當時對日作戰處於戰略大反攻階段,加之主要城市尚處在國民黨統治區,黨中央沒有時間和條件去實踐城市各項具體工作,毛澤東等領導人更多的時候只能在理論上思考關於城市工作的方針與對策。 進入1948年後,隨著人民革命戰爭全面勝利的臨近,毛澤東開始更多地考慮黨的工作重心轉移的問題。2月15日,由他起草的【各地應註意總結城市工作經驗】明確要求各中央局、分局、前委以及中工委準備"將黨的註意力不偏重於戰爭與農村工作,而引導到註意城市工作",並責成各領導機關"對於自己占領的城市,凡有人口五萬以上者,逐一作出簡明扼要的工作總結,並限三至四個內完成此項總結",掀開了黨的工作重心從鄉村轉移到城市的序幕。

經過七個月的摸索後,這年9月,黨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了"使黨的工作的重心逐步地由鄉村轉到城市"的戰略構想。當時,由於長期飽經戰亂,重要城市大都破敗不堪,一些資本家擔心共產黨執政後沒收其資本,紛紛將資金轉移出去,工業生產處於停滯狀態的現象很普遍。所以,想要解決好城市問題,第一步就是在占領城市後盡快恢復和發展經濟。在1949年3月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特別強調:城鄉統籌兼顧,決不可以丟掉鄉村。但是,黨和軍隊的工作重心必須放在城市,必須用極大的努力去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管理和建設城市的關鍵是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其他工作"都應當為恢復和發展工業生產這一中心工作而服務"。七屆二中全會後不久,4月中旬,根據實際情況,毛澤東又提出了"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的城市經濟工作方針。在這之後,毛澤東在致各中央局和前線各部的電文中,多次就城市工作問題提醒他們要註意總結經驗,做好接管工作。

5月21日,毛澤東以中共中央的名義起草致華中局、林彪、羅榮桓、譚政電,要求他們"充分註意抓緊對於新占各城市的政策指導,不要過了很久才去檢查和指導。"5月26日,毛澤東又以中共中央的名義起草了致華東局、華中局、西北局和南京市委電,向他們通報北平、天津接收企業的經驗。在電報中,毛澤東強調:"據平津經驗可知,如果接收企業的人員只準備接收,不準備經營,待接收之後再派人經營,則接收人員存'五日京兆'之心,無心經營,浪費物資,對企業生產損失甚大。"

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毛澤東要求:"接收初期派去接收企業的負責人,即應盡可能選擇那些可以付托他們經營的人們,囑咐他們不但要接好,而且要管好,使生產不受損失,此點務請註意。此外,不可把企業物資(存廠的或已交給國民黨政府、政府尚未付價的都在內)當作戰利品沒收、分配、消耗掉。如果把企業物資(紗布、被服及其他制造品)當作戰利品消耗掉,則政府勢必要向企業付價,企業才能繼續開工,否則企業即將停工,無力繼續生產。"

這裏,毛澤東摘用【漢書·張敞傳】中"五日京兆"這個典故,委婉地批評了那些"只準備接收,不準備經營"的錯誤想法和做法,提醒黨的各級幹部在接收城市的問題上,應將接收與經營統籌考慮,將城市日後的持久發展作為接收的最終目的,並將其作為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富強的大本營來用心經營,決不可存"五日京兆"之心,將城市做殺雞取卵式的戰果享受。

【原古文轉譯文】

張敞字子高,河東平陽人。祖父張孺做過上谷太守,後調到茂陵任職。

敞父張福侍奉孝武帝,官至光祿大夫。張敞後隨宣帝,調到杜陵任職。張敞本來憑鄉官身份補為太守卒史,選拔廉士時被舉做甘泉倉長,逐漸升遷為太仆丞,太仆杜延年覺得他有巫師。恰好碰上昌邑王被征召即王位,舉動不按法度,敞上書規勸說:

"孝昭皇帝早崩沒有繼承人,大臣們憂懼,選擇賢聖的人繼承王室,迎接皇上的那一天,唯恐隨從車子走得慢。現今天子於壯年初即位,天下人沒有誰不拭目傾耳,想聞見善政的。國輔大臣還來不及表彰,可是昌邑挽輦小臣就要先升官,這是過失之中的大過。"

後十余日,昌邑王賀被廢除,張敞因懇切地規勸而顯名,提拔為豫州刺史。又因屢次向朝廷上書陳述意見有忠言,宣帝征召張敞為太中大夫,與於定國同列處理尚書事,因為守正不阿違忤了大將軍霍光,霍光讓他擔任掌管節減軍費的差事,又調出京做函谷關都尉。

宣帝初即位,廢王賀在昌邑,宣帝內心害怕他,調敞做山陽太守。很久以後,大將軍霍光死了,宣帝開始親自處理政事,封霍光兄長的孫子霍山、霍雲為列侯,用霍光的兒子霍禹做大司馬。不久,霍山、霍雲因為過失被貶回家,霍氏的女婿親屬們都委任有官職。張敞聽說後,進獻封事說:

"我聽說公子季友對魯國有功,大夫趙衰對晉國有功,大夫田完對齊國有功,都酬報其功勞,蔓延到他們的子孫,結果田氏篡奪了齊國的君位,趙氏瓜分了晉國,季氏專了魯國的權。所以仲尼作【春秋】,著錄盛衰事跡,指責世代承襲的卿大夫最厲害。以前大將軍決定重大的謀劃,安定王室,穩定國家,功勞也不小。周公輔周室只七年,而大將軍輔漢室長達二十年,國家的命運在他手中決斷。當他隆盛之時,觸動天地,侵犯日月,月眺日蝕,白天裏暗夜裏亮,地大震裂,火從地中沖出,天文失去法度、反常怪異的現象,不可勝記,都是陰類盛長、臣下專權產生的。大概朝廷中大臣也有明言,說陛下褒寵已故大將軍,用來酬報功德的東西太多了。中間輔佐之臣專政、貴戚太盛,君臣的名分不明,請求罷黜霍氏三侯,讓其歸家。連同衛將軍張安世,宜賜與幾案和手杖歸鄉養老,按時慰問召見,用列侯為天子師。明白詔示:凡是倚仗皇恩提出的要求不批準,群臣符合道理的請求也要經過討論,爾後允許,天下人一定認為陛下是不忘功德,朝廷又是知禮的,霍氏世世也無患苦。現在朝廷聽不到直言,而皇令又明白詔示可以自新其法令條文,這不是策略中做對了的。現在兩侯(霍山、霍雲)已出,人心世情還不遠,以我的思想來考慮此事,大司馬及其宗族一定還有畏懼之心。君主左右親近之臣自己感到不安,這也不是好辦法。我願意在朝中帶頭稟奏其事,但恰值我鎮守遠郡,沒有門路。我心中思慮的雖然精細隱微,但口不能言,要說的話精微深奧,但不能都寫得出來,所以伊尹為湯臣,被貢給桀,桀不用,湯復貢之,如此者五,蕭相國舉薦韓信歷年才得透過,何況臣千裏之外,憑借書文告訴事情的意向,希望陛下察看清楚。」

皇上認為他的計策很好,然而不用它。很久以後,勃海、膠東盜賊並起,張敞上書自己請求去治理它,說 :

「臣聽說忠孝之道,辭官回家,就盡心侍奉父母,到朝廷做官,就盡力效忠國君。小國中等的國君尚有奮不顧身的臣子,何況是英明的天子呢?現在陛下心神貫註在太平中,精心操勞政事,晝夜勤勉不倦。群臣應當各自盡力獻身。山陽郡有九萬三千戶人家,五十萬以上人口,到現在為止未捕到的盜賊還有七十七人,另外考核別的政事也如此。臣敞愚笨,才能低下,既無輔佐思慮的機會,又長久地處於閑郡,自身安逸快樂,而忘記了國家大事,這不是忠孝一類的節操。伏聞膠東、勃海左右郡年成屢年無收,盜賊並起,以致攻官府,劫取囚徒,搜尋市朝,強奪列侯。官吏又無法度,為非作歹的人不能禁止。臣敞不敢吝惜身軀逃避死亡,希望皇上明詔我到這個地方,願盡力打擊那些兇惡殘酷的家夥,慰問撫恤那些勢孤力弱的人。事情立時各得其所,一到郡地,就分條陳述那裏具體情況。"

奏書呈上去,天子就召張敞,封張敞為膠東相,賜黃金三十斤。張敞辭別天子到任,自己又請求治理問題嚴重的郡縣用重賞重罰,鼓勵好人,禁止邪惡,吏卒追捕盜賊有功效的,希望能暫時用三輔吏卒的待遇,天子準許了他的請求。張敞來到膠東,公開設定懸賞捉拿盜賊,開創令群盜互相捕殺抵罪的辦法,吏卒追捕盜賊有功的,上奏名字給尚書選補縣令的數十人。因此,盜賊解散,遞相捕殺。吏民和洽,國中平安。沒過多久,王太後屢次出遊打獵,敞上書勸阻說:

「臣聽說昭王喜愛鄭、衛的音樂,葉陽後因而不聽鄭、衛的音樂;楚莊王喜歡打獵,樊姬因而不吃鳥獸之肉。口不是厭惡美味,耳不是憎恨音樂,而是抑制感情,杜絕欲望的方法;準備帶動國君使廟祭保全下來。按照禮儀,君母出門就要乘衣蔽的車子,降階到堂下就要隨從保姆,進退就要使玉佩發響,內衣則結束帶結。這是說尊貴用來自我約束、不放縱的意思。現在太後天資善良美好,慈愛寬厚仁德,諸侯中沒有誰不知道的,卻少聞以田獵縱欲出名的,如以田獵縱欲聞於天子,也不是適宜的。希望觀覽往古,保全德行到今後。令太後、姬妾能有所法度,下臣有所稱頌,臣敞就很幸運了!"

奏書呈上後,王太後停止遊獵,不再外出。這時潁川太守黃霸因為治理政務的成績第一,做了京兆尹。霸任職數月,不合適。罷職又回穎川任太守,於是皇上詔令禦史:"還是以膠東相張敞做京兆尹。"自趙廣漢被誅後,頻更守尹,如霸等數人,皆不稱職。京師漸漸衰敗,長安市偷盜特別多,眾多商人以此為苦。皇上以此問敞,敞以為可以禁止。

張敞任京兆尹後,訪求詢問長老,偷盜頭目數人,家裏都很富足,出門則童騎隨從,閭裏的人都以為他們是長者。張敞都召來加以責問,於是緩治他們的罪,把其中一貫偷盜的頭目抓來,令他們招引諸盜賊來自贖。偷盜頭目說:"現在一招到府,恐諸盜受驚而騷擾,希望讓自己暫且補任吏職。"敞就讓他為吏,放他回家休息。擺設酒筵,小偷都來慶賀,待他們將要喝醉,偷盜頭目用紅土把他們的衣襟做上記號,吏卒們坐在閭門口察看出來的人,沾汙紅土者,就起來,一天捕得幾百人。犯偷盜罪的人都按法律處治。從此擊鼓警報很少了,長安市就沒有盜賊了,天子嘉獎張敞。

張敞為人敏捷,賞罰分明,見惡就抓,常常越法縱舍,有過火行為。

他治理京兆,略有沿襲趙廣漢的地方,在計劃謀略刺探訊息,揭發隱匿制止奸邪方面,不如趙廣漢,然而張敞本來研究【春秋】,用經術自輔,他的政事很夾雜一些儒雅之氣,往往多表彰賢者顯揚善者,不純用誅罰,因此能自我保全,終於免於刑戮。

京兆主管京師,長安中人口眾多,在三輔中尤為繁難。

郡國年俸二千石因品格任此職的,等到由暫時代理轉為實授,長的不過二三年,短的數月或一年,就被誹謗中傷喪失名聲,因為犯罪被罷官。只有趙廣漢及張敞久任其職。

張敞治理京兆時,朝廷中每有大議,參照古今,處理利益,公卿都心服,天子也常聽從他的建議。但張敞不拘禮儀細節,有次罷朝會,走馬過章台街,使禦吏趕馬,自己用屏面拍馬,又替妻子畫眉。長安中傳說張京兆畫的眉毛式樣好。官吏中有人用此事彈劾張敞。皇上問張敞,敞回答:"我聽說閨房之內,夫婦的私生活比畫眉更有過的。"皇上愛其才能,也不苛責他。然而不能升到很高的地位。張敞與蕭望之、於定國相好。開始張敞與於定國都因為諫昌邑王的事而被破格提拔。於定國為大夫治理尚書事,張敞出任刺史,蕭望之做大行丞。後來望之先做到禦史大夫,定國後做到丞相,張敞結果不過郡守。

張敞做京兆尹九年,因為與光祿勛楊惲要好而坐罪,後來楊惲被判大逆不道的殺頭罪,公卿們彈劾楊惲黨友,不宜處於官位,同樣情況的人都被免官,可是有關張敞的奏章,皇上都留著不下。

張敞派遣捕椽絮舜做查證罪案的工作。絮舜以為張敞被劾奏當免官,不肯為敞自始至終辦事,私自跑回家。有人勸告絮舜,絮舜說:"我為這個人盡力多著呢,現在還能做五天京兆尹罷了,哪裏還能再拷問事情?"張敞聽到絮舜的話,立即部署吏拘捕絮舜關進牢獄。

這時正值冬月末,拷問事情的獄吏晝夜考問絮舜,最後竟構成死罪。張敞使主簿拿著告諭告訴絮舜說:"五日京兆究竟怎麽樣?冬月已完,你不想延長性命嗎?"於是將絮舜在鬧市處死。剛好遇到立春,巡視冤獄的使者出巡,絮舜家裏裝載屍體,並編聯張敞的告諭,親自向巡察冤獄的使者叫冤。巡察冤獄使者上奏張敞殘殺無辜。天子認為張敞的罪小,想讓敞能從輕以免死,立即先下達敞以前坐罪楊惲不宜在官位的奏章,免去張敞京兆尹的官職,罰作庶人。免奏已經下達,敞到朝廷上交印綬,便從朝廷直接回鄉逃命。數月後,京師吏民松懈,擊鼓警報屢起,而冀州郡中有大賊。天子思念張敞功勞,派使者到他家居處召敞。張敞身被重刻,使者到了,老婆孩子一家人都驚恐哭泣,而張敞獨自笑著說: "我逃亡在外充當百姓,郡守用吏卒就可拘捕我,現在皇上的使者來,這是天子要起用我了。"立即整裝隨使者乘公車詣京,上書說:"臣前幸運能充數列卿,待罪京兆,獲免殺捕椽絮舜罪。絮舜本是我一向交際厚的吏卒,多次受到寬免,乘有奏章彈劾我要免官之際,交給查證罪案工作,他擅離職守回家躺著,還放言說我五日京兆奈何他不得,背恩忘義,傷化薄俗。我私下認為絮舜放肆無禮,違法殺了他。我殘殺無辜,審訊囚犯故意不正直,即使被處以死刑,死無恨言。"天子接見張敞,封他為冀州刺史。張敞啟用逃亡在外的人,奉命出使主管州的政務。已經到了衙署,而廣川王國中眾人不肯說出賊情,賊連發生,捕獲不得。張敞用偵探揭發賊主住處,殺掉他們的頭目。廣川王愛姬的弟弟及廣川王同族宗室劉調等公開做賊的窩主,吏卒追捕竟遇困難,賊人蹤跡都進入王宮。張敞親內建領郡國吏卒,車幾百輛,圍守王宮,搜尋劉調家等,果然從殿屋廊舍中抓到賊人,張敞親自監護吏卒都捕起來殺頭,把賊人的頭懸掛在王宮門外。於是彈劾廣川王。天子不忍心盡法,只削除他劉氏戶籍。張敞處衙署一年多,冀州盜賊被禁止。試職太原郡守,剛滿一年就轉正,太原郡安寧下來。不久,宣帝崩。元帝剛即位,待詔鄭朋推舉張敞為先帝名臣,適合做師傅輔佐皇太子。皇上又將此事去問前將軍蕭望之。望之認為張敞是很有才能的官吏,能勝任很繁亂的工作,但資質輕,不宜做師傅。天子派使者征召張敞想用他 做左馮翊

張敞病死。

張敞誅殺的太原絮舜家裏很恨張敞,隨即到杜陵刺殺敞中子張璜

張敞的三個兒子官都做到都尉。

開始,張敞做京兆尹時,而敞弟張武授官為梁相

此時梁王驕傲顯貴,民多豪強,號稱難治。

張敞問張武:"打算用什麽辦法治理梁?"張武敬重,而又有所懼,謙遜不肯說。

張敞派吏卒送張武到關口,張敞吩咐吏卒又問張武,張武回答說:"駕馭狡猾馬呀使馬嚼子、馬鞭銳利些,梁國是個大都,吏民衰敗,當用嚴厲法制治理他們。"吏卒轉回來告訴張敞,敞笑著說:"確實像像吏說的,武一定能治理好梁。"張武一到衙署,他的治理就有業績,武也是很有能耐的官吏。

張敞的孫子張竦,王莽時官至郡守,封侯,博學文雅超過張敞,然而政事不及張敞。

竦死,張敞就沒有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