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美援朝初,彭德懷與金日成就指揮權產生嚴重分歧,誰該指揮誰?

2023-12-18歷史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作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大超級大國之一的美國,對於北韓即將統一這件事情,並不樂見其成。因此糾集了包含美軍在內的17國軍隊,組成所謂聯合國軍悍然介入韓戰。驕傲自大的美國人不顧中國政府的強烈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向鴨綠江邊挺近,嚴重威脅中國的國防安全。為了保衛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粉碎美國的邪惡圖謀,中國國家領導人毛主席,當即拍板決定,派遣中國人民誌願軍出兵北韓,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在抗美援朝期間,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一起並肩作戰,抗擊美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保衛了社會主義陣營在東方的存在。中國當時雖未和北韓簽訂,像【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那樣的同盟條約,但是中國在北韓戰場發揮出的作用,遠不是法律意義上的"盟友"所能比擬的。因此直到今日,中國政府在談及中朝關系時,仍然稱為"鮮血鑄成的鐵桿盟友"。中國人民也普遍認為中朝聯盟堅不可摧,中朝友誼地久天長。然而隨著中國和俄羅斯官方將一些歷史檔案解密,人們才逐漸發現,雖然中國和北韓兩國人民的確結成了深厚的友誼,但是在韓戰期間,中朝兩國高層之間卻存在著一系列嚴重的分歧,其中尤以中國出兵北韓,以及軍事指揮權方面的問題為最。

北韓何時統一的"爭端"

今天文章的主題,我們先從中國出兵北韓分歧問題談起。

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北韓半島被人為地分成了南北兩個國家,因此南北雙方都有透過戰爭的方式實作民族統一的主張。1949年4月,金日成派遣北韓人民軍政治部主任金一存取中國。金一到達北平後,和毛主席、朱德總司令、周恩來總理等人討論了對南韓執行軍事行動,以實作北韓半島統一的問題。毛主席強調,中國政府支持並理解北韓同誌的想法,但是,在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之前,最好不要貿然對北韓發起戰爭。因為此時中國的主力部隊已經部署在長江以南,如果在日本的麥克阿瑟突然派兵幹預的話,中國軍隊很難迅速對北韓提供援助。因此,金日成暫時放棄了統一北韓半島的想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金日成再次向毛主席提出了北韓統一的想法。毛主席認為,此時仍然不是半島統一的良機,因為當時大陸上還有國民黨殘部,而且台灣沒有收復。毛主席想統一全國後,再幫助北韓統一。1949年10月21日,毛主席專門向史太林電報說明了自己的看法。11月5日,蘇聯外交部副部長葛羅米柯,代史太林回電稱:"我們認為必須向您通報,我們支持針對你們所說的那種問題的意見,同時我們將依照那種精神向北韓朋友提出我們的勸告。"很明顯,此時的史太林和毛主席一樣認為,金日成在此時發動韓戰是不正確的。

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就發生了改變,1949年12月22日,毛主席率領中國代表團前往蘇聯進行國事存取。在訪蘇過程中,毛澤東經過外交談判,成功迫使史太林同意廢除和蔣介石政府簽署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並和新中國政府簽署了平等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失去了在旅大港駐兵權的蘇聯,為了獲得新的不凍港,主意打到了南韓的釜山港上。因此,1950年1月30日。史太林向平壤發報,稱他同意了北韓制定的統一計劃,並要求金日成立刻到莫斯科來會談,不過,史太林並沒有將這件事情告訴毛主席。

4月10日至4月25日,史太林和金日成在莫斯科詳細討論了在北韓半島發動一場戰爭的計劃。不過在金日成回國前夕,史太林專門把他請去會面,並鄭重的告訴他:"關於出兵南韓這件事情,必須要得到北京方面的認可。"

雖然金日成認為自己不需要中國的幫助,因為他的要求已經在莫斯科得到滿足,但是他不敢違抗史太林的命令,於是在5月13日秘密乘飛機前往北京,在和中國領導人進行會談,通報了自己準備統一南韓的想法。因為中國政府完全不知道史太林和金日成的計劃,因此這次會談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結果。

13日晚11點30分,周恩來總理緊急前往蘇聯大使館,並要求大使館立即向史太林同誌發電:"北韓同誌剛剛向我們通報說,菲利波夫(史太林化名)同誌已經同意北韓對南韓采取軍事行動,現在毛澤東同誌想知道菲利波夫同誌本人對這一問題的看法,請菲利波夫同誌速速回電。"

不久後,史太林就向北京方面回了電報,他在電報中稱:"蘇聯方面已經同意了金日成同誌提出的,統一北韓半島的建議。但是此事必須由中國和北韓同誌共同解決,如果中國同誌不同意此事,就應該重新討論這個問題。"

中朝領導人間的"隔閡"

既然蘇聯"老大哥"已經同意,北京方面也不好再提出異議。因此,5月15日,毛主席再次和金日成就北韓問題進行會談。毛主席直接了當的告訴金日成,中國政府原本想在解放台灣後,再支援北韓進行解放戰爭。但既然北韓同誌已經決定立即動手,那中國方面就不再堅持己見,並對北韓提供必要的援助,如果美國人介入這場戰爭,中國願意派遣部隊幫助北韓。然而,毛主席的這樣提議遭到了金日成的婉言拒絕。

金日成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為此時中國和北韓之間已經存在了一定的隔閡和芥蒂。金日成認為,北韓人在為中國抗日事業和解放事業中作出了很大的犧牲,結果毛主席在取得勝利之後,沒有立即滿足北韓要求統一和解放的意願,"傷害了北韓的民族感情"。而毛主席認為,北韓問題應該等到中國完成統一大業之後再解決,而性急的金日成直接去求助於莫斯科。沒有和中國進行任何的商議,是對中國不信任的表現。

金日成回國後,決定不向北京方面通報任何戰爭的詳細細節。因此,直到韓戰爆發3天後,金日成才派遣一位武官前往北京通報"中國已發動了統一戰爭"。而北京方面,對此沒有做任何思想上和軍事上的準備。

雖然對莫斯科和平壤方面的做法感到不滿,但是在美國極有可能直接參與戰爭的情況下,毛主席還是決定支持北韓,並命令部隊做好了準備出兵北韓的準備。1950年8月,毛澤東在和北韓代表李相朝討論戰爭形勢時明確指出,北韓人民軍一門心思擊退敵人奪取土地,而不是想著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不去建立足夠的預備隊,反而平均分配兵力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仁川-漢城、南浦-平壤等主要樞紐地區都有可能遭到美帝國主義的襲擊。人民軍的同誌應該認真考慮,如果將來這些城市陷落,應該怎樣撤退。然而金日成對於中國方面的建議選擇置若罔聞,對於毛主席提出的,美軍在可能在後方登陸的問題更是不以為然,他曾自信的說道:"我們估計美軍目前反攻是不可能的,因為美軍在沒有較大兵力的增援情況下,在我後方港口當中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同時,金日成堅定的認為自己將會在一個月內徹底解決南韓問題,因此拒絕了中國派遣軍隊,協助他防禦後方的建議。

中國"艱難"出兵路

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後,北韓的局勢立即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派兵赴朝作戰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為了更好的幫助北韓,中國政府向北韓方面發電,請求派遣一些高級幹部去北韓觀察戰場形勢,結果北韓方面一直沒有回復。同時,北韓方面沒有向北京方面交付任何的戰情通報,除了戰場上已經公布的材料和北韓平壤電台的報道外,中國領導人沒有掌握這場戰爭的任何詳細情報,甚至不了解北韓人民軍的作戰計劃。

9月21日,北韓勞動黨政治局召開會議,專門討論是否邀請中國出兵的問題。在會議中,北韓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樸憲永認為,當前情況緊急,靠北韓自身的力量難以和美軍抗衡,應當向中國政府請求援助。而北韓勞動黨總書記金日成則對此表示明確反對,他堅持認為如果中國參戰,可能會引起第3次世界大戰,況且在有蘇聯提供武器援助的情況下,北韓暫時不需要中國同誌的幫助。

正在北韓方面為要不要向北京方面請求援助爭論不休時,戰場局面對北韓越發不利,北韓方面甚至連派往三八線抵抗美軍的部隊都不夠了。盡管如此,金日成仍然不願向北京方面尋求援助,而是寫信給史太林,請求蘇聯提供空軍援助。10月1日,史太林明確回信金日成,表示蘇聯不會對北韓提供任何的軍事援助,這種情況下,最好是由中國同誌派遣誌願軍進入北韓。萬般無奈的金日成只得於10月1日當晚緊急召見中國大使,請求中國盡快派遣鴨綠江邊的第十三兵團入朝參戰。

雖然當時中國領導層內部對於要不要出兵北韓這件事情分歧甚大,蘇聯方面對誌願軍提供空軍援助這件事情也一直采取曖昧不清的態度。但毛主席已經堅定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心,於10月8日專門向北韓領導人金日成發電報指出,中國政府已經決定出兵北韓,點名要求北韓中央軍事委員、內閣副首相樸一禹前往沈陽和彭德懷商議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參戰事宜。

彭德懷與金日成的"爭端"

金日成原本以為,中國軍隊只會出動幾個師的兵力進入北韓,這幾個師將會在北韓戰事較緊張時,幫北韓頂在前面,因此軍隊指揮權自然而然要由北韓領導人自己掌握。然而毛主席卻在這封電報中告訴他,中國將派遣幾十萬軍隊,分批次入朝作戰。因此,金日成不好意思提自己統一指揮軍隊的問題,在樸一禹準備出發前往沈陽之前告訴他,一定要爭取彭德懷將誌願軍指揮部設在德川,也就是金日成所在的位置,這樣金日成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指揮北韓軍隊和中國軍隊。8日傍晚,樸一禹抵達沈陽見到彭德懷之後,迅速就出兵問題展開了會談。會議一開始,樸一禹就勸說彭德懷,迅速出兵控制鹹興和新安州。之後又提及誌願軍入朝後的後勤補給問題,樸一禹告訴彭德懷,金日成希望誌願軍入朝之後一律使用北韓貨幣,等戰爭結束之後,北韓方面會按照比值償還。彭德懷對這兩項意見都沒有表示異議,直到樸一禹和他談起了部隊指揮權問題,他才明確表示反對。

彭德懷指出,史太林在建議中國出兵的電報中明確表明:誌願軍應該交由中國的指揮員統一指揮。誌願軍沒理由交由北韓指揮,而樸一禹因為有金日成的命令,不得不堅持己見,最終誰也沒說服誰。

1950年10月19日晚,在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的帶領下,30萬中國人民誌願軍跨過鴨綠江向北韓前線進發。在行軍的路上,彭德懷發現北韓軍事方面大有問題,16歲至45歲的男子全部被征召入伍。入伍官兵的家屬也沒有人負責,有些群眾甚至連飯都吃不上。北韓軍事指揮員異常幼稚,在平壤保衛戰中,甚至命令三萬部隊死守平壤,導致部隊幾乎全軍覆沒。彭德懷好心建議北韓同誌在軍隊中建立政治委員制度,結果北韓方面對此不屑一顧,他們雖然同意在人民軍開展黨的工作和政治工作,但是堅決不同意建立政委制度。彭德懷認識到,如果將中國軍隊交給北韓方面指揮,那絕對是對中朝兩國人民的不負責。而因為北韓人民軍的主力已經被打散,新組建的北韓兵團,正在中國境內接受訓練,無法參與軍事行動,因此金日成和彭德懷在大榆洞會面後,沒敢提及部隊指揮問題。不過為了在戰時中朝軍隊能夠保持配合,金日成還是決定派遣樸一禹作為聯絡員,常駐誌願軍司令部。

第一次戰役爆發後,因為中朝軍隊之間缺乏協調,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意外情況。比如誌願軍第39軍在博川圍攻美國第24師的一次戰鬥中,意外遭到了人民軍坦克師的攻擊,直接導致美軍第24師順利逃脫,沒有完成既定的作戰目標。而且有時候北韓的黨政軍民在撤退時,會堵塞誌願軍前進的道路,直接導致部隊多次貽誤戰機。

在這些事件的影響下,彭德懷必須認真考慮兩軍統一指揮的問題。因為他沒有權利直接命令金日成,所以,只得透過北京方面向金日成提出協調統一作戰問題,希望人民軍總部向誌願軍總部靠攏。然而此時金日成卻不願意將指揮部向誌願軍指揮部靠攏了,因為在最近的戰鬥中,北韓軍隊損失慘重,金日成認為如果兩軍真的統一戰鬥的話,那麽北韓軍隊必定要聽從彭德懷的指揮,於是堅決不同意人民軍指揮部向誌願軍指揮部靠攏。不但如此,當彭德懷提出請求人民軍第6師和誌願軍協同作戰後,金日成當即將該師調走,完全不在乎誌願軍方面的作戰部署。同時金日成還聯合蘇聯駐北韓軍事顧問,對彭德懷提出的"後撤數10公裏設定口袋陣,對敵人以淪陷打擊"的第二次戰役作戰方針提出明確反對,還要求誌願軍向清川江以南追擊。

很明顯,金日成之所以如此行事,就是不願意放棄軍隊的指揮權。毛主席知道情況之後,分別給中朝兩軍最高指揮官發電報,要求他們經過面談來協調雙方立場。之後,於1950年11月13日向莫斯科方面發電報,希望能得到蘇聯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11月15日,北韓領導人金日成和蘇聯駐朝大使捷連季·福米奇·什特科夫上將一起前往誌願軍總部和彭德懷會面。會談開始後,彭德懷當即提出兩軍必須統一指揮,否則作戰時容易出問題。什特科夫對此表示了贊同,並明確表明中朝聯軍應該由中方統一指揮。因為北韓人民軍拿著最好的蘇聯裝備打了個大敗仗,而中國人民誌願軍卻靠著二戰時期的劣質武器,硬生生地消滅了大量美軍,因此部隊指揮權交給中國方面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輪到金日成發言時,他對於軍隊指揮權問題卻絕口不談。有些生氣的彭德懷見狀當即提出了自己對聯合指揮權問題的方案:"成立一個由金日成、什特科夫以及彭德懷組成的三人領導小組,共同指揮中朝聯軍的作戰行動。"面對這一合理的提議,金日成仍然不發一言,什特科夫則因為沒有請示莫斯科,所以沒有作表態。因此這次會面又一次不歡而散,三人約定等第2次戰役結束之後,再討論部隊統一指揮問題。

塵埃落定的"指揮權之爭"

11月17日,毛主席向彭德懷發電稱,史太林已經回復了自己在13日向他送出的報告,完全贊同由中國同誌來統一指揮韓戰,並要求彭德懷將這份報告轉交給金日成同誌,以及什特科夫同誌。

金日成收到電報後,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決定親自前往北京和毛主席詳談此事。1950年12月3日,金日成抵達北京並和毛主席舉行會談。在會談過程中,金日成強調,自己已經接到史太林關於中朝軍隊統一指揮的電報,北韓勞動黨政治局,經過討論後同意,由中國軍官擔任中朝聯軍主官,北韓方面派出軍官擔任副職。毛主席見狀,提出中國方面推舉彭德懷擔任聯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金日成則提議由金雄擔任副司令員,樸一禹為副政治委員。兩位領導人商定,聯合司令部成立之後,前線一切活動全都交由聯合司令部指揮,後方的軍事動員、軍事訓練、軍政警備等事宜,則由北韓政府直接管轄,不過聯軍司令部有權對後方提出要求和建議。

12月7日,金日成由北京返回北韓,和彭德懷商議成立聯合司令部的具體事宜,雙方的這次會談十分融洽,金日成極其爽快地表示,從今以後絕對不會再直接幹預軍事指揮,而且接受了彭德懷提出的將北韓人民軍第三軍,交由誌願軍第九兵團宋時輪部指揮的建議。

1951年4月13日,在中國受訓的7個北韓作戰兵團返回戰場,其中4個調由北韓司令部統一指揮,剩余三個則直接聽從北韓人民軍總司令調遣。1951年3月,經彭德懷和金日成協商後,決定照搬聯合國司令部的組織原則,成立中朝空軍聯合集團軍司令部。

在蘇聯方面的強力幹預下,中國人民誌願軍和北韓人民軍的統一指揮問題,從組織結構上得到了圓滿解決,相比美軍主導的"聯合國軍",中朝軍隊的聯合指揮無疑顯得非常困難。因為歷史上北韓一直屬於中國的附屬國,所以金日成在民族感情上,對於將自己軍隊的指揮權交由中國人,是極其難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想要贏得戰爭的勝利,軍事指揮權就必須交給中國軍事領袖。因此,盡管在民族感情上十分不甘,金日成也必須從現實利益出發,將軍事指揮權最終交給了彭德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