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面對李元霸,瓦崗諸將皆戴黃旗,為何只有單通和裴元慶不肯?

2024-06-09歷史

李元霸出世時在晉陽宮大敗宇文成都,一舉取代了天保將軍的「無敵」之名,但畢竟這件事發生時在場的不過楊廣、李淵及隨行官員,所以即便傳得沸沸揚揚,但很多人並非親眼所見,故而多少有些將信將疑。真正讓世人將李家四公子視作夢魘的成名之戰,還得數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聯軍擋駕的「四平山」之戰。

聯軍擋駕四平山

這是書中第一次特大場面,此前無論群雄大反山東,還是楊林、魏文通先後兵伐瓦崗,雙方也不過動用了十幾二十萬人馬。而四平山大戰,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聯軍超過了二百萬,隋軍隨駕兵馬少說也有十余萬,天下十三傑中的前六位更是悉數登場,一猛羅士信和一傑羅松亦參與其中。

事情起因是楊廣南下揚州賞瓊花,為此不惜勞民傷財的修建運河,使得本就風雨飄搖的大隋江山更加岌岌可危。為了誅除昏君,眾反王各率人馬在四平山將龍駕堵截。隨軍護駕的天保將軍宇文成都大戰聯軍上將雄闊海、伍天錫、伍雲召,鬥了一日將三將擊敗,沒想到在追擊時遇上了剛剛押糧到戰場的裴元慶。

裴元慶在十三傑中排名第三,僅次於宇文成都,用單老常說的話,倆人的本事可能就差那麽一頭發絲,但是論名氣宇文成都比裴元慶那可大得太多了,裴元慶對此一直憤憤不平,想找機會和號稱當世無敵的天保將軍過過招,正好這次在這碰上了。但是我們要知道,宇文成都已經和海雲錫三將鬥了一日,可以說是精疲力盡,他和裴元慶本來能耐就差不多,這種狀態下哪裏還是對手,結果鳳翅鎦金镋和梅花亮銀錘一碰,成都就吃不消了,只感覺氣血翻湧,胸口憋悶,嘴裏發甜,一張嘴「哇」的一口血噴出,強打精神敗陣而走,回到自家陣營就落馬昏迷。

楊廣包括隨行文武誰也沒想到天保將軍會敗,宇文化及更是抱著兒子嚎啕大哭,靠山王楊林當即收兵。楊廣和文武百官一合計,天保將軍不能再戰了,最強的就剩下靠山王,但是別說聯軍中的裴元慶,就是伍雲召他們哥仨隨便一個人緩過勁來楊林都不是對手,於是有人提議宣召李元霸前來救駕。楊廣一想對啊,怎麽把這「活雷公」給忘了,別看李元霸說話磕磕巴巴,為人呆呆傻傻,但本事可不是說著玩的,晉陽宮一戰三十多個回合就打得宇文成都遮攔不住,他要是來了何懼叛軍不平?於是當即下旨命人火速趕往太原,召李元霸救駕。

李元霸奉旨救駕

聖旨到了太原,李淵不敢耽擱,當即讓小兒子李元霸點軍出征。這裏需要交代一句,由於李淵的女婿柴紹是賈柳樓四十六友之一,加之瓦崗大帥秦叔寶對李淵一家有救命之恩,故而在接到聖旨後,李淵除了派李元霸出征救駕,還命柴紹同行,其中深意不言而喻。柴紹又是個長著玲瓏心的,哪裏不明白嶽父的心思?何況他和瓦崗多數將領本就是結義兄弟,故而在大軍快要抵達四平山時故意讓李元霸稍微放慢些速度,自己先一步趕去和徐茂公、秦瓊等暗中會了面。

當時關於李元霸驍勇無敵的說法已經傳開了,徐茂公和秦瓊本就對李元霸此次前來憂心忡忡,此時聽柴紹把當時李元霸和宇文成都比武的過程一說,再聽說元霸如何如何天生神力後,那是深信不疑,幾個人一合計,李元霸來了,這聯軍誅除昏君恐怕是做不到了,那麽能保全瓦崗的有生力量就是重中之重,於是商議出一套方案,就是但凡隸屬瓦崗的將領,每個人都在頭盔上插一根小黃旗,這樣一來李元霸再傻也曉得是自己人,也就不會攻擊。

有朋友說為何不讓其他反王的將領都插黃旗,首先李淵此時尚未造反,兒子奉旨救駕把敵人全放了實在說不過去;其次,現在大隋尚存,所以眾反王同仇敵愾,若有一天大隋亡了,那就都是敵人,瓦崗沒必要做聖女,甚至巴不得消耗一下此時盟友們的軍事實力。

事情敲定後,柴紹又趕回去與李元霸匯合,並將當初秦叔寶如何如何救李家以及自己和徐茂公商議的方案告訴了妻弟,李元霸雖然腦子不靈光但也能分出好賴,而且臨行前祖母也和他大致說過秦瓊在自己還沒出生時是如何救下父母等家人性命的。李元霸本來就沒什麽忠君愛國之心,對面又有恩公,所以自然是姐夫怎麽說,自己就怎麽做。

不肯佩戴黃旗的裴元慶和單雄信

柴紹這邊安排好了,秦瓊和徐茂公也趕緊趕回去,召集眾將開會,大家聽說這李元霸真比宇文成都強那麽多,可謂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等徐茂公笑著把商議的方案公布,眾人懸著的心才放下,一邊大贊軍師、元帥有辦法,一邊又誇柴紹不愧和大家一個頭磕到地上,果然夠意思,也有人說唐國公李淵知恩圖報,是個好人……總之說什麽的都有,場面氣氛相當不錯。

但是等黃旗制作完給大家發放的時候事情出了岔頭,有兩個人死活不肯插,一個是裴元慶,另一個是單雄信,任憑大家怎麽勸都不管用,到最後甚至眼睛一瞪,大有誰勸和誰翻臉的意思。那麽為何這二位不肯按照計劃行事呢?原因還不太一樣。

先說裴元慶,別看年紀小,但一身的本事,兩柄梅花亮銀錘打遍天下沒有對手,特別是不久前還把宇文成都打得抱鞍吐血。在他看來,什麽李元霸不李元霸,你能擊敗宇文成都,小爺也能,仗還沒打就認慫,這像話嗎?何況自己怎麽就那麽不信這李元霸能強到徐茂公他們說的那樣?

站在上帝視角,我們可能覺得裴元慶有些年輕氣盛,但是進入到內容看,裴元慶本就是氣死小辣椒、不讓獨頭蒜的紅臉漢子,又一身的本事,讓他不打就認輸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一來是脾氣秉性,二來也確實是因為不含糊,所以裴元慶說什麽也不肯插黃旗,眾人一看也不敢太過逼迫,只得聽之任之。

而單雄信是另一種情況,雖然他曾經也覺得自己的本事不小,但隨著瓦崗的建立,與官軍幾次戰鬥後,單通開始擺正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這兩下子比起真正的高手多少有點不夠看,別說裴元慶、羅成這樣的人物,就是秦叔寶想贏自己也費不了多大勁,所以他並不認為自己能在李元霸手下有任何獲勝的可能。

既然本事不濟,為何還如此執著?首先,單雄信曾經是七省綠林總瓢把子,而瓦崗眾將多出自於綠林,可以說以前都是跟著單通混飯吃的,你讓他在眾人面前放下自尊和驕傲還不如直接拉出去砍了;其次,李家和自己有殺兄之仇,當初就是李淵誤將單雄忠的隊伍當作追兵,將之一箭射死的,所以單雄信對李家人滿滿都是恨意,若非柴紹情商夠高,再加上秦瓊的面子,單雄信當初都不能和他結拜,所以單雄信同樣死活不敢插旗。

大戰尾聲

很快到了雙方交戰的日子,兩軍陣前,李元霸按照柴紹的吩咐,和秦叔寶玩起了「套活」,看似打得挺激烈,實際純屬鬧著玩,讓插著黃旗的瓦崗諸將率領士卒先後突圍而走。

這仗讓李元霸打得非常憋悶,一股火發不出來,突然一個沒插黃旗的青臉大漢沖了過來,這家夥頭發、胡子全是紅的,拿著金釘棗陽槊張牙舞爪,可把李元霸樂壞了,掄起大錘就是一下。他可是過癮了,單雄信哪受得了,當即兵器就脫了手,虎口鮮血直流,把眼一閉,心想完了,交代了,沒想到過了半天也沒見錘落下,睜眼一看沖出來了,回頭望去李元霸正堵著下一個呢。心下疑惑,這是怎麽回事?

原來,李元霸第一錘打飛了單雄信的金釘棗陽槊後,另一錘都舉起來了,結果因為單雄信被打得伏在馬背上直不起來,把馬尾巴露了出來,而馬尾巴上拴著明晃晃一根小黃旗,李元霸也是個認死理的,心中還想,壞了,把恩公的朋友給打了,趕緊裝不知道給放走。就這樣,單雄信逃過了一劫。

但是到了裴元慶和李元霸碰面時,就沒這麽多節目了,裴三公子就是奔著和李元霸一戰的心思來的,當即就點名叫戰,李元霸見裴元慶的錘也不小,心下大喜,兩人錘碰錘,就戰在一處。很快,裴元慶就發現,李元霸的本事確實在自己之上,特別是力量,比自己要大得多,若是以力鬥力,自己必敗無疑!想要取勝,就必須采取遊鬥的方式,以技藝博取一線生機。

就這樣,二人你來我往打了三十余合,裴元慶實在避不開了。怎麽說呢,他盡量想著不讓自己的銀錘碰到李元霸的金錘,但是李元霸不光力量大,技藝同樣不俗,到最後裴元慶躲不開了,只能硬碰硬,結果連著三錘,只感覺渾身的骨頭像散架了一般,再無鬥下去的氣力,於是趁著二馬措鐙的機會,順著路就跑下去了。

李元霸好不容易遇上個不錯的對手就這麽跑了,氣不打一處來,於是其他反王聯軍的人馬倒了黴,被他這通殺,那真是屍積如山、血流成河,余者四散奔逃,只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而四明山之戰也在李元霸的神威下以聯軍失利而告終。

以上內容以單田芳老師評書【隋唐演義】(又名【瓦崗英雄】)為依托,與歷史無關,與其他隋唐類文學作品亦存在差別,切勿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