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山東人近一半,長津湖犧牲的大部份是山東人

2024-07-24歷史

最近在看【跨過鴨綠江】,其中註意到了第九兵團的長津湖戰役。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山東籍戰士可能在韓戰中犧牲最多,查閱資料後發現四川第一,山東第二,不過這些具體的數碼還沒有定下來,誌願軍的遺體在不斷的發現中,所以這一數碼還在不斷的變多。

但是我認為其中第二次戰役犧牲最多的卻應該是山東子弟兵……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指的是1950年11月7日到12月24,誌願軍在北韓北部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展開的第二次反擊戰。

第一次戰役之時,由於誌願軍打的是突襲戰,利用的是聯合軍對誌願軍的訊息不對稱,發動的突襲,但是對於聯合國軍的傷害並不大,造成的損失也不大,所以以麥克阿瑟為首的美軍依舊狂傲,對誌願軍的輕視之心也沒有收斂,反而叫囂著發動了「聖誕節」攻勢。

1950年11月6日,「聯合國軍」向清川江以北發起了試探性的進攻,美國空軍更是對鴨綠江以南地區進行了轟炸,並且狂傲的炸斷了鴨綠江大橋。

誌願軍司令部根據美軍的進攻態勢,決定在東西線均采用誘敵深入的方針,先殲滅一路,再擴大戰果的戰略方針。

戰役分為東西兩線,西線主要在清川江南北地區,參戰部隊主要有參加第一次作戰的38軍、39軍、40軍、42軍、50軍和66軍這6個軍,東線主要在長津湖及其以南地區,參戰的部隊由剛剛入朝的第九兵團3個軍擔任。

我之所以認為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可能是山東籍戰士犧牲最多的一次戰役,是從參加部隊的這9個軍的組成來看的……

萬歲軍-38軍

抗戰勝利後,中央調整了方針,為了爭奪東北,根據中央的命令,山東軍區濱海支隊組成東北挺進縱隊,由司令員萬毅率領,跨海進入東北地區。

38軍下轄的114師是由萬毅率領的濱海支隊改編而來,而濱海支隊又是由東北起義部隊111師改編而來,45年8月編入挺進縱隊第1縱隊,後來改編為第一縱隊第三師,後改編為38軍114師,114師應該大部份都是東北人,很少是後來補充的山東籍戰士。

38軍下轄的 112師是從山東軍區第一師改編而來 。1945年濱海一分區機關和濱海6團、13團、獨立3團合編為山東軍區第1師,9月1日調往東北,後改編為38軍112師,112師常年征戰在山東戰場,是在山東戰場發展起來的部隊,所以 112師大部份都是山東人 。【誰是最可愛的人】描寫飛虎山阻擊戰就是由山東人範天恩帶領的335團。

38軍下轄的 113師是從山東軍區第二師改編而來 。1945年濱海軍區第2分區機關和濱海第4團、23團、獨立1團合編為山東軍區第2師。進入東北之後最後改編為38軍113師。聞名於外的三所裏戰役就是113師打的。

38軍下轄的3個師,都是在山東發展起來的, 有2個師以山東籍為主 ,所以山東籍戰士多。

39軍

39軍的前身是新四軍第3師,1940年由115師344旅擴編的第2縱隊機關、新2旅及687團與蘇魯豫支隊等部隊合編為八路軍第5縱隊,1941年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進入東北之後改成東北民主聯軍第3師,後改編為第2縱隊,1948年11月改為39軍。下轄115師、116師和117師。

39軍下轄的115師是由344旅獨立團、特務團、黃河支隊等部隊組建的 冀魯豫支隊 改編而來,1940年改編為第2縱隊新編第2旅,1940年7月編入了八路軍第5縱隊為第2支隊,1941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第8旅。1948年改稱為39軍115師。

115師的343團和344團都是其他部隊改編而來,345團則是由 魯豫遊擊第2支隊 改編而來,1939年改編為冀魯豫支隊第3大隊,1940年編入第2縱隊新編2旅為第6團,此後一直隨著部隊改編最後改編為115師345團。

39軍下轄的116師是由115師344旅改編而來,1940年旅部機關和直屬大隊擴編為八路軍第2縱隊機關,1941年改編為新四軍第4師10旅,1942年又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10旅,1948年改編為39軍116師。

116師的346團是由 蘇魯豫支隊特務營、蘇魯豫邊區黨委警衛營 湖西大隊 合編的 蘇魯豫支隊 湖西大隊之一部改編而來,347團是由紅26軍改編而來,348團則是由淮海1支隊各團和軍分區警衛營抽調一個建制連和泅休、灌雲、漣水、宿遷警衛團各抽調一部組建的新1團改編未來。

39下轄的117師則是由新四軍第3師以淮海分區第2、3支隊組建的獨立旅改編而來。117師主力部隊全部以江蘇籍士兵為主。

39軍有兩個團是在山東發展起來的 ,山東籍士有兵但不是占多數的。

旋風軍-40軍

40軍下轄118師、119師和120師。

40軍下轄的 118師是由山東縱隊第1旅改編而來 。1942年山東縱隊第1旅改編為115師教導1旅,1945年組建山東軍區第3師,1946年1月改編為遼東第3縱隊7旅,後又改稱東北野戰軍3縱7師,最後改編為40軍118師。

118師的 352團和353團都是從山東地方遊擊隊組建而成 ,354團則是本溪煤礦的工人糾察隊組建而來。

40軍下轄的119師則是由八路軍第4縱隊蘇陳支隊改編而來。39年12月擴編為冀熱察挺進軍第12團,1940年改為晉察冀軍區冀東分區第12團,1945年擴編為冀熱遼16軍分區第21旅,1946年出關之後改編為遼東第3縱隊第8旅,1948年改稱為東北野戰軍3縱隊第8師,11月改稱為40軍119師。

119師的 355團是由魯中軍區特務營、邊聯獨立營、蒙陰獨立營加上山東軍區第3師的第9團在1945年8月組建而成 。356團是八路軍第4縱隊蘇陳支隊組建而成的。357團則是撫順煤礦的工人糾察隊組建而來。

40軍下轄的 120師則是由山東軍區警3旅以及冀熱遼第16軍分區23旅合編而成遼東第3縱隊第9旅, 1948年11月改稱40軍第120師。

120師的 358團則是由魯中軍區第3分區的特務營、獨立大隊、費北獨立營合編的山東軍區警備第3旅第8團加上調往東北的警2旅第6團合編為新的警3旅8團改稱而來 ,359團則是由冀熱遼第16軍分區23旅的4個連加上 山東軍區警3旅第6團第2營 組建而成, 360團則是由魯中軍區第2分區特務營、沂中獨立營、沂中縣各區中隊合編的山東軍區警備第2旅第6團加上被調往東北的警3旅第8團合編而成

40軍的3個師, 118師是由山東發展而來,119師有1個團,120師有2個團 都是在山東組建和擴大發展起來的,所以說 40軍大部份都是山東人

越打越勇的42軍

42軍是由遼東軍區的3個獨立師改編而來的。既124師、125師、126師。

42軍下轄的124師是由遼南軍區獨立1師改編而來。

124師的370團則是由莊河保安團改編而來,1946年5月與遼南軍區警衛營合編為遼南軍區獨立第1師第1團,1948年11月改稱42軍124師370團。371團則是由安東軍區保安第1團改編而來,372團則是由台安保安團改編而來。

125師則是由通化支隊改編而來,1946年改稱楊靖宇支隊,8月組建遼寧軍區獨立2師,1948年編入東野5縱為14師,1948年11月改稱為42軍125師。

125師的 373團則是由膠東招遠獨立營組建的通化支隊1團改編而來 ,374團則是由晉冀魯豫劉鄧部隊的太行軍區抽調的幹部組成的架子團改編而來。375團則是由獨立2師6團組建而來。

42軍下轄的126師則是由安東軍區第3軍分區組建而來,1947年改編為遼東軍區獨立3師。

126師下轄的 376團 是由1945年8月 膠東軍區西海軍分區組建的獨立2團改編而來 ,1945年9月編入山東軍區6師第18團,同年10月組建安東軍區第3軍分區基幹1團,後來又編入遼東軍區獨立3師為第7團。1948年改稱42軍126師376團。377團則是由安東軍區第3軍分區的基幹2團組建而來。378團則是由安東軍區第1軍分區基幹團組建而來。

42軍有2個團是在山東 發展起來的部隊。

50軍是由國民黨60軍改編而來,是雲南兵,是否有山東籍戰士也不清楚,就暫不考慮。

66軍則是由1947年成立的北嶽軍區第1縱隊改編而來,1948年改稱華北軍區第1縱隊,7月編入華北軍區第3兵團,1949年改稱66軍,下轄196師、197師、198師。66軍主要是以晉察冀軍區的各個部組建而來。山東人會有但是都不會很多,主要以華北地區為主。

13兵團的各軍種人數如下:

38軍44500多人、39軍52000多人、40軍48300多人、42軍53000多人、第66軍41000多人,第50軍36000多人。

在西線的4個軍中, 在山東有關的就由一個軍加上兩個師再加上四個團的山東兵。 西線如此,那麽東線呢?

第九兵團的20軍

在東線作戰的20軍是由新四軍蘇浙軍區的第2和第4縱隊加上蘇中軍區教導旅改編而成的新四軍第1縱隊,1945年編入津浦路前線野戰軍為第1縱隊,1946年改稱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

20軍下轄的58師是由新四軍第6團和江南抗日義勇軍第3路合編而成的江南抗日義勇軍組建而來,同年10月加上新四軍挺近縱隊合編為挺近縱隊,1945年改編為為新四軍第1縱隊為1旅。

58師下轄的172團是由江南抗日義勇軍第2路改編而來。173團是蘇中軍區特務第2團改編而來。 174團則是由膠東地方獨立團改編而來的華東野戰軍1縱隊1師3團

20軍下轄的59師則是由老6團留下的傷病員和江南地方武裝組建的江南抗日義勇軍東路司令部改編而來。1941年改編為新四軍第3縱隊,1945年6月改編為蘇中軍區教導第2旅,11月編入新四軍1縱隊為2旅,1949年改稱20軍59師。

59師下轄的175團是由江南抗日救國軍東路指揮部第1、第5支隊合編的江南抗日救國軍第1縱隊改編而來。 176團則是由膠東地方獨立團改編 的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2師5團改編而來。177團則是由以新四軍第1師18旅52團的兩個連隊為基礎合編的江都獨立團改編而來。

20軍下轄的60師則是由第3戰區淞滬遊擊隊三北遊擊司令部組建而來,1945年改編為新四軍蘇浙軍區第2縱隊,後隨著縱隊1949年改編為20軍60師。

60師178團是由蘇浙軍區第2縱隊第5支隊和淞滬遊擊隊合編的新四軍第一縱隊3旅7團改編而來。179團是由蘇浙軍區第2縱隊第3支隊與金(華)蕭(山)支隊合編的新四軍第1縱隊3旅8團改編而來。 180團則是由膠東地方獨立團改編而成

20軍有3個團合計1個師的部隊是在山東 發展建立起來的。是一只新四軍老部隊,作戰豐富,戰鬥力極其強。

26軍

26軍則是由山東軍區所屬的魯中軍區部份部隊發展改編而來 。下轄76、77、78三個師。

26軍下轄的 76師是由山東縱隊第4旅改編而來 。1942年改為魯中軍區第1軍分區,1945年組建山東軍區第4師,1947年編入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為22師,1949年改稱26軍第76師。

76師的 226團 是由 115師津浦支隊改編 而來,1939年和 山東縱隊第2支隊 合編為山東縱隊第2支隊,1940年改編為山東縱隊第2旅4團。1942年編入115師教導1旅第4團,此後隨部隊改編為76師226團。 227團則是由山東縱隊第4旅第10團 改編而來,1945年編入山東軍區第4師為11團,此後隨部隊改編到76師227團。 228團則是由山東縱隊第4旅第12團 改編而來。

77師則 是由魯中軍區警備第2、3旅為基礎組建的魯中軍區第9師改編而來

77師的 229團是由山東縱隊第4旅11團改編而來 230團 則是由 山東軍區魯中警備第2旅第5團 改編而來。 231團 則是由 山東軍區特務團改編 而來。

26軍下轄的7 8師則是 由魯中軍區警備第1、4旅合編的魯中警備旅改編而來 1947年改編為豫皖蘇軍區第5軍分區,1949年成為了26軍78師。

26軍所屬的 232團是由魯中軍區第3分區的第9團改編而來 233團則是由魯中警備旅第10團改編而來。234團則是由魯中警備旅第1團改編而來。

26軍全是魯中軍區拉出來的第二支野戰部隊,組建不久就參加了一系列大的戰役,像是萊蕪戰役和孟良崮戰役,這只山東人拉出的部隊征戰半個中國立下赫赫戰功。

27軍

27軍 是以由膠東區黨委軍事部改建成的 山東縱隊第3軍區改編而來 ,1940年改稱山東縱隊第5支隊,1942年改編為膠東軍區,1947年以膠東軍區為基礎組建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1949年改稱27軍,下轄79、80、81師。

27軍下轄的 79師是以山東軍區第5師留在山東的部隊重新組建而成 ,膠東部隊的九個主力營有四個在79師。

79師下轄的 235團是以昆崳山紅軍遊擊隊為骨幹組建而來 (我家就在昆崳山下),1938年改編為山東人民抗日遊擊第5支隊第61團第1營,1943年改編為膠東軍區第13團。 236團則是以第13團特務連和新第15團特務連、師特務營第3連加上西海獨立2團4連、南掖獨立營6連、平北獨立營一部再加上北海軍分區特務團2營合編而成 237團 則是由13、14、16團抽調部隊組成,1946年改稱 膠東軍區警備5旅15團 ,1949年成為79師237團。

27軍下轄的 80師則是由山東縱隊第3軍區東海指揮部改編而來 ,1945年以膠東軍區東海軍分區機關和部隊組建膠東軍區警備第4旅,1946年改編為膠東軍區第6師,1949年改稱27軍80師。

80師所屬的 238團則是以東海軍分區的部份基幹武裝組建的獨立2團組建而來。239團則是以東海軍分區的部份基幹武裝組建的獨立4團。240團則是以東海軍分區部份基幹武裝組建的獨立團。

27軍下轄的 81師則是由膠東軍區警備第3旅組建而成。

81師所屬的 241團是 由掖縣三區海防大隊、黃縣縣大隊、掖縣獨立營組建的八路軍 山東縱隊第5支隊第14團 組建而來,1943年改編膠東軍區南海軍分區獨立團。 242團則是以膠東軍區北海軍分區老獨立1團組建而來 243團則是 由膠東軍區東海軍分區部份基幹武裝組建的 膠東軍區東海軍分區獨立第5團組建而來

其中241團和242團都是師主力團。243團則是第5個東海獨立團。

27軍是膠東軍區拉出的又一支主力部隊,擁有這膠東主力支隊5個,參加一系列大的戰役,第一個登上濟南墻頭,第一個踏上江南的土地,是三野的主力軍。

在東線作戰的 3個軍中有兩個軍是完全在山東 組建壯大而來的,20軍還有3個團是在山東組建發展起來的。

第九兵團個各軍種參戰人數如下:

20軍50500多人、26軍48000多人、27軍50500多人。

在整個第二次戰役參戰的9個軍中,主要由 山東籍士兵 組成的軍就有 26軍、27軍和40軍 。此外還有 38軍的兩個師,39軍的兩個團,42軍的兩個團,20軍的兩個團 ,這些都主要是以山東籍士兵為主。

其中6個團合計兩個師,也就是大約3個軍4個師,山東籍的士兵占據了整個第二次戰役將近一半的人數。

此外最主要的東線戰場幾乎都是山東人,而東線戰場的傷亡也是最大的,

第一次較量 】一書的記載,9兵團減員4萬余人,其中凍傷減員3萬多人,凍死4千余人。中央黨史出版社的【 開國第一戰 】在第295頁的記載精確到了「 第9兵團戰鬥傷亡19202人,凍傷減員28954人,凍死1000余人,凍傷後救治無效致亡者3000余人,減員總數48156人。

在這兩份資料中第九兵團的減員都是超過了4萬人。

在第二次戰役的東線戰場,第九兵團傷亡如此巨大,我們不論西線戰場的誌願軍傷亡多大,單論東線戰場犧牲的戰士中,山東籍就可以稱之為犧牲最多。

作為一個山東人,為我們山東人為這個國家的付出感到自豪,同時更加無限懷念革命先輩。

謹以此文紀念那些為了中國革命事業犧牲的革命先烈們!

資料統計不容易,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