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遼沈戰役前,184師叛逃,林彪嚴令:不接受起義和投誠,全部消滅

2024-07-17歷史

1948年「遼沈戰役」前夕,我東北民主聯軍的一支部隊突然臨陣「叛逃」。林總得知訊息後勃然大怒,立即下達命令:將其全部消滅,不接受任何起義或投誠。

這支軍隊正是不久前剛剛投誠的國民黨軍第184師!

提起第184師,不得不說它是一支經歷豐富、屢經戰火考驗的部隊。

該師起初是雲南的地方部隊,曾參與護法戰爭、滇桂戰爭等。在滇軍中,該師以其強大的戰鬥力著稱。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滇軍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下轄一八二、一八三、一八四三個師。由盧漢擔任軍長,張沖則統領第184師。

該師加入第六十軍的戰鬥序列不久,便被派往各大抗日戰場,參與了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南昌會戰等一系列戰役和戰鬥,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第六十軍在盧漢的率領下,前往越南接受日軍投降,並繳獲了日軍的武器裝備,進一步壯大了自己的實力。

經過抗日戰爭的洗禮,第六十軍的作戰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尤其是繳獲了日軍的武器裝備後,整體軍事實力更加不可小覷。甚至連林彪率領的東北野戰軍都曾給予高度評價:

「該部隊接受過嚴格的訓練,士兵們對戰術動作掌握得非常熟練,尤其擅長陣地戰和山地戰……」

總之,第六十軍在整個國民黨軍隊中,其戰鬥力可以說是相當強悍的,絲毫不遜色於中央軍。

抗日戰爭勝利後,滇軍再次進行整編。潘朔端所率領的暫編第二十三師被拆分,其成員分別加入了各個師的戰鬥序列。隨後,潘朔端奉命調任至第六十軍第184師擔任師長職務。

1946年4月,蔣介石將第六十軍從越南調往遼寧葫蘆島,企圖與其他部隊會合後,共同奪取東北地區。

第六十軍被視為老蔣眼中不受歡迎的「雜牌」部隊,始終不受重視。因此,剛一踏入東北地界,第六十軍便被徹底瓦解。

其中,第182師的545團與52師共同進攻本溪,而該師的主要力量則由新一軍指揮,執行鐵嶺、開原至昌圖的交通警戒任務。

新六軍負責鞍山、海城、大石橋和營口等地的防務,由第184師指揮。

顯然,老蔣的真實意圖顯而易見,他只是想讓這些「雜牌軍」成為他嫡系部隊的犧牲品罷了。

1948年5月下旬,時任東北民主聯軍遼東(南滿)軍區第四縱隊副司令員的韓先楚,率軍展開了一場攻勢,旨在攻打遼南的敵人。這場攻勢標誌著著名的鞍海戰役正式拉開帷幕。

此時,敵方第184師的兵力已分散,成為了我軍優先打擊的目標。

為了阻止第184師向北撤退,韓先楚決定切斷其退路,率先攻擊並消滅駐守在鞍山的184師551團。

戰鬥於5月23日晚開始,至25日黃昏結束,敵方551團在我軍的猛烈攻勢下被徹底殲滅。

在消滅敵人一個團後,韓先楚立刻指揮部隊對海城的184師師部和552團發動攻勢。

我軍所向披靡,主攻部隊很快就抵達海城城墻下,同時成功突破了海城東門。只需再加把勁,不久即可攻克海城,全殲敵師部及551團。

在這種情況下面,潘朔端師長經過深思熟慮,立即率領師直屬部隊和552團,共計2700多名將士向我軍投降。

然而,駐守在大石橋地區的184師550團卻拒絕投降,結果不出所料地被我軍徹底消滅。

6月3日,整個「鞍海戰役」以我軍的勝利、敵人的慘敗而告終。

接著,184師的起義部隊被重新組織成了「東北民主同盟軍第一軍」,旗下包括新一師和一八四師兩個師共四個團,潘朔端擔任軍長一職。

坦率地說,184師的起義對整個戰爭局勢來說是有利的。

它不僅增強了我軍的聲威,還擴充套件了中國共產黨、我軍的政治影響力,同時嚴重挫傷了敵方的士氣。

因此,毛主席、朱老總等中央領導層對184師的起義極為關註,甚至派人前往海城對起義官兵表示歡迎和慰問。

除此之外,朱老總、林彪、陳毅、劉伯承、賀龍、高樹勛、羅炳輝等還特意給潘朔端寄去了祝賀信,表達了對他「深明大義、反對內戰」的敬佩之情。

然而,184師剛剛投誠不久,意外便接踵而至!

該部隊中有一位名為楊朝倫的團長,此人傲慢跋扈、肆意妄為,多次與駐紮的政有沖突。

事實上,楊朝倫原本是550團的團長。在鞍海戰役中,550團被完全殲滅,他成為了我軍的俘虜。

作為一個俘虜,他自然無法享受投誠官兵的待遇,這讓他內心極度失衡。

事實上,在潘朔端決定投誠之前,他曾通知過楊朝倫。與此同時,楊朝倫也接到了杜聿明的「固守待援」命令。在幾經斟酌之後,楊朝倫毅然決定遵循後一條命令。

在他看來,只要自己堅守陣地直至援兵到達,就必定能得到「杜長官」的獎賞,升官發財也就輕而易舉了。

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我軍的攻勢竟然如此猛烈,援兵還未到達,他的550團就已經全軍覆沒了。

楊朝倫在我軍中投降後,由於待遇稍有差異(但實際上差別並不大),並且當時國民黨軍隊正在對我軍施壓,形勢嚴峻。他感到跟隨中共完全沒有前景,因此在暗地裏與國民黨軍隊取得了聯系,企圖尋找機會叛逃回去。

最終,機會來了!

楊朝倫在1946年底的一天,秘密地帶領著一批老部下,前往國民黨軍駐地。

在途中,有些官兵察覺到情況不對,立即與楊朝倫分道揚鑣,返回了解放區,但仍有多達700人選擇隨楊朝倫前進。

楊朝倫來到國民黨軍陣營後,受到杜聿明的高度重視,並宣布重新組建第184師,任命他為副師長。

楊朝倫因受此厚遇,決心效忠國民黨。之後,他便率領軍隊頻頻侵襲我解放區,肆意進行燒殺搶掠,無所不作的惡行接連不斷,所到之處都引發了民眾的強烈憤懣。

作為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的林彪,對國民黨軍184師的行為感到無比憤怒,他立刻下令要求麾下各部隊,一旦遇到該部,必須將其徹底消滅,不得接受任何投降或起義。

後來,當我軍攻打梅河口時,楊朝倫領導的184師頑強抵抗了五天五夜。然而,林帥早已下令不允許接受投降或起義,因此無論184師最終的抵抗多麽頑強,他們最終仍不免被全殲的命運。

也許是因為他命不該絕,在我軍攻入梅河口時,楊朝倫奇跡般地逃脫了。

接下來,杜聿明繼續為楊朝倫補充兵員,使其重新組建第184師。

通常情況下,按照慣例,「雜牌軍」一旦戰敗便不具備重新組建的資格。然而,也許是因為杜聿明對滇軍出色的防守能力感興趣,所以在184師被我軍擊敗後,他下令重新組建該師。

於是,楊朝倫得以再度得意猖狂。

「遼沈戰役」結束後,包括第184師在內的國民黨殘余部隊撤至關內,試圖協助傅作義保住華北。

平津戰役於1948年11月底爆發,東北野戰軍再次與184師相遇。然而,這次184師沒有那麽幸運了,不久即被我軍全殲,楊朝倫又一次成為我軍的俘虜。

林彪將軍對這樣一個狡猾多變的小人恨之入骨,希望當場將其槍決。然而,鑒於他認錯態度誠懇,並且主動請求前往雲南勸說盧漢起義,林彪最終決定手下留情。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楊朝倫重獲新生後依然沒有悔改,反而再次背棄初心,在雲南境內組建了一支隊伍,與我人民解放軍相對抗。

盧漢於1949年12月9日審時度勢,率領部隊起義,從而實作了雲南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