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八路軍誤判敵情,把日軍精銳當偽軍打,最終「貴族之花」全部雕零

2024-05-09歷史

1940年,在一場抗日的戰爭中,八路軍由於對日軍的判斷出現偏差,竟然將日軍的精銳騎兵認為是蒙古偽軍。

但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軍竟然將這支精銳部隊徹底消滅。

為什麽會出現誤判呢?這場戰爭的戰況又如何?又是誰帶領我軍英勇作戰應對敵軍的呢?

戰前準備,勘探敵情

九一八事變後,東三省逐步淪陷。但日軍的野心不僅僅限於此。他們想要蠶食中國、占領亞洲甚至是統治世界!

因此,日軍在侵占東北後,為了擴大在中國境內的軍事實力,便開始向關內運輸軍隊。

到了1937年,日本惡意挑動事端,最終爆發了七七事變。

從這時起,意味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已經開始發動。

我們中華民族是有骨氣的民族,因此我們的億萬萬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和決心,都十分地強烈。

但奈何長期以來的閉關鎖國和腐朽的政府統治,導致中日之間的軍事實力和武器方面相差甚遠。

我軍的反擊雖然十分地堅決,中國人民的禦敵也是前所未有的統一,但軍備實力終究是最現實的問題。

而日軍也像吸血蟲一般緊緊附著在華夏大地上,逐漸占領中國的一寸寸土地。

國家危難,任何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保護國家。

滿腔熱血的中國人民,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和指令,並且組建起了近二十個抗日根據地。

陜甘寧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山東根據地等等,像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但外界的風雨始終會存在,這是無法否認的。

在這些革命根據地中,任務最艱巨、禦敵壓力最巨大的,當屬位於河北省的冀東根據地。

在根據地建成沒多久,中央經過深思熟慮和考量,決定委派寶森同誌前往冀東軍區任職,

時任副司令員,而當時的包森才28歲。

此時不了解包森的人就要開始犯嘀咕了。這個包森怎麽年紀輕輕,就能到冀東根據地擔任副司令員呢?這個包森是何許人也?

這個包森原名是趙寶森,是陜西省人。

他家裏世世代代是窮苦農民出身,因此他也深知,在日軍侵略和國民政府黑暗統治下,底層人民的不易和辛苦。

學生時代的他,便積極參與學生運動和愛國遊行運動,但卻被學校阻止最終開除。

但這些並沒有打擊包森的一顆愛國之心。

1932年,包森在老家蒲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人。

之後,包森更是積極地參與當地的抗日活動,甚至自己拉起了一支抗日隊伍。

包森和他帶領的隊伍可謂是戰功赫赫。

他們在冀東戰爭中,剿滅了二十幾個日軍的根據點,多次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在經過數年的磨礪和鍛煉,包森已經有了十分熟練的實戰經驗和作戰策略。

他最爐火純青的便是遊擊戰,這常常把日軍打得屁滾尿流。

黨中央也十分賞識包森這樣的英才。因此才會委派不到三十歲卻戰功赫赫的包森,前往冀東根據地擔任副司令員,建設革命根據地。

包森接到這個委任後並未有所推脫,而是自信地應許了組織的命令和信任。

他帶領著自己的隊伍前往了根據地,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帶領根據地的軍民,打好這場抗日保衛戰。

在包森一年多的努力來,根據地迅速發展。原本人數不多的隊伍也迅速擴充,短短六個月的時間就成長成一支有連隊規模的成熟的軍隊。

到了1940年的夏天,此時正值根據地的人數正在增加中,此時也有一支軍政幹部隊伍,前往包森的隊伍所在的根據地。

這支隊伍人數多達兩百人,且都是軍政界的重要人物,任何一個人行動,都對我軍的戰略方針和作戰局勢有影響。那麽這些人為什麽會到冀東根據地呢?

這支隊伍的重要性眾人都有目共睹,因此他們來到冀東根據地的原因有二:第一是為了視察和慰問冀東根據地的軍民們,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和戰略安排;

第二是為了借助包森麾下的第十二團的兵力,讓他們護送這支軍政幹部隊伍,前往冀東的總根據地。

了解了這批幹部軍官們的需求,包森自然是熱心招待,並且帶著他們參觀了冀東根據地。

見到根據地的軍民其樂融融,大家都感到十分欣慰。

包森也深知這批幹部們的重要性,因此在護送他們出發之前,包森派出兩名機敏的士兵喬裝打扮,到外界打探敵軍的情報。

這麽做的目的,是為了確保路上不會遭遇敵人突襲。

這兩名勘察的士兵,常年進行打探敵情和收集情報的任務。

因此他們對於這個任務並未有所畏懼。

二人簡單收拾完一些物品後,便從冀東根據地離開了。

二人一路上走走停停,不放過任何一處異樣。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謹慎,讓他們沒有錯過敵軍的動向和情報。

在前往薊縣的半道中,他們就發現了在前往盤山根據地的路上,有一夥日軍正在不緊不慢地行進中。

他們沈住氣,靜靜地躲在隱蔽處觀察著這些不速之客。在仔細觀察後,他們確定是日本軍隊。

這個緊要的情報讓二人心頭一驚。此時他們焦躁不安,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趕回冀東根據地,向包森匯報這個重要的事情。

終於他們找到了日軍停留休整的時機,二人飛也似地趕回了冀東根據地。

回到根據地後,二人大氣都喘不過來,便急急忙忙地找到包森,匯報這個重要的軍情。

包森聽完也是沈思了許久,但當他得知這夥人只有數十人時,包森卻也松了一口氣。

根據現有情報,距離根據地最近的日軍騎兵,還在幾百公裏之外的駐地。並且這支日軍隊伍稀稀拉拉地只有數十人,那麽是偽軍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準備作戰,方知來者不善

包森的隊伍戰鬥經驗豐富,實力不遜色於日軍部隊。因此,在包森看來,這一次戰役應該只是一場普通的伏擊戰。

既然敵在明我在暗,包森也是制定了一套詳細的作戰計劃。根據這支偽軍軍隊的行進路線,他們應該是會經過白草窪地區。

偽軍不一定熟知這一片的情況,但包森和他的隊伍常年在這一片駐守,他自然知道這一片地區地形陡峭,且有很多遮蔽的地方。

可謂是易守難攻,只要他們在這裏事先埋伏好,一定能打偽軍一個措手不及。

包森經過深思熟慮,決定讓兩個連隊的兵力,在白草窪的東南方向駐守。

而需要護送的軍政幹部隊伍則由連隊保護,守在北方。

他則帶著剩余的士兵們和偽軍正面作戰。

包森對於為何要這麽部署有著自己的考量。根據判斷這支軍隊是偽軍,那麽便不足為懼。

自己帶領著作戰經驗豐富的隊伍打正面戰,一方面可以讓偽軍放松警惕,以為沒有埋伏;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自己打先手,先行打亂偽軍的步調。

此外,自己這邊已經占據了有利地形,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這一仗可沒有打輸的道理。

後來我軍確實打贏了這一仗,但卻也損失慘重,但這是後話了。

這支敵軍隊伍確實慢悠悠地進入了盤山,此時包森和一眾士兵都屏氣凝神,只待敵軍自投羅網,但此時卻出現了不尋常的地方。

這支隊伍一到盤山山腳邊便突然停了下來,看著眼前安靜的山路,帶隊的軍官卻察覺到了異樣。

他十分地謹慎,甚至派出了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到白草窪地帶勘察。

事實證明,這個軍官的直覺是對的。他所派出的偵察兵很快就返回了山腳處,並且稟明發現了我軍的蹤跡。

此時包森也發現了不對勁之處。

他小心翼翼地舉起望遠鏡,慢慢地把視野轉向了這支隊伍,看到的一幕卻讓包森心頭一緊。

包森定睛一看,才發現這支隊伍根本不是什麽閑散無組織的偽軍,而是日本的精銳部隊:武島騎兵!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騎兵這種兵種逐漸結束了戰場。

畢竟冷兵器時代已經過去,到了二戰期間各類新式武器層出不窮。

但日軍的騎兵卻在侵華戰爭中時常出現,而包森遇到的這支武島騎兵,更是日本騎兵中數一數二的精銳部隊。

別看這支騎兵只有不到百人,但每個士兵都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

或許在大型戰場中騎兵隊伍的作用不夠突出,但在白草窪這片山地中,騎兵卻能輕易地翻山越嶺。

馬匹可比冷冰冰的機械更能適應山地地形。

武島騎兵的領隊叫做武島徐田。此人和包森一般,都有著非常豐富的作戰經驗。

他年紀輕輕便在九一八戰爭、熱河戰爭等立下戰功,讓我軍也是恨得牙癢癢。

武島徐田帶著手底下的騎兵,出現在大大小小的戰役中,可謂是增添了日軍的惡行。

武島騎兵在日軍中也是飽受追捧,甚至其余普通的日軍,見到這支騎兵都必須行禮致敬。

不畏強敵,英勇作戰

武島騎兵的長官,在得知勘察兵的情報後,立刻做出了應對措施。

他根據判斷,知道東南方的地勢對我方不利,所以即使重兵把守也是最為薄弱之處。

於是他一聲令下,要求騎兵隊伍先發制人,向東南方的我軍兩支連隊發起進攻。

武島騎兵到了山地地形可謂是如虎添翼,再加上他們的武器比我軍更加先進,因此東南方的守軍也是陷入了苦戰。

此時包森和一眾士兵得知敵軍真實身份後,並未退縮或者害怕。

包森很快就做出了新的應對措施,他必須調整作戰計劃,才能有擊退武島騎兵的勝算。

包森下令要求駐守在北側的軍政幹部隊伍悄悄地撤退,避免被戰火波及。

自己則帶著剩余的兵力加入戰場,緩解東南方守軍的壓力。

有了包森的隊伍的協助,此時的東南方守軍壓力有所緩解,但武島騎兵確實是兇狠異常,說是愈戰愈勇也不為過。

若是再拖下去,我軍必將失守白草窪!

包森迅速觀察場上局勢,這讓包森發現了突破點。此時我軍和武島騎兵還有一段距離,憑借我軍的火力根本無法重創武島騎兵。

武島騎兵的打法如此激進,正是因為武島騎兵後方有著重機槍掩護,這些密密麻麻的子彈無疑是武島騎兵最好的依仗。

而我軍想要擊敗武島騎兵,也只能想方設法先處理掉後方的重機槍。

這樣隱蔽的任務自然不能打草驚蛇。

因此包森帶了五個作戰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的好手,六個人悄悄撤離了戰場,沿著另一條山路向重機槍手的方向出發。

包森六人看準局勢,對著最容易擊斃的重機槍士兵開了槍。

電光火石之間,掩護武島騎兵作戰的火力便損失了大半。

包森這一步可謂是痛擊了武島騎兵,當他們察覺到掩護的火力急劇減少之時,縱使是惡名昭著的武島騎兵也是亂了陣腳。

此時我軍東南方的連隊,抓住了武島騎兵慌亂的時機,迅速反攻。

武島騎兵一下子少了近乎三分之一的兵力,這也扭轉了原本膠著甚至是劣勢的局勢。

武島騎兵接二連三減員,他們此時也隱約出現了退意,打法也不似先前那般兇猛和不怕死。

包森自然知道武島騎兵似有退意,這是殲滅他們的大好時機,可不能放過。

如若放任其卷土重來必定又是一場惡戰。

包森大喝一聲,帶領著士兵們持續進攻。

到了黃昏時刻,武島騎兵只剩下了十幾個人還在作無謂的抵抗。

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何況是惡名在外的武島騎兵呢?

這剩余的騎兵卻也知道此時無路可退,這反而激發了他們的鬥誌。

他們迅速調整了作戰策略,不再正面和我軍交火,而是就地在盤山區域,建造了臨時的戰壕和防禦工事。

這武島騎兵就像縮頭烏龜一般躲了進去,再也不願意出來。

我軍多次進攻也是無法擊殺這剩余的人馬,反而是在進攻中被武島騎兵抓住機會射殺了我軍的許多士兵。

此時包森也有些焦急。一旦等到次日天亮,武島騎兵的援兵也就到來了。

到時候不僅是白草窪失守,只怕我軍負責護送的軍政幹部隊伍,也是無法幸免於難。

在此情況下,包森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帶著部份士兵,拿著手榴彈,沖進了武島騎兵的臨時戰壕中,他打算用手榴彈炸毀這些防禦工事,大不了和他們同歸於盡。

幾個手榴彈下去,這些臨時防禦工事也是被悉數炸毀。

此時的武島騎兵知道抵禦無果,也是四處逃竄,但也是被我軍逐個殲滅。

到了天亮之時,曾經名揚日本的武島騎兵,也是慘敗在我軍手下。

驚現逃兵,包森手下留情

天微微亮之時,剩余的我軍士兵正在清掃戰場。

根據清點,在這一場戰爭中,被擊殺的武島騎兵有七十六人,而存活的僅有一人並且被我軍所俘虜。

包森沒有回應手下的匯報,只是輕輕點了點頭。打贏武島騎兵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我軍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看著屍橫遍野的戰場,想到這些死去的八路軍,昨天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包森嘆了口氣。

正當包森還在惋惜之時,地上一具武島騎兵「屍體「卻猛地站了起來,並且騎上了馬,飛也似的逃跑了。

眾人很快反應過來,此時已經有我軍戰士,想要騎上馬追擊這個存活的武島騎兵。包森卻揮了揮手,示意讓士兵們不需要去追了。

包森這麽做也是出於考量。雖然白草窪這一帶我軍十分熟悉,追殺這個逃走的武島騎兵並非難事,但難保是否有日本援軍接應武島騎兵殘部。

這個逃走的騎兵叫做冢越正男。他本以為自己會被我軍追殺,但後方一直沒有動靜,他也忍不住回頭察看情況。他這一回頭,卻也深深記住了包森這個人。

包森面無表情地看著他離去的方向,在眼神交匯時,包森並沒有多余的情緒,他就像百戰百勝的戰神一般。

冢越正男此刻也突然明白,武島騎兵敗於包森手下也不足為奇。

包森擊敗武島騎兵一事很快就傳了出去,我軍上下自然是士氣大漲,而日軍卻有所挫敗,畢竟曾經的神話武島騎兵也折損於包森手下。

所有人都深知戰爭的殘酷和無情。在1942年之時,包森在遵化一場戰役中不幸身亡。

當時的包森僅僅31歲。

當時逃走的冢越正男在戰爭結束後仍然存活著。但他一輩子都記得包森這個人。

到了1988年,垂垂老矣的冢越正男,從日本老家來到了中國的烈士陵墓前,對著包森的墳墓拜了幾拜。

此時,他不僅在緬懷曾經的對手包森,也在為日本犯下的罪行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