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如果沒有西安事變,紅軍的命運將會如何?徐向前:早已準備新長征

2023-12-08歷史

西安事變是改變中國歷史行程的重大事件,不僅結束了長達10年的內戰,而且促成了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事變發生前,紅軍面臨著極大的困難。紅軍歷經千辛萬苦長征來到陜北,兵員和物資都極度匱乏。

那一年,冬季提前一個月到來。紅軍缺衣少糧,光是一軍團就報告,缺2000多套棉衣,有1000多人因凍傷、凍病臥床不起。

陜北歷來是貧瘠之地,狹窄的根據地範圍內只有40萬人口,不僅無法補充兵力,就連糧食供應都難以滿足。

而另一邊,老蔣在解決「兩廣事變」後抽出30多個師,親自坐鎮西安,準備對紅軍進行「最後一戰」。

網絡上常常有人在假設,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西安事變,紅軍將會迎來何種命運?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回答這個假設。

張學良

西安事變前紅軍面臨的嚴重困難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與紅15軍團勝利會師,兩支部隊加起來將近15000余人。紅15軍團是程子華、徐海東指揮的紅25軍和劉誌丹領導的陜北紅軍合編而成。紅25軍從鄂豫皖根據地出發,沒有繞太多彎路,所以比中央紅軍早到1個多月,

長征途中,老蔣一刻也沒有放松過對紅軍的「圍剿」。在中央紅軍與紅15軍團會師之前,便調集15萬大軍「圍剿」陜北紅軍,任命張學良為「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統一指揮陜、甘、寧、青、晉5省軍隊。

這些部隊自然以東北軍為主。東北軍退入關內後,先是被派去鄂豫皖攻打紅軍,接著又被調往陜北。東北軍將士都想打回老家,卻被調到苦寒之地,士氣低落。

從裝備來講,東北軍應該算國內頂尖,而紅軍經過苦戰之後,實力大減。兩軍實力懸殊,但戰鬥結果卻讓張學良大跌眼鏡:

10月初,紅15軍團在勞山設伏,激戰5個多小時,全殲東北軍110師兩個團及師直屬隊,師長何立中因重傷身亡。

10月底,紅15軍團在榆林橋全殲東北軍107師一個團及一個營,並俘虜團長高福源。後來正是高福源成為紅軍與東北軍的牽線人。

11月底,紅軍采取誘敵深入的策略,在直羅鎮東南土寨包圍東北軍第109師,並將其全殲,師長牛元峰自殺。

東北軍三戰三敗,損兵折將,更加引起了將士們的不滿。張學良領略了紅軍的厲害之後終於意識到,再打下去別說回老家,就連陜北都出不了。對於東北軍的出路,他不得不重新思考。

年底,中央召開瓦窯堡會議,提出要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事實上,紅軍向來註意團結地方實力派人物,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開戰。

與東北軍交戰後,毛主席強調要優待東北軍俘虜,還致信東北軍57軍軍長董英斌,表示願意與之訂立條約,互不侵犯,一同打日本打老蔣。

被俘的619團團長高福源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與張學良和67軍軍長王以哲關系密切。紅軍為他治傷,還帶他到各處參觀,並向他解釋紅軍的抗日政策。

高福源很感動,接受了「停止內戰,統一抗日」的主張,並主動提出願意回去幫紅軍聯絡。高福源回去後與張學良談了整整一夜,張學良點頭答應與紅軍正式商談一下。

東北軍

張學良態度轉變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其一,三戰三敗,損兵折將,人心渙散,確實是打不過紅軍。張學良還遭到一些東北人士批評。

其二,東北軍底層士兵強烈要求打回老家去,張學良自己也背負國恨家仇,不願再打內戰。

其三,徐向前在回憶錄中提到重要一點:「從一定意義上說,他與紅軍聯合,目的就是為了進而同蘇聯聯合,把蘇聯作為抗日反蔣的後盾。」

張學良感覺到老蔣並不打算幫助他打回老家,而是想借助他的力量「圍剿」紅軍,這客觀上大大削弱了東北軍。

離開老家後,東北軍極為被動,想要抗拒老蔣必須要找個靠山。但由於「中東路事件」,張學良與蘇聯的關系弄得很僵,只能透過紅軍與蘇聯產生間接聯系。

張學良先後兩次在洛川與紅軍代表李克農會談,還親自駕駛飛機到膚施與周恩來會談,雙方達成了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條件。

在與張學良接觸的同時,紅軍也與楊虎城建立聯系,促成了與東北軍、西北軍「三位一體」的聯合。

期間,紅軍還東征山西,經過117天的戰鬥,吸收新兵8000余人,繳獲各種槍支4000余支,火炮20余門,籌款30余萬元。不僅壯大了隊伍,還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陜北根據地的困難。

長征大會師(劇照)

老蔣部署第六次「圍剿」

張學良與紅軍的接觸自然逃不過老蔣的眼睛,只是期間發生了「兩廣事變」,陳濟棠和李宗仁將兩廣部隊改稱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抗日救國軍」,打出「反蔣抗日」的旗號進軍湖南。

老蔣采取老辦法,用銀元收買了陳濟棠的空軍和粵軍第1軍軍長余漢謀,粵軍內部瓦解陳濟棠下台,桂系獨木難支,事變以失敗告終。

「兩廣事變」一平息,老蔣立即騰出手來對付紅軍,親自飛到西安向張學良和楊虎城講了繼續進行大規模「圍剿」的計劃。這一「圍剿」計劃也是對中央紅軍的第六次大「圍剿」,分為兩步:

第一步是組織「通渭會戰」。集結5個軍,分4路從會寧至固原一線由南向北對紅軍進攻,其中主力是胡宗南的第一軍。目的是在西蘭通道地區打擊紅軍,防止紅軍西渡黃河。

第二步是組織最後的「圍剿」。將用來解決「兩廣事變」的30個師北調,並在西安、蘭州擴建機場,增派100架飛機。采取步步為營、穩打穩紮的辦法,將紅軍壓縮在黃河以東、西蘭通道以北地區消滅。

老蔣親自到西安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觀察張學良和楊虎城的態度,如果他們不服從命令,則撤職查辦,隨後將東北軍和西北軍調離西北分化瓦解。

所以張學良的處境很尷尬。底層士兵不願打,真打也打不過紅軍,但不打又會被撤職查辦,對於他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說服老蔣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但是老蔣會聽他的嗎?

張學良將老蔣的「圍剿」計劃通報給紅軍,並希望紅軍盡快奪取寧夏,打通與蘇聯的聯系。他還派代表赴新疆與盛世才聯絡。

彭德懷指揮紅一方面軍在山城堡設伏,附近只有這裏有一眼清泉,大部隊運動離不開水,敵軍必然要來這裏取水。果然,孤軍深入的敵78師長進了圈套,激戰一夜被殲滅一個旅。

與此同時,紅二方面軍第28軍擊潰了向鹽池方向進攻的敵第1旅,胡宗南只能倉皇西撤,暫時停止了對陜甘寧蘇區的進攻。山城堡戰役也是紅軍長征最後一戰。

陜北

張學良和楊虎城都提出部隊不願打內戰,要求抗日,但遭到老蔣嚴厲訓斥。張學良無奈地表示,部隊已經群情激憤,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讓老蔣親自出面去解釋政策。

老蔣到東北軍軍官訓練團講話,參加聽訓得還有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和17路軍總部上校以上軍官。老蔣講話時仍然強調「攘外必先安內」,語氣上還帶有責罵,這讓張學良和軍官們無比憤慨。

不久,老蔣迎來50歲生日,他以避壽為名離開西安,前往洛陽,在那裏調兵遣將,進一步部署「圍剿」。張學良連同閻錫山等人以祝壽為名趕到洛陽,途中兩人交談了一整天,決定聯合進諫。

張學良反復陳述自己的意見,仍然遭到老蔣的訓斥:「是我服從你呢?還是你服從我呢?」次日,在洛陽軍分校紀念周會上,老蔣不點名地對張學良大加訓斥,使得張學良情緒極為沮喪。

過完壽後,老蔣回到西安,並將大批嫡系部隊開進潼關,一批批飛機也陸續集結到西安和蘭州機場,擺開了「圍剿」的陣勢。

老蔣在華清池又一次召見了張學良和楊虎城,向他們攤牌:要麽全部開赴陜北前線「圍剿」紅軍,要麽東北軍調去福建,17路軍調去安徽,讓出地盤由中央軍來實施「圍剿」。

張學良和楊虎城深知,老蔣名義上是要他們讓出空間,實際上一旦兩支部隊被拆散,日後將會被隨意拿捏。

張學良決定最後再勸老蔣一次,次日上午他單獨去會見老蔣。兩人爭得面紅耳赤,張學良更是聲淚俱下,然而老蔣不為所動,甚至拍桌子大聲喝道:「你就是拿槍打死我,我的計劃也不會變。」

張學良意識到已經沒有回旋的余地,於是決定聯合楊虎城發動兵諫,西安事變爆發。

張學良和楊虎城

紅軍早已決定進行新的長征

老蔣調集重兵撲向陜北,假設沒有西安事變,紅軍將會迎來何種命運?

據徐向前回憶,在西路軍攻取寧夏受挫後,中央就已經決定進行「新的戰略轉移」,也就是繼續長征。之所以要走,還是迫於現實。

前文說過,陜北是貧瘠之地,養不起這麽多部隊。雖然張學良有一些接濟,但杯水車薪,不是長久之計。

尤其是紅二、四方面軍陸續到達陜北(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後,仍有萬余兵力留在根據地,紅二方面軍也有一萬余人),紅軍人數激增,根據地更加難以負擔。

紅二、四方面軍到達陜北時還穿著單衣,而這一年的冬季又提前了一個月。肖克找到彭德懷報告,糧食只夠吃三天了,衣服棉被暫時解決不了,吃的總不能斷吧?

彭德懷無奈向中央請示,部隊休整過冬,至少需要兩個月經費,總共30萬元。別說30萬,中央連3萬元也拿不出。所以,再在陜北耗下去,即便老蔣不來「圍剿」,自己都要被拖垮。

而且從軍事上看,老蔣調集重兵前來「圍剿」,陜北根據地面積不大,缺少回旋空間,難以禦敵。

所以在西安事變前兩個月,紅軍已經向張學良通報:我們已經決定走了。但張學良堅決挽留,要求紅軍「留在現地,熬過一、二個月,等待西北局勢的變化」。

張學良斷定一兩個月後局勢會有變化,可見他內心已經有一定打算。由於張學良的要求,中央推遲了轉移計劃,下令緊急籌集一個月軍糧。

紅軍要進行新的長征並不意外,事實上長征一開始並未將陜北列為目的地。最初的設想只是跳到外線去打幾個勝仗,再回到江西蘇區。

毛主席在陜北

中央計劃到湘西去與任弼時、賀龍等人領導的紅二、六軍團會師,但敵人識破意圖設定了多道封鎖線。紅軍只能調頭前往貴州開辟新的根據地,但到了後才發現這裏山多人少,不適合建立根據地。

紅軍再次調整計劃,準備北上四川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到達川北後還是同樣的問題——人太多根據地容不下,而且敵軍重兵已經合圍過來。於是只能繼續北上,計劃建立甘陜根據地。

紅軍是在北上途中,無意中得知陜北有自己同誌,才最終前往陜北。如今陜北不再適合生存,那只能另謀出路。至於去哪裏,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大致方向,毛主席已經確定:

南下平涼、涇川、長武、寧縣、正寧,然後根據情況再東進山西,或南下河南和湖北,準備在外線作一年左右的長途征戰再設法返回西北地區。(楊奎松.蘇聯大規模援助中國紅軍的一次嘗試[J].近代史研究,1995(01):254-269+2)

那麽紅軍能否再一次打破敵人的「圍剿」呢?筆者認為,成功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首先,革命基礎仍然在。河南和湖北兩省都有大量僱用,他們沒有土地,受盡剝削。只要經過動員,便能快速壯大紅軍力量。

況且此時國內形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日軍不斷蠶食華北領土,民眾要求抗日的呼聲更高。紅軍的抗日主張得到廣大青年的擁護,群眾基礎不斷擴大。

其次,地方實力派人物與老蔣離心離德。地方勢力想保住自己的地盤,而老蔣卻想消耗他們,這是一對根本矛盾。長征一開始紅軍便與粵軍商定讓出通道。紅軍來到廣西境內時,桂系部隊采取的是「不攔頭、不斬腰、只擊尾」的策略。為的就是不讓中央軍入境,雲南和四川大致也是同樣的態度。

即便不算西安事變,在之前的幾年間就發生過「福建事變」「兩廣事變」,雖然很快就被老蔣鎮壓,但這透露出地方勢力與老蔣的矛盾正日益激化。這能為紅軍贏得生存空間。

最後,紅軍的領導核心更加穩定。老蔣對中央蘇區的前四次「」圍剿」兵力分別是:10萬、20萬、30萬、40萬,結果都被粉碎。第五次「圍剿」中的失利,很大原因是毛主席受到排擠,正確主張無法貫徹。

長征途中,毛主席恢復了指揮權,接著便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一次次指揮紅軍沖出險境。所以,有理由相信,在面對同樣規模的敵軍「圍剿」時,只要采取正確的戰術,是能夠取得勝利的。

只要堅持到抗戰全面爆發,老蔣只能被迫接受停止內戰,建立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的正確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