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周培公為大清朝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何最後仍被康熙猜忌發配?

2024-07-26歷史

周培公為大清朝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何最後仍被康熙猜忌發配?

世人皆知康熙帝乃一代明君,治國有方,卻鮮有人知其麾下曾有一位不世出的漢臣,為大清江山立下汗馬功勞。此人名叫周培公,出身寒微,卻才華橫溢,胸懷大誌。他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膽識,在康熙朝初年平定蒙古叛亂、平息三藩之亂中屢建奇功,成為康熙倚重的左膀右臂。然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周培公的才能和功績雖然讓康熙贊嘆不已,卻也引來了朝中大臣的忌憚和猜疑。最終,這位功勛卓著的漢臣竟被發配盛京,在那裏度過了漫長的十一年歲月。究竟是什麽原因,讓康熙對周培公由信任轉為猜忌?周培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命運?這其中又有怎樣的歷史教訓值得我們深思?

崇禎五年(1632年),周培公出生於湖北荊門一個普通家庭。彼時,明朝已是風雨飄搖,內憂外患不斷。周培公的童年並不平靜,十歲那年,李自成率兵進城,他的父母雙雙在這場動亂中離世。失去親人的庇護,年幼的周培公被迫投靠他人,勉強維持生計。

然而,逆境並未摧毀這個少年的求知欲和上進心。周培公深知知識的重要性,即便生活艱難,也堅持讀書學習。他常常廢寢忘食,埋首典籍,立誌要在亂世中闖出一番天地。周培公的勤奮很快得到了回報,他的才學逐漸引起了周圍人的註意。

一次偶然的機會,周培公結識了當地一位頗有聲望的學者伍次友。伍次友被周培公的才華所折服,認為這個年輕人日後必成大器。於是,他決定為周培公引薦一條通往仕途的捷徑。伍次友寫了一封推薦信,打算將周培公推薦給新登基不久的康熙皇帝。

對於大多數寒門子弟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然而,周培公卻出人意料地婉拒了老師的好意。他認為,正統的科舉考試才是進入仕途的正道。這個決定既體現了周培公的傲氣,也顯示出他對自己才學的自信。

帶著這份自信,周培公躊躇滿誌地步入了考場。然而,命運總是喜歡和人開玩笑。在答題過程中,周培公竟然忘記避諱康熙皇帝的名諱,犯了一個在當時看來十分嚴重的錯誤。這個疏忽導致他被趕出考場,科舉之路就此中斷。

失去了進入仕途的機會,周培公不得不靠賣字為生。這段時期,他經歷了生活的艱辛。有時候,賣字的收入勉強夠他果腹;更多時候,他只能忍饑挨餓。然而,即便在如此困境中,周培公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他堅持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和見解。

有趣的是,周培公並沒有因為生活的困頓而改變主意,去利用那封推薦信。相反,他在信的背面寫了一首曲子,然後隨手將這封信送給了一位來京城告狀的女子。這個舉動似乎印證了周培公寧折不彎的性格,也為他後來的際遇埋下了伏筆。

機緣巧合之下,康熙皇帝在微服私訪時看到了這封信。被信中的內容所吸引,康熙決定親自會見周培公。在這次會面中,周培公展現出了驚人的洞察力。盡管康熙身著平民服飾,周培公卻從他的言談舉止中迅速識破了他的真實身份。

這次相遇成為了周培公命運的轉折點。他抓住機會,向康熙闡述了自己對當時局勢的看法。周培公的見解深刻獨到,讓康熙大為贊嘆。皇帝被這個年輕人的才華所折服,認為他是可造之才。

從此,周培公開始步入仕途,逐漸成為康熙倚重的重臣。他的才能在後來的蒙古叛亂和三藩之亂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為清朝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正是這些卓越的功績,最終引發了朝中其他大臣的猜忌,也讓康熙心生疑慮。周培公的仕途之路,就此掀開了跌宕起伏的新篇章。

康熙十三年(1674年),正當清朝忙於應對三藩之亂的關鍵時刻,蒙古察哈爾部首領布爾尼突然發動叛亂,率領大軍直撲京城。這一突如其來的威脅讓朝廷措手不及,康熙帝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當時,清朝的主力部隊大多被派往南方平定三藩叛亂,京城周邊的防禦力量十分薄弱。布爾尼深知這一點,認為時機已到,決定一舉攻占北京,重現蒙古帝國的榮光。他率領的蒙古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破了長城防線,直逼京畿地區。

訊息傳到京城,朝野上下一片惶恐。康熙帝召集重臣商議對策,然而眾人各執己見,難以達成共識。有人主張立即撤離京城,暫避鋒芒;有人則建議召回南方的軍隊,以圖自保。就在這危急關頭,周培公挺身而出,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建議。

周培公認為,當務之急是要迅速組建一支能夠抗衡蒙古騎兵的軍隊。他提議調動孝莊太後的舊部,即當年隨順治帝入關的滿洲精銳。這些老兵雖然年事已高,但經驗豐富,對蒙古人的作戰方式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清朝懷有深厚的感情,是可以信賴的力量。

康熙帝聽後沈思良久,最終采納了周培公的建議。他命周培公親自統領這支臨時組建的軍隊,抵禦蒙古入侵。然而,事情並不像想象的那樣順利。這些久疏戰陣的老兵們,多年來養尊處優,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銳氣。他們對這個年輕的漢族官員也不服氣,甚至有人公然違抗命令,帶頭鬧事。

面對這種局面,周培公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他先是嚴懲幾名帶頭鬧事的人,以儆效尤。隨後,他召集眾人,慷慨陳詞:"諸位都是大清開國功臣,今日朝廷危急,正是報效的時候。察哈爾王布爾尼財富無數,若我等能擊敗他,他的金銀財寶,一半歸國庫,一半由大家分享。"

這番言辭既激發了老兵們的榮譽感,又勾起了他們的利益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快,這支軍隊就在周培公的統領下恢復了昔日的戰鬥力。

與此同時,周培公還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戰術。他派出斥候,四處散布訊息,聲稱朝廷已調集十萬大軍前來勤王。這一舉動不僅鼓舞了京城百姓的士氣,也讓布爾尼的軍隊產生了疑慮。

在實際作戰中,周培公充分利用了地形優勢。他命令部隊在京城周圍的山地設下埋伏,利用地形的起伏來抵消蒙古騎兵的優勢。當布爾尼的大軍接近時,周培公的軍隊突然發起猛攻,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戰鬥持續了數日,布爾尼的軍隊雖然人數占優,但在周培公的指揮下,清軍始終保持著主動。最終,在一次關鍵的遭遇戰中,周培公親自率領精銳部隊,奇襲了布爾尼的大本營。這一突襲徹底打亂了蒙古軍的部署,布爾尼本人也在混亂中被俘。

察哈爾叛亂就此平定,周培公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他不僅挽救了清朝的統治,還繳獲了大量的金銀財寶。正如承諾的那樣,周培公將一半的戰利品上繳國庫,另一半分給了參戰將士。這一舉動進一步贏得了軍心。

當周培公率軍凱旋回京時,康熙帝親自到城門外迎接。皇帝當眾贊揚了周培公的功績,並加封他為一等公。這次戰役不僅鞏固了清朝的統治,也奠定了周培公在朝中的地位。然而,他的才能和功績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猜忌,為日後的政治鬥爭埋下了伏筆。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位藩王相繼舉兵反清,掀起了震驚朝野的"三藩之亂"。這場叛亂不僅威脅到了清朝的統治根基,更是對年輕的康熙帝的一次嚴峻考驗。在這場關乎國運的大戰中,周培公再次展現出了他卓越的才能和高超的謀略。

三藩之亂爆發之初,朝廷上下一片混亂。三位藩王掌控著南方廣大地區,兵力雄厚,財力充足。相比之下,清朝剛剛平定了蒙古叛亂,國庫空虛,軍力不足。許多大臣都認為局勢危急,主張采取妥協的態度,甚至有人提議遷都避禍。

然而,周培公卻持不同意見。他向康熙帝進言道:"三藩雖強,但根基不穩。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人各懷鬼胎,表面上聯合,實則相互猜忌。我們應該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各個擊破。"

康熙帝采納了周培公的建議,任命他為欽差大臣,全權負責平定三藩之亂。周培公首先采取的策略就是分化瓦解。他派出密使,暗中接觸耿精忠和尚可喜,許以高官厚祿,勸說他們棄暗投明。同時,他還散布謠言,說吳三桂有稱帝之心,意圖獨占天下。

這一策略很快收到了效果。耿精忠和尚可喜對吳三桂的實力和野心產生了疑慮,開始動搖。周培公抓住這個機會,派兵攻打福建和廣東。在清軍的強大壓力下,耿精忠和尚可喜先後投降,三藩聯盟瞬間瓦解。

接下來,周培公將全部精力集中在對付吳三桂上。吳三桂是三藩中實力最強的一個,他不僅占據雲南、貴州、四川等地,還自稱"平西王",野心勃勃。周培公深知,要打敗吳三桂,不能僅僅依靠武力,還需要智謀。

周培公首先采取了一系列經濟措施。他下令切斷吳三桂與沿海地區的貿易聯系,嚴禁商人向吳三桂控制的地區運送物資。這一舉措大大削弱了吳三桂的經濟實力。同時,周培公還在邊境地區設立多個商品集散地,以優惠的價格吸引吳三桂控制區內的商人。這不僅打擊了吳三桂的經濟,還為清軍搜集了大量情報。

在軍事上,周培公采取了圍而不打的策略。他派遣大軍在吳三桂控制區周圍布防,但並不貿然進攻。這種做法既避免了清軍的損失,又讓吳三桂的軍隊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消耗了大量資源。

更為巧妙的是,周培公還利用了吳三桂的心理弱點。他暗中散布訊息,說康熙帝有意赦免吳三桂的罪行,只要他主動投降。這個訊息讓吳三桂產生了幻想,開始猶豫不決。周培公抓住這個機會,突然發動猛攻,一舉攻破了吳三桂的幾處重要據點。

康熙十八年(1679年),吳三桂在雲南病逝。他的孫子吳世璠繼續負隅頑抗,但已失去了大半國土。周培公認為時機已到,決定發動最後的總攻。他親自率領大軍,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戰術。

首先,周培公派出小股部隊,不斷騷擾吳世璠的軍隊,迫使他們疲於奔命。同時,他又派出擅長山地作戰的土司部隊,從難以防守的山區突襲敵軍後方。這種前後夾擊的戰術,讓吳世璠的軍隊陷入了困境。

最後的決戰發生在昆明城下。周培公采取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戰術。他命令部份軍隊假裝撤退,引誘吳世璠的軍隊追擊。當敵軍離開城池一段距離後,周培公率領早已埋伏好的精銳部隊,突然殺出,直取昆明城。吳世璠措手不及,倉皇逃竄,最終被俘。

至此,歷時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亂終於平定。周培公憑借其高超的謀略和出色的指揮,不僅平息了這場危及清朝統治的叛亂,還大大擴充套件了清朝的疆土。這次勝利不僅鞏固了康熙帝的統治,也讓周培公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然而,功高震主往往是一把雙刃劍。周培公的才能和功績雖然贏得了康熙帝的贊賞,但也引起了其他大臣的嫉妒和猜忌。一場暗流湧動的政治鬥爭,正悄然展開。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亂平定後,朝廷上下本應一片歡欣鼓舞,然而對於周培公來說,這卻是他政治生涯中最為艱難的時期之一。作為一位漢族大臣,周培公在平定三藩之亂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這份功績卻成了他日後遭受排擠和猜忌的源頭。

康熙帝雖然對周培公的才能和忠誠深表贊賞,但作為一個年輕的統治者,他也不得不考慮朝中各方勢力的平衡。滿族貴族們對周培公這個漢族大臣的崛起感到不安,他們擔心周培公的勢力過大會威脅到滿族的統治地位。

這種不信任首先體現在人事安排上。在平定三藩之亂後的論功行賞中,周培公雖然獲得了一等公的爵位,但在實際權力的分配上卻處處受限。例如,在安排新征服地區的官員時,康熙帝采納了滿族大臣的建議,將大部份重要職位都交給了滿族官員,而周培公推薦的漢族人才則多被安排在次要位置。

更為嚴重的是,一些滿族大臣開始暗中散布謠言,質疑周培公在平定三藩之亂中的功績。他們聲稱周培公在戰爭中濫用軍費,中飽私囊。雖然這些指控缺乏實質證據,但還是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風波。康熙帝雖然沒有公開表態,但從此之後,對周培公的態度明顯變得謹慎起來。

面對這種局面,周培公並沒有選擇退縮。他決定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忠誠和能力。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西北地區發生嚴重旱災,周培公主動請纓,前往災區賑災。在賑災過程中,他不顧個人安危,深入災區最危險的地方,親自指揮救援工作。他還采取了一系列創新措施,如組織災民開鑿水渠,不僅解決了眼前的饑荒問題,還為當地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基礎。

然而,就在周培公全身心投入賑災工作時,朝中卻又起波瀾。有人趁周培公不在京城,向康熙帝進讒言,說周培公在西北地區籠絡人心,有不臣之心。康熙帝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還是派出了密使暗中調查。

得知這一訊息後,周培公並沒有慌亂。他寫了一封長信給康熙帝,詳細匯報了賑災的情況,並表達了自己對朝廷的忠誠。同時,他還主動請求朝廷派員徹查自己在賑災過程中的一切行為。這種坦蕩的態度,讓康熙帝打消了疑慮。

然而,這種猜疑和不信任並沒有因此而完全消除。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開始準備收復台灣的軍事行動。按理說,以周培公的軍事才能,應該在這次行動中擔任重要角色。但是,在滿族大臣的極力反對下,康熙帝最終沒有啟用周培公,而是將主要指揮權交給了滿族將領施瑯。

這次被排擠,讓周培公深感失望。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消極怠工。相反,他主動請纓,承擔了後勤補給的重任。他充分發揮自己的組織才能,建立了一套高效的補給體系,為收復台灣的軍事行動提供了強有力的後勤保障。

收復台灣後,康熙帝意識到自己對周培公的不信任可能有些過度。為了表示歉意,他特意召見周培公,贊揚了他在後勤工作中的貢獻。但是,這種信任的恢復是有限度的。在隨後的朝政中,康熙帝雖然仍然重用周培公,但對他的行動卻進行了更多的限制和監督。

面對這種困境,周培公選擇了隱忍和堅持。他明白,作為一個漢族大臣,要在滿族統治的朝廷中立足,必須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他開始更加謹慎地處理政務,每一項決策都力求完美,不給反對者留下任何攻擊的機會。同時,他還主動與一些開明的滿族大臣建立聯盟,試圖打破朝中的族群壁壘。

這種努力並非沒有成效。到了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周培公的政治處境有了明顯改善。他重新獲得了康熙帝的信任,被委以重任。然而,作為一個漢族大臣,他始終無法完全擺脫那種隱形的枷鎖。這種政治困境,不僅是周培公個人的遭遇,更折射出了清朝前期滿漢關系的復雜性。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周培公已年過六旬,在朝廷中歷經風雨,終於再次贏得了康熙帝的信任。然而,這位飽經滄桑的老臣並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開始考慮自己的退隱之計。

這一年,俄羅斯與清朝在尼布楚簽訂了邊界條約,這是清朝首次與西方國家簽訂的平等條約。周培公作為主要談判代表之一,為談判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貢獻。在談判過程中,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外交才能,既堅持了清朝的核心利益,又在一些次要問題上做出了適當讓步,最終達成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協定。

談判結束後,康熙帝對周培公大加贊賞,甚至有意提拔他擔任更高的職位。然而,周培公卻婉言謝絕了。他向康熙帝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希望能夠退居二線,為朝廷培養新的人才。

康熙帝起初並不同意周培公的請求,認為朝廷還需要他這樣經驗豐富的大臣。但周培公堅持己見,他向康熙帝解釋說:"臣雖然年老,但心中仍然充滿對朝廷的忠誠。臣請求退居二線,並非是要遠離朝政,而是希望能夠以一種新的方式繼續為朝廷服務。"

周培公提出了一個建議:他希望能夠擔任皇太子的老師,為未來的統治者傳授治國理念和實際經驗。這個建議引起了康熙帝的興趣。康熙帝深知,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清朝的長治久安不僅需要武力征服,更需要文化認同。而周培公作為一個飽學之士,又有豐富的從政經驗,確實是教導皇太子的最佳人選。

經過慎重考慮,康熙帝同意了周培公的請求。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周培公正式卸任朝中職務,開始擔任皇太子的老師。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周培公將自己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他不僅教授皇太子儒家經典和歷史知識,還著重講解了治國理政的實際經驗。

在教學過程中,周培公特別強調了幾個方面。首先,他反復強調"天下為公"的理念,告誡皇太子要以天下百姓的利益為重,而不是僅僅考慮滿族的利益。其次,他詳細講解了漢族文化的精髓,希望未來的統治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漢族文化,從而實作滿漢融合。最後,他還傳授了一些外交和軍事方面的知識,為皇太子未來的統治打下基礎。

除了擔任皇太子的老師,周培公還經常應康熙帝的邀請,參與一些重大決策的討論。雖然他不再擔任具體職務,但他的意見仍然受到康熙帝的重視。例如,在討論對蒙古政策時,周培公提出了"因俗而治"的建議,主張在保持蒙古傳統制度的基礎上,逐步引入中央集權的管理方式。這個建議最終被康熙帝采納,並成為清朝治理蒙古地區的重要方針。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周培公已經年過古稀。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況,他再次向康熙帝提出了徹底退隱的請求。這一次,康熙帝沒有再挽留,而是滿懷感激地應允了。在臨別之際,康熙帝破例親自為周培公舉行了隆重的送別儀式,並賜予他豐厚的退休金和一座山莊。

退隱後的周培公並沒有完全脫離政治生活。他常常接待來訪的朝中大臣,為他們提供建議。同時,他開始整理自己一生的政治經驗,寫成了【治國要略】一書,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治國智慧。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周培公在自己的山莊中安詳離世,享年七十三歲。康熙帝得知訊息後,親自為他撰寫了悼文,稱贊他"一生忠君愛國,鞠躬盡瘁"。周培公的一生,從年輕時的鋒芒畢露,到中年時的運籌帷幄,再到晚年的功成身退,不僅展現了他個人的政治智慧,更折射出了清朝前期政治生態的變遷。他的故事,成為後世研究清朝政治史的重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