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伊朗簡介看這裏

2024-04-22歷史

伊朗是一個具有5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古稱波斯,中國漢書稱之為安息。伊朗地處西亞的心臟地帶,素有「歐亞陸橋」和「東西方空中走廊」之稱 ,是中東和海灣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大國,戰略地位異常重要。

領導班子

現任伊朗最高領袖 阿亞圖拉·埃薩爾·哈梅內伊

哈梅內伊,阿塞拜疆族,曾於1981年當選伊朗總統,也是首位出任該職的神職人員。在伊朗伊斯蘭革命領袖霍梅尼去世後,哈梅內伊在1989年6月4日被伊朗專家議會選舉為新的最高領袖。

伊朗現任最高領袖 哈梅內伊

現任伊朗總統 賽義德·易蔔拉欣·萊希

萊希, 1960年12月出生於伊朗什葉派聖城馬什哈德,2021年8月3日,被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正式任命 伊朗第13屆總統。總統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地位僅次於伊朗最高領袖。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可連任一屆。

伊朗現任總統 萊希

歷史沿革

一、公元前3700年~公元3世紀伊朗古文明先後有:「埃蘭文化」,「米底文化」,「波斯文化」,其中「波斯文化」對後世影響比較深遠,其稱呼「波斯人」類似於「漢族人」,「伊朗人」相當於「中國人」。公元224年,薩珊王朝以祆教(拜火教)為國教,古伊朗的宗教、經濟、軍事、文化在這個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二、公元 7 世紀,伊斯蘭教徒 阿拉伯人征服了伊朗,給伊朗人帶來了伊斯蘭教的影響,也給伊朗人帶來了新的身份。在阿拉伯人的統治下,伊朗人逐漸接受了伊斯蘭教,放棄了拜火教,成為了穆斯林。他們使用的語言,也逐漸受到了阿拉伯語的影響,融入了許多阿拉伯語的詞匯與語法,形成了現代的波斯語。他們的文化,也逐漸受到了伊斯蘭文化的影響,吸收了許多阿拉伯文化的元素與風格,形成了現代的伊朗文化。

三、進入19 世紀後伊朗歷經戰火洗禮,直至19世紀70年代末,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建立了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成為伊朗革命最高領袖。

區域位置

伊朗位於北緯25~40°,東經44~63.5°,在亞洲的西南部,北接土庫曼、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瀕臨裏海,與俄羅斯和哈薩克隔海相望;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南隔波斯灣、阿曼灣與科威特、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和沙特阿拉伯等國相望。總面積164500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2700千米。

首府

德黑蘭市既是德黑蘭省首府,也是伊朗首都,是伊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省是伊朗最高的行政區域,伊朗全國共設31個省。

國旗

伊朗國旗

政治

1979年4月1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根據伊朗頒布的憲法,實施政教合一政體,神權統治高於一切,國家一切行為必須符合伊斯蘭教原則,【古蘭經】是所有法律的基礎,最高領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淩駕於所有權力機構之上。

經濟

石油產業是伊朗的經濟支柱和外匯收入主要來源之一,石油收入占外匯收入一半以上。美西方對伊朗實施制裁,伊朗面臨較大的經濟發展壓力。

軍事

伊朗武裝力量由軍隊、伊斯蘭革命衛隊和治安部隊組成。最高領袖是武裝力量總司令。目前武裝力量總兵力約127萬人,其中軍隊43萬人,包括陸軍約36.5萬人、海軍3萬人、空軍3.5萬人及防空部隊;革命衛隊約44萬人;治安部隊約40萬人。此外還有約1100萬民兵。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2年。

文化

伊朗是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公元11世紀所著的【醫典】,對亞歐各國醫學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伊朗人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觀測台、發明了與當今通用的時鐘基本相似的日規盤。伊朗學者的許多數學著作達到了很高水平。波斯詩人菲爾多西的史詩【列王記】、薩迪的【薔薇園】等不僅是波斯文學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文壇的瑰寶。

宗教

公元7世紀初,先知穆罕默德創造伊斯蘭教,統一阿拉伯半島,建立伊斯蘭教的基礎。其繼承者哈裏發,將伊斯蘭教傳播到了伊朗高原。在阿拉伯人的統治下,伊朗人逐漸接受了伊斯蘭教,放棄了拜火教,成為了穆斯林。

16世紀 薩法維王朝 國王伊斯梅爾一世將伊朗的官方宗教從遜尼派改為什葉派。從此,什葉派成為了伊朗的國教。

什葉派和遜尼派爭議

伊斯蘭教逐漸分化為什葉派和遜尼派,什葉派的主要代表是伊朗,遜尼派主要代表沙特阿拉伯。

兩派的分歧主要源於對先知穆罕默德繼承人的爭議。

什葉派認為穆罕默德的繼承人,應該由他的堂弟女婿阿裏和他的後裔伊瑪目繼承,是神的代言人,並有神聖的權威。

遜尼派認為穆罕默德的繼承人應該由穆斯林社區的領袖選舉產生,認為伊瑪目只是一種領導和教導的角色,沒有神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