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龐涓下山前,鬼谷子送他八字「遇羊而榮遇馬而瘁」,最後全部應驗

2024-05-11歷史

戰國時期,龐涓是位著名的將領和戰略家,根據相關歷史的記載他還是鬼谷子的高徒。離開鬼谷之前,師傅曾送給他八字忠告:「遇羊而榮,遇馬而瘁。」

龐涓聽到這句話後並未深究其中的警示,結果一生都在貫徹這8個字,鬼谷子的預言被體現的淋漓盡致,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孫臏的身上。

那麽,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龐涓與孫臏

龐涓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跟隨鬼谷子學習兵法與戰略,在山中修行的那段時間與同窗的孫臏感情深厚,生活共度關系和睦,多年後這種平靜的生活被打破。

有一天龐涓下山提水,偶然間聽聞魏國國君重金求賢的訊息,心中頓時意動。從時間上來看,他已然在鬼谷子門下潛心求學三年,可以說是滿腔的才華正無處施展。

回到居住之所龐涓急忙向師父說出內心的想法,由於對鬼谷子及師弟的感情,躊躇不止猶豫著是否該踏上建功立業之路。

對於弟子的心聲鬼谷子早已洞悉,略微思考後便答應他的請求。臨走之前,龐涓對自己的前途有所顧慮,便想讓師傅給自己指點一二。

鬼谷子經過一番推算後告訴龐涓,魏國是他建功立業的地方,但切記不要傷害他人,否則必將不得善終。

龐涓聽到「成就大業」四個字心潮澎湃,哪裏對鬼谷子之後的言語有所考量,左耳進右耳出。鬼谷子看在眼裏,哀嘆一生送給他八個字忠言,即「遇羊而榮,遇馬而瘁。」

這8個字是什麽意思呢?龐涓根本不理解,只能帶著疑問離開鬼谷前往魏國。他首先拜訪魏國丞相王錯,與之談兵論道展露才華,而王錯被龐涓的能力折服,立即將其引薦給魏惠王。

龐涓覲見魏惠王時正趕上對方用膳,廚師呈上的恰好是一頭蒸羊,龐涓想起鬼谷子的預言「遇羊而榮」,很顯然這就是自己騰飛的時刻,抓住這個機會在魏惠王面前發揮所學。

龐涓此人雖然心胸狹隘,但身為鬼谷子的高徒見識和才華自然高人一等,再加上他刻意賣弄學問,把魏惠王忽悠得一楞一楞的,最終獲得他的賞識和重用。

龐涓建功立業

戰國時期是大爭之世卻也是武將的搖籃,龐涓憑借卓越的戰略和作戰能力取得多次勝利,成為魏國軍隊的耀眼明星

他憑借驍勇善戰、勤於操練兵馬,所領導的部隊被稱為魏國最精銳的戰士,百姓甚至將其與早期的魏國名將吳起比肩。

龐涓還懂得平時還與將士同甘共苦,一舉一動不僅深受士兵的愛戴,更是深受魏惠王寵信。

魏惠王時期魏國處於四面受敵的狀態,趙國、南韓時不時聯手進犯,秦國也會找機會出兵,試圖收復被魏國占領的河西舊地。

魏惠王召集公叔痤和龐涓,命令兩人聯手禦敵,龐涓指揮得當成功擊敗趙軍,將戰火直逼趙國的都城邯鄲。

公叔痤則頻頻失利使魏國西部防線告急,魏惠王無奈之下只得命令龐涓停止進攻趙國,火速趕往河西壓制秦軍。

龐涓對於河西的地形了如指掌,迅速策劃一場聲東擊西的奇襲戰術,命令部隊架設浮橋誘使秦軍向錯誤方向集結。

深夜他讓部份魏軍假裝過橋,自己卻率領精銳部隊悄悄北上,從秦軍防禦薄弱之處渡過黃河直奔秦國都城櫟陽。

秦軍後方空虛無力抵抗,哪怕軍民殊死相搏無奈天險已被突破,龐涓大軍勢如破竹直逼櫟陽。

這一戰打得秦國都城不保,不得不全部撤出河西之地,再加上龐涓屢屢在對韓、對趙作戰時取勝,魏國的威望由此大振。

不久之後魏惠王將都城遷至大梁,一方面強化城市防禦穩固基礎,另一方面則以堅城大梁為中心不斷向四周擴張,成為戰國前期的第一霸主。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魏國的強大激化中原各國之間的政治博弈,各國試圖聯合起來共同對抗魏國。合縱、連橫的外交活動層出不窮花樣百出。

韓趙、齊楚都是魏國的勁敵,再加上魏惠王遷都大梁後迅速擴張勢力,欲要將中原地區的核心牢牢掌控在手中,魏國的蒸蒸日上、各國的虎視眈眈,為龐軍展現軍事才華提供了舞台。

在魏國站穩腳跟後,龐涓寫信邀請孫臏前來共建大業,鬼谷子看後對龐涓產生懷疑。古人雲「知子莫若父」,師傅雖然不是父親,但卻比父親要知道徒弟的為人。

龐涓心胸狹窄、嫉妒心重,基於此鬼谷子勸說孫臏不要前往魏國。孫臏心系龐涓,再加上他也想借助魏國的舞台闖出一番事業,加入龐涓陣營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臨走之前鬼谷子也為他算了一卦,孫臏急不可耐隨手折斷一支黃菊,鬼谷子看著被折斷的菊花,又看了看桌子上的花瓶說「黃菊雖折,卻不易死......你終將回歸故國,受人敬重......」

聽完師傅的絮叨,孫臏便急匆匆下山了,這一次下山改變的不僅僅是兩個人的命運,還有戰國之間的局勢。

師兄弟反目成仇

鬼谷子的預言不幸言中,一直以來龐涓都比較嫉妒孫臏的才華,曾幾何時想要在學問上超過他,最終都沒能超越。

如果這樣一個人投靠敵國,那麽將會成為自己的勁敵,如果他效忠魏惠王,很有可能會取代自己的地位,既然放在哪裏都不合適,不如直接鏟除一了百了。

龐涓被名利心沖昏了頭腦,對昔日的師兄弟孫臏設下陷阱,還在監牢中剜去膝蓋致其殘疾。此時孫臏也看清師兄的為人,便在監牢中裝傻充楞,暗中等待逃命的機會。

當齊國使臣來到魏國時,孫臏想到師傅所說的話「終將回歸故國」,於是利用各種隱形手段與之聯絡。與此同時,孫臏的殘廢也讓龐涓掉以輕心,最終得以逃離魏國前往齊國。

孫臏雖然是殘廢之人,可他頭腦中的智慧卻愈發淵博,透過一場「田忌賽馬」閃耀登場並得到齊威王的重用。

公元前354年趙國派兵攻打衛國,衛國與宋國、魏國結成聯盟,而後反攻趙國。魏國為主導,三國聯軍迅速包圍趙國的都城邯鄲,企圖一舉滅掉它。

危急時刻趙國向齊國請求援助,齊威王準備派兵去邯鄲救援,孫臏卻憑借敏銳的戰略洞察力提出一個更加有效的策略:

現在魏國和趙國的主力精銳皆在邯鄲,魏國的都城大梁防禦空虛,若率軍直接進攻大梁這樣一來魏軍必定會班師回防,同時再切斷其歸路就可攻其不備,趙國的危機便也可迎刃而解。

田忌深以為然,開始執行孫臏的建議,率齊軍直指魏國都城。龐涓得知齊軍襲擊大梁立即帶兵撤回,結果在桂陵中了齊國的埋伏損兵折將。

桂林之戰不僅讓齊國成功解除趙國的危難,穩固自己在戰國時代的地位,同時還削弱了魏國的力量,中原大地迎來短暫的和平期。

公元前342年魏惠王想要恢復魏國霸權,便命龐涓進攻南韓,南韓前五戰皆敗被迫求援於齊國。齊國則故技重施圍魏救韓,龐涓不得不退兵迎戰田忌。

魏國大軍來到馬陵道時,齊軍佯裝撤退引誘魏軍進入埋伏圈,龐涓警覺齊軍可能設伏勸說太子申停止追擊,但太子申卻執意要前進。

當時魏惠王年事已高,太子申逐漸接過軍隊的指揮權,並計劃借此次勝利為自己繼位鋪路。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龐涓迫於對方是太子,不打不率軍進入馬陵道追擊。

夜幕降臨,魏軍在不知不覺間進入齊軍布下的陷阱,千鈞一發之際齊軍立即收網,魏軍無路可逃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龐涓自知大勢已去拔劍自刎(也有一種說法是被亂箭射死的),太子申則未遂自殺被齊軍俘虜。

桂陵道的慘敗對魏國來說是一次打擊,馬陵道的慘敗則是致命的打擊,不僅僅龐涓死了,魏國最精銳部隊的也全部覆滅,此戰之後魏國元氣大傷國力由盛轉衰,幾十年的霸權徹底沒落。

回過頭來再看看鬼谷子給兩位徒弟的預言,龐涓在魏國迎來事業的巔峰,孫臏則遭受殘疾折磨,但最終龐涓「遇馬而瘁」,孫臏在在齊國受到所有人的尊重,鬼谷子的預言至此全部應驗。

事情到這裏還不俗拿完,龐涓死後魏惠王下令厚葬,但龐涓多年來征戰樹敵眾多,不久後陵墓便被毀遺骸暴露荒野。

所幸他的首級被齊國收取,孫臏心念兩人之間的師兄情誼,在齊國為他立碑才有了一塊安身之所,這一塊碑文至今依舊存在。

回首往昔,若龐涓沒有因嫉妒心而傷害孫臏,兩人在魏國一起共事,或許所取得的成就會更高。奈何嫉妒心害死人,龐涓的自私行為不僅害了自己、害了孫臏,還導致魏國走向衰敗,而他自己死後差點無葬身之地。

對於此事,你有什麽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