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讓沙濟富察氏真正進入朝堂高層的關鍵人物——米思翰

2024-07-21歷史

天聰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將各旗的‘巴牙喇前哨兵’改稱為’噶布殊賢超哈(即前鋒軍)’,沙濟富察氏的時任族長哈什屯也在其中,並擔任了‘壯達’(即前鋒校)之職,兼任皇太極的侍衛親軍。此時,哈什屯之父萬吉哈已經在四處的征戰中陣亡,哈什屯便承襲了富察氏家族所有的鑲黃旗佐領世職。

崇德元年(1636),因平定了蒙古正統所在的察哈爾部,並獲得北元傳國玉璽,因此皇太極在當年改元稱帝,將國號由‘大金’改為‘大清’,仿照明朝制度建立六部;哈什屯此期間由武轉文,由‘壯達’(前鋒校)被擢升為禮部參政。

此後,哈什屯多次奉命辦理軍政事務,先後出征瓦爾喀、招降明朝總兵沈誌祥(即後來的續順公)、在松錦大戰中擊退明朝總兵曹變蛟,屢建功勛,被皇太極論功升禮部副理事官。

順治元年(1644),順治帝繼位後,哈什屯被擢升為內大臣,此後又以‘勞績久著’,先被授予‘拜他喇布勒哈番’(騎都尉)的世職,再晉為‘一等阿達哈哈番’(一等輕車都尉)兼一‘拖沙喇哈番’(雲騎尉);這已經是正三品的世襲爵位了(著名的和珅和大人家,起初也只不過是三等阿達哈哈番而已。)

順治七年(1650)五月,哈什屯再進一步、列席為議政大臣;當年七月,攝政王多爾袞患病後,哈什屯出於好心,與議政大臣貝子錫翰等人一起去探視多爾袞;但在探視過程中,多爾袞先是說‘我生病了,皇上應該來看我’,後來再說‘你們(指探視自己的哈什屯等人)不要把我的話告訴皇上’。

探視完畢後,哈什屯等人思前想後,最終決定將多爾袞的話告訴順治帝,於是順治帝馬上既駕臨攝政王府去看望多爾袞。可事後多爾袞卻以哈什屯等人違違背自己的命令、擅自請皇帝來看望為由降罪於他們,哈什屯因此被降低世職、重為‘拜他喇布勒哈番’(騎都尉)。

(也就是哈什屯最終告訴了順治帝,請皇上去看望攝政王;要是老老實實地不告訴順治帝,那多爾袞事後追究起來,就不是降世職這麽簡單的事情了。)

就在這一年年底,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在出獵的途中病逝於喀喇河屯行宮,十六歲的順治帝得以親政;順治八年(1651)年初,已經清算了多爾袞一黨、並將死去的多爾袞革除一切生前身後尊榮、推碑掘墓、挫骨揚灰後,親政的順治帝為哈什屯赦罪,並晉升他為‘一等阿思尼哈番’(一等男爵)。

當年,皇太極去世後,睿親王多爾袞曾與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爭奪皇位,最後豪格落敗、多爾袞以攝政王之尊擁立順治帝繼位。後來,為了消除威脅,多爾袞將豪格陷害入獄、隨即豪格瘐死獄中。

而多爾袞的同黨尚書鞏阿岱與都統何洛會等人在議政王大臣會議議定豪格之罪時,強烈建議殺掉豪格的嫡子富綬,參與會議者贊同這個意見的很多,只有哈什屯與大臣巴哈立堅持不可以,說肅親王沒有滅嗣的罪過;多爾袞也怕事情做得太過、會給自己招來麻煩,於是這件事情才算了。

多爾袞病死、順治帝親政並清算多爾袞一黨後,何洛會、鞏阿岱都以黨附多爾袞的罪名被處死,大難不死的富綬則被叔父封為和碩顯親王,承襲父親豪格的爵祿。

此後,終哈什屯在世之時,富綬都對其執禮恭敬、像對待家中的長輩一樣。

順治十年(1653)後,順治帝以哈什屯宣力年久、年老德勛,於是下詔褒獎,贊譽他奉職恪勤在諸大臣之上,再加太子太保銜,於‘一等阿思尼哈番’(一等男爵)外再加一‘拖沙喇哈番’(雲騎尉)。此後,哈什屯在奉旨出使北韓歸來後,於順治十三年(1656)以年老而致仕。

康熙二年(1663),哈什屯在京師(北京)病逝,時年六十六歲;康熙帝下旨賜其祭葬典禮如故,追贈其謚號為‘恪僖’。

哈什屯病逝後,其長子米思翰承襲了‘一等阿思尼哈番’(一等男爵)加一‘拖沙喇哈番’(雲騎尉)的世職,並兼管富察氏之前所保有的領管佐領(牛錄)。

之後,米思翰又被加授為總管內務府大臣。當時,有輔政大臣(可能是鰲拜、也可能是遏必隆)要從內務府借一些器物,因為不合理,所以米思翰都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十四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因為知道米思翰為官清正、辦事公直,所以康熙帝將他提拔為禮部侍郎。康熙八年(1669年),米思翰又被提拔為戶部尚書,如同其父哈什屯一樣,兼領議政大臣。

米思翰就任戶部尚書之前,清朝每年應收的全國稅賦錢糧,在收上來後都是存放於各省的藩司庫房中,而物資錢糧的調撥權,也都由各省布政使掌握,這就導致了地方上儲存了很多的錢糧或實物,相當大一部份都被地方官員所瞞報貪汙或因保管不善而損耗腐爛了,而清朝中央手中卻沒有太多的錢糧物資可以隨時呼叫!

於是,上任戶部尚書不久後的米思翰便給康熙帝上疏,請求‘疏請通飭各直省俸餉諸經費,地方所餘悉解部’,把地方上的財政自主權收歸國家統一管理。康熙帝同意了米思翰的意見,並下旨照此執行。

至此,清朝荒廢多年的‘勾稽出納’制度才重新建立,而天下的稅賦錢糧大部份也歸中央戶部所排程,可見米思翰是具有相當理財能力和經濟眼光的能臣,才會讓康熙帝另眼相看、信任重用的。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三藩之一的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為由向康熙帝上疏,請求回遼東老家養老,但奏疏中又請求留其長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此事引發了清朝中樞有關‘撤藩’的激烈爭論。

不久後,為了試探朝廷的底細,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也先後上疏請求‘撤藩’;年輕的康熙帝便命諸王公大臣以及六部官員一起商議如何應對。當時,大多數王公大臣都以‘朝局初定、三藩位置重要、撤藩開支過大、百姓厭戰’等理由建議暫不撤藩,或者先撤平南、靖難二藩,保留平西一藩以安定西南。

在一片反對撤藩的聲音中,只有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明珠、刑部尚書莫洛三人堅決支持撤藩;他們認為——枯草野火,不撲不滅,如果任期肆意發展,將來再想滅火可就來不及了。

米思翰更進一步指出:

「賊勢猖獗,非州府之兵所能制,請以八旗勁旅會剿、徹底撲火,以絕後患。而所費軍需浩資,內外協濟,足支十年,無可他慮。」

米思翰之所以有如此的底氣來對康熙帝拍著胸脯說軍費沒有問題,就是因為此前他所開展的‘財權收歸中樞朝廷’的舉措,使得清朝的戶部國庫錢糧充盈、財力充足,足夠支付(將要展開的)平定三藩叛亂所耗的軍費。

而史書中記載他的這個事跡時也說‘贊撤藩之議,綢繆軍食,足以支十年,知定謀有由也。」就本職工作來說,米思翰的這個戶部尚書當得很合格。

本來就有意撤藩的康熙帝,在聽完了王公大臣們的爭論、又得到了米思翰、明珠、莫洛三人的堅定支持後,思考許久後,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力龐大,不是國家之福;而吳三桂之子、耿精忠諸弟都在京師(北京)為內廷侍衛,估計吳、耿二人不敢發動叛亂,於是決定下旨‘撤藩’,並做好了三藩因此發動叛亂,中樞出兵平叛的準備。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因為假裝要求‘撤藩’意在要挾朝廷、卻被康熙帝順水推舟同意撤藩而惱羞成怒的平西王吳三桂,在昆明以「原鎮守山海關總兵官、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的名義起兵造反,並致書平南、靖南二藩約定一起舉兵;‘三藩之亂’正式爆發。

吳三桂起兵叛亂之前,其長子吳應熊因為尚清太宗皇太極第十四女和碩恪純長公主(也就是建寧公主),所以被授予和碩額駙稱號,以及三等精奇尼哈番(三等子爵)、少傅兼太子太傅的虛銜,並在吳三桂出鎮雲南後留在京師(北京)以為宿衛(就是人質)。

而吳三桂將要起兵時,曾秘密派人去接吳應熊,但吳應熊本人不肯回雲南,只將長子吳世璠偷偷送了回去;等到吳三桂起兵反清的訊息傳至京師後,康熙帝大怒之下將吳應熊及其次子吳世琳(霖)抓捕入獄。

對如何處置姑父吳應熊和表弟吳世琳(和碩恪純長公主所生;至於吳世璠則不一定是公主之子),康熙帝一時間舉棋不定,不知道是直接處死以震懾吳三桂,還是以暫時優待來瓦解叛軍。這時候,是米思翰秘密奏請康熙帝,說:

「誅殺叛臣之子孫,以絕叛軍之望,以勵朝臣之心,永遏叛臣後路。」

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十三,康熙帝下旨將吳應熊及吳世霖處絞,公主所生其余幼子及庶子免死入官(後來在平定三藩之亂後,吳三桂在京諸孫也都被處死;和碩恪純長公主則孤孤單單地活到了康熙四十三年、也就是1704年,六十三歲時去世。)

吳三桂起兵後,迅速出兵雲貴,進占湖廣南部,澧州、常德、嶽州、長沙等地都被吳軍拿下;清軍主力雲集在荊州、武昌、宜昌一帶,但是沒有人敢渡過長江與吳軍交戰。當時,朝中大臣們多有‘就近調集綠營抵抗吳軍’的提議,而康熙帝在手忙腳亂之下,也有‘親征’的打算。

關鍵時刻,還是米思翰向康熙帝獻策:

「綠營兵弱,不足以抵抗叛軍,可命宗室親王並貝勒貝子率八旗各都統,護軍、驍騎、前鋒各校,各旗佐領一起上陣,以示軍威。」

康熙同意了米思翰的建議,下旨發兵:

「所以遺王等者,非謂諸將才能不足,念諸王貝勒皆朕親,指揮偵錯無可牽制,守禦征剿,足增威重。」

之後,安親王嶽樂、簡親王喇布、康親王傑書、順承郡王勒爾錦、貝勒察尼、貝子傅喇塔等宗室王公們紛紛領兵出征,對抗叛亂的三藩勢力。

三藩起兵初期,其鋒芒銳利、實力強勁,對戰清軍時占據了很大的優勢,而清朝內部也因為初期的戰和思想不一產生了進退失據的情況。要不是關鍵時刻米思翰兩次向康熙帝進言、獻計,堅定了康熙帝平叛的想法並及時展開補救行動,那平定三藩之亂的時間已經過程或許將更久、更復雜。

因此,在這之後的康熙帝更加地信任、贊許米思翰,以其‘恪盡職守、盡心籌劃、協濟軍需’的功勞,加封其為太子太保;這也是其父哈什屯當年在世時所獲的榮譽加銜。

吳三桂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舉兵叛亂後,與清朝進行了數年的拉鋸作戰,雙方互有勝負;至康熙十七年(1678年))年初,吳三桂在湖廣衡州府稱帝,國號大周。

同年秋,吳三桂病死衡州,其孫吳世璠(吳應熊之子)繼位,清軍趁吳軍群龍無首之時發動猛攻,而叛軍則一蹶不振,遺失湖廣南部、廣西、貴州、四川等地。

但吳軍困獸猶鬥、節節頑抗,在退到雲南後仍據昆明城死守;此時,廣東尚之信、福建耿精忠已經先後被清朝平定;康熙二十年(1681年)底,清軍包圍並圍昆明,十月二十八,吳世璠在絕望中自殺,吳軍殘部出降,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終於平定。

三藩之亂被平定後,康熙帝在京師皇宮內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典禮,並對那些在平亂過程中立下大功的官員和將領們一一封授官爵,其中當年力主撤藩的兵部尚書明珠已經晉升為武英殿大學士,【實錄】總纂官、加太子太師。

而當初與明珠一同主張撤藩的兩人——戶部尚書米思翰、刑部尚書莫洛,早就不在人世了;莫洛是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奉旨經略陜西時,被與吳三桂暗中勾結的陜西提督王輔臣突然襲擊,死在了軍中。

而米思翰則因‘三藩之亂’爆發後,竭力備辦軍需物資、朝夕不懈,在龐大而繁瑣的後勤錢糧籌劃辦差中過度勞累、透支了身體,最終因疲勞過度罹患疾病,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年末病故,死於戶部尚書任上,時年僅僅四十三歲。

米思翰因病去世後,康熙帝為失去了一位忠直幹練之臣而感到非常地痛惜,下旨賜以厚葬,並追贈其謚號為‘敏果’。

米思翰去世後的富察氏後人故事,下一篇文章繼續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