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他唱著自己的轉譯的【國際歌】英勇就義,行刑的國軍軍官行註目禮

2024-01-31歷史

對於他來說,從牢房到刑場的路將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段路,這段路有近2公裏。

有無數滿臉橫肉的所謂「亡命之徒」在真正面臨死亡時,嚇得連一步都走不了,只能被人拖到刑場,但是這位戴著眼鏡的書生容貌的人卻十分從容地走完他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一路上,他高唱著【國際歌】,而把【國際歌】轉譯成中文的人,是他自己……

早年困苦

瞿秋白生於1899年的江蘇常州,那時大清國在5年前的甲午戰爭中剛剛被日本奪去東亞霸主的地位,之後1年,八國聯軍會從海上來,在這個腐朽的帝國上來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血腥盛宴。

瞿秋白的家庭是一個書香門第,6歲前家境尚好,但隨後家道中落,貧窮成了瞿秋白童年的底色。

盡管生活困苦,瞿秋白依舊堅持學習,如饑似渴地汲取各類知識,但瞿秋白的求學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當時的大清國已是腐朽不堪,辛亥革命雖將清王朝推翻,但隨後爆發的軍閥混戰很快又將百姓拉入深淵,中國積弱,一張安靜的書桌豈有那麽容易獲得。

1915年,因家庭經濟條件惡化,中學尚未畢業的瞿秋白不得不輟學而去謀一份小學教師的職務以補貼家用,但這份收入對於整個大家庭的支出相比顯得杯水車薪,那一年,瞿秋白的母親因不堪重負而自殺。

母親的死對瞿秋白觸動很大,喪母之痛讓他更加深刻地思考人與社會,他對朋友說:「母親自殺後,我從現實生活中悟出一條真理,當今社會的核心問題是貧富不均,」

瞿秋白已經看到了問題所在,現在他要去尋找一條道路,一條能給國家帶來光明的道路。

為大家辟一條光明的道路

1917年,瞿秋白隨堂兄來到北京,原本計劃報考北京大學,但是因為付不起學費,轉而報考外交部承辦的不用付學費的俄文專修館,學習俄文。

生活的困苦反而更加激發了瞿秋白的求知欲,在學習俄文的同時,瞿秋白同時自學英語、法語、哲學、人文,甚至佛學,這虛偽的世道讓瞿秋白厭煩,他要在知識的海洋裏找到答案。

而1917對於俄國來說本就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一戰前,俄羅斯帝國國力開始式微,日俄戰爭中被東亞新崛起的日本打敗,一戰中,面對實力強悍的德意誌帝國,沙俄軍隊節節敗退,俄軍統帥曾向沙皇報告:這不是戰爭,這是屠殺。

1917年2月,資產階級和士兵、工人、農民一起發動了推翻沙皇統治的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台,俄羅斯帝國政權就此瓦解。

但是,掌握政權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對內無力解決國內問題,對外準備繼續進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大火拼,引發了工人、農民的強烈不滿,同年10月,列寧帶領的赤衛隊占領冬宮,宣布解散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一切權力歸蘇維埃。

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國家就此誕生。

由於主修俄文,瞿秋白對於發生在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了解較多,充分汲取了各方面知識的瞿秋白開始由消極避世,轉變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1919年,瞿秋白參加了五四運動,並加入了李大釗領導的馬克思主義研討會。

1920年起,瞿秋白前往莫斯科考察,在考察途中見到了革命領袖列寧,在俄國的經歷讓瞿秋白進一步了解馬克思主義,此時的他,已經知道了該如何才為大家辟出一條光明的路,1922年,瞿秋白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八七會議,力挽狂瀾

1923年起,孫中山先生開始與俄方接觸,並將蘇俄的共產主義思想融入自己的理論之中,為此,中山先生允許一部份共產黨人參與國民黨的決策,瞿秋白便是其中之一,他參與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草案的起草。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新三民主義政策。並成為了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

在參加革命鬥爭工作的同時,瞿秋白依舊堅持從事文化工作,他將【國際歌】轉譯成中文,其中「 International 」(國際主義)一詞轉譯存在了一定麻煩,很難透過意譯的方式,即讓這個詞保持原意,又符合歌曲的韻律,最後,瞿秋白決定,直接使用音譯「英端拿雄耐爾」,讓【國際歌】更加朗朗上口,「英端拿雄耐爾」一直傳唱至今。

1925年1月起,瞿秋白先後在中共的第四、五、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局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袖之一。

1927年4月12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4月28日,李大釗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殺害,國共合作徹底破裂。

中國的革命力量遭遇重大挫折,年輕的中國共產黨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抉擇。

瞿秋白尖銳地批評了陳獨秀以及共產國際為代表的右傾計劃主義錯誤。主張不能一味妥協退讓,而應該以暴力革命的方式與國民黨右派反革命勢力鬥爭到底。

7月25日,瞿秋白參加了中央常委擴大會議,討論同意了南昌舉事的提案。8月1日,南昌起義終於實作。

隨後召開的八七會議,正式免除陳獨秀職務,並指定瞿秋白擔任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並主持中央工作,瞿秋白成為繼陳獨秀之後,中國共產黨第二任最高領導人。

堅持鬥爭,不幸被俘

瞿秋白組織工作以來,連續組織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和秋收起義,八七會議後,以瞿秋白為首的黨中央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計劃主義錯誤,面對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右派的血腥屠殺,共產黨人堅定了決戰到底的決心,以一系列武裝鬥爭有力的回擊了敵人。

但是,由於過分重視共產國際經驗,沒有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對陳獨秀的「右傾」主義矯枉過正,黨記憶體在過分「左傾」的思潮,這種思潮最終導致了左傾盲動主義錯誤,將進攻大城市作為目標,客觀上對革命力量造成了損失。

1927年12月廣州起義的失敗使瞿秋白等中央領導人有所覺悟,及時發現糾正了左傾盲動錯誤,並在1928年3、4月間的臨時常委會上作了自我批評,結束了全國範圍內的左傾盲動主義錯誤,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1928年5月,瞿秋白赴莫斯科考察,後被米夫等人排擠出中央,米夫等人曾大罵瞿秋白,瞿秋白一言不發,後有人問他為何不做回擊,瞿秋白說:「我個人的問題不算什麽,都是些枝節問題,我倒是擔心革命的前途」

此後的瞿秋白前往上海養病,在養病的過程中從事文藝創作,在這個過程中,與魯迅、茅盾等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34年,瞿秋白離開上海前往革命根據地瑞金,主持教育工作。

1934年十月,紅軍開始長征,瞿秋白沒有跟隨長征隊伍北上,而是留在南方革命根據地繼續進行遊擊鬥爭。

瞿秋白身體本就不好,遊擊戰的艱苦環境讓其患上嚴重的肺結核,留在南方蘇區的正副指揮項英和陳毅決定將瞿秋白和數名婦女、老人轉移至上海治病。

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一行人途經福建長汀縣牛莊嶺小逕村時,遭福建保安第十四團包圍,經過一番戰鬥,何叔衡(一大代表)滾落山崖,被隨後趕到的民團槍殺,瞿秋白與張亮(項英之妻)、周月林(梁柏台之妻)被俘。

魯迅等人全力營救

被俘後,瞿秋白與敵人鬥智鬥勇,宣稱自己叫林琪祥,肄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後在上海經營古董生意,後入醫學院學醫半年,開始行醫,現在的職業是一名醫生。

張亮懷孕在身,稱自己叫周蓮玉,是客商老婆,被紅軍綁票勒索,周月林稱自己叫陳秀英,是紅軍護士。

瞿秋白等人的口供可謂天衣無縫,但是因為隨身攜帶了港鈔、蘇幣、黃金及駁殼槍而被懷疑是「大人物」。

關押人員在隨後幾天又對瞿秋白進行了多次審問,沒有獲得任何有用情報,於是決定瞿秋白一行人可以保釋。

張亮與周月林在隨後幾天分別被保釋出獄,至於瞿秋白也被允許寫信給親友寫信保釋,瞿秋白隨即以林琪祥的名義給好友魯迅、周建人寫信,魯迅、周建人、陳望道等人得知瞿秋白被捕,十分著急,當即就行動找可靠的保人營救瞿秋白。

但是,就在魯迅等人緊羅密布的實施營救計劃的時候,國民黨報刊卻刊出了瞿秋白被俘的訊息,使得魯迅等人的營救計劃落空。

誰出賣了瞿秋白?原來,在瞿秋白被俘一個月之後,國民黨第八師在福建長汀俘虜了中共福建省委書記萬永誠的妻子,後者供出了瞿秋白等人於2月24日在長汀被俘,

訊息很快落入當時的駐閩綏靖公署蔣鼎文手中,蔣鼎文電令第三十六師師長宋希濂緊急查驗此事,當時,上杭保安團中有一炊事員名叫鄭大鵬,曾在中華蘇維埃政府當過炊事員,在被帶去指認時,鄭大鵬表示「以腦袋擔保,他就是瞿秋白」

瞿秋白的身份徹底暴露。

蔣介石得知瞿秋白被捕後如獲至寶,對於如何處置瞿秋白的問題,以蔡元培為首的文化界大多勸蔣介石:瞿秋白斷不可殺。

於是,蔣介石命三十六師師長宋希濂對瞿秋白進行勸降。

師徒對決

宋希濂是湖南湘鄉人,在讀中學時就讀過瞿秋白的文章,對瞿秋白欽佩有加,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一期的宋希濂多次聽瞿秋白做長篇報告,瞿秋白與宋希濂可算有師生之禮。

宋希濂

對瞿秋白進行勸降時,宋希濂態度十分謙虛,他獨自一人進入瞿秋白的囚室,不提勸降事宜,開口便說:「先生的病,我會派人幫忙醫治」。

瞿秋白表示:「用點藥減輕痛苦即可,徹底治療大可不必。」

宋希濂說:「兩國開戰,尚不斬來使,何況我們是一國同胞,怎能不講人道主義。」

瞿秋白聽罷怒道:「蔣介石血腥屠殺共產黨人的時候,人道主義到哪裏去了?」

宋希濂見狀趕緊轉移話題,問瞿秋白在生活上有什麽需要幫助的。

瞿秋白表示自己要寫文章,需要筆墨,紙張,當然,有些煙酒更好。

宋希濂一一應允,同時,宋希濂指示部下,為瞿秋白找一間較大的屋子,提供筆墨紙硯,一日三餐按官長待遇,另供煙酒,每天可在房門口散步兩次,白天房門不設看守,指令少校軍醫陳炎冰負責給瞿秋白治病,關押期間不得使用刑具。

宋希濂認為,只要自己先在生活上對瞿秋白提供照顧,就一定能感動瞿秋白,軟化瞿秋白,進而對瞿秋白進行勸降。

幾日後,宋希濂認為時機成熟,以關心的口吻詢問瞿秋白病情,瞿秋白仍表示:自己早就說過,用些藥減輕痛苦即可,徹底醫治完全沒有必要。

宋希濂則表示瞿先生太過悲觀,自己十分同情瞿秋白的遭遇。

瞿秋白不等宋希濂說完就表示:任何話語都不能改變他的革命立場,試圖勸降完全是浪費口舌。

宋希濂又想轉移話題,問瞿秋白最近在寫什麽?瞿秋白表示自己寫完後自會公之於眾。

見瞿秋白態度沒有任何軟化的跡象,宋希濂的態度開始強硬起來,他以威脅的口吻提醒瞿秋白不要忘記自己的處境,現在要是不提供一些對他們有用的訊息,他的處境會非常不利。

面對宋希濂的威脅,瞿秋白冷笑道:「說得好,你的任務終於挑明了,我早說過,一切情況,我無可奉告,我被確認身份後就沒打算活著出去。」

隨後,瞿秋白的語氣緩和了一些,說:「宋先生,你對我生活上的照顧,我十分感謝,但是試圖在我身上獲得任何有用的情報都是徒勞的,送我回牢房吧。」

此次談話後,宋希濂認識到,自己完成對瞿秋白的勸降是不可能的,他沮喪地將這一事實報告給蔣介石。

隨後,蔣介石又派人前來勸降,勸降者先是試圖從瞿秋白家人處開啟他的心理防線,瞿秋白依舊不為所動。

隨後,勸降者給出了更加讓人難以拒絕的條件:瞿秋白可以不寫投降書,不給國民黨做事,之後一心做研究,從事轉譯工作。

國民黨方面還以顧順章為例,勸瞿秋白識大體,顧大局,瞿秋白堅定地表示:我不是顧順章,我是瞿秋白。

多方勸降無果後,蔣介石終於下令,處決瞿秋白。

高唱【國際歌】,英勇就義

1935年6月2日,蔣介石給蔣鼎文下達指令:瞿秋白即在閩就地槍決,照相承驗。

蔣鼎文隨即將命令下達給宋希濂,要求其盡快執行。

原本,宋希濂以為,即使蔣介石決定處決瞿秋白也一定會帶到南京再行處決,但令他沒想到的是,蔣介石決定在當地行刑,這樣他就必須親手處決自己的這位老師了。

由於蔣介石的命令下達後,陳立夫(蔣宋孔陳四大家族,陳家主要人物,在國民黨內部地位極高)又派專員對瞿秋白進行勸降,最後處決的日子拖到了6月18日。

陳立夫

行刑的前一天晚上,宋希濂仍希望最後試一試,他派參謀長向賢矩帶著酒菜和蔣介石訓令去見瞿秋白,並告之瞿秋白:「師部決定明天執行委員長命令,你還有什麽話要說,還有什麽事要做,可以直說,我們視情況而定。」

宋希濂的想法仍是希望以死亡的威脅逼瞿秋白就範,誰知瞿秋白卻說:「我早就等這一天,這樣才符合蔣介石其人的作為,我提議,為你們提前給我送行幹杯。」

隨後,瞿秋白又對向賢矩說:「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後我要大休息了」,隨後揮了揮手讓向賢矩離開。

宋希濂徹底死心,讓瞿秋白投降,是不可能的。

6月18日晨,瞿秋白起床後換上幹凈衣服,洗漱畢,照例坐在桌前翻看唐詩,隨筆寫下「夕陽明滅亂山中,落葉寒泉聽不窮。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萬緣空。」

詩剛做完,行刑的國軍士兵已經催促其上路,瞿秋白在落款處寫下「秋白絕筆」四字,而後昂首整衣,大步走出牢房。

在前往刑場的路上,瞿秋白面無懼色,分別用俄文和中文高唱【國際歌】和【紅軍歌】,站在閣樓上看著瞿秋白被帶走的宋希濂明白,自己不會再有機會見到這位「老師」了,多日勸降無果,反而讓宋希濂更加欽佩瞿秋白的人格,他默默地向瞿秋白行了一個註目禮。

來到位於長汀中山公園的刑場後,瞿秋白見亭中已備好小菜四盤,美酒一甕,瞿秋白信步走到亭中,自斟自酌,談笑自若。

用酒菜畢,瞿秋白說:「人之公余,為小快樂,夜間安眠,為大快樂,辭世長逝,為真快樂。」

言畢,瞿秋白起身向行刑地走去,而後選一空地盤膝而坐,而後對行刑者說:「此地甚好,開槍吧」。

槍聲響起,瞿秋白從容就義。

得知瞿秋白就義後,魯迅強忍悲痛,不顧重病在身,全力收集瞿秋白發表和未發表的文章,由於國民黨統治區不可能允許瞿秋白的文章出版,魯迅托友人將瞿秋白文集帶到日本後出版。

1945年,中共六屆七中全會上透過的【關於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瞿秋白同誌,是當時黨內有威信的領導者之一,他在被打擊以後仍繼續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主要在文化方面),在1935年6月英勇地犧牲在敵人的屠刀之下。」

在1955年,中共中央將瞿秋白同誌的骨灰遷葬北京八寶山烈士公墓。

1985年6月18日瞿秋白就義50周年紀念日當天,瞿秋白故居紀念館正式對公眾開放。紀念館門樓下的金字橫匾「瞿秋白同誌紀念館」系鄧小平手書。

瞿秋白,這位馬克思主義鬥士的生命終結於36歲那年,但是,他轉譯的【國際歌】卻傳遍了中華大地,他的戰友們唱著這首歌走完長征,唱著這首歌建立敵後根據地,唱著這首歌打贏三大戰役,日後,他的同胞還將唱著這首歌去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和挑戰。

有的人死了,他卻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