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為何慈禧太後要破壞戊戌變法?慈禧太後:賣國土賣主權,死不足惜

2024-04-11歷史

前言

可以說在鴉片戰爭後中國就開始一步步地衰敗,在那之後清政府的統治力也在下降。當然他們也不會坐以待斃,隨之而來的就是改革。

眾所周知清政府的第一次改革是洋務運動,在甲午戰爭結束之際也就預示著洋務運動失敗。

隨之而來的就是戊戌變法,可以說之前三十余年的洋務運動慈禧太後都可以接受,並且給予支持。為什麽戊戌變法僅僅延續了百天的時間,對於這慈禧有著自己的看法。

一、變法圖強

以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為首的改革派,開始了變法圖強之路。在他們看來當前的中國只有這唯一的出路。

隨著【馬關條約】的簽訂,在整個中國掀起了軒然大波,康有為等人發動了「公車上書」就此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可以說對於當時的時局光緒帝也是很焦灼的,正好康有為等人就給光緒送上了解決的辦法。

往往變法都是十分地艱難的,可以說它比改革還要難上萬倍。在最開始的時候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改革派就與以李鴻章等人為首的頑固派產生了嚴重的糾紛。單單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兩方在面對這件事的態度。

最初的時候兩方發生了嚴重的口角,可以說是一見面就吵。但是康梁兩人的想法卻受到光緒帝的贊賞,並且大為支持。

對於李鴻章的意思光緒不能不聽,但是隨著國際局勢進一步地惡化,光緒當斷就斷直接就頒布了「明定國是」的詔書,也預示著維新變法的開始。

在這可能有人會說那慈禧太後呢?在這必須說一句的是,即使光緒是皇帝,但是整個大清依舊是慈禧太後是最高掌權人。慈禧最看重的是什麽就是她的權勢,所以只要是不影響她的地位,剩下她都可以睜只眼閉一只眼。

其實光緒變法慈禧太後是知道的,並且是默許的。當然這前提就是不影響她的地位,並且在慈禧看來她是完全可以拿捏光緒的,所以最初的時候慈禧也是支持維新變法的。

二、慈禧鎮壓

那之後為什麽有鎮壓呢?原因很多,首先說說光緒,此時的光緒正是壯年,說他對權力沒有想法,沒有人會相信,所以在光緒看來他也想透過變法鞏固自己的權力,將大權收斂到自己的手中。

其次就是變法中的一些改革已經觸及到了滿人的利益,眾所周知大清就是滿人的政權,這都觸及到自己人的利益了,可以想象在當時會有多少人不贊同。

在中期的時候慈禧幾乎是每天都能收到滿清權貴不滿的折子,還有以榮綠為首的大臣找到慈禧述說不滿,慈禧還要仰仗他們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她勢必是要得到滿清權貴們的支持的。

當下他們的意見都如此多,慈禧也不由地退縮起來,畢竟要是繼續變法,權貴們對慈禧的支持也會隨之消散。

其實當年的慈禧也並不是說一不二的,無論是什麽時候上位者都會有著很多的束縛,他們會限制上位者的行動。所以在此時的慈禧就已經想要廢除變法了。

不過光緒帝卻是堅決不同意的,還記得前文所言的,光緒就是想要借著變法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從而削弱慈禧太後的勢力。在當時康有為等人給光緒的奏折上還有許多沒有來得及實施的措施。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用來削弱慈禧的統治的,這邊對於光緒的舉動,慈禧也是有所察覺了。之後慈禧果斷地將光緒囚禁,從而叫停了變法。

同時逮捕康、梁二人,戊戌六君子被慈禧殺害。慈禧為什麽忽然行動,是什麽改變了慈禧的看法。在這不得不說的是慈禧怎麽說也是執掌大清多年的女性,即使是她缺少一些政治頭腦,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的。

在一些事情上慈禧也有著不可觸碰的底線。康有為與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交好,所以他就邀請伊藤博文來擔任變法的顧問,說起伊藤博文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但是說出他的事跡來應該就知道了。

伊藤博文是當年甲午中日戰爭的策劃者之一,對於他慈禧是不可能不痛恨的。並且康有為等人的變法太過於激進。就像很多人都不明白慈禧為什麽要對譚嗣同等人趕盡殺絕,因為在變法的後期,為了能夠延續變法,幾人想到了一個釜底抽薪的方法。

那就是除掉慈禧,畢竟只要慈禧不在了,大清都是光緒做主了,變法也得以能夠繼續下去。

同時英國的傳教士告訴康有為應該重用伊藤博文,讓他來擔任光緒帝的顧問。這個想法一出就遭到了整個保守派的抵制。可以說在當時局勢就是除了改革派,所有人都站到了保守派一邊。

畢竟這可是日本人,中國甲午戰爭剛剛才失敗……

當然這還不算什麽,隨後伊藤博文甚至向康有為提出「中美英日合邦」。當前的中國和他們合作無疑是與虎謀皮。

三、荒謬想法

但要是和之後的一件事相比這些都是小巫見大巫。改革當然是要有經費的,但是大清的國庫都被掏空了,這怎麽辦呢?中國雖然沒有錢,但是有土地,最後他們得出的辦法就是用土地換。

在譚嗣同與其恩師的信中就說到過,像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偏遠、貧瘠,對於中國沒有任何的益處,倒不如將他們變賣給列強,以此來換取列強的庇佑。當然不僅僅是譚嗣同一人,康有為也有這樣的想法。

但是兩人自己也沒有辦法實施,於是這兩人就想到了光緒帝。於是他們就向光緒進言,希望光緒能夠站在他們一邊。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不久後這件事就被慈禧太後知道了。可以想象慈禧的氣憤的程度,雖然慈禧在戰敗後同意簽訂了不少的不平等條約,但那都是在中國戰敗的情況之下。

當前中國根本就沒有戰敗,並且列強之前就從中國奪走不少的東西,現在竟然還要用中國的土地來換錢,這讓慈禧是萬萬接受不了的。

並且還記得前文所提到的英國傳教士嗎,當時他就提出了一種想法,那就是聘請外國人進入到中國的朝堂,讓他們幫助中國的變法。

可以說這件事即使是今天看來都是一件極其荒謬的事情,但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當時變法派中,竟然有不少人贊同這種聲音。

慈禧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守舊派,這件事慈禧是萬萬不能接受的,讓外國人進入中國的朝堂,那麽這個大清還是中國的大清嗎。

值得一說的是,維新派極其贊同,並且他們極力地進言讓光緒與伊藤博文與英國傳教士等人見面。種種原因讓慈禧再也忍受不了維新派,最後發動了政變。

結語

可以說維新派最初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太過於激進,為達目的不惜損傷中國的利益,不切實際以至於觸及了太多人的利益。

雖然慈禧太後在歷史上都是負面的評價,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她也並不是毫無可取之處。今天的我們看待歷史人物要用辯證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