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春秋和戰國,都是戰亂不休的時代,但其實也有本質上的不同

2024-03-04歷史

前言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春秋戰國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歷史時期。前者講究禮樂,後者崇尚兵權;前者奉周為共主,後者稱王稱霸。那麽,這兩段歷史是否如表面看起來的那麽不同呢?它們之間是否存在更多更深層的關聯?

東周立國,春秋之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在此之前的200多年裏,西周的統治日漸衰落。內亂頻仍,諸侯貴族之間的鬥爭也日益激烈。最終,周幽王被殺,都城被迫東遷至雒(今河南省洛陽市)。這一年,分著東周的立國,也標誌著春秋戰國時代的開始。

孔子後人編撰的【春秋】,將此後150多年的歷史稱為「春秋」。而劉向註釋的【戰國策】,則將從約前403開始的歷史定名為「戰國」。春秋與戰國,兩段歷史既緊密相連,又迥然不同。

東周立國那一年,天下已是亂象叢生。周天子權力大不如前,其在中原地區的實際控制力也十分有限。但名義上,周王室作為文明的象征,其「天子」的地位還被當時的諸侯們所敬仰。一些大國君主甚至前來朝見周天子,以示自己的歸順。

楚成王就是一例。當時的楚國已然是東方一個強大的諸侯國,不需再依附周朝。但楚成王還是親自駕車千裏,來到雒都見周景王。他表示要輔佐周室,重振華夏。這折射出當時諸侯對周王室天子地位的內在肯定。

春秋時期:講究禮樂,奉周為共主

進入東周時期後,周天子的權威名義上仍得到了諸侯的奉行。在春秋15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周王室衰微,但其「天子」的身份和象征意義,依然被當時的諸侯所尊崇。諸侯國之間常有摩擦和戰爭,但大多是為了爭奪些許利益或臉面。他們之間講究禮法,戰爭規模也相對有限。

其時,孔子誕生於魯國。他博覽群書,又見證了這一時期的種種變遷。據說,【春秋】就是他本人編撰,用以記載這段歷史的種種事件。該書強調「義」,提倡「仁政」和「禮樂」,成為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這也折射出春秋時期,諸侯國治國理政還是比較重視禮義的。

孔子本人也遊走各國,想拜相輔佐君主推行仁政。但屢屢碰壁。一方面,當時戰亂頻仍,君主們更看重軍事人才;另一方面,孔子提倡的「漸進改革」方式也難以在短時間內見效,讓許多君主們失去耐心。這也反映出,盡管禮儀之邦是孔子等儒家學者的理想追求,但當時現實政治的需求仍然是軍事實力至上的。

在春秋早期和中期,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魯隱公、楚莊王等國君先後稱霸。他們都表示尊崇和效忠周天子,奉周王為名義上的共主。諸侯國之間的戰爭,依然是不打垮敵國的前提下進行。這場春秋中的「過家家」,尚存一絲「君子之爭」的姿態。

晉國三家分晉,春秋向戰國過渡

公元前403年,晉國的大夫韓、趙、魏三家,將晉國劃分為三個獨立的諸侯國。這標誌著春秋時期的結束,以及戰國時代的開始。原本只有周王能分封天下諸侯,三家行了此舉,等於完全否定周王的權威。周天子也只得預設現實,接受了三晉的地位。

三家分晉一事,打破了既有的格局。也像開啟了潘朵拉魔盒,解放了人們更大的欲望。此後諸侯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所有國家都在爭做霸主,稱王稱帝。他們要麽吞並其他小國,要麽最終被別國給吞並。春秋那些君子禮樂之風,漸漸被戰國時期的兵權與豪強所取代。

在分晉之際,韓趙魏三家曾面見周定王,表示分晉不是為了取代周天子,而是為了更好地輔佐周室。然而這只是彌天大謊。分晉使三家穩固了自身的權力,但也加速了周王朝的衰落。最終周天子淪為全無實權的傀儡。諸侯們也不再效忠周室,而是自立為王為帝,爭雄天下。

戰國時期:兵權至上,稱王稱帝

戰國時期始於公元前403年。相比春秋時期,戰國諸侯國之間的相互攻伐更加頻繁和殘酷。不但用兵人數激增,采用的戰術和戰略也日益精良,極盡殘忍。各國蠶食吞並小鄰國,企圖一統天下的野心也愈發明顯。這就如同春秋時禮樂儀式後的宴席為果盤,而戰國則上演了一場腥風血雨般的廝殺與宰割。

其時,道家的老子創立了「道家」學說,提倡無為而治,追求長生;墨子建立「墨家」,提倡兼愛非攻;莊子闡述「莊學」,講究逍遙物外;李斯等助秦王改革,強化法家思想,提出「修法而後賞罰」。

各大學派的思想家頻頻出籠,也為各國國君謀劃內政與外交提供了意見。他們的政治主張和人生哲學,也深深影響了當時的政局與時代精神風貌。這折射出戰國時期重視實學實用、實實在在積累國力的實際性特征。

戰國後期,七雄並起,吞並和兼並的戰爭也愈演愈烈。燕昭王甚至一度遷都於遼西(今河北省);秦昭襄王也曾三次遷都於關中一帶。諸侯們之間你死我活的廝殺,導致幾代人均生活在兵荒馬亂之中,多有不得遠離家鄉的遺憾。

秦國最終在這場混戰中勝出。公元前256年,秦用計襲取了楚國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市)。此役過後,六國(秦、楚、趙、魏、韓、燕)鼎立的格局開始瓦解。前230年,秦滅韓;前228年,秦滅趙;前222年,秦滅魏、燕。

經過短暫的吞並與整合,前221年,秦王政終於完成了戰國七雄對決近200年的歷史,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秦朝。也正是在秦王稱帝那一刻,這段悠久的歷史才劃上了句號。

春秋與戰國,本質的區別又在哪裏呢?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春秋與戰國這兩段歷史,同處在一個大的政治框架與脈絡裏頭,兩者之間又有著自然的承接與聯系。那麽它們之間存在的本質區別是否像表面看起來那麽大呢?筆者認為,這其中關鍵的一點在於:兩段歷史所處的政治環境不同,導致了價值取向、思想傾向出現分歧。

春秋時,諸侯尚存對周天子某種模糊服從與效忠,這為儒家文化傳播提供了沃土。孔子等儒家學者倡導仁政和禮樂,這與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不謀而合。而戰國時,諸侯國自立自強,軍事後果遠超文化結果,法家與兵家思想遂大行其道。諸子百家爭鳴正是這個政治格局的產物。

孔子與其弟子也深受戰亂之苦。一個小小的魯國,也難逃強秦、楚的蠶食。魯國被迫東遷六十多次,儒家經典與藏書幾遭劫難。這也讓原本溫潤儒雅的孔子,在晚年變得有些怨天尤人,對人性失去信任。而其弟子或流離失所,或矢誌報國。儒門之後,人才雕敝。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儒家文化在戰國年代的頹廢。

再者,兩段歷史所處的社會環境、經濟條件也不同。春秋時期,政局尚相對穩定,社會生產有序進行;而戰國時代,頻繁的戰亂破壞了社會經濟秩序,也迫使各國內政外交不得不強調實用主義。這為各類現實政治軍事學說的出現提供了現實基礎。

戰國末期,秦國采用商君變法中的許多想法,推行了「相裏地制」等改革。這幫助秦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而其他國家則多抱殘守舊,最終落後於時代。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春秋與戰國的差異:政治軍事能否與時俱進,直接影響一個王朝的興衰存亡。

結語

我們不難看出,春秋與戰國表面不同,實則存在更多內在關聯。它們都是中國歷史行程中一個連續發展的產物,而其分水嶺的變化,更多是由於政治環境與社會條件的差異所導致的。關於它們更深層的區別與聯系,亦有待後人更加全面地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