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大非川戰役:薛仁貴生涯恥辱一戰,用人不當,將帥不和,慘敗吐蕃

2024-04-27歷史

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吐蕃王朝爆發了一場瘟疫,造成了大量百姓死亡,而身為吐蕃贊普的松贊幹布也沒有能夠幸免,一病不起,不久病逝,年僅三十四歲。

松贊幹布去世以後,在唐高宗的幹預之下,二十六歲的文成公主才沒有成為「殉葬品」,但她不願返回唐朝,決定繼續留在吐蕃完成使命。

松贊幹布只有一個兒子貢日貢贊,是與王妃蒙薩氏生的,但死的比較早,所以由十三歲的孫子芒松芒贊繼承吐蕃贊普的位置。

由於芒松芒贊的年紀尚小,由大相祿東贊代為執政,掌握了吐蕃的軍政大權。

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

然而,祿東贊一直奉行「對外擴張」政策,鄰國的吐谷渾自然成為了首個吞並的目標。雖然吐谷渾受到唐朝的保護,但祿東贊依然於公元663年率軍攻打,導致吐谷渾滅亡。

隨著吐谷渾滅亡,吐谷渾首領慕容諾曷缽和妻子弘化公主,逃到了唐朝的內地涼州(如今的甘肅武威)。

從此以後,唐朝與吐蕃之間的矛盾更加惡化,經常在日月山一帶發生軍事摩擦。

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67年),祿東贊在吐谷渾境內的日布病逝,但祿東贊的家族繼續影響著吐蕃政權,他的兒子論欽陵更是與唐朝展開了一場大戰,這就是唐朝歷史上著名的「大非川戰役」。

此時的文成公主還在吐蕃,雖然她努力促進唐朝與吐蕃的友誼,但是隨著曾經接她入藏的祿東贊和松贊幹布的去世,誰還會敬她是唐朝的和親公主呢!

況且,在國家的利益面前,文成公主身為一個弱女子,她又怎麽可能阻止吐蕃與唐朝的軍事沖突呢!

面對吐蕃軍隊不斷在唐朝邊境的「安西四鎮」(龜茲、疏勒、於闐和焉耆)發起挑釁,嚴重影響到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唐高宗再也忍無可忍,決定出兵教訓一下吐蕃軍隊。

唐高宗鹹亨元年(公元670年)四月,唐朝打著「幫助吐谷渾首領慕容諾易缽復國」的旗號,出兵攻打吐蕃軍隊。

當時的吐蕃軍隊軍力強盛,唐高宗並不敢大意,於是派出素有「三箭定天山」著稱的薛仁貴作為主帥,兩名久經沙場的將軍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作為副將。

唐高宗派出的這套陣容,對於當時的唐朝來說,已經是相當強悍的了。

吐蕃也非常重視與唐朝的這場戰爭,盡管只有四十六萬常規軍隊,但還是從中拿出四十萬派往前線,由論欽陵統一指揮。

然而,在大非川戰役中,唐朝軍隊的具體數量究竟有多少人,史料上卻記載不一。

【新唐書】中記載,唐朝軍隊為十余萬人;【冊府元龜】中記載,唐朝軍隊為五萬人。

薛仁貴像

就連同一本史書中的記載都不一致,【舊唐書·高宗傳】中記載,唐朝軍隊為十余萬人,【舊唐書·吐蕃傳】中記載,唐朝軍隊為五萬人。

其實,薛仁貴率領的唐朝軍隊,無論是五萬人,還是十余萬人,跟吐蕃的四十萬軍隊相比,都是處於很大的劣勢。

薛仁貴將唐朝軍隊分為兩部份,他自己帶領一部份軍隊輕裝上陣,作為先遣部隊,另一部份由副將郭待封指揮,負責運送糧草、補給等後勤保障工作。

除此之外,薛仁貴深知,唐朝軍隊的數量不敵吐蕃軍隊,若是硬碰硬的話,很難取得最後的勝利,最好的方法就是「速戰速決」。

劇中的薛仁貴

行動之前,薛仁貴再三叮囑叮副將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說:「你們率領的兩萬多人馬一定要守住糧草,在大非川(如今的青海共和)憑借自然天險,設定柵欄,阻擋吐蕃軍隊的進攻,作為唐朝軍隊進可攻退可守的據點。」

薛仁貴的這個策略雖然取得成效,但他卻用錯了郭待封,從而導致全盤皆輸。

郭待封的父親郭孝恪曾經擔任安西都護,是打下西域地區的老一代將領,他憑著自己是將門之後,不甘心成為薛仁貴的副將,與薛仁貴是面和心不和。

在戰術上,薛仁貴主張以大非川作為唐朝軍隊的據點,首先攻下河口和烏海,佯攻詐敵,然後再以烏海當作隱蔽點,埋伏深入的吐蕃軍隊,最後一舉拿下論欽陵率領的吐蕃軍隊,與吐谷渾裏應外合,逼迫吐蕃投降。

但是,郭待封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薛仁貴的想法太過於激進,完全就是莽夫之勇。

郭待封認為,應該先跟吐谷渾合作,幫助慕容諾曷缽復國,再以唐朝和吐谷渾的兩股勢力壓倒吐蕃軍隊,迫使吐蕃軍隊潰散,然後再對吐蕃軍發起總攻。

聽完郭待封的一番話,薛仁貴強忍一腔怒火,慢慢做出解釋。

很明顯,郭待封的主張難以實作,因為幫助慕容諾曷缽復國,需要一定的時間,誰又能保證吐蕃軍隊在此期間不會乘虛而入呢!

然而,傲慢的郭待封覺得,自己與薛仁貴是平級,沒有必要聽從薛仁貴的安排。

在另一位副將阿史那道真的調解之下,郭待封才做出讓步,得以讓薛仁貴的行動計劃正常進行。

薛仁貴的兒子薛訥率領的先遣部隊輕裝上陣,很快就來到了河口地區(如今的青海瑪多),與吐蕃軍隊迎面相遇。

吐蕃軍隊萬萬沒有想到,唐朝軍隊怎麽會來得這麽快,他們沒有做好任何準備,死傷慘重。史書上記載為「數萬吐蕃人死傷藉枕」,此外,唐朝軍隊還俘獲了一萬多只牛和羊。

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薛仁貴決定讓薛訥乘勝追擊,順勢占領烏海地區,然後等待郭待封的後援部隊。

根據薛仁貴事先的安排,一旦成功占領烏海,郭待封必須快速前往支援,以免遭到吐蕃軍隊的反攻。

為了避免驚擾吐蕃軍隊,薛訥悄悄率軍駐紮在烏海以南,而薛仁貴則率軍駐紮在烏海以北,形成南北呼應之勢,將吐蕃軍隊殺得狼狽逃竄。

烏海一戰取得大捷,薛仁貴馬上派人前往大非川,通知原地待命的兩位副將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命令他們快速出兵支援烏海。

出乎意料的是,郭待封拒絕執行主帥薛仁貴的命令,甚至還煽動阿史那道真和吐谷渾的將領。

盡管郭待封想要自己挑起唐朝軍隊的大梁,但面對氣勢洶洶的吐蕃大軍,他還是有些膽戰心驚。

為了對薛仁貴有所交代,郭待封象征性的派出三千人馬支援烏海。

可是,這三千人馬在路上不急不慢,薛仁貴在烏海等了十余天,依然不見援軍的身影。

薛仁貴在烏海苦苦等待援軍的到來,歷經十數天仍不見蹤影。

就在這個時候,吐蕃的二十萬大軍趁機殺出,由於兵力上相差懸殊,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成為了吐蕃軍隊的俘虜。

此時的薛仁貴手中能夠作戰的只有一萬余人,根本沒有辦法前去營救兩位副將。然而,薛仁貴仍然敢於冒險,派出薛訥率領三千人馬直闖敵營,成功將他們救出。

經過此戰,唐朝軍隊的人馬幾乎死傷殆盡,薛仁貴只好退守在大非川,憑借著最後的一絲堅強,繼續與吐蕃軍隊展開對峙。

對於吐蕃軍隊來說,由於兵力眾多,糧草供應出現了嚴重不足,若是再繼續與唐朝軍隊消耗下去,必將軍心不穩。

因此,吐蕃主帥論欽陵決定速戰速決。

這一年的八月,論欽陵即將指揮吐蕃大軍對唐朝軍隊發起總攻的時候,薛仁貴自知無力抵抗,為了不讓將士們做更多無謂的犧牲,他親自來到吐蕃軍隊的營帳,找到論欽陵進行談判。

論欽陵的心裏非常清楚,薛仁貴表面上是來談判,實際上已經承認了失敗的事實,雙方很快達成了協定,協定內容包括「立即停止戰鬥」「大非川地區由吐蕃軍隊控制」「吐蕃軍隊釋放所有的唐朝軍隊俘虜」「薛仁貴立即率軍退回唐朝境內」等等。

就這樣,大非川戰役以唐朝軍隊的失敗而告終,成為了薛仁貴軍事生涯中最恥辱的一戰,他仰天長嘆道:「天欲亡我,非戰之罪」。

經過大非川戰役,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吐谷渾被吐蕃吞並,唐朝失去了與吐蕃之間的緩沖地帶,吐蕃取得了對絲綢之路的控制。

堪稱一代「戰神」的薛仁貴,之所以會兵敗大非川,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敵方主帥不可小覷;

吐蕃軍隊的主帥是祿東贊的兒子論欽陵,根據藏文文獻中的記載,論欽陵長期鎮守在吐蕃邊境,能言善辯,能征善戰,通曉兵法,而且在政治上頗有建樹。

當大非川戰役還在進行中的時候,唐高宗曾經向出使過西域的兵部尚書裴行儉問道:「怎麽樣才能打敗吐蕃軍隊呢?」

裴行儉的回答非常悲觀,他說:「有論欽陵在,吐蕃不可圖。」

第二:唐朝軍隊主帥和副將不和;

在高原地區進行作戰,後勤補給是最為重要的保障,薛仁貴讓副將郭待封一定要守住糧草,隨後支援烏海。

但是,郭待封卻不聽從薛仁貴的指揮,一意孤行,最終導致功虧一簣。

在戰場上,將帥不和,乃是兵家之大忌,身為唐朝軍隊主帥的薛仁貴,不可能在失去糧草的情況下繼續行軍。

第三:高原的地理因素;

根據史料中的記載,薛仁貴率領的唐朝軍隊,經歷了從低海拔到高海拔的急速行軍,再加上青藏高原地區的地形復雜,很容易出現高原反應。

有的將士們甚至出現了眩暈、頭痛、心慌、惡心等高原癥狀,嚴重影響了唐朝軍隊的鬥誌。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再沒有及時的後勤供應,對於客場作戰的唐朝軍隊來說,想要戰勝主場的吐蕃軍隊,簡直是難上加難。

隨著大非川戰役的慘敗,同時也意味著唐朝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走向終結。

面對這樣的失敗,唐高宗大為震怒,準備將主帥薛仁貴、副將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斬首示眾。

在眾位大臣的求情之下,再加上薛仁貴、郭待封和阿史那道真曾經立下的赫赫戰功,唐高宗最終還是決定網開一面,只是將他們削職為民。

吐蕃王朝雖然取得了大非川戰役的勝利,但是面對曾經強大的大唐帝國,他們也不敢離開高原,前往唐朝內地作戰,而是采用「蠶食」策略,一點一點吞食唐朝的領土。

針對這種情況,唐高宗多次出兵幹預,盡管沒有發生大的戰爭,但是小摩擦時有發生,唐朝與吐蕃再次進入到了相持階段。

相關文章

1.松贊幹布為何非要娶大唐公主?以打促和,派使者請婚,太宗出難題

2.吐蕃和親,唐太宗為何不選自己女兒?選定文成公主,兩年多到拉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