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都是兵團司令,為何國民黨軍清一色中將軍銜,我軍卻至少是上將?

2024-02-05歷史

解放戰爭期間,為了作戰及部隊編成需要,敵我兩軍都設立了兵團級別軍隊建制。國民黨軍正規兵團序列最多時共有二十二個,我軍1949年下半年兵團數也達到了十九個。兵團在兩軍當中都占有重要戰術地位,我軍兵團直屬各野戰軍管轄,而國軍兵團上一級直達各「剿總」,都是戰區以下最高級別的作戰建制。然而解放戰爭中的我軍各兵團司令,建國後多授予上將軍銜,有的甚至是大將;而對應的國民黨軍兵團司令,全部都是中將。為什麽會有這種級別差異呢?

首先我軍的兵團建制普遍比國軍要大。從兵團數量就能看出,解放戰爭後期我軍總兵力突破了500萬人,除地方部隊外,一線野戰兵團只編成了19個,兵團數量竟然比兵力對比已處於下風的國民黨軍還少。原因很簡單:解放軍一個兵團的官兵數量要遠遠高於國軍的平均水平。以下舉幾個例子。1948年後國軍組成的兵力最多的兵團為華中剿總的黃維第12兵團和東北剿總廖耀湘第9兵團,總人數分別在12萬人左右。而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的4個兵團(第12、第13、第14和第15兵團),每個兵團的規模都在20萬人上下。除了四野外,其他各野戰軍的兵團人數大多超過10萬人。

因此國軍只有個別頂級兵團的規模,才能和我軍普通兵團相抗衡,更不要說和第四野戰軍相比了。至於中等水準的國軍兵團,通常只有2-3個軍的建制,兵力不超過8萬人,比如李彌第13兵團、李延年第6兵團等。而再弱一些的兵團,或者被殲滅後二次甚至多次重建的部隊,普遍只有一兩個軍、三四萬人的規模,且多為南方地區缺少戰場歷練的新兵,跟解放軍的百戰老兵相比,其真實戰鬥力很弱。比如49年下半年國軍李良榮的22兵團,只有1個軍不足2萬人,還不及我軍一個軍級部隊的人數。

因此我軍單個兵團的平均規模和實力,大致相當於敵人兩倍甚至更高的水平。雖然同為兵團司令,但我軍指揮員的級別高於對面陣營兵團司令,就不足為奇了:實際軍權不一樣。除了上述因素外,我軍兵團級將領對應軍銜高於國軍,跟國民黨軍解放戰爭時期的軍銜特點也有一定關系:國軍的兵團司令、副司令、軍長、整編師長基本都是中將,如果考慮銓敘軍銜的因素,甚至要更低,有一部份只是陸軍少將。

出於平衡軍閥派系的因素,國民黨軍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軍銜大量授予李宗仁、龍雲、白崇禧等地方大佬,而上將又有嚴格的限額,導致很多有實力的黃埔系將領無法快速晉升上將,只能停留在中將級別,比如杜聿明、邱清泉、宋希濂都是這樣的情況。我軍在開國授銜時,上將授予57人,比解放戰爭後期國軍上將數量多,因此兵團司令員大多(除程子華離開軍隊未參加授銜外)被授予上將及以上軍銜(肖勁光、許光達、陳賡為大將),沒有一個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