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許世友申請土葬,85年再申請無人敢同意,鄧公特批,但有5個條件

2023-12-24歷史

許世友是中國著名的和尚將軍, 他一生驍勇善戰,為國家擊敗過無數強敵,作為一名功勛將領,許世友的身後事在新中國的開國將軍裏顯得尤為特別。

他是唯一一個國家領導人特批土葬的開國將帥 ,這背後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許世友的遺憾

許世友曾受到過眾多中國領導人和將領的高度評價,紅軍時期的反圍剿戰爭中,許世友人送外號 大刀敢死隊長, 他七次參加敢死隊帶頭沖鋒開啟局面,當了紅軍軍長依然敢扛著大刀到前線殺敵。

在解放戰爭中,毛主席更是稱贊許世友是戰將, 把膠東半邊天都打紅了 ,實在是了不起。

雖然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肯定,但許世友其實一直有一個 困擾他一輩子的執念, 都說忠孝兩難全,許世友 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母親。

自他參加革命起,除了1932年回過一次家探親,等他再和母親相見的時候,已經是20年後的1952年了。

許世友至今記得當時和母親重聚的景象,他騎著高頭大馬來到自家門口,看到家門前坐著一個老婆婆,衣衫襤褸頭發花白,許世友還在尋思這是村裏哪家的老太太來 串門 ,突然意識到眼前的老人正是自己的母親。

許世友在母親的懷裏嚎啕大哭,他連罵自己不孝, 這麽多年來從未看望過母親

許世友和母親團聚後,也想過將老人接到濟南生活居住, 他當時在濟南軍區當司令, 在一個城市裏也好照顧母親的生活起居。但到了大城市以後,許世友的母親卻不適應這裏的環境,主動要求兒子將自己送回老家。

這時候許世友已經是國防部副部長了,身上的擔子特別重,他只能讓自己的兒子離開部隊回老家照顧母親。

1957年許世友第三次回家探親,母親對許世友說了一句讓他刻骨銘心的話,母親說 自己年事已高,母子倆見一次少一次了。

許世友也知道這一點,但國家和軍隊需要許世友,他 不可能將自己身上的責任拋在一邊, 只能接受這個無奈的現實,最後 許母於1959年去世 的時候,許世友甚至都 沒能趕來見最後一面。

對母親的愧疚成為了許世友的一塊心病,後來許世友在母親的墳前許下承諾,他說 忠孝兩全, 母親活著的時候他沒能好好盡孝, 等他死後一定會為母親守墳。

正是這個承諾,讓 許世友產生了土葬的想法, 因為按照家鄉習俗,要守墳必須留下全屍。

鄧公特批的待遇

好巧不巧的是,中國建國後不久就開始 推行火葬制度, 毛主席還提出: 中央領導人和高級將領起到一個帶頭作用, 許世友卻 沒有在倡議書上簽字, 並向主席說清楚了自己的苦衷。

毛主席是知道許世友情況的,所以也 沒有強求。

早在79年的時候,許世友其實就已經在準備自己的後事,他還專門給兒子許光 捎去50元現金, 讓他給自己買一口薄棺

1985年, 許世友身體情況惡化,自知時日無多的許世友提筆給中央寫信, 希望能夠批準他土葬。

接到信件後的工作人員都很為難, 沒有一個人敢拍板做決定, 畢竟火葬已經普及開了,只有少數山區村鎮還保留著土葬的風俗習慣,許世友要求 開一個特例, 按照中國共產黨一般的做法都是不予同意的。

最後許世友的報告被 遞到了鄧公的桌子上 ,經過慎重的考慮以後, 鄧公答應了許世友的請求, 但也向許世友的家人提出了 自己的五點要求。

一是不準開追悼會、二是不準在報紙上發訃告、三是土葬的事不能外傳、四是不可以在墳前立碑、五是喪事一切從簡。

鄧小平提出的五不準其實就是在 盡量淡化許世友在喪葬制度上搞特殊產生的影響, 這是國家和組織對許世友的優待。

負責傳達鄧公意見的王震將軍也提醒當時南京軍區負責許世友後事的同誌, 稱許世友的特殊待遇來源於 許世友的特殊經歷和特殊貢獻 這是 特殊中的特殊,下不為例。

王震的總結可以說言簡意賅, 如果換一個人提出類似的要求,鄧公是必然不會批的, 但許世友確實太特殊了,他戎馬一生,早年間當紅軍敢死隊長沖鋒陷陣,硬是從死人堆裏殺出一條命來。

在抗戰中又和侵華日軍一較高下,對中國民族的自由和獨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國共內戰爆發後,許世友到達職業生涯的巔峰, 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甚至到了1979年,和許世友同時代走來的老將早就已經過上頤養天年的退休生活,許世友還率領解放軍去往越南作戰,並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真可謂是老當益壯的傳奇將領。

他為國家和軍隊做出的貢獻是 無法復制的, 他的人生際遇同樣獨一無二,所以才會享受這樣一個特殊的結局。

有意思的是,鄧公當年提出的 五不準原則 有一個並沒有執行到底,原來許世友去世後,不少群眾都會前去悼念這位傳奇將領,但由於沒有墓碑,要找到許世友墓十分困難。

在群眾的強烈要求下, 王震最終還是給許世友立下一塊花崗巖石碑 ,上面寫著七個大字:許世友同誌之墓。

資料來源:

【1】猛將傳奇:和尚將軍許世友(一).鳳凰網.2009-4-14 [參照日期201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