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口腹之欲(八十一)——從「野雞紅」說開去

2024-01-27生活

在驛站給誌願者做飯,或者請朋友同學到家裏吃飯,我喜歡做一道菜:野雞紅。個中原因,一是當他們聽說或者看到宴客食單上這個菜名時,大多會報以較高的期待,當然也有半信半疑的:野雞是國家保護鳥類,怎麽能吃呢?其次,做起來簡單;第三,老少鹹宜,素食愛好者也能兼顧;最重要的一點,是成本足夠低,因為驛站運轉費用主要來自於捐贈,誌願者每人每天的夥食費通常就十來元,在家請客本就是舍不得花錢下館子,能省則省。當野雞紅端上桌時,食客看到的卻是一盤芹菜炒蒜苗炒胡蘿蔔,野雞毛都沒看到一根,正在他們略顯失望卻又不好意思表達不滿時,我連忙給他們講一個真實的小故事:以前有個人看到一家小飯館的菜牌上寫著一道菜:野雞紅,一角錢一份。他開口就點了兩份,菜上桌,邊翻菜邊吃,兩盤菜吃完了,咋連一塊野雞骨頭都沒見著?聽故事的人曉得我講的是笑話,不過接下來才是我想講的重點:野雞紅所蘊含的文化——「四正諦」。

一、正形

先從切菜開始說起。我是從一位老廚師講的故事中看到這道菜的,其中沒有過經過脈的做法詳解。想象中野雞羽毛比較長,於是芹菜、蒜苗切長段;胡蘿蔔切片,與羽毛的形狀相似,早先我是這樣切法。

有一天,看到朋友圈有人分享這道菜,只不過照片中胡蘿蔔是切的粗絲。這位朋友是一家知名餐飲集團(店名不說了,免得廣告嫌疑)的老板娘,這樣做自然是有道理的,向其請教,朋友說她媽媽教她這樣的切法。人家是有傳承的。

權威不一定要迷信,但可以對照反思。我把胡蘿蔔切片是臆想野雞羽毛的形狀,但是做菜並不是照搬原型,要講規矩,一道菜有幾種原材料,切好後的形狀要統一,丁配丁,塊配塊,即使簡單到作為配料的蔥,蔥段、蔥彈子、馬耳朵蔥、蔥絲、蔥花……也要和主料相配,野雞紅的另兩樣原材料,芹菜是條索狀,蒜苗扁一些但炒熟後變細了,胡蘿蔔切好後的形狀也應該與這兩樣協調,似乎切成粗絲是有道理的。

知錯即改,從此以後胡蘿蔔改成切絲。

二、正色

這道菜為什麽叫「野雞紅」?老廚師說:胡蘿蔔、蒜苗、芹菜心,紅、綠、黃三色,就跟野雞羽毛顏色一樣,因此叫「野雞紅」,並且認為有點歷史了,在他收集的百年菜資料上,就有這道菜肴。

川菜為什麽會有這道菜呢?老廚師沒往下說。我的理解是:先秦時期,為分辨五正色,便以古代的「吉鳥」——雉(野雞)作為染色標準,比照著雉身上較大的色塊染出青、赤、黃、白、黑五色。早先的川菜廚師就用「野雞紅」來「正色」,立規矩。

有人說,胡蘿蔔不紅,芹菜不黃啊!四川這邊種的胡蘿蔔顏色非常紅,所以也叫紅蘿蔔,我的書稿中寫成紅蘿蔔,校對老師以為寫錯了給改成胡蘿蔔;芹菜在一些川菜老菜譜中,有寫成芹黃。

另一個問題我曾請教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專業博士陳亮先生:現代的雉(野雞)分類很多,比如紅腹錦雞、血雉、綠尾虹雉等等,古代的野雞究竟是哪一種呢?陳博士的答復是:中國古人是分不清這些物種的,他能分辨到雉就不錯了,但具體到雉指的是哪一個,取決於它的可得性,我們周圍如果都是黃腹角雉,這個雉就是黃腹角雉,如果環頸雉比較多就是環頸雉,哪個可得性強就指的是哪個,所以全國各地即使寫同一個雉,它針對的物種也不一樣。

陳博士的回答解釋了我的一個疑問:蒜苗根部是白色的,野雞紅炒出來有四種顏色:赤、青、黃、白,為什麽老廚師只說三種呢?

觀鳥達人管曉麗認為可能是雉雞,又叫環頸雉,不過環頸雉有很多亞種,脖子上有一圈白色的亞種是北方才有的,四川的亞種是沒有白脖子的。

我想,發明這道菜的四川廚師是看到過雉雞四川亞種的。

(Luke拍攝於若爾蓋)

三、正味

炒這道菜應該放哪些調料呢?老廚師認為要搭點豆瓣炒,我卻只放鹽,因為芹菜、蒜苗和胡蘿蔔都內建芳香,用點油、鹽和高溫激發出來即可。

但這並不妨礙做菜的根本在調味。

中國廚師公認的祖師爺有好幾位,伊尹是一位,他說「調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商湯舉行朝見伊尹的儀式,伊尹就是從調味開始談到各種美食,最後談到行仁政。另一位祖師爺彭祖,據說以雉和以五味,創造了雉羹,獻給堯帝,為堯所贊美,堯因此封他為彭地的諸侯。從懂得調味開始才能算作做菜。

一個人感知世界的方式,主要有視、聽、味,中國人認為最高的方式是「味」,才能稱之為「道」,所以才有「味道」,體「味」之「道」,味「味」之「道」。

川菜靠的是「味」,所以才會有二十四種復合味型。川菜的廚師可能不懂多高深的「道」,但他們在做菜的過程中體味「道」,感悟生活的各種滋味。沒把「味」搞明白的只能叫「做菜」,離「入道」還遠,一桌子菜,看著是不同的食材,吃出來卻是一個味,就好比聽一場音樂會,換不同的人上台演奏,都是一個「宮」調,單調不單調?

復合味型不是亂搭亂配,要講規範,魚香味用了多種調料,加點花椒進去可不可以?不可以,因為風味裏沒有麻味,那不叫創新,叫胡來。

味要正。

四、正心

有人說,川菜搞得麻辣是為了掩蓋食材的異味。

我們來看看食材產生異味的土壤。

首先是食材來源是否足夠。先說肉類,農耕時代,四川的人家都會養幾只雞下蛋,養鴨子需要有水,並不是家家都養,常常看到挑「鴨棚子」的,舉根長竹竿在一大群鴨子後面吆喝,小時候說學習不好的叫「吆鴨子」,很形象。四川是生豬大省,八十年代初,我們鄉的生豬站運來一台彩色電視機,每天吃過晚飯就放在大街上,一街的人都圍著看,這台電視機就是因為向外「調」生豬的數量多被獎勵的。至於魚,好像以前沒人養,為什麽?因為養了沒人吃,四川到處都是江河,有流水裏的河魚,誰還吃堰塘裏養的魚?據說從前在四川,有一種吃魚的方式,叫「擔擔魚」。河魚捕上來後,即刻剖魚刮鱗,岸邊有人挑著擔子,生著爐火,爐子上有一小鍋,洗凈的魚放進這鍋熬好的湯裏,挑起擔子就走,一邊走一邊燉著魚,到了某個大戶人家,正是開宴的時候,剛好魚也熟了。魚從江河裏打起來,到上宴席,一刻也沒有耽誤,盡得魚之鮮。

再說蔬菜。最寒冷的冬臘月間,你到鄉下人家的菜園子走一圈,看看有哪些菜,沒有大棚捂著,隨便一瞧:紅蘿蔔、白蘿蔔、大白菜、小白菜、蓮花白、紅油菜薹、白油菜薹、花菜、菜頭、大青菜、兒菜、韭黃、茼蒿、冬寒菜、蒜苗、蔥、芫荽……還有冬天最嫩的一把豌豆顛。

臘月初十(周末)菜市場隨拍

其次,看食物的儲存環境,天氣太熱自然腐敗快。四川盆地的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地理學家將其歸為海洋性氣候,中國最腹地的區域卻是海洋性氣候,因為從海洋性氣候的兩個衡量指標來看是相符合的:「年較差」、「日較差」。夏季即使有極高溫天氣,也沒幾天。

四川物產是豐富,可是你沒有海鮮啊!一個事實是,絕大部份海產品經過幹制後鮮味倍增,個中原因見拙文【陽光的味道】,海產品中的高端食材燕鮑翅肚用幹貨還是鮮貨,哪個更好?

有豐富的新鮮食材,又沒有造成食物易腐敗的環境,你說何必沒事去搞點食物異味出來?

車輻寫過一篇文章,談到身為揚州人的吳白匋教授來成都吃川菜,就深得川味真諦,品味放了花椒辣椒做出來的菜時,「再細加咀嚼,則不僅是雞鴨魚肉的原味依然可以分辨,而且會感到味道更厚了。最奇怪的是咽下去以後,回味卻是清而甜的」。

味道能掩蓋食物的本味?只要食材本身是「正」的,再厚的味也能吃出食材本味,如果吃不出來,那是「味」道的人自身出問題了。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王陽明認為「格者,正也」,「物者,事也」,首先匡正事物,才能一步步做到「正心」。

回到初心,雉又為什麽是吉鳥?【周禮•春官•大宗伯】:「士執雉。」鄭玄註:「雉取其守介而死,不失其節。」不僅是因為羽毛漂亮,是耿介、有氣節。

川菜的一道「野雞紅」,何嘗不是演繹了從正形、正色、正味到正心?

心不正,何以「齊家、治國、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