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這些病都是氣出來的,可惜你渾然不知!記得告訴身邊人

2024-07-11養生

在繁忙的都市中穿梭,我們就好像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被生活的壓力與期望推動著不斷前行。

日復一日,我們或許已經習慣了將情緒深埋心底,用微笑掩蓋疲憊,用堅強支撐脆弱。

但是在這份看似堅強的背後,隱藏著的卻是我們往往忽視的健康隱患,情緒對身體的深遠影響。

一系列科學研究揭示了,原來情緒真的能影響身體健康,而有這麽幾種病,竟是氣出來的。

究竟哪些病是被氣出來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呢?

一、情緒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抑郁情緒如同一張無形的網,悄然間將許多人緊緊束縛。 它不僅侵蝕著我們的精神世界,更在無聲中侵蝕著我們的心血管系統。

一項發表在【迴圈】雜誌上的研究表明,長期抑郁的人患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

這項研究透過大規模的數據分析,揭示了抑郁情緒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復雜聯系,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當我們陷入抑郁情緒時,體內會釋放出一系列應激激素,如腎上腺素和皮質醇。

這些激素雖然能在短時間內幫助我們應對壓力,但長期高水平存在卻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它們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

抑郁情緒還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習慣, 有的人因為心情煩躁,從而沒有食欲,打亂了日常的飲食習慣等,這些不良習慣也會進一步加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二、情緒與消化系統的關系

胃腸是名副其實的情緒器官,消化系統與情緒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當情緒出現波動時,腸胃就會出現不適。

情緒性胃腸病就是這樣一種由情緒引發的消化系統疾病。它並非由器質性病變引起,而是由於情緒因素導致的胃腸道功能紊亂。

為何情緒會傷胃?這與我們的自主神經系統密切相關。

自主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部份, 當我們處於緊張、焦慮或抑郁等負面情緒時,交感神經會占據主導地位,導致胃腸道血管收縮、蠕動減慢、分泌減少。

這不僅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還可能引發胃痛、胃脹、腹瀉或便秘等消化不良癥狀。

三、情緒壓力與免疫系統的關系

當我們承受巨大的情緒壓力時,免疫系統也會變得脆弱不堪。

研究表明,如果你長期處於高壓之下,例如工作、學習的壓力,生活的壓力,都可能會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從而無法抵禦病毒的攻擊,變得更容易生病。

這背後的原因同樣與應激激素的釋放密切相關。

如果你最近感到壓力過大,心情很差,體內會釋放大量的應激激素,如皮質醇, 這些激素雖然能在短時間內幫助我們應對壓力,但長期高水平存在卻會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

此外,情緒壓力還可能影響我們的睡眠質素和飲食習慣,進一步削弱免疫力。

四、情緒可能會導致皮膚病

皮膚作為我們身體的第一道防線, 不僅具有保護內部器官的功能,還能透過其微妙的變化反映出我們的情緒狀態。

情緒性皮膚病就是這樣一種由情緒因素引起的皮膚問題。 它並非由細菌感染或過敏反應引起,而是由於情緒壓力導致的皮膚功能紊亂。

當我們處於緊張、焦慮或抑郁等負面情緒時,體內會釋放出一系列應激激素和神經遞質。

這些物質會影響皮膚的血液迴圈、新陳代謝和屏障功能,導致皮膚出現幹燥、瘙癢、紅腫、痤瘡等問題。

此外,情緒壓力還可能影響我們的睡眠質素和飲食習慣,進一步加劇皮膚問題。

五、情緒與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

大腦是我們情緒與認知的指揮中心,它們之間透過復雜的神經網絡緊密相連。 當情緒出現波動時,這種聯系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引發認知功能障礙。

研究表明,如果長期處於高壓之下,人的記憶力會出現衰退,好像很容易忘記事情,而且註意力難以集中。

這與大腦中的應激反應系統密切相關。當我們處於壓力狀態時,大腦會釋放大量的應激激素和神經遞質來應對挑戰。

長期高水平的應激反應卻會對大腦造成損害, 影響神經元的連線和通訊功能。

此外,情緒壓力還可能影響我們的睡眠質素和學習效率,進一步加劇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

六、如何調節情緒

既然知道了,身體的很多疾病都與我們的情緒有關,負面的情緒可能導致身體健康出現問題, 那麽我們應該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呢?

認識並接納自己的情緒是調節的第一步。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地圖,上面標記著快樂、悲傷、憤怒、恐懼等各種色彩。

當某種情緒來臨時,不要急於逃避或壓抑,而是嘗試去感知它,體會情緒的起伏變化。 接納情緒,就是接納自己的一部份,是自我理解和自我關懷的開始。

嘗試透過深呼吸來平復情緒。

當我們感到情緒激動時,呼吸往往會變得急促而淺短,可以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或站定, 閉上眼睛,慢慢地吸氣,讓氣息深入肺部,再緩緩地呼氣,將體內的緊張和壓力隨著呼氣排出體外。

除了深呼吸外,運動也是調節情緒的好幫手,當你揮汗如雨的時候,好像煩躁的情緒也被拋灑了。

無論是跑步、遊泳、瑜伽還是簡單的散步,都能讓我們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舒緩。

如果實在感到煩躁和失落,不如和家人朋友傾訴,找到情感的宣泄途徑。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某些事情而感到困擾或不安,但當我們把這些感受說出來時,就會發現它們並沒有那麽可怕。

朋友的理解和支持會讓我們感到溫暖和力量,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和解決問題。

除了以上幾種方法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情緒調節技巧也值得嘗試。比如冥想、寫日記、聽音樂、看電影等。

這些活動都能讓我們暫時從現實的煩惱中抽離出來,進入到一個更加寧靜和愉悅的狀態中。

透過這些活動,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找到與自己對話的方式,從而更加從容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當我們學會了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和諧共處時,就會發現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和充實了。

七、預防情緒疾病,從這些事情做起

預防情緒疾病的發生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構建一個全面而健康的心理防線。

保持規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是預防情緒疾病的基礎。 睡眠是身心恢復的重要時期,良好的睡眠質素能夠確保我們在白天精力充沛、情緒穩定。

相反,晚上睡眠不充足,或者睡眠質素不高的話,身體素質就會下降,而且還會感到暴躁易怒,增加情緒病的風險。

均衡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也是預防情緒疾病的重要手段。 營養豐富的食物能夠為我們提供必要的能量和養分,支持身體的正常運作和情緒的穩定。

而且美味的食物往往會給我們帶來積極正面的情緒反饋,讓我們感到快樂, 所以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試著吃一些美食,幫助自己快速調節情緒。

運動則能夠促進身體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釋放壓力,提升心情。

很多壓力大的學生,在晚上的時候會選擇去操場跑幾圈,當汗水流下的時候,心情就變得開闊了,壓力自然而然的減輕了。

除了生活方式的調整外,培養積極的心態和應對壓力的能力也是預防情緒疾病的關鍵。

我們應該學會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將壓力視為成長和進步的動力。

此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交網絡也是預防情緒疾病的重要途徑。 與親朋好友保持聯系、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感受能夠讓我們感受到關愛和支持,從而減輕孤獨感和焦慮感。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出現了情緒問題或疑似情緒疾病的癥狀時,應該及時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支持。

結語

我們不難發現情緒與健康之間的緊密聯系,無論是心血管疾病、情緒性胃腸病、免疫力下降、情緒性皮膚病還是認知功能障礙,都與我們的情緒狀態息息相關。

因此,我們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每天都保持樂觀,遠離情緒疾病。

願我們都能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用一顆平糊而堅韌的心去擁抱每一個美好的明天。

每天笑一笑,少生氣,不內耗,疾病就會離我們遠去了,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

這些病都是氣出來的,可惜你渾然不知!記得告訴身邊人2019-12-02 14:25·39健康網

原來你的皮膚病和情緒有關2024-05-17 16:24·皮膚專家王香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