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中醫各大派別,你知道多少,我正從經方派往扶陽派發展。

2023-12-13養生

中醫從古至今,一直存在各大派別之分,比較有名的主要是以下幾種。

· 1. 傷寒(經方)派 : 張仲景為主要代表,主要著作【傷寒論】【金匱要略】。創立中醫系統的理論體系,統一六經辨證的方法系統,確立了辨證論治的診療原則,構建了中醫順勢利導調節生命恢復和諧狀態的思想體系,為後世中醫臨床的法度和準則。被後世尊為醫聖。

2 滋陰派 : 朱丹溪為主要代表,著有【格致余論】【局方發揮】。創造性提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相火論」及「陰升陽降學說」的醫學理論,創立滋陰降火、升補陰血以制陽的治療大法。

3. 補土派 :李東垣為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有【脾胃論】、【內外傷辯惑論】、【醫學發明】、【蘭室秘藏】等,創立了以「內傷脾胃」學說為主體的理論體系。李東垣脾胃論的核心是:「脾胃內傷,百病由生」十分強調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為在五行當中,脾胃屬於中央土,因此李東垣的學說也被稱作「補土派」。主要方劑有補中益氣丸系列。

4. 溫病派 ,葉天士為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有【溫熱論】【臨癥指南醫案】【未刻本葉氏醫案】葉天士是溫病學奠基人,他讓溫病學從病因病機到辯證施治方面有了較完整的理論體系,使溫病學成為在治療外感病方面的一門與傷寒並列的專門學說,對中國醫學的發展具有十分巨大的影響。

·5. 溫補派 : 張景嶽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有【類經】【景嶽全書】等等。創制有左歸丸、右歸丸等名方,為補腎治法的豐富和完善作出極大貢獻。倡「陽非有余,真陰不足」論,糾重陰忽陽之偏。

6 攻邪派 : 張從正為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有【儒門事親】,對於汗、吐、下三法的運用有獨到的見解,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獨特風格,為祖國醫學的病機理論和治療方法做出貢獻。

7. 扶陽派 ,又名火神派,鄭欽安為主要代表。另外還有如李可、吳佩衡等大醫,重用善用附子、肉桂、乾薑等。扶陽派的理念主要是顧護人體陽氣。在他們看來,大劑量辛熱藥物有助於激發人體的陽氣,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斟酌使用。

具體著作大家可以自行查詢。

除了以上幾種主要學派,還有王清任的活血化瘀理論,臨床上很常用。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