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頂著個又軟又糯的大腦,我們竟可以搖晃翻滾,腦子不會爛成一團?

2024-06-20養生

大腦是我們身體中的一個器官嗎?從身體結構的角度上來講,是的,但如果以意識為基礎,所得到的答案就會有所變化,大腦才是真正的「我」。

此時,正在寫作這篇文章的我,以及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我們的所有思緒都來自於我們的大腦,大腦在思考這句話的意義,同時又在指揮著我們的手指在手機上劃來劃去,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就是大腦,而我們身體上其它的所有器官都是為大腦服務的,並且受到大腦的指揮。作為一個大腦,我們有必要去認知自己,雖然我們永遠也無法看到自己的真容,但至少我們可以去了解自己,而我們認識和了解自己的過程可以用一句有趣又意味深長的話來進行表述:大腦正在認識大腦。而認識自己首先要從認識自己的脆弱開始。

大腦非常脆弱,脆弱到了令我們感覺害怕的程度。

如果我們將我們的大腦從腦殼中拿出來放在桌子上,那麽我們就能夠親眼看到它從一個類似於半圓形的形態逐漸變得扁平,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之下,最終大腦會像一灘爛泥一樣平鋪在桌面之上。有人說大腦像豆腐,怎麽說呢,這並不準確,因為大腦比豆腐要軟,把豆腐放在桌子上,它可不會攤成一片。

相比豆腐而言,將大腦比作布丁會顯得更加形象,不過這也不完全準確,因為布丁似乎又有些太軟了。一塊布丁放在桌子上,它的形狀會迅速發生變化,分分鐘就會攤成一片,腦子可沒有這麽快。一位叫做賓·拉波波特的腦外科醫生將大腦形容為一種介乎於布丁和果凍之間的物質,這個形容就比較準確了,但他一定沒有吃過豆腐,否則將大腦形容為介於布丁和豆腐之間的物質更為恰當。

將一塊介於布丁和豆腐之間的物質放置於我們的頭顱之中,然後這顆頭顱每天都在晃來晃去,搭載這顆頭顱的身體每天都在翻滾跳躍,難道頭顱裏的腦子不會因此而爛成一團嗎?如果只是將這樣一團物質放置於頭顱之中,那麽用不著翻滾跳躍,只需要搖搖頭,就足以使它們爛成一團,所以為了不讓它們爛成一團,保護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這樣一團又軟又糯的大腦肯定是經不起外力撞擊的,所以就必須要加裝一個可以阻擋外力撞擊的盾牌,於是顱骨出現了。顱骨是大腦最重要的防禦結構,大腦這團脆弱的東西不要說是外力的撞擊了,就算是彈個腦錛也是受不住的,所以就有了顱骨,顱骨本身硬度很強,而它的結構又能夠有效化解沖擊,為大腦提供了最堅實的保護。

只有顱骨是不行的,這就好比我們

套個鐵桶去撞墻,所受的傷害也一樣輕不了。

在顱骨的下面有著兩層非常堅固的硬膜,它們能夠輔助顱骨使來自於外界的沖擊得到緩沖,這兩層硬膜就被稱之為硬腦膜,它們是顱骨之內的第一道安全螢幕障。在硬腦膜之下是一層皮膚組織,在這層皮膚組織之下是一層頗具彈性的空間結構,這裏充滿了腦脊液,這個結構的作用就是穩固大腦的位置,試想一下,如果只是將大腦放在頭顱內,而不去穩固它的位置,那它就會隨著身體的運動在頭顱中撞來撞去,很快就一塌糊塗了。

這個充斥著腦脊液能夠穩固大腦位置的結構就是著名的蛛網膜了。而在蛛網膜結構之下還有著一層由膠質和彈力纖維所組成的薄膜,它就是軟腦膜。

軟腦膜是大腦中最後一道保護組織,它不僅能夠配合其它保護結構一起有效減輕外界沖擊對大腦造成的傷害,它還可以為大腦進行供氧,可謂是大腦的貼心小棉襖。

大腦雖然有著顱骨、硬腦膜、蛛網膜和軟腦膜的保護,看似十分安全,但也並非萬無一失。大腦的保護結構只能夠保證在一般情況之下大腦不會受到來自外界的沖擊,如果發生劇烈的碰撞,比如突然摔倒或者遭受到鈍器的打擊,那麽同樣是會受傷的。一般我們所說的腦震蕩就是如此。當然,這並不是因為大腦的保護機制還不夠完善,實在是因為大腦本身太過脆弱了,這就好像我們把一塊布丁放在盒子裏帶回家,正常移動做造成的晃動不會讓這塊布丁爛掉,但如果我們非要甩來甩去,那它是無法保持原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