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中醫夏季養生食譜推薦

2024-06-29養生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夏至不僅是自然界陽氣最旺的時刻,也是人體陽氣最為充沛的時期。因此,合理的飲食調養對於維持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即食物與藥物同源,許多食物本身就具有藥用價值。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幾款夏至養生食譜。

夏季養生原則

陰陽平衡

中醫認為夏季屬陽,人體陽氣旺盛,但過度消耗陽氣容易導致陰液虧損。因此,夏至養生應註重陰陽平衡,既要補充陽氣,又要養陰液。

清熱解暑

夏季氣溫高,人體易受熱邪侵襲,出現煩躁、口渴、尿黃等癥狀。因此,夏至養生應以清熱解暑為主,多食用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食物。

健脾利濕

夏季雨水增多,濕氣容易侵入人體,導致脾胃功能受損。因此,夏至養生還應註重健脾利濕,促進體內濕氣的排出。

建議飲食上:

● 宜清淡、易消化,多酸、少肥膩;

● 宜多食茯苓、蓮子、百合、紅棗、櫻桃等能養心安神;

● 滋陰生津之品,以及魚、瘦肉、鴨肉、薏米、冬瓜、玉米、枇杷等既清潤又健脾祛濕的食物;

● 適當食用酸性的食物如烏梅、五味子、木瓜等,能起到斂汗、生津、開胃的作用;

● 隨著氣溫的升高,建議多喝湯水、粥類,滋養脾胃;

●不宜多食冷食、冰鎮冷飲,以免傷脾陽。

幾款湯水,健脾養心

蓮子百合木瓜湯

食材:

蓮子(帶芯)15-20克,百合15克,茯苓15克,青木瓜1個,紅棗3枚(去核),排骨400克,瘦肉50克,鹽適量。

做法:

青木瓜切開,去皮、核,切塊,排骨、瘦肉先飛水。上料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煲1-1.5小時,以鹽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清熱,健脾,養心安神。

蓮子扁豆牛肚湯

食材:

蓮子30克,炒白扁豆30克,(炒)薏米30克,牛肚250克,瘦肉50克,生姜2片。

做法:

牛肚和瘦肉均洗凈切大塊、飛水,扁豆、薏米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上料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煲1.5小時,以鹽調味即可。

功效:

健脾祛濕,消滯開胃。

枇杷果杏仁瘦肉湯

材料:

枇杷果5-6個,南杏15克,北杏10克,瘦肉2兩,蜜棗2枚,生姜3片。

做法:

枇杷果對半切開,去皮、核,南北杏去皮,瘦肉先飛水。上料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煲1小時,以鹽調味即可。

功效:

枇杷果不僅營養豐富,還是養生佳品,有止咳下氣,降逆和胃,滋心肺等功效,對肺熱咳嗽有輔助治療作用。與南北杏仁、瘦肉一起作湯,味道鮮甜,有養陰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痰難咯出,或痰黃,口幹舌燥的人群食用。

鯽魚雙豆祛濕湯

材料:

鯽魚1條(約200克),眉豆30克,赤小豆50克,瘦肉1兩,陳皮1瓣,生姜3片。

做法:

眉豆、赤小豆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鯽魚去鱗、腮,洗凈,先用油在鍋內將鯽魚煎至淡黃色,然後放入湯鍋內,加入上述食材,武火煮沸轉文火煲1小時,以鹽調味即可。

功效:

健脾補中,祛濕氣。

適用於夏季氣候濕熱時飲用,對濕氣困阻中焦所致身重困倦,肢體乏力,口黏,舌苔厚膩等病證有調治作用。

涼瓜黃豆排骨湯

材料:

苦瓜1個,黃豆50克,排骨300克,陳皮1瓣,生姜3片,鹽適量。

做法:

苦瓜去瓤切塊,黃豆洗凈浸泡30分鐘,排骨斬塊先飛水。上料同放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煲1小時左右,以鹽調味即可。

功效:

清熱除煩,健胃清腸。

適合於夏季天氣炎熱時食用,老少鹹宜。

馬蹄玉米百合羹

材料:

馬蹄3-6個,甜玉米1條,鮮百合1個,胡蘿蔔1/3個,雞蛋1個,瘦肉30克。

做法:

馬蹄去皮,玉米切粒,胡蘿蔔去皮,鮮百合洗凈,撕開成小瓣,雞蛋打散,瘦肉剁碎。分別將馬蹄、玉米、胡蘿蔔用攪拌機打碎(稍微打碎成小粒即可),隔渣、留汁,備用。鍋內先放入馬蹄、玉米、胡蘿蔔、瘦肉碎,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轉文火煮10分鐘左右,再加入鮮百合和馬蹄、玉米汁,煮3-5分鐘,加雞蛋,煮開即關火,以鹽調味即可。

功效:

馬蹄,甘、寒,有清熱潤燥、消食積、利咽化痰、降血壓等功效。玉米,甘、平,有補中益胃、利尿、降血脂等功效。配合胡蘿蔔清腸胃、利尿,百合清心潤肺,此方有清心養胃,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夏季口幹口渴、大便幹、小便短赤的人群食用。

一杯夏季養生茶

茶療是藥茶合一的中藥茶套用於日常保健的一種養生方式。早在【神農本草經】便有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入夏後,天氣炎熱,暑熱易傷氣津,人體出汗較多,易有煩渴、乏力、食欲下振等表現,此時透過合理飲茶養生,有助於安然度夏。

桂圓金桔茶

材料:

金桔1-2個,龍眼肉3-5顆。

做法:

將金橘洗凈,在其中間切一口(不要切斷),然後放入杯中,並加入龍眼肉以開水沖泡即可。

功效:

健脾養血,疏肝行氣。

適用於體質偏虛寒或心脾兩虛所致失眠、健忘、心悸等不適調理。

荷葉山楂扁豆茶

材料:

荷葉5克,山楂6克,炒白扁豆20克,生薏米15克。

做法:

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加入山楂、扁豆、薏米,轉小火煮30分鐘,最後放入荷葉,再煮5分鐘即可。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少許冰糖或紅糖調味。

功效:

荷葉有清暑利濕的功效;山楂消食健胃、活血祛瘀;扁豆、薏米健脾利濕。此茶清熱解暑,健脾開胃的功效。適用於濕熱體質人群,或夏季炎熱夾濕氣候時,調治心煩、食欲不振、口幹口苦、舌苔厚膩等不適,尤其適用於高血壓、高血脂人群出現上述癥狀者。

夏季養生食譜推薦

1、豆腐

豆腐性味甘、涼,具有清熱潤燥、補血養顏、健脾和胃、補腦健腦等功效,同時,豆腐中的植物雌激素類黃酮等成分還有助於調節人體內分泌,改善更年期症候群,對女性健康尤為有益。

需要註意適量食用,避免過量攝入導致消化不良等問題,對於特殊體質或疾病的人群,如痛風病患者等,需要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合理食用。

(1) 小蔥拌豆腐

【原料】

豆腐300克、小蔥30克、精鹽5克、香油4克、植物油30克。

【做法】

①將小蔥洗凈後切成蔥花;豆腐劃切成小塊。

②將豆腐塊放入熱水鍋中焯去豆腥味,取出後用冷的凈水過涼,撈出瀝出水分,盛裝在盤內。 在豆腐上加入精鹽,再撒上蔥花,淋上香油。

③將炒鍋置於中火加熱,倒入精制油熬熟後,再盛裝碗中,待冷卻後淋澆在豆腐上。

④最後,將拌好的小蔥豆腐裝盤,食時拌勻即可。

【小貼士】

● 豆腐焯水可以去除豆腥味,同時使豆腐更加筋道,不易爛。

● 冷卻後的蔥油淋在豆腐上,不僅可以增添香氣,還能使豆腐更好地吸收調料的味道小蔥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增加或減少,喜歡辣的可以加入一些辣椒油或辣椒粉。

(2) 鯽魚豆腐湯

【原料】

鯽魚1條(約400克)、豆腐1塊(約400克)、蔥3根、姜1塊、料酒適量、鹽適量、胡椒粉適量、食用油適量。

【做法】

①鯽魚先處理好,清洗幹凈。豆腐切塊,蔥切段,姜切片。

②熱鍋冷油,油熱後放入鯽魚,不要馬上翻動,等底面定型後再翻面,煎至兩面金黃後盛出備用。

③將煎好的鯽魚放入砂鍋中,加入開水(加開水是湯變白的關鍵),放入姜片、蔥段,大火燒開,然後轉中小火燉煮約20分鐘。

④將切好的豆腐塊放入鍋內,繼續燉煮約10-15分鐘。

⑤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鹽、胡椒粉調味,輕輕攪拌使調料均勻融入湯中。待湯色變為乳白色,且豆腐入味後,即可關火出鍋。

【小貼士】

● 鯽魚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參、蜂蜜、豬肝、雞肉、野雞肉、鹿肉,以及中藥麥冬、厚樸一同食用,吃魚前後忌喝茶。

● 燉魚湯時,開鍋後用大火才能燉出像牛奶一樣白的湯。

2、茯苓

茯苓性味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對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癥狀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1) 茯苓燉雞

【原料】

雞肉500克(可以選擇雞胸肉或雞腿肉,根據個人喜好)、茯苓50克(幹品,需提前浸泡半小時至1小時)、枸杞10克、紅棗5-6顆、生姜3片、清水適量、鹽適量。

【做法】

①將雞肉洗凈,切成大小適中的塊,茯苓提前浸泡,軟化後切成薄片或小塊,枸杞和紅棗用清水沖洗幹凈。

②在一個燉盅或砂鍋中,放入雞肉塊、茯苓片、枸杞、紅棗和生姜片。

③加入足夠的清水,水量應稍微沒過食材。蓋上蓋子,將燉盅或砂鍋置於火上,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燉煮時間約為1-1.5小時,直至雞肉熟透,茯苓的香氣完全滲出。

④燉煮完成後,加入適量鹽調味,攪拌均勻後,關火,將茯苓燉雞盛出即可享用。

【小貼士】

● 茯苓浸泡後更容易燉煮,口感也會更好。

● 燉煮過程中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調料,如胡椒粉、料酒等。

(2)茯苓糯米紅棗糕

【原料】

茯苓粉100g、糯米粉50g、粘米粉75g、棗泥餡200g、細砂糖40g、水100ml。

【做法】

①將茯苓粉、糯米粉、粘米粉和細砂糖倒入碗中,混合均勻。

②棗泥餡準備好。

③分次加入水,用手搓成蓬松的糕粉;過篩兩次,使糕粉成為細致的粉狀。

④放入搟好的棗泥片,倒入剩下的糕粉,蓋上濕紗布,放入蒸籠。

⑤開鍋後,大火蒸30-40分鐘,至熟透即可。

【小貼士】

● 不宜過量食用,能導致消化不良或熱量攝入過多。

● 對於消化不良或糖尿病患者,應適量食用或避免食用。

3、紫蘇葉

紫蘇葉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對於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等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1) 紫蘇炒蛋

【原料】

新鮮紫蘇葉20克、雞蛋3個,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①紫蘇葉洗凈,切成細絲備用,雞蛋打入攪拌碗中,加入鹽和胡椒粉,用筷子攪拌均勻。

②熱鍋倒入食用油,中火加熱至微微冒煙。

③倒入打散的雞蛋液,快速翻炒至雞蛋開始凝固。

④當雞蛋炒至七八成熟時,加入紫蘇葉絲,繼續翻炒。

⑤炒至紫蘇葉完全斷生,與雞蛋混合均勻後,關火出鍋。

【小貼士】

● 紫蘇葉不宜炒得過久,以保持其獨特的香氣和口感。

(2) 紫蘇蒸排骨

【原料】

排骨400克(建議選用豬肋排,口感鮮嫩)、紫蘇葉20克、豆豉12~15顆(根據個人口味可適量增減)、蒜頭1粒(拍碎)、姜片2片,調味料:鹽適量、豉油(生抽)10g、雞粉適量、細砂糖適量、料酒1大勺、花生油5g(出鍋時用於提香)

【做法】

①排骨洗凈,料酒清洗去腥;紫蘇葉洗凈切碎,蒜頭拍碎備用。

②將排骨放入碗中,加入豆豉、蒜頭、姜片、鹽、豉油、雞粉、細砂糖和料酒,攪拌均勻後腌制10~15分鐘。

③將腌制好的排骨放入蒸盤中,均勻鋪開,在排骨表面撒上切碎的紫蘇葉。

④將蒸盤放入蒸鍋中,大火蒸20分鐘。

⑤蒸好後,撒上少許蔥花增色提香,沿著蒸盤邊緣淋上花生油,攪拌均勻後即可食用。

4、蒲公英

蒲公英性味苦、甘,涼,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的功效,對於治療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1) 涼拌蒲公英

【原料】

蒲公英鮮葉200克、蒜瓣2-3瓣、紅辣椒1個(可選),調料:鹽、糖、生抽、醋、香油、胡椒粉、雞精等適量

【做法】

①蒲公英洗凈,切成小段;蒜瓣切末,紅辣椒切絲備用。

②將蒲公英放入開水中焯燙1分鐘,撈出瀝幹水分,放入碗中,加入蒜末、紅辣椒絲和調料,拌勻即可。

【小貼士】

● 蒲公英焯燙的時間不宜過長,以保持其脆嫩的口感。

(2) 蒲公英金銀花茶

【原料】

蒲公英幹品30克(如使用鮮品則加倍)、金銀花15克、清水500毫升。

【做法】

①將蒲公英和金銀花洗凈,如果是幹品需提前浸泡10分鐘。

②將蒲公英和金銀花放入鍋中,加入500毫升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10-15分鐘;過濾掉渣滓,待茶飲稍微冷卻後即可飲用。

【小貼士】

● 蒲公英茶可以反復沖泡2-3次,每次沖泡時間逐漸延長。

● 蒲公英茶口感微苦,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蜂蜜或冰糖調味。

5、酸梅湯

酸梅湯酸甜可口,清熱解暑,生津止渴,是傳統的消暑飲料。

【原料】

烏梅30克(數量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山楂適量(推薦約15克)、甘草5克、陳皮3克、冰糖適量、清水約1500-2000ml。

【做法】

①將烏梅、山楂、甘草、陳皮用清水洗凈,去除浮塵,烏梅、山楂、甘草、陳皮浸泡15分鐘,以便更好地釋放其有效成分。

②將浸泡好的原料連同浸泡的水一起倒入鍋中,加入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約30分鐘,確保原料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滲出,加入適量冰糖,攪拌至冰糖完全融化。

③煮好的酸梅湯晾涼後,用紗布過濾掉渣滓,使酸梅湯更加清澈。

【小貼士】

● 煮制酸梅湯時,建議使用砂鍋或不銹鋼鍋,避免使用鐵鍋或鋁鍋,以免影響酸梅湯的口感和色澤。

● 酸梅湯晾涼後的冷卻過程不僅能去除熱氣,還能使酸梅湯的口感更加清爽。

夏至時節是養生的關鍵時期,從中醫食藥同源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選擇適合的食物和藥材進行身體調理和養生。透過合理的飲食和生活方式調整,可以更好地順應自然規律、改善身體狀況、提高身體抵抗力。■

2.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醫學指導:心血管一科 李榮主任醫師,圖文:心血管一科 謝波、王士超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