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字裏行間的三線年華

2024-03-26文化
影片載入中...

隨著電視劇【人世間】的熱播,喚起了無數人關於三線建設的記憶。拍完一張全家福然後投身遠方。與電視劇中的老工人周誌剛一樣,當時,包括蘇州在內的多個發達地區與中心城市的很多工人和知識分子離開故鄉,投入到中國經濟史上一次極大規模的工業遷移之中。

作為一個三線建設的經歷者和參與者,黃中琦創作了一部反映三線建設者經歷的長篇小說——【珙桐花】,致敬「獻了青春獻子孫」的偉大三線人。他說,那段經歷有著兩代三線建設者從青絲到白發的無悔堅守,將這段經歷和感受寫成小說,讓更多的人了解歷史,同時激勵更多有誌青年繼承弘揚三線精神,是自己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

黃中琦近照 受訪者提供

「好人好馬上三線」跟著父輩到最艱苦的地方去

黃中琦出生在上世紀60年初的上海,他的父母都在上海一家航空電器制造廠工作,作為全國經濟最發達城市的重點國營企業職工,他們一家當年已經過上了相對優越的生活。當時間來到1964年,廠裏突然決定抽調一批職工前往大西南——貴州,這便是60年前轟轟烈烈的三線建設。當時中國工業質低量少、國家安全受到威脅,肩負著經濟建設與戰略安全布局大調整的重任,數百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和成千上萬的復轉軍人還有他們的家屬背井離鄉,在祖國大西南和大西北的群山深處揮灑青春熱血,為中國航空航天、鋼鐵化工、軍事電子技術、兵器制造等國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那時廠內流傳著一句話,叫‘好人好馬上三線’。誰能被組織選中,出現在第一批前往貴州的三線建設者名單中,是一種光榮的使命,更是一家人的榮耀。」回憶父輩當初參加三線建設,黃中琦唏噓不已。

黃中琦(中)在128廠工作時與同事合影 受訪者提供

翻看三線建設專案的選址布局,靠山、分散、隱藏是最大的特點。這些企業或深埋於高山深谷地帶、或沿溯河流兩岸,工廠規模、具體方位、產品生產等資訊均嚴格對外保密。貴州省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礦產資源成為三線建設時期重要戰略後方基地。

包括黃中琦父母在內的三線建設者們,主要來自上海118廠和蘇州171廠的骨幹職工。 告別上海後,黃中琦跟隨父母定居在貴州的省會貴陽市一個叫小河的偏僻鎮子。小河鎮原是當地一條叫南明河的河流上遊流經的三個村寨。當第一代三線建設者到達這裏時,準備建廠的地方被幾座山丘包圍,到處是成片的荒地和水潭,周邊的居民只有苗族、布依族等原住民村落。因為建廠需要大量的人員參與基建,「許多職工一去,連住的房子都沒有,他們只能住進了‘幹打壘’,邊參加基建勞動,邊生產。」

黃中琦告訴記者,當年第一代三線建設者沿著山坡造房子,車間只能選址在相對平整的平地上,硬是在田野村落間建起了這座軍工代號為128的新工廠。因為任務重、時間緊,時常需要晚上加班,加班沒有什麽報酬,每人就是配發兩個饅頭,偶爾能有菜包子或者蘿蔔絲包子吃。那時候的肉很緊張,能有這些吃就非常不錯了。

貴州的交通條件不好,出遠門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每年探親回家的職工還要幫眾多同事捎帶東西。有的人探親回來時足足帶了四五十個包裹,火車到站時只能從狹小的車窗一個一個往外遞。「上海到貴州全程2000多公裏,那時候湘黔鐵路還沒通車,火車還要繞道廣西,單程需要跑50個小時。火車沿途會經過近千個隧道,晝夜交替明暗交錯,冒著黑煙的蒸汽機車不停歇地穿山越嶺,到了貴陽站還要再轉乘汽車或者徒步才能回到廠裏。」 黃中琦說。

黃中琦(中)在128廠工作時與同事合影 受訪者提供

三線廠是個「小社會」青春歲月永遠留在那片土地

2008年的三線企業集中的貴陽市小河區 受訪者提供

黃中琦在128廠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隨著工廠從基建逐步走向正軌,生活區的條件也進一步改善,數十棟家屬區宿舍、單身樓、職工食堂、托兒所、職工俱樂部、小賣部、浴室、儲蓄所等配套一應俱全,可以說一個三線廠就是一個小社會。尤其值得自豪的,是工廠的子弟學校,雖然任課老師都是從工廠抽調的職工,但是師資力量決不弱於市裏的學校,培養了眾多成績優秀的學生;廠職工醫院更有數十名醫生,甚至包括不少名牌醫科大的高材生。雖然遠離家鄉幾千公裏,三線廠的職工們仍努力保持江浙滬一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在128廠,大家日常生活中都用上海話交流,孩子們也從小會說地道的上海話,卻不會說貴州話。

2008年的128廠家屬區居民樓 受訪者提供

為豐富職工們的業余生活,廠裏還舉行運動會,主辦籃球、排球、拔河等體育賽事。「128廠是最早建有燈光球場的企業,領先市裏很多單位,有一年廠裏還把上海、江蘇的職業籃球隊請來比賽,吸引了不少職工和來自貴陽市區的球迷觀戰,熱鬧程度和現在的CBA不相上下。」黃中琦回憶道,「廠裏還組織了合唱隊、舞蹈隊、樂器隊,舉辦攝影、繪畫比賽等。那時只要工會、團委舉辦活動,職工們都積極報名。工廠還定期從省電影公司爭取到最新上映的電影,在廠區以露天電影的形式播放。附近村民都自己拿著凳子到廠裏來看稀罕,不乏居住在周邊幾十裏地的當地人。」

一九七九年,也就是國家恢復高考後的第三年,黃中琦從貴州考上了上海的一所高校,成了一名機械專業的大學生。四年後,他被國家統一分配回128廠,成為第二代三線人。此後的幾十年,他從一名普通技術員成長為廠裏的技術、管理骨幹,最後擔任了工廠的黨委書記。在此期間,他經歷了許多中國航空工業上的發展和突破,到現在他還清晰地記得,和同事們參與研制的某型新式殲擊機試飛成功時候的心情,那個高興勁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和千千萬萬的三線人一樣,他們為三線建設揮灑了汗水與青春。

黃中琦在創作中 吳濤/攝

50余萬字小說 追憶往昔歲月 傳承「三線精神」

黃中琦創作的小說【珙桐花】樣書封面 吳濤/攝

由於種種原因,黃中琦於2005年告別了貴州,離開了曾經工作了22年的128廠,現在的他定居在蘇州。他說,走的時候非常不舍,因為整個青春時代都在那裏度過,從單身到成家到有孩子,在貴州生活的歲月已成為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份,烙印在心、無法忘懷。

提到為何會創作【珙桐花】,黃中琦說,他和不少朋友常在茶余飯後聊一些日常所見和人生哲理;而在貴州的這段生活經歷,是他們聚會時的必選節目。某次閑聊中一位朋友突然對他說:「老黃,我覺得你也可以把自己在貴州的經歷記錄下來寫成文字,讓更多人了解那段歷史。」

朋友的話似乎點醒了黃中琦,那次聚會後,他思緒萬千:「我就要退休了,比起每天閑庭漫步,不如把那些曾經經歷過的往事組譯成文,似乎更有意義。」於是,從2018年起,他開始制定寫作計劃,從故事的構思到梗概,從人物設定到情節設計,他想到什麽就立刻記錄下來。作為一個從未有寫作經歷的外行人,黃中琦覺得自己就像個蹣跚的孩童,需要一點一滴學起來:「我開始頻繁與朋友們探討交流寫作問題,每天堅持寫作三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揣摩、逐步積累。」黃中琦還請教了多位寫作方面的專家學者,包括高校文學教授等,在他們的指導下,他用了整整六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部長篇小說。小說以貴州三線建設為大背景,講述了一個三線企業的滄桑變遷,塑造了許嘉暉、楊士鄂、柯海等一批三線建設者的生動形象。

黃中琦在128廠工作時參加會議 受訪者提供

初稿完成後,黃中琦將稿件發給身邊朋友和過去的老領導、老同事,他們中有耄耋之年的第一代三線建設者,有經歷三線企業變遷、陣痛的二代三線人,也有初入社會的三線後代,還有深深為三線建設偉大歷程撼動的聆聽者。黃中琦請他們提供意見,在反復修改十稿之後,【珙桐花】最終定稿,預計2024年上半年就能與讀者見面。隨著【大江大河】【人世間】【南來北往】等年代劇熱播,黃中琦還希望這部小說出版後,也能夠改編成影視劇劇本,打造一部三線人自己的電視劇。

2018年10月,中宣部將「三線精神」與「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災精神等一起,列為新時代大力弘揚的民族精神、奮鬥精神。適逢今年是三線建設60周年,他說:「寫三線人的文藝作品很少,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這段歷史,三線人為共和國工業的貢獻不可磨滅,如今我們依然需要三線人的寶貴精神。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讓更多人了解那段自力更生的激情歲月,艱苦創業、勇於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值得用一生去銘記和傳承。」

(蘇報融媒記者 吳濤 蔣祖華 文/攝/影片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汪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