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聽非遺講故事|青春,在千年「打鐵花」中燦爛

2024-05-05文化

新華社鄭州5月4日電題:青春,在千年「打鐵花」中燦爛

新華社記者史林靜

1600℃的鐵水幻化成漫天的星光,又像春風吹開了千樹銀花……「五一」期間,在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內,「90」後鐵花匠人龐飛從熔爐中舀出鐵水並將其揚起,一旁的搭檔張寶高高擡起手中的打板用力一擊,瞬間的驚險與美妙,引得遊客陣陣歡呼。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之一,「打鐵花」是古代匠師們在鑄造器皿過程中發現的一種民俗文化表演技藝,多流傳於黃河中下遊,以河南、山西最為流行,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

這種傳承千年的中式浪漫,也被稱為「勇敢者的遊戲」。45歲的河南開封「汴梁鐵花劉」代表性傳承人劉小松深度參與其中。「印象中,每年過年或者元宵節,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燒點鐵水,當煙花放。」劉小松說。看長輩打鐵花,讓年少的劉小松癡迷其中。「隨著社會發展,煙花也普及了,加上打鐵花對技術要求非常高,這項技藝曾在村裏中斷了十幾年。」

2008年,打鐵花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劉小松開始追尋打鐵花絕技,拜師、走訪、與同行探討……在這一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龐飛和張寶是較早加入的一批「90後」,兩人決定學習打鐵花的理由很相似:很苦,但很酷。「從小就看老一輩人打鐵花,每次聽到第一板鐵花在空中散開後圍觀者的驚呼,就想把它傳下去。」龐飛說。

雖有熱愛,但1600℃的高溫,始終是鐵花匠人最難過的關卡。

打鐵花通常從打水開始練習。水跟鐵水形態很像,學徒們從最初的一米、三米,到五米,直到把水打到十幾米,力度才算合格。

不僅要訓練力度,還要練習準度。「鐵放到陶爐裏,不停燒碳,直到鐵融化成水狀。剛舀出來的鐵水溫度非常高,表演者在把握擊打時需要格外謹慎,若擊打位置不準或者力度不夠,鐵花無法達到一定的角度和高度,很容易燙傷。」龐飛說,剛開始練習被燙傷是常有的事,等到哪天身上燙滿了,也就學會了。

作為一種獨具中國魅力的藝術形式,打鐵花的演出需求越來越大。「現在各類文化展覽、藝術節、民俗活動等,都能看到打鐵花的影子,我們平均每年表演超過1000場。」劉小松說,在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多的時候一場有近萬人觀看。

傳承古老技藝的同時,劉小松還對打鐵花的表演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融入舞火龍等民俗元素和聲光電等科技元素。「在原料上,我們研制開發了開花大、亮度高、具有阻燃效能的新型打鐵花原料,落地即滅,環保性強,安全度也高。」劉小松說。

如今,劉小松的團隊不斷壯大,很多「90後」「00後」加入這個行列。「但凡有想學的,我來者不拒,看著這些孩子,我就覺得打鐵花能代代傳下去。」劉小松說。

五四青年節一早,劉小松帶著徒弟們來到清明上河園景區準備晚上的表演。兩人一組,碎碳、起火、熔鐵……「00後」翟新卓看著師兄們的熟練操作羨慕不已,這是他學習打鐵花的第二周,目前打水高度已有10米。

當師兄們熟練地舀起滾燙的鐵水揚起,並用打板將其打向空中時,翟新卓眼中光芒萬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