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林黛玉進賈府,先看大舅再看二舅,史湘雲進賈府,為何一反常態?

2024-04-05文化

此文約2000字,閱讀約需10分鐘

賈府作為四大家族之一,雖然內囊盡失,但仍如冷子興所言,死而不僵,家中一切如劉姥姥所言,瘦死的騾子比馬大。因此,許多親戚都紛紛以各種方式投奔賈府。

長期居住賈府的有三人,分別是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

三人入賈府,原因不同,方式不同,方法亦不相同,尤其是第一次入門拜見長輩時,更是截然不同。表現最為明顯的是林黛玉和史湘雲。

1. 林黛玉進賈府,先拜訪大舅再拜訪二舅

賈敏死後,賈母疼愛林黛玉,不願意讓她在家裏守孝,而是派人將她接進京都生活。

林黛玉一進榮國府,與賈母、王夫人、邢夫人等人見面過後,在賈母的安排下,先後拜訪賈赦和賈政。

為了確保此事順利進行。賈母當眾命兩個老嬤嬤帶了黛玉去見兩個母舅。時賈赦之妻邢氏忙亦起身,笑回道:「我帶了外甥女過去,倒也便宜。」賈母笑道:「正是呢,你也去罷,不必過來了。」(【紅樓夢】第三回)

邢夫人親內建著林黛玉到賈赦房裏,並鄭重請賈赦見面。因為男女有別,所以賈赦不便接見,而是讓邢夫人借為安慰幾句。邢夫人竭力挽留林黛玉在家裏用晚餐,林黛玉知道是客套,但仍用很正式的理由拒絕:

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了賜去不恭,異日再領,未為不可。望舅母容諒。」邢夫人聽說,笑道:「這倒是了。」 (【紅樓夢】第三回)

林黛玉離開賈赦家裏,到了賈政家中,等候多時,王夫人才告知賈政帶著賈寶玉外出齋戒未回。晚飯開飯前,王夫人又親內建著林黛玉回到賈母房裏。

林黛玉先拜訪大舅再拜訪二舅,是禮儀所系,是規矩使然,是當時大多數人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

2.史湘雲進榮國府,先看望王熙鳳再探望李紈

史湘雲從小住在榮國府,但是她的身份卻與林黛玉大致相同,都是賈家的親戚。

作為侯門之女,千金小姐,她到榮國府應該如林黛玉一樣,按照禮儀行事,按照規矩串門拜訪。

事實上,史湘雲並沒有這樣做。

【紅樓夢】第三十一回,端午節期間,史湘雲到訪。

說笑過後,賈母向湘雲道:「吃了茶歇一歇,瞧瞧你的嫂子們去。園裏也涼快,同你姐姐們去逛逛。」

賈母所言全是規矩,交代之事全是禮儀。按照常理,史湘雲應如林黛玉一樣,按照長幼排序進行拜訪,但是史湘雲卻沒有這樣做。書中原文如下:

湘雲答應了,將三個戒指兒包皮上,歇了一歇,便起身要瞧鳳姐等人去。眾奶娘丫頭跟著,到了鳳姐那裏,說笑了一回,出來便往大觀園來,見過了李宮裁,少坐片時,便往怡紅院來找襲人。

從這段文字中不難看出,史湘雲先看望的是王熙鳳,爾後看望的李紈。

在輩分倫理中,李紈是賈珠之妻,王熙鳳是賈璉之妻,賈珠雖亡但是哥哥,賈璉是弟弟,史湘雲應該先拜訪李紈再看望王熙鳳才對。

史湘雲為何要這樣做?

同樣是賈母吩咐,為何林黛玉先看望老大再看望老二,而史湘雲卻先看望老二再拜訪老大呢?

3.林黛玉和史湘雲做法不同的背後原因是什麽

史湘雲沒有按照禮儀規矩做事,表面上與她的性格有關。

她是男兒品性,判詞裏寫她: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所以,她做事豪爽,不拘束小節。

中秋節,她和林黛玉同為父母雙亡、寄人籬下之人,兩人聯詩後同房安歇,夜半未眠,談起心事之時,她直言不諱地對林黛玉說她失眠的原因是因為心胸不開闊所致。

事實上,任何事情往往都是一體兩面,有表面原因更有本質原因。

史湘雲所作所為果不僅僅是因為性格使然,她與林黛玉截然相反的表現,是兩種不同社會的表現。

著名學者費孝通在【鄉土中國】裏將社會分為兩種:

一種是鄉土 社會,一種是現代社會。鄉土社會的生活方式是以自己為圓心劃圓圈的方式展開,現代社會是以捆火柴棍組合方式展開。

鄉土觀念的人,行為規範如同石子投入湖中形成的波紋,分出每一個圓圈的遠近 。賈府裏那些投奔而來的窮親戚,比如邢岫煙、薛蝌兄妹等,都是在鄉土觀念指引下投奔而來的人。在他們的認知世界裏,賈府是自己人際交往中外圓圈,無奈之下可以投奔,賈府也必須收留關照自己。

現代觀念的人不是如此,孩子長到18歲,到了法定的年齡,即使同父母一起生活,也需要上交生活費用;同樣,孩子的交往父母不能幹涉,不能限制人身自由,無論血緣有多緊密, 在社會團體中,有長幼之序卻無高低貴賤之別。 史湘雲本質是一個擁有現代觀念的人。她到榮國府,與王熙鳳關系好,就先看望她,與李紈關系疏遠就後去探望;與襲人關系密切,就可以不先去看望林黛玉、賈迎春、賈探春和賈惜春等人,而是到了怡紅院。

所以,看透了他們的生活方式,才能懂得他們的行為之舉。

其實,不僅史湘雲如此。薛寶釵和薛寶琴也是如此。雖然她們也遵守傳統禮儀,但是在涉及到個人幸福問題上,她們絲毫不讓,這也是薛寶釵為何要與林黛玉競爭,爭當寶二奶奶;也是薛寶琴主動上京待嫁,不肯嫁給寶玉的深層原因。

寫在後面:

閱讀【紅樓夢】的過程,本身是一個常讀常新的過程。隨著個人的思考,對社會認知的不斷深入,以及對生活本質的深刻理解。對【紅樓夢】文本中的人和事,也就有了不斷地認知。甚至對以往自己個人觀點也會有顛覆性的再認識。因此,敬請各位在閱讀中,保持個人獨立思考,疑問精神,批判思維。短文若能引發您的思考,乃是一大幸事。若是有不妥之處,也請海涵,畢竟只是一家之言,權當貽笑大方了。(本文依據【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紅樓夢】程乙本/【紅樓夢】相關內容整理推測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