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霜降:霜花映照裏的美

2024-10-21文化

文|盧恩俊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說文】釋:「霜,露所凝也。士氣津液從地而生,薄以寒氣則結為霜。」霜降,顧名思義,就是霜氣降落的節令。

甲骨文的霜字,上面是「雨」,下面畫的是植物經霜後雕零枯萎的樣子。篆文的寫法又加上了果子的象形,雨字下面由木目(代表植物和果實)縱向結構排列組成,後變為木目左右結構組成。「降」的古文字,是由兩只朝下的左右腳與表示山陵意義的「阜」組成,本義就是從高處向低處走,引申為降落、下降等。霜的古文字象形表意為水汽凝結成導致植物雕零枯萎的白色冰晶體,這樣的「霜」和「降」組合,似乎怎麽看也不是好事。人們常說「霜降殺百草」,如此秋霜打過的植物,會頓然失去生機。白露為霜,在古人眼中,露是液態的霜,霜是固態的露,但露是潤澤,霜卻有著雙重意味。在農人那裏,「霜打」是讓他們警覺的一個詞,突然秋霜至,來不及收獲的禾蔬會受到損失,如「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霜降不摘棉,霜打別怨天」「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籮」等。然而,「霜打」在農人眼裏,更多的還是喜事,某些果蔬是被霜打後才更為甜美可口的。常言道:「梅蘭竹菊經霜脆,不及菜薹雪後嬌」,霜打後的果蔬居然能淩駕於花中四君子之上。所以,霜降在文人那裏,不光是悲秋的傷感,也留下了許多「霜降美」佳句。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秋正向季節的深處走去,草木黃了,葉兒落了,凝在菊花上的露珠也打起寒戰,搖身變成霜花。這霜,就有了一個挺美的名字,叫作「菊花霜」。「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經霜的菊花有著不同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所以,霜降所處的九月,被稱作「菊月」,而處在此節令段的重陽節,被稱作菊花節。

霜花映照裏,不僅菊花美,還有一花與之爭艷:「千株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喚作拒霜知未稱,細思卻是最宜霜。」在霜至百花雕萎的時節,木芙蓉卻迎霜開花,清姿雅質,乃秋色之最佳者。

而在霜打葉落紛紛的殘秋,依然有一葉紅得令人沈醉,那就是楓葉。這一葉在詩人筆下,似乎比菊花和木芙蓉花伸展得還美。杜牧的【山行】裏說:「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霜來了,秋風蕭瑟,萬木雕零,讓人覺出一種逼近的涼。在詩人筆下,即便是悲涼的抒情,也催生出許多優美的不朽詩句。最美的霜花是開在寒山寺的那朵,那場早秋的淡霜,成就了歷史上不朽的失眠:「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清霜浸潤滋生出這位落第者的別樣情思,寫出了千古絕唱——【楓橋夜泊】。而另一首不朽的失眠,應是北宋範仲淹的【漁家傲·秋思】,那愛國激情和濃重鄉思兼而有之的不眠秋思:「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讀之,催人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