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水滸傳】,很多網友的腦海裏第一時間浮現出來的人物形象不是魯智深就是武松了。的確,早在【水滸傳】的開篇,施耐庵就花費大量的筆墨描寫魯智深和武松,一個拳打鎮關西,另一個則是景陽岡打虎,讓無數朋友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加上魯智深和武松都是見義勇為的好漢,又是梁山的步軍頭領,因而一些人很喜歡將他們二人進行比較。
不過魯智深活不到50歲就在六和寺坐化,為何武松卻能活到80歲?
一、魯智深與武松
魯智深和武松都是武藝卓絕、有情有義,當年宋江投擲所謂的招安論之時,魯智深和武松都率先站出來反對。只是宋江是水泊梁山之主,在他的堅持下,魯智深、武松只能跟著宋江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書中的末尾,魯智深、武松都不願跟著宋江入朝為官,他們二人一同去了六和寺出家。
可宋江還沒動身前往東京接受宋徽宗的封賞,就聽聞了魯智深圓寂的噩耗。書中是這麽寫的, 魯智深去法堂上,捉把禪椅,當中坐了。焚起一爐好香,放了那張紙在禪床上,自疊起兩只腳,左腳搭在右腳,自然天性騰空。比及宋公明見報,急引眾頭領來看時,魯智深已自坐在禪椅上不動了。
根據原著的設定來看,魯智深在梁山大聚義之時已有35、6歲,在經過近10年的征戰,等於說魯智深去世之時不到50歲。
反觀武松,他卻活到了80歲。原著裏是這麽寫的, 當下宋江看視武松,雖然不死,已成廢人……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後至八十善終,這是後話。
註意看,施耐庵明確提到武松「八十善終」,可這個「善終」為何卻沒有對魯智深提起?筆者認為,魯智深之所以活不到50,而武松卻能活到80,和一個「因果報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二、因果報應
你可能不知道,【水滸傳】看似是一部武俠小說,書中卻出現了大量的魔幻情節。好比宋江在梁山打出「替天行道」旗幟時,他可以在睡夢中得到九天玄女贈予的三卷天書。可惜宋江後來變得飄飄然,為了飛黃騰達,宋江強行帶著諸位好漢南征北討,為此惹出了不少血光之災。
而武松、魯智深雖有多次見義勇為、拔刀相助之舉,但二人的戾氣實在太重。
先看魯智深,他坐化的時候,作者施耐庵附了一首詩,詩中寫道: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裏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一個「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寫得很清楚了,這幾乎是魯智深一生的寫照。這樣看來,魯智深活不到50歲似乎是天意。
那武松呢?他的戾氣、殺氣比起魯智深可是有過之而不及。
好比武松殺潘金蓮的時候極其殘忍,書中是這麽寫的, 那婦人見頭勢不好,卻待要叫,被武松腦揪倒來,兩只腳踏住他兩只胳膊,扯開胸脯衣裳。說時遲,那時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裏銜著刀,雙手斡開胸脯,取出心肝五臟,供養在靈前。肐查一刀,便割下那婦人頭來,血流滿地。四家鄰舍,吃了一驚,都掩了臉。
潘金蓮謀害親夫固然可惡,但武松這種開膛破肚、取心挖肺的舉動實是有些可怖。
後來武松被張都監陷害,在大鬧飛雲浦之後,武松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提了一把樸刀殺上了鴛鴦樓。在殺了蔣門神、張都監後,殺紅眼的武松又將張都監的丫鬟婢女一起殺了,就連玉蘭也死在了武松的刀下。
既是如此,武松為何還能活到80歲?你且看一看武松後來又做了什麽?
三、武松又做了什麽?
那時武松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在孫二娘的喬裝打扮下化身為一位頭戴金箍的行者。在路過蜈蚣嶺的時候,武松殺了一個喚作飛天蜈蚣的道人,這個道人搶了張太公的女兒作為壓寨夫人,在蜈蚣嶺作威作福。
按照武松以往的性格脾氣來看,他殺了飛天蜈蚣之後必要將這個蜈蚣巢穴燒個精光,甚至手起刀落,將這位「蜈蚣夫人」一起殺死。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歷經了「血濺鴛鴦樓」的風波之後,武松似乎有了善心。
原著裏是這麽寫的, 武行者道:「這廝有些財帛麽?」婦人道:「他已積蓄得一二百兩金銀。」武行者道:「有時,你快去收拾,我便要放火燒庵也。」那婦人道:「師父,你要酒肉吃麽?」武行者道:「有時,將來請我。」那婦人道:「請師父進庵去吃。」武行者道:「怕別有人暗算我麽?」那婦人道:「奴有幾顆頭,敢賺得師父!」……那婦人收拾得金銀財帛已了,武行者便就裏面放起火來。那婦人捧著一包金銀,獻與武行者乞性命。武行者道:「我不要你的,你自將去養身。快走,快走!」那婦人拜謝了,自下嶺去。
你看武松的言行舉止的確和之前判若兩人,他不但沒拿走飛天蜈蚣的金銀珠寶,還將那一包金銀讓給了婦人。臨走之時,武松還一再叮囑婦人快快離去,足以可見武松對這位婦人起了善心。
可見,武松早在數年前就自行悟出了何為「依善業所生之善妙結果」,而魯智深是在離世之前方才領悟「善果」。
這樣一來,魯智深為何活不到50歲,武松為何能活到80歲,都能得到一個較好的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