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窮苦人偏愛折磨窮苦人?史書沒有告訴你的,紅樓夢裏全說了

2024-06-17文化

有人說,國歌已經不適合當前的國情了。其他國家的國歌都是磅礴昂揚的交響樂,非常有氣勢;而中國的國歌還仍然是窮苦大眾的吶喊,登不了大雅之堂,反映不了國人的精神面貌。

有人說,【紅樓夢】不配成為四大名著之一,講的都是一些丫鬟、小廝、公子、姑娘鶯鶯愛愛的瑣事,根本沒有什麽大義,甚至會移人心性、誤人子弟。

你不知道,不代表沒有發生過;你不知道,不代表以後不會發生在你身上;不深入苦難,便無法真的消除苦難。所以,「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的前提條件是,要了解苦難。

今天,講【紅樓夢】第58回、第59回中幾個丫鬟的故事。

藕官、芳官、蕊官等十二個女孩子是賈府買來教習唱戲的,住在梨香院,預備元春省親時演戲取笑熱鬧的。如今鬥轉星移,賈府就要遣散她們了。她們中竟有一半都不願意回家,並不是因為家中無親,而是「有家不能回 」:

也說父母雖有,他只以賣我們姊妹為事,這一去還被他賣了;

也有父母已亡,或被叔伯兄弟所賣的;

藕官、芳官、蕊官便是其中自願留在賈府的可憐人。

藕官做了林黛玉的丫鬟,芳官做了賈寶玉的丫鬟,蕊官做了薛寶釵的丫鬟。

(一)藕官的故事

這日清明,藕官為了紀念已經死去的藥官,在大觀園內焚燒紙錢。卻被丫鬟春燕的姨媽(同時也是藕官的幹媽)看見了,立刻要抓她去回奶奶,因為園內不許燒紙。寶玉為了幫助藕官,說是燒的林黛玉不要的字紙,不是紙錢。話已到此,春燕姨媽沒必要再繼續纏結了。但是,她卻拾起了紙灰中不曾化盡的遺紙作證據,寧願打了寶玉的臉,也要拉著藕官去見奶奶。

苦苦相逼 ,「幹媽」的稱號實在是個諷刺。

最後還是寶玉出手了,說夢中得杏花神指點,要在這裏燒點紙錢,自己的病才能好點。現在好點了,偏又被你看到了,現在又不好了,沖了自己的好事,要拿你試問。春燕姨媽這才慌了,悻悻離去。

寶玉利用自己的呆性,救了藕官一把。所以我們要反思了,這呆性真的呆嗎?

(二)芳官的故事

畫面來到怡紅院中,芳官這裏。只因寶玉好奇藕官為什麽要燒紙,藕官回答去問芳官就知道了。可巧的是,芳官也碰到了麻煩事。芳官跟著春燕親媽(同時也是芳官的幹媽)去洗頭,春燕親媽竟讓自己的女兒春燕先洗了,拿剩下的水給芳官洗。芳官氣不過,幹媽拿了自己的月錢不算,還如此的苛刻自己,就吵了起來,春燕親媽還去打芳官。

寶玉讓晴雯、襲人、麝月去說這個老媽子,春燕親媽還要頂嘴:

一日叫娘,終身是母。他排揎我,我就打得!

寶玉拿著拐杖,敲打門檻子說道:

這些老婆子都是鐵心石腸是的,真是大奇事!不能照看,反倒折挫他們。地久天長,如何是好?

晴雯一夥便說,下人在主子院裏以下犯上了,就要攆了春燕親媽去。這才把春燕親媽唬住,後事不提了。

吃人不吐骨頭 ,春燕親媽拿了芳官的月錢,還要如此作踐她。

(三)春燕的故事

前面講了春燕姨媽、春燕親媽,這回該講春燕姑媽和春燕了。

話說一日天氣晴朗,寶釵的丫鬟鶯兒和蕊官去黛玉那兒拿東西,路上鶯兒折了柳枝編了一個花籃,裏面放了好多新采的花,很漂亮,送給黛玉,黛玉很喜歡。

回來復命的路上,又多了一個藕官。原來藕官和蕊官是一對,她們唱戲經常演夫妻,便有了感情。之前藕官燒紙錢紀念的是死去的藥官,藥官是上一個和她演夫妻的人。

她們三人又在路上編起了花籃,鶯兒編;藕官、蕊官看,同時采些花好放進去點綴。恰巧這一帶是春燕姑媽在照看,她姑媽又派她來盯著,所以春燕也來湊個熱鬧。

其實春燕是個好姑娘,說她媽和姨媽確實越老越貪財了,不光克扣幹女兒們的錢,連她這個親女兒的錢也扣下了。春燕提醒她們,她姑媽也愛財如命,你們如今折了她的柳枝,采了她的花,她看見了可是要發作的。

果然,姑媽看到了,兼著看到藕官,想起藕官上回燒紙惹惱了春燕的姨媽,便兩氣並一氣,遷怒到了春燕頭上。鶯兒是寶釵的丫鬟,此時鶯兒、藕官、蕊官便如同是一夥的,惹不起。姑媽拿了拐杖狠狠打了春燕幾下,偏巧春燕親媽也來了,聽了她姑媽一番讒言,又上來打了春燕幾個嘴巴子,把地上的柳條子也甩到她臉上。

春燕現在是寶玉怡紅院的丫頭,便逃回了怡紅院。她親媽跟了來,也不給襲人面子,還要動手打春燕。春燕又跑到了寶玉身邊,寶玉聽了來龍去脈,急的牙癢癢,對她媽說道:

你只在這裏鬧也罷了,怎麽連親戚也都得罪起來!

寶玉的丫鬟麝月見主子這麽說了,就要去請王熙鳳的丫鬟平兒說理;一會兒,平兒就回了話:

平姑娘正有事呢,問我做什麽,我告訴了他。他說,既這樣,且攆出他去,告訴林大娘,在角門打四十板子就是了。

嚇的春燕親媽淚流滿面,直呼自己是寡婦可憐,以後不敢了。

虎毒尚且不食子,春燕親媽對春燕做的實在過分了 。

為何窮苦人偏愛折磨窮苦人?反而主子們或者有點身份的大丫鬟們樂得幫助她們呢。我們只從上面幾個故事出發,並不發散擴充套件,列出幾個原因:

  1. 為了利 ,父母叔伯之所以要把她們賣了,一是因為可以得到錢,二是可以省下撫養她們的錢;富貴人家不在乎這幾個錢,談何賣兒鬻女;
  2. 轉移矛盾 ,春燕的姑媽眼看鶯兒折了自己的柳枝、采了自己的花,損害了自己的利益,卻因為鶯兒的身份不能動她;便把氣轉移到春燕身上,遷怒於她;
  3. 體驗高人一等的心理 ,自己已經是窮苦身了,處處低人一等,又自己沒辦法翻身;便透過打壓其他窮苦人來「擡高」自己的身份,就像那些親媽、姑媽、姨媽們說的:「我自己的女兒,我如何打不得」;
  4. 部份人的人性 ,對物的控制、占有遠沒有對人的控制、占有來的有意思。

三個故事裏,都有寶玉的身影,三個被打壓的窮苦人都是得到了寶玉的庇護才逃過一難。仔細研究原文中寶玉的話,其實就是作者在借寶玉的口反思「窮苦人何必為難窮苦人」的現象。

既然本文試圖列出了一些原因,是否有對癥之藥呢:

  1. 創造一個富裕的社會 ,就像這個時代一樣,除了拐賣,沒有父母願意賣掉自己的孩子了;
  2. 普遍提高人的素質 ,遷怒於人並不是正常現象,完全是陋習;
  3. 創造一個平等的社會 ,透過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我們這個時代已經是跨了一大步,但是依然任重而道遠;
  4. 仁義思想得到廣泛傳播和認可 ,推己及人,你既然不想被別人控制和打壓,又為何要去控制和打壓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