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當今為什麽還要研讀馬克思】:對馬克思的解釋仍是開放的

2024-05-07文化

在青年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是一個全然異化的社會制度,從宗教到國家、勞動、貨幣、人的關系,甚至到語言,異化無處不在。自由主義的政治解放最終在某些方面把事情弄得更糟,盡管它在很多方面的確代表著進步。最終,現存的社會將被「超越」我們異化狀態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透過無產階級革命來完成。

馬克思考慮到教育。我們所有的人在理論上都同意,最多的教育資源應給予那些最能受益的人。然而,在純粹的資本主義社會中,那些具有天資但沒有錢的人將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而那些雖然有錢但沒有天資的人卻可以享受他們希望的任何形式的教育。沒有錢的需要將得不到滿足,而以錢為後盾的怪想將得到縱容。

在新教改革運動之前,一個社區的所有成員都是同一教會的成員,他們一起祈禱,並且背誦有關在上帝的眼睛裏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熟語。然而隨著改革運動的深入,以及由此造成的教會分裂為常常極度相互輕視的教派,宗教再不能起(冒充的)共同體的作用了。

人的權利被認為更具普遍性,按馬克思所說應包括平等、自由、安全、財產權。這樣,從本質上講,要獲得政治的解放,就要擁有公民和人的自由權利。

馬克思並不是他那個時代批判當時德國社會制度的惟一的人。在馬克思看來,當時的德國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是落後的。它只是在哲學上處於領先地位。因而重大的政治變革和經濟變革都是需要的,而政治上的改革尤為迫切。

異化的基本思想是兩個處在一起的事物出現分離。在宗教異化中,人的本質變得與人的存在「相分離」。我們沒有實踐我們最本質的特征,相反,我們以一種異化的形式崇拜它們。克服異化就是使那兩個因素回到某種適當的關系中。

像黑格爾一樣,馬克思認為人是透過在世界中的活動來改變自身和世界的。但與黑格爾不同,他認為這一變化作為實踐活動發生於實際的世界中,而不僅僅發生於思想中。這種實踐活動的一個關鍵方面是生產活動,換句話說,即勞動。

馬克思認為,黑格爾已經接近了真理。精神和世界的確是同時變化的。但馬克思還認為,同康德一樣,黑格爾也把實際的情況神秘化了。因為在黑格爾看來,一切事物都只是在思想的層面上抽象地發生的,就如同我們的概念發展的歷史。而這一點正是馬克思所反對的。

人們在世界中是主動的,他們改變著自然以及他們看到的東西。人們在世界中看到的大多數事物都不僅僅是存在於「那裏」,以供我們觀察。相反,它們是被創造出來的物件,或者說,至少是透過人們這樣或那樣的努力改變了的物件。

從本質上講,馬克思告訴我們的是,雖然費爾巴哈已經註意到更深的不適的癥狀,但絲毫不去理解這種不適本身。宗教創造的不僅是一種不幸的錯誤,而且是對人世間苦難生活的一種反應。消除這種鴉片留給我們的只是毫無掩飾的痛苦。我們還需理解和消除人世間的缺陷,即宗教的「世俗的基礎」。

馬克思是贊同那些希望「揭穿」宗教的人的。而且我們還應註意到,這場爭論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學術意義上的神學的範圍。因為攻擊宗教就是攻擊同時代的將宗教作為自身存在基礎的政治權力。這就是青年黑格爾派的無神論造成這樣一種威脅的原因,也是為什麽作為個人的他們不能被容忍的原因。

馬克思早期作品的支配性主題,是他那個時代的資本主義社會嚴格說來並不適合人類的消費。它壓制人的精神,否定廣大人民發展其真實潛能的任何機會。

學者們經常發現馬克思的觀點和恩格斯的觀點之間的不同,就我本人而言,我認為,恩格斯在馬克思逝世以後寫的著作對理解馬克思本人的思想沒有提供什麽真正的指導。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講,對馬克思的解釋仍是開放的。

馬克思的著作發行過多得數不清的版本和譯本,其中很多是由蘇聯和中國的國家出版社出版的,在那裏它們長時期以令人驚訝的價格低廉的版本印刷傳播。現在資本家也參與這種行為了。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麽,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有一種情況對於很多偉大的思想家而言也許是真的,但對於馬克思卻無疑是真的,這就是只有當你已大體知道他的著作要講的是什麽時,這些著作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有了這種知識去讀它們,能使一個人懂得作者思想的細節,而且常常能弄懂作者思想中幾乎令人驚異的創見和特質。

馬克思描述了這樣一個世界,在這一世界中,資本主義市場滲透到全社會,它把價格強加於一切事物,並且排擠了非經濟的價值形式。商業的規模越發展越大,並在這一過程中變得更為冷酷無情和更具剝削性,越發像吸血鬼。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進步是以高昂的代價取得的。

我們可以把馬克思視為當前的反對資本主義運動的創始人。當然,現今的情況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馬克思似乎假定自然資源是用不光的,因而,他有關生態的見解同人們當前的要求相比就非常有限。

馬克思的最主要的理論沒有被證實。但他結論不會被拋棄。他的作品是西方思想傳統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而且無論對與錯,它們都會受到正確的評價和欽佩。更進一步講,他的確講出了很多真實的和鼓舞人心的東西。他的著作充滿了洞察和啟發。

馬克思大量論證的提出都是以這樣一種理論為前提的,這一理論就是,以前的社會是基於階級來劃分的,而對於階級劃分的解釋是經濟上的解釋。由此似乎可以進而認為,如果我們能造成無需為經濟問題而爭吵的條件,那階級形成或存在的理由也就不存在了,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了創立無階級社會的背景。

我們還必須不能忘記,畢竟,是馬克思使我們以歷史的眼光來觀察現在。資本主義不是從來就存在的,它是由其他經濟條件發展而來的,大概它也將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我們至少必須記住這種可能性的存在,並感謝馬克思使它如此牢固地吸引我們的註意力。

馬克思的論點倒不如說是,物質的極大豐富使得劃分為階級的社會的終止具有了真正的可能性。不達到物質的極大豐富,階級的劃分必定還會再現,因為不同的集團還要為控制剩余產品而鬥爭。這是蘇聯共產主義的最不具備吸重力的特征之一,在那裏,黨的官員掌握著一般平民無法獲得的那些特權。

根據一種最具空想色彩的理解,它指的是在共產主義社會任何人都能擁有他想要的東西,不管這些東西是多麽細微,而且還不對其他人能擁有的東西產生任何影響。一種更為適度的理解是,在共產主義社會將存在足夠多的可得到的物品,因而所有的人都可以過上「興旺」的日子,他們的合理的需要能夠被滿足。

馬克思從來就沒有清楚而詳盡地說明過他的理論。確切地講,他的理論只是內含於並貫穿在他眾多的論著中,並且需要加以重構。

階級之間的對抗的確為更人道的共產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提供了機制。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我們才能超越階級差別。因而,馬克思聲稱,共產主義將是一個無階級的社會。不過,我們的第一個任務,卻是要表明馬克思關於歷史的基本理論: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預言,在無產者和資產者雙方個人的鬥爭過程中將發展出「階級意識」,即每個人都將意識到他們自己是一個特定階級的成員。這就使我們達到一個新水平,因為此時的階級將能作為一個階級來行動,而不是作為由僅僅偶然共同行事的個人構成的一個群體來行事。

馬克思關於階級的論述也具有一種解釋和預言的功能,但是更具重要意義和更具根本性的功能。我們已經看到,最初的分類是根據經濟方面的情況,即人們擁有什麽和為了生活他們必須做什麽。階級還被說成是互相之間的「鬥爭」。

馬克思論證說,在資本主義下,我們在勞動中的異化有四個方面:與產品的異化,生產活動中的異化,與我們類本質的異化,與他人的異化。但這還沒有完。

對很多工人而言,一天中套用他們能力最多的部份,是在趕去和離開工作的路上。因此,正如我們看到的,馬克思說只有在我們不工作的時候,我們中的很多人才覺得是人。

在這種分工中,每一個人都被貶低到去完成一種高度重復、無需動腦的任務,而且絲毫不知道他們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地位。我們變得跟機器差不多,按照程式去一遍遍地做同樣的動作。

資本主義經濟使得一些行為方式合理化,也使得另一些行為方式不合理化。因而,你最好是做市場命令你做的事,否則你將會陷入困境。所以我們發現自己是受市場支配的。

馬克思的創新之處,是將斯密和費爾巴哈結合起來得出一種對異化勞動的說明。這就是,資本主義下工人的困境,是人的本質成為與他或她的存在相分離的方式的一個例項,即工人以並不表現他本質的方式來生活。從本質上講,人是生產性的動物,但馬克思斷言,在資本主義下他們以一種非人的方式從事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