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雲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西雙版納撒撇

2023-12-11美食

在美麗的西雙版納,稀奇古怪的美食經常顛覆大眾對食物的認知,「撒撇」就是其中一道,存在於版納的每一條大街小巷。在雲南傣族文化中,「撒撇」是一種神聖的食材,代表著家庭的團聚和幸福。撒撇在傣語中的發音為「siap」,寓意「家庭和睦、親情濃厚」。傣族人民相信,撒撇是造福人民的「活泉」,可以帶來好運和吉祥。

從美食文化角度來看,「撒撇」是傣味菜的典型代表,「撒」轉譯成漢語是「拌生」,「撇」是指「苦腸」,因此「撒撇」也就是苦腸水拌生之意;還有理解是用酸水或苦水拌食或蘸食的所有冷食,都稱之為「撒撇」,酸的叫撒、苦的叫撇,合稱撒撇。總之,從廣義上來說,撒撇是用特制配料涼拌肉食的代名詞。2022年入選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一、歷史淵源及傳說

撒撇,這道獨特的美食,是古老食物的遺存,最早的文字記錄見於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其述如下:「容南土風,好食水牛肉,言其脆美。或炰或炙,盡此一牛。既飽,即以鹽酪姜桂調齏而啜之。齏是牛腸胃中已化草,名曰‘聖齏’。」[1]其中,唐代嶺南人食用的「聖齏」即是現今雲南傣族的「撒撇」。當時的「撒撇」以牛腸裏的苦汁、牛肉為主料,可見其食苦歷史淵源之早。

無獨有偶,宋代也有「撒撇」的相關記述。「牛羊腸臟略擺洗,羹以饗客,臭不可近。食之既大喜。」[2]見於朱輔的【溪蠻叢笑】。這時的「撒撇」除了牛腸苦汁、牛肉外,食用範圍擴充套件到了羊肉和內臟。而這種食物所引發的食客反應頗具臭豆腐的意味,聞起來臭,吃起來香。

另據傳說,傣族居住的地方離太陽最近,灼人的熱氣伸手就可以觸到。於是,傣家人用沖涼和洗冷水澡來解熱。但此法只能起到暫緩一時體膚之熱的作用。為尋求解暑良方,他們選出一位年輕力壯的小蔔冒外出求賜。小蔔冒帶著鄉親們的重托,不顧酷暑,頭頂火毒的烈日,走了九十九天,過了九十九座橋,翻了九十九座山,終於在一百天時,在一鄉村郎中家得知,動物的苦膽具有清熱解暑的功能,小蔔冒謝過郎中,火速返鄉將良方轉告傣鄉人。一時動物苦膽短缺,小蔔冒又想到牛苦腸,他第一個嘗食。苦腸雖苦,但吃進嘴裏,卻極生津解渴,清涼解暑,於是,牛苦腸能清熱解暑便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久而久之,經傣家後裔的不斷改進,便逐漸形成了具有民族風味的「牛撒撇」。

二、技藝流程

技藝流程為:洗牛肚,先將洗過的牛肚放在開水鍋中煮三分鐘後撈出,快速刮掉牛肚表層上的黑色雜物,然後清洗幹凈;將洗凈的牛肚、牛肝、牛心、牛脾放在鍋裏,放入鹽,用冷水煮,為保持肉質的鮮嫩,煮熟即撈出,等待冷卻,切成細條狀;用紗布過濾苦腸水,將過濾好的苦腸水和苦膽水一同放在鍋裏,先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煮約10分鐘;將新鮮的牛肉剁碎。

用煮過的牛肚、牛肝、牛心、牛脾的湯再煮牛肉,煮至7分熟,撈出待冷卻;把洗凈的作料切碎,再將舂好的大蒜、小米辣、花椒粉、鹽和切好的牛肚、牛肝、牛心、牛脾、牛肉放在一起,倒入事先做好的苦腸汁,攪拌均勻就可以食用。

三、吃法特點

撒撇的種類不同,用料也會隨之改變。以三大地區分支鐘愛的「牛撒撇」為例。蘸水的主料無非是肉泥、各種新鮮香草、調料、韭菜。取精黃牛肉為主料,切碎搗為肉泥,生撒肉泥直接備用;熟撒則將肉泥放入鍋中「焙幹」。煮沸過濾的牛苦腸水,加入肉糜,調配多種辛辣調料、韭菜末,制成「靈魂」蘸水。配菜上因地區的差異,略微不同。

用牛肚、牛脾臟、生菜、紫蘇葉等,然後加細如絲的米線攪拌食之是德宏傣族的吃法;臨滄傣族的風味是蘸水中再加入肉汁,將用水煮過的牛肚、牛肉、牛腸、牛肝、牛脾等切成肉末,在蘸水裏直接拌食,;與前兩地對比起來,景谷傣族撒撇略顯簡單,吃的不是米線和蔬菜,而是將煮熟的牛肝、牛雜等切成片在牛苦腸汁裏蘸一下享用,或者直接拌食。

四、價值意義

古時獲取牛肉不易,那時的「撒撇」是傣家難得的美食,如果以這道菜招待客人,便是很高的禮遇。現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撒撇」獲取途徑多樣,雲南傣族人民聚居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售賣「撒撇」的小店,但它仍是傣族人民與朋友相聚、待客的首選。一道美食的價值不僅僅局限於滿足口腹之欲,在品嘗其滋味時不妨細品「滋味」,也許深藏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撒撇」,早已衍生出一種文化,成為人們生活中,一種難以割舍的獨特記憶。如果你來到雲南,一定要嘗一嘗「撒撇」的美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