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春茶飄香,一起去千年茶鄉品茗

2024-03-31美食

華聲線上全媒體記者 丁鵬誌 李成輝

南國吐春芽,叢山漫綠紗。清晨來擷取,即日品新茶。

3月29日,長沙縣金井鎮湘豐村AAA級景區湘豐茶葉莊園內,3700多畝茶樹綿延山坡,清風拂面帶來縷縷茶香。

湘豐村茶農郝放乘著晴好天氣,一大早就來到茶山,乘著晴好的天氣,采摘春茶。

春茶是冬後茶樹第一次萌發的芽葉,茶芽肥碩,色澤翠綠,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

俗語雲:「清明見芽,谷雨見茶」。清明前茶樹的芽葉最嫩、采摘期短、采摘要求高,加之氣溫較低,茶葉生長慢,因而產量有限。且春茶一般無病蟲害發生,故而有「明前茶,貴如金」的說法。

「我早上六點多就來了,就是為了多采點頭茶。」郝放說,早春茶都是「一芽一葉」的嫩芽頭,有著嚴格的采摘標準,要用指腹掰下嬌嫩的春芽。「一天最多能摘4斤符合標準的鮮葉,而4斤多的鮮葉才能做成1斤幹茶。」

郝放每天采完的茶葉,會由湘豐茶業集團統一收購,「按照鮮葉的品質,一斤茶青可賣到80—150元。」

攤青、殺青、揉撚、初烘……湘豐茶業集團的智能制茶車間內機器轟鳴,茶香陣陣。收購來的茶葉送到這裏後,工人們會將采下的鮮葉及時進行精心加工。

「當天采摘的茶葉一定會在當天加工完,以確保春茶的鮮嫩。」湘豐茶業集團董事長湯程霖介紹,由於寒潮的影響,今年的頭春茶比往年遲了十天左右。「雖然采摘時間推遲,但由於入春以來氣溫適宜春茶生長,所以今年的整體春茶品質會優於去年。」

金井鎮平均海拔300米,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氣候濕潤,四季分明,光、熱、水條件優越,是茶葉生長的理想地帶。

「我們的茶葉都是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的有機茶,不僅暢銷國內,而且符合歐盟、美國、日本、德國等地的有機標準,每年都是出口創匯的主力軍。」湯程霖說,多年以來湘豐茶葉集團不斷甄選了全國82品種培育、改良而來的名優樹種。「像黃金茶、湘波綠這些良種做出的茶,內含物質高,茶味醇、香氣足、夠鮮爽、很耐泡。」

「湘豐茶之所以能有這麽好的基礎條件和茶葉品質,傳承底蘊很重要。」湯程霖說,雖然湘豐作為一家現代化茶企的發展歷史雖然僅有26年,「但湘豐村種茶、制茶的傳承可追溯至北宋年間。」

湯程霖介紹,湘豐村以前叫「脫甲」村,就是脫下戰甲的意思。相傳是因為宋太祖趙匡胤帶兵平叛,人困馬乏之時,大軍途經這裏,聞到百裏茶香。當地茶農獻上山泉水沖泡的新茶,趙匡胤品茶賞景,頓覺輕汗微發,疲憊全消,於是脫下戰甲,傳令三軍,休整品茶。大軍經過一番休息,又喝了當地的好茶,得以精神抖擻地出征,連戰連捷。後來,當地就改稱「脫甲」,當地的制茶傳承也因此繁盛不息。

到了清代同治、光緒年間,這一片因地處長沙平江交通要道,形成了一個重要集市。商鋪林立,商業繁華。當地茶葉經土車(就是獨輪車)運至金井河碼頭上船,遠銷長沙,漢口,上海,新疆,俄羅斯一帶。當時沿從脫甲至金井老街碼頭一帶號稱有「四十八茶莊」。較為著名的有賀氏「元茂業茶莊」,孫氏「榮茂森茶號」「東湘樓茶社」等。

「到了20世紀90年代,我父親湯宇承包了當地的鄉鎮企業‘脫甲茶廠’進行改制,取‘三湘聞茗,善綠者豐’之意,更名為湘豐茶廠,並逐步發展成為現在的湘豐茶業集團。」湯程霖說,「湘豐茶業經過多年發展,一直致力於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後來脫甲村就更名為現在的湘豐村。」

如今,有著悠久種茶制茶歷史的金井鎮已成為聞名於三湘大地的「茶鄉小鎮」。而宋太祖當年「脫甲品茗」的「脫甲橋」也一直保留到了現在,至今仍佇立在村口,見證著千年不斷的茶脈傳承。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