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自然界與人是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年、季、日、時周期變化,影響著人們的生理、病理相應的周期變化。
人的病情變化多半是早晨輕、中午重、夜晚更重,這些情況和人體氣血執行有關,也就是在不同的時辰,氣血執行到不同的經絡,對人體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響。
子午流註學說認為,人體氣血的執行是按照一定的時間迴圈無端,連成一個大的迴圈通道。
十二經絡氣血流註順序與時間的關系為:寅時氣血註於肺,卯時大腸辰時胃,已脾午心未小腸,膀胱申註酉時腎,戊時心包亥三焦,子膽醜肝各定位。
了解經絡氣血流註規律,有助於更好的養生與保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康復醫學科湯清平主任醫師繼續給大家詳細解讀經絡奧秘之「長安十二時辰」-子醜篇。
一、子時:23:00-1:00 膽經當值:子時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此時膽經氣血最為活躍。中醫理論認為:「肝之余氣,泄於明膽,聚而成精」---人在子時前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
「膽汁有多清,腦就有多清」,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沒有黑眼圈。反之,常於子時內不能入睡者,則氣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時因膽汁排毒代謝不良更容易生成結晶、結石。
膽經不暢有如下表現:
1.關節屈伸不利:膽經遍布身體重要的關節,膽經氣血瘀滯會導致頸部、肩部、髖部等大關節出現酸乏、無力的癥狀。
2.兩肋悶痛:由於肝膽同源,膽經瘀阻會影響到肝經,可能導致肝氣不疏,引發兩肋悶脹、口苦咽幹等癥狀。
3.免疫力降低:膽經氣機生發為午夜,此時一陽生。膽經氣血問題會影響陽氣的生發,長期下來會影響人體正氣,造成免疫力低下。
4.煩躁、失眠等癥狀:膽經氣血問題還會影響清陽之氣對頭的濡養,導致上火、頭暈等癥狀,進而可能引發煩躁、失眠等問題。
5.包括偏頭痛、胸口脹、易失眠、食欲不振、血壓異常、右上腹疼痛、寒熱往來、異常出汗、下肢麻木、口幹以及膽經循行部位的疼痛等。
養生指導:
1.保證充足的睡眠:子時(23:00-01:00)是膽經當令的時段,此時應保證充足的睡眠,使膽經得以修養和恢復。人在子時前入睡,有助於膽完成代謝,保持膽汁的清澈,從而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
2.合理飲食:建議攝入一些對膽經有益的食物,如花生、芝麻、核桃仁、葡萄、香蕉、番茄、蓮藕、韭菜、木耳、螃蟹、雞肉、牛肉、海帶等。這些食物有助於疏通膽經,提供必要的營養。
3.敲膽經:每天敲打膽經五分鐘,可以促進氣血生發,有助於緩解膽經不暢的癥狀。但需要註意的是,孕婦、發怒時、晚上十一點以後以及高血壓控制不佳的情況下不宜操作。
二、醜時:1:00-3:00 肝經當值:醜時不睡晚,臉上不長斑
此時肝經氣血旺盛。中醫理論認為:「肝藏血」、「人臥則血歸於肝」,同時肝也是人體解毒器官。所以醜時前未能入睡者,血液不能正常進入肝臟進行代謝,毒素就會累積體內,導致面色青灰,情誌怠慢而躁,氣機不暢,臉色晦暗長斑。
肝經不暢有如下表現:
1.睡眠問題:如睡眠淺、容易驚醒、長期性失眠,以及多夢或噩夢。
2.消化系統癥狀:可能會有肚子脹氣、經常打嗝放屁、口幹口苦(容易口腔潰瘍)、腹脹腹痛、大便溏薄、食欲下降,以及惡心或嘔吐等。
3.頭面部及眼睛癥狀:面紅耳赤、視物不清、眼睛紅腫發癢、視力下降、耳鳴、頭痛頭脹、頭暈、眼幹眼澀,以及赤目等。
4.情誌與全身癥狀:神疲乏力、四肢不利、腰膝酸軟、白天嗜睡、精神衰弱,或表現出胸悶氣短、兩脅脹痛、心情抑郁、經常嘆氣,男性可能出現陰囊潮濕疼痛,而女性可能經歷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癥狀。
養生指導:
1.合理飲食:建議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E和硒等營養物質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和谷類食物,同時減少刺激性食物和油膩食物的攝入,有助於肝臟健康。
2.適當運動:適當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瑜伽等,可以促進氣血流通,舒緩情緒,消除疲勞,有助於疏通肝經。
3.規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尤其是晚上最好在十二點之前入睡,保證充足的睡眠,讓身體完成新陳代謝,排毒養顏。
4.調節情緒:註意情緒的調節,學會釋放壓力。
三、膽經與肝經的關系
膽經與肝經互為表裏經,有著相互絡屬關系。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密切相關的臟腑,有著「肝膽相照」的說法。肝和膽在解剖結構上鄰近,生理功能上相互依存,病理上也相互影響。
肝主疏泄功能失常會影響膽汁的生成或排泄,可能導致膽汁瘀積、黃疸、結石等病癥。若膽囊功能異常,也會影響食物的運化。
四、幹預方法
肝經膽經氣血不暢,可以透過針刺、艾灸、手指點穴、中藥內服、穴位敷貼、耳穴壓豆等多種中醫手段進行調理。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康復醫學科在中醫中藥治療肝膽經失調所致抑郁、焦慮、失眠、耳鳴等疾病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能夠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康復醫學科 唐曦關註@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